-
「朱子文化」學習強國|李侗與朱熹的師生情結
蔡尚思詩讚:「東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國古文化,泰山與武夷。」把朱子與孔子相提並論,肯定了朱子在中華思想文化史上是繼孔孟之後,中國又一大儒的歷史地位。提及朱子的傑出成就,我們不能不提到「南劍三先生」(楊時、羅從彥、李侗),本文著重談談李侗與朱熹深厚的師生情緣。
-
朱熹與福安
一、朱熹與福安的交往 據《新編朱子(晦庵)年譜》的記載:宋建炎四年(1130年)建州(閩北)多次發生較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紹興元年(1131年)朱熹兩歲,春二月,朱熹之父朱松帶著一家人離開原居住地尤溪縣的南溪別墅前往閩東避亂。秋間輾轉到長溪(時福安屬長溪縣),寓居龜齡寺。
-
婺源:朱子文化「飛入尋常百姓家」
鄉賢篇、鄉風篇、鄉樂篇等精彩表演,用「聲、光、電」等現代技術,將朱子與婺源的故事演繹得淋漓盡致。全球首家朱子學資料庫上線、《朱熹書法全集》面世、徽劇大戲《朱子還鄉》發布……一道道豐富的「文化大餐」無不展現出婺源人對復興闕裡榮光的孜孜追求。
-
《朱子家訓》短短300餘字!千古頌揚!
朱熹不僅是一代大儒、理學宗師,治家同樣嚴謹有方,他把儒學精華和自身的教育思想融入到家規家訓之中,對朱子後裔影響深遠。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號晦庵,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縣)人,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後長期生活在福建省崇安縣五夫村,是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文學家,理學集大成者,被尊稱為朱子,因諡文,又世稱朱文公。
-
古今書法字體大合集、古代碑刻書法拓本殘本古籍421本約8.7G
>5000常用漢字鋼筆三體字帖99天鋼筆字速成練習法:行書[條幅10講].孫敏.掃描版[隸書導學 隸書用筆間架一百法]《蘭亭序》與《樂毅論》《蘭亭序》筆法及其特點>中國書法全集(四十四)王鐸★★ (1)中國書法全集(四十四)王鐸★★中國書法全集-于右任卷簡本(1)中國書法全集-于右任卷簡本中國書法全集.第64卷.朱耷卷下中國書法全集13
-
朱子:教育是去除「氣質之偏」
1179年,朱熹任南康的知軍,主持修復了白鹿洞書院,並制定頒行《白鹿洞書院揭示》。 《白鹿洞書院揭示》文字不多,400多字,主要分成本體加案語兩大部分。本體部分,主要講了什麼是五教之目、為學之序,闡述了哪些內容是修身之要、處事之要、接物之要。案語部分,又作了進一步的解釋。
-
朱熹之於嶽麓,可不止朱張會講
黎貴臣,字昭之,醴陵縣人,曾從學於朱熹。鄭貢生,字仲禮,湘潭縣人,原來是張栻學生,張栻死後即從學朱熹。朱熹把自己的兩個弟子同置於嶽麓書院,以保證書院辦學能貫徹他的理學思想。 其次,增加了額外學生十名。他認為嶽麓書院「本為有志之士,不遠千裡求師取友,至於是邦者,無所棲泊,以為優遊肄業之地」 因而特意別置額外生名額,規定他們可以不由課試而進,其廩給與郡庠官學生員相等。
-
朱子思想對婺源鄉村的影響有哪些?
,既是理學大師,善詩詞文章,其書法也自創一格,人稱「朱體」,他與陸遊並列為南宋的兩大書法家。觀婺源縣博物館朱熹的書法拓片,字字超凡脫俗,運筆如神。婺源俗語云:「書似人體,字如外衣」。歷史上,曾出現了朱熹弟子滕慄、大明大字第一人詹希元、王羲之書體絕品俞可進、清乾隆年間的狂士查汝、儒生詹奎等等頂級書法家。婺源書法,後繼有人,今天,生活在婺源的國家書法協會會員就有5名。而婺源縣城的校外輔導班,書法培訓也是最熱門的。對徽商的影響婺源的徽商把朱熹作為信仰神靈。
-
朱熹大字《易經繫辭》冊,結體上重下輕,生動強健,不故作莊重
朱熹(農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祖籍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省尤溪縣)。宋朝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儒學集大成者,世尊稱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親傳弟子而享祀孔廟,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東巡撫,做官清正有為,振舉書院建設。官拜煥章閣侍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講學。
-
書法史上的「理學雙璧」
馬一浮在二十世紀書法史上的地位理應受到應有的尊重,沙孟海先生認為:「馬先生的書法,凝練高雅,不名一體……他對歷代碑帖服習之精到,體會之深刻,見解之超卓,鑑別之審諦,今世無第二人。」(《馬一浮遺墨》序)任繼愈先生認為:「世間法書家多缺乏學問根底,只有臨池功夫,最多能達到第二流。方之古人,馬先生書法可以遠紹朱熹。」
-
《中國書法全集》入藏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
據了解,《中國書法全集》為崇賢館推出的「崇賢寶笈系列」之頂級藝術藏品,特別邀請海內外名家任德山、鄭連傑、毛佩琦、劉恆等擔綱學術顧問,將中華文明從殷商甲骨到近世名家手書的文字印跡,分類為歷代碑刻、法書、法帖、書論四部分進行彙編的藝術文獻。據悉,《中國書法全集》是全球編號限量收藏的藝術珍品,如此系統和規模的文獻匯集、整理、出版尚屬首次。
-
走進課堂 | 吳國武:朱子《詩集傳》解經體例與宋代經學新典範的成熟(下)
[59]宋•朱熹,〈詩傳綱領〉,《詩集傳》,頁349。[60]武案:比如,《朱子語類》卷80《詩一·綱領》載:「敬之問《詩》、《書·序》。曰:古本自是別作一處,如《易大傳》、《班固序傳》,並在後。京師舊本《揚子注》,其序亦總在後。」(見《朱子語類》第6冊,頁2074)。[61]宋•朱熹,《詩序辨說》,《詩集傳》,頁357。
-
金石錄後序[1]
李清照題解:《金石錄後序》是李清照為先夫趙明誠的金石學名著《金石錄》一書所作的序言,相當於她晚期的一篇回憶性散文,因為宋史中沒有李清照的傳記,所以重新審視這篇後序就會發現,她娓娓道來的回憶正是研究她生平史實最寶貴的文獻資料。文章恰是李清照個人生活、家庭背景以及她所處的那個動蕩時代社會現象的真實寫照。
-
【以古鑑今】《朱子家訓》中的修身齊家思想
全文只有300多字,簡潔明快,力透紙背。朱熹將其一生總結提煉的理學精華融入其中,並用通俗的語言作了闡釋和說明。從家族的世代興旺和國家的長期繁榮著眼,就家國、言行、情理等提出了明確的倫理規範。可以說,《朱子家訓》講清了人與族群、人與國家、人與自我的辯證關係。
-
牢記朱熹《朱子家訓》中的7條告誡,重德修身,做最好的自己
宋朝大理學家朱熹的《朱子家訓》,雖然只有寥寥數百字,卻全面闡述了關於做人和治家的行為準則,可以說,字字珠璣,影響深遠。全文分為三段。第一段為:「君之所貴者,仁也。臣之所貴者,忠也。父之所貴者,慈也。子之所貴者,孝也。兄之所貴者,友也。
-
全球首個朱子書院上午開院 首批聘任13位學術顧問
「朱子學是古同安、今廈門最瑰麗的文化寶藏,是閩學發展的源頭。」同安區委常委、宣傳部長何璽說,古同安人文薈萃、英才輩出,如科技巨匠蘇頌、理學名宦林希元、一代直臣洪朝選、民族英雄陳化成、語言大師盧戇章等,而最著名就是朱熹了,他為官勤政、凡事躬行、愛民親民、興賢育才,為同安贏得「海濱鄒魯」「聲名文物之邦」的美譽,受到百姓敬仰。
-
在客廳掛什麼字好 選這四幅書法 不會出錯
客廳內你會選擇掛幅什麼類型的書法作品?客廳寫什麼字寓意好?你家客廳會選擇什麼書法內容進行裝飾呢?易從網給出四個參考建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家訓經典】孔德文新品力作楷書《朱子家訓》作品來源:易從網朱熹所著《朱子家訓》又稱《朱文公家訓》,用字極其精練,全文僅317字,是一部關於修身、齊家、處世的傳統家訓典範。
-
陳來:朱子的教育思想
陳來對朱熹思想深有研究,提出「格物致知」與「通識教育」相同,讓我們聆聽陳先生解讀朱子,了解朱子在教化育人方面的思想。朱子學最為強調的是格物窮理,大學的「格物」朱子解釋為即物窮理,格物窮理之方法是多種的,朱子特別突出的是讀書講學,其中特別突出學習的精神。
-
拓展閱讀:李清照《金石錄後序》
拓展閱讀:《金石錄後序》《金石錄後序》是一篇帶有作者自傳性的散文,介紹了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收集、整理金石文物的經過和
-
宋代朱熹大字書法墨跡《易繫辭冊》
《書易繫辭》,紙本,全冊共十四開,102字,均縱36.5釐米,橫61.8釐米,是朱熹存世僅見的大字真跡。全冊共十四開,一百零二字,每行僅書寫二字,內容為《易經·繫辭》的節句。筆力凌厲豪勁,墨色黝黑,時而又出現飛白效果,顯得格外精神奕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