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革命》:現代生活正在剝奪人類的「晝夜節律」!

2020-12-11 楠伢宮生活館

你身邊的睡眠專家,關注我們,美夢香甜~

「睡眠」本是一個伴隨人類產生的自然過程,而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人造光、電子產品、新科技、上夜班、安眠藥、差旅,正在剝奪我們的這一自然過程!

歷史規律顯示:睡眠已經越來越不被人們所重視,人類的睡眠時長也在不斷地減少,而由睡眠因素導致的各種健康問題卻一直不斷地湧現出來。

可以說,關於「睡眠」的課題,人類真的已經不能不關注了,對於這個領域的研究,《睡眠革命》這本書是你的首選!

一、《睡眠革命》書籍簡介

《睡眠革命》這本書在睡眠領域可以說是一個重量級、顛覆性的作品,該書的作者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是英國睡眠協會前任會長。

作為首屈一指的運動睡眠教練,他從事睡眠科學研究超過30年,他認為:睡得多≠睡得好!著名的R90睡眠方案,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該書還曾被足壇第一教父亞歷克斯·弗格森爵士推薦,並在英國《衛報》、《每日郵報》、《每日電訊報》等重量級媒體熱評不斷!

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曾為NBA、英國天空車隊,英超足球聯賽選手和奧運金牌得主等諸多頂級團隊和運動員提供諮詢服務和長期合作。

大衛·貝克漢姆、瑞恩·吉格斯、保羅·斯科爾斯、尼基·巴特和內維爾兄弟等體育名將,都是其睡眠方案的獲益者。

在本書中,作者假設了一個島上生活的場景,與我們的現實生活產生對比,以說明人類本該有的健康生活的樣子,書中的方法正是他授予運動員們的睡眠方案!

作者(尼克·利特爾黑爾斯)說:那些接受過我建議的人,常常在幾個月後就打電話給我,並欣喜地告訴我,「你改變了我的人生」。由此可見,其睡眠方案的高效性!

好了,下面我們開門見山地進入書中所介紹的睡眠方法!

全書共介紹了7大修復睡眠的關鍵指標,和3大R90睡眠的法則,小楠將用10篇文章來跟大家聊書中的主要內容和精髓,請持續關注~

那麼,今天我們先聊聊:修復睡眠的第一關鍵指標:晝夜節律!

二、晝夜節律:全球現狀

自19世紀以來,人類一直生活在人造光源之下——電腦、電視機、智慧型手機。

牛津大學睡眠和晝夜節律神經科學研究所主任——拉塞爾·福斯特教授,在BBC的《生物鐘之日》節目中所說:

人類真的是一個超級傲慢的物種。我們以為能夠拋棄40億年的進化,忽略根據晝夜循環得到進化的這一事實。

也許只有人類這一個物種,會妄圖凌駕於自己的生物鐘之上。我們應該知道,長期違背生物鐘,將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

英國人平均每晚睡6.5個小時,其中,每晚只睡5~6小時的人佔總人口的1/3,比3年前多了7%;

50%的英國人表示:他們在遇到壓力、產生焦慮時會無法入睡。(註:這是來自2018年的數據)

並且,世界各地都是這樣!據報告,20%的美國人在工作日的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而日本人的平均睡眠時間比這還要少得多,是世界睡眠偏差值最大的國家。

統計數據還顯示,這些國家以及加拿大、德國,大多數人會選擇在周末「補覺」。

三、「晝夜節律」到底是什麼?

晝夜節律,它是內置在我們生命體中的一個「以24小時為周期」的內循環,由體內的生物鐘系統管理;

相反,生物鐘也正是人類長期以來由於地球生存環境的晝夜規律現象和人文習慣以及生理需求而形成的。它們是經歷了成千上萬年進化後的產物。

它包括了睡眠作息、飲食規律、激素分泌、體溫、靈敏度、情緒和消化等等,目的是使其與地球的自轉相一致。

而生物鐘對人體的這些控制所依據的外部線索最主要的就是「日光」,此外還包括溫度、進食時間等。

那麼,按照自然規律的話,人體在一天中的不同時間段到底發生著什麼變化,以及在對應的時間該做什麼事情呢?書中的這張晝夜節律圖,展示得非常清楚↓

(經典 夜節律圖)

從圖中我們可以發現,人體在每一個時間段所發生的變化:

我們的身體會在晚上9點以後開始分泌褪黑素,這是一種可以讓人產生睡意的激素,由大腦松果腺分泌,它主要以周圍光線的明暗變化為依據,只在夜間分泌,白天不分泌。

所以,正常情況下,只要你在黑暗環境中待上足夠長的時間,身體就會分泌這種激素,你就會想要睡覺。

同時,會在凌晨2~3點左右進入一個高效的睡眠階段(在12小時後的午後,又會出現一個睡意矇矓的倦怠時段)。

在太陽升起、新的一天開始之前,我們的體溫會降到最低點,這時我們將從黑暗慢慢進入光明之中,身體會停止分泌褪黑素,取而代之的是開始分泌血清素,這是一種刺激情緒的神經傳遞素,它將和褪黑素此消彼長。

四、生物鐘不是唯一的睡眠調節器

剛剛我們說到了:晝夜節律由我們體內的生物鐘控制!

可能你會感到納悶:可我們並不只是在夜晚才覺得困啊,很多時候,我們在大白天也困得不行啊,這是為什麼呢?

這就是因為:生物鐘並不是唯一的睡眠調節器。如果說,晝夜節律讓我們產生睡眠欲望,那麼,自我平衡的睡眠壓力則會令我們產生睡眠需求。

意思就是說,這種來自本能的睡眠需求經過白天一整天的不斷積累(你清醒的時間越久,這種需求就會越強烈),到夜間就會達到峰值,從而讓人發困!

五、「晝夜節律」有多重要?

或許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並不能非常明顯地體會到晝夜節律的存在感和重要性,因為對我們來說,在短時間裡,早睡晚睡對於第二天的影響並沒有十分的明顯。

所以,很多人只有在長途飛行並跨越時區,或者黑白顛倒地上夜班,以及通宵不睡之後才意識到晝夜節律的存在。

這是因為,跨越時區的空中之旅速度太快,導致我們的晝夜節律和當地的晝夜循環不同步,上夜班也是這樣的道理。

雖然晚睡沒有倒時差和通宵這麼嚴重,但長期下去,你的生物鐘時間表將往後推移,依然會出現與正常生活和工作不同步的現象。

然而,你的工作時間並不會因此而發生變化,就算晚上沒睡好,第二天也得照常工作。

因為晝夜節律敦促著我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當晝夜節律戰勝了我們的睡眠需求時,我們就會因為想睡卻不能睡而感到痛苦,並且還會因為缺乏睡眠或睡眠不規律給身體帶來極大的健康隱患!

但如果你的作息時間可以非常地「規律」,能在早晨按時起床,那麼經過一天的工作後,睡眠壓力不斷積累,到了晚上,睡眠需求就會達到峰值。

這樣的作息就可以與晝夜節律保持一致,並形成良性循環!你將感受到身心愉悅,神清氣爽,人生美好!

六、「晝夜節律」的7個要點

01. 走到戶外!讓日光調整你的生物鐘,而不是人工光線。

02. 花時間了解一下你的晝夜節律,以及它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讓你的親友也加入進來。

03. 了解你的各項高峰和低谷數值,監控那些會在你身上自然而然發生的變化。使用穿戴式健身追蹤器進行測量。

04. 睡眠質量最高的時間出現在凌晨2-3點。如果在日出之後才去睡覺,你就違背了你的生物鐘。

05. 早上放慢速度。醒來之後立馬陷入一團忙亂之中,早晚會毀了你的身體。睡眠質量和我們早上醒來之後的所作所為息息相關。

06. 在晚上,藍光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光線,儘量讓藍光變得暗淡。不妨多利用紅光和黃光,甚至是蠟燭光。

07. 想像自己此刻在一個島嶼上、坐在篝火邊的場景:在你目前正在做的事情中,哪些和這一場景起了衝突?你打算如何糾正過來?

對目前的日常安排做出一些簡單的改變,使你自己的身體狀態更加吻合人體晝夜節律。

今天的內容就分享到這裡,本文為《睡眠革命》系列文章,請持續關注後續內容

END

關注帳號,閱讀往期內容,探索更多睡眠知識!

相關焦點

  • 睡眠剝奪、晝夜節律紊亂……年輕人睡個好覺怎麼那麼難
    不僅如此,睡眠剝奪對思維能力、認知功能也都會產生負面影響,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記憶力下降。「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前一天晚上沒睡好,睡眠不足,第二天馬上會感到記憶力下降。這種情況偶爾出現,大腦可以自行調節,但如果長期如此,大腦就可能無法恢復到原本的狀態。」張衛華說。如果說睡眠剝奪是兒童青少年群體高發的「時代病」,那麼青年群體中常見的睡眠問題則是晝夜節律紊亂。
  • 《晝夜節律》:2017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給了「生物鐘」
    近晝夜節律,為接近24小時長的節律,如人類睡眠和甦醒、植物的葉運動等。其中,目前為止,人類研究得最徹底的是近晝夜節律,當然主要是因為近晝夜節律比周年節律更明顯,但更重要的是近晝夜節律對人類來說更有現實意義。
  • Science:揭示腸道菌群參與腸道晝夜節律的設定
    2019年10月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小鼠小腸中的微生物參與腸道晝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也譯作生物鐘)的設定。
  • 是晝夜節律影響了智商的高低,還是智商差異造就不同的晝夜節律?
    到底是晝夜節律影響了智商的高低,還是智商差異造就了不同的晝夜節律?喜歡晚睡晚起的人更聰明嗎?學術期刊《學習與個體差異》,2011年發表的一篇論文綜合論述了這一現象,他們收集了11個作息差異跟認知能力相關的研究結果。
  • 不穩定性心絞痛合併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節律研究
    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血壓晝夜節律異常與心血管事件相關,而有關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血壓晝夜節律異常及其對心血管事件影響的研究則少見報導。因此,本研究探討了高血壓合併冠心病患者血壓晝夜節律變化的特點及其對心血管事件的影響。資料與方法1.研究對象:本研究為前瞻性研究。
  • 「旋轉木馬」上的蛋白質:晝夜節律和生理節律的連接點
    2015年6月29日/生物谷BIOON/--隨著地球自轉,陽光灑在迎向地球的那一面,從而形成了晝夜交替節律。很多生物針對晝夜交替,也不停地調節著自身的節律,從而實現對環境的最高的適應性。這種大約24小時的節律性的調節,便構成了生物鐘。生物鐘的紊亂也被證明了與多種疾病關聯。但是這種晝夜節律如何形成的還是不清楚。
  • 時鐘基因Bmal1缺失後仍存在晝夜節律
    時鐘基因Bmal1缺失後仍存在晝夜節律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17 13:33:37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Akhilesh B.
  • 為增強住客睡眠質量,這家酒店試驗晝夜節律照明
    據外媒報導,皇冠假日酒店(CROWNE PLAZA)正在試驗晝夜節律照明,以幫助其住客更好地睡覺。該連鎖酒店的所有者IHG表示,其亞特蘭大機場的酒店在床邊柜上安裝了特殊的獨立式燈,以進行試驗研究,了解正確的光譜如何幫助客人睡眠「最大化」。
  • 奇妙的時間的節律,給我們的生活具有哪些提示和指導
    這裡所說的七日就是太陽病的七日節律。在最近的幾年中,國外也發現了生物體晝夜節律的分子機制。所謂晝夜節律,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生物鐘。我們知道,人體包括許多生命體都擁有一種特殊的內部時鐘,這種時鐘能夠幫助他們預料並且適應每一天的節律。但他們卻比我們老祖宗晚了幾千年了。
  • 睡眠革命——如何讓你的睡眠更高效
    睡眠革命——如何讓你的睡眠更高效【英】尼克·利特爾黑爾斯睡眠要以睡眠周期來衡量,而不是睡了多少小時。比如「我昨晚睡了5個睡眠周期(7.5小時)」而不是「我昨晚睡了大約7~8個小時」。從臨床上說,90分鐘是一個人經歷各個睡眠階段所需的時間。這些睡眠階段組成了一個睡眠周期。
  • 影響生物鐘或有其它因素 Bmal1基因被刪除人體仍能遵循晝夜節律
    研究小組還發現,這些組織可以遵循晝夜節律(24小時分子鐘,影響從睡眠到新陳代謝的各種日常功能),甚至在沒有外界刺激(如光線或溫度變化)的情況下也是如此。這些結果表明,雖然Bmal1基因可能會嚴重影響某些晝夜節律,但這一過程是由一個更複雜的系統控制的,而且生物時鐘的其他驅動因素也存在。這項研究本月發表在《科學》雜誌上。
  • 《睡眠革命》:每天都要睡8小時?不科學
    總是覺得睡不夠,早上起不來,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節奏和工作效率。由於工作繁忙,增加睡眠時間是不實際的,為此我決定提高自己睡眠質量,那就從探索睡眠規律開始。在豆瓣上找到《睡眠革命》這本書,開始通過讀書解決我的問題。通過《睡眠革命》這本書形成了我的睡眠知識系統,作者尼克·利特爾黑爾斯是眾多世界一級運動員的睡眠顧問。
  • Science:科學家發現男性和女性晝夜節律鍾或存在明顯差異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對人類的晝夜節律鍾進行研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模式,即男性和女性的機體晝夜節律鍾之間或許存在性別差異。圖片來源:Pixabay/CC0 Public Domain此前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和其它動物機體存在至少一種類型的身體節律鍾,除了晝夜節律鍾(調節睡醒周期)外,人類機體還擁有控制呼吸、皮膚脫落和心率的節律鍾,而晝夜節律鍾則是更為人所熟知,因為其對我們日常的生活有著顯而易見的影響效應,其能控制我們睡眠和醒來的時間,同時還會參與機體的代謝過程;某些時候我們或許會比其他人更累
  • 常識|你不知道的動物的行為節律
    1、動物藉助於行為在日夜間的不同安排來適應晝夜環境的巨大變化。地球上的大多數動物都會經受晝夜條件的巨大變化,溫度和光照強度的改變可直接影響動物的行為,而食物資源量和天敵數量的變化則能間接影響動物的行為。這些因素的晝夜之差對動物行為有著重要影響。
  • 孩子睡眠晝夜顛倒到晝夜分明,都是父母寵出來的
    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慢慢調整:一、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按照正常的生活睡眠規律慢慢去引導二、家長也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身體力行,做好表率,不要晚睡熬夜。「晚上不睡,白天睡」的睡眠習慣不符合孩子的正常生理節律,很容易影響孩子的睡眠質量,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 長期晝夜顛倒有什麼危害?這8張圖告訴你
    接下來我們結合圖片詳細來看看慢性晝夜節律紊亂影響了腫瘤發展的哪些方面:01長期晝夜節律紊亂導致代謝狀態改變,患癌風險更高,腫瘤負擔更重晝夜節律紊亂與正常晝夜環境組小鼠的體重和外周血細胞計數情況相似,但慢性晝夜節律紊亂的小鼠血糖水平明顯降低(P=0.043),總膽固醇(P=0.027)、甘油三酯
  • 浙大一項果蠅研究 探討未來人類實現睡眠2小時,精神一整天
    晝夜節律和睡眠穩態是共同進化而來的生物現象,前者控制人類何時入睡,後者控制每天要睡多久。在果蠅,小鼠和人類中,都能觀察到這兩種行為共同作用來控制動物的周期性睡眠。隨著近年來對各種模式生物的研究,科研人員對分別調控這兩種行為的分子和神經通路了解得很多。但在大多數生物中,對節律神經迴路如何輸出到睡眠中心的連接機制依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