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情·奮鬥者丨退而不休,順德這位老校長用詩詞傳統文化傳播正能量

2020-12-14 珠江商報

十載榮休志未窮,長懷桑梓李桃紅。霞光絢爛斜陽照,天道酬勤收穫豐。

這是倫教荔村小學原校長、現任順德詩詞學會會長周慶棋寫的一首詩,也是他從教育戰線崗位退休後「退而不休」的真實寫照。

退休後走進公益課堂

周慶棋是倫教人,退休前是荔村小學校長。他在順德率先推行「詩教進校園」經驗被省文化教育部門推廣。

周校長退休後,每周堅持給荔村小學上詩詞輔導課,十年來從未間斷。受倫教文化站的委託,他還連續六年到北海小學推進燈謎進校園的工作,此後,北海小學組隊參加了順德區第一屆到第六屆的順德區青少年燈謎大賽,取得了個人賽優秀獎和團體賽第六名的好成績。他還連續多年在倫教文化大樓舉行青少年暑期公益培訓班、親子公益培訓班,還參與順德書畫院國學公益培訓班的講學。

周慶棋(右2)和詩友參加學校文化活動

退休以來,他熱衷致力於傳統文化教學的公益事業,發揮自己的餘熱。「希望將自己所學傳授他人,讓更多的人士受益。」周慶棋說,不圖什麼功利。

近幾年,倫教文化站推出了「百場傳統文化公益培訓進校園」活動,他負責詩詞、對聯、燈謎的公益培訓,先後在熹湧、荔村、雞洲、三洲、永豐、仕版、北海、羊額等小學以及周君令中學、翁祐中學進行詩詞楹聯燈謎培訓,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

為了推進他所推崇的詩詞教育,他可謂是不遺餘力,除了在倫教地區授課,他還先後應邀到大良、北滘等地中小學校、文化中心講課,給師生們進行詩詞培訓,同時與上級詩社的專家、領導一起,指導開展詩教工作,組織、策劃、推薦並創建順德區5所廣東省詩教先進學校(其中坤洲小學榮獲「全國詩教先進單位」稱號)。他被順德文化教育界人士稱譽為「順德校園詩詞教育第一人」。

詩聯燈謎助推鄉村振興

周慶棋有很多頭銜,他是廣東省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廣東嶺南詩社理事、廣東省楹聯學會理事、順德區詩詞學會會長、順德區老幹部詩社副社長、順德區職工燈謎協會秘書長。

周慶棋(後排左5)帶領詩友到企業採風

「這麼多的頭銜和榮譽,都是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周慶棋解釋說。事實上,他是幹出來的。逢年過節,除了在倫教推廣燈謎,他還應邀去大良的鐘樓公園、順峰山公園、德勝廣場,區總工會屬下的工廠企業,進行燈謎普及活動。順德區總工會為了配合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經常利用燈謎的形式下鄉宣傳。這樣,他又同總工會、工人文化宮的工作人員和職工謎會的其他人一起,跑遍十鎮街去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好像每年的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禁毒日、消費者權益日,區舉辦的新農改、金雁南飛、職工權益等專題活動,他都參與其中。2014年,他被評為順德區優秀文體工作者。退休以來,他多次被評為倫教街道和教育線的優秀黨員。

他還是倫教街道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關工」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荔村村委會成立「鄉村振興促進會」,他又受聘為「促進會」的13位成員之一,為鄉村振興發揮智慧力量。他和詩友們創作的「每日詩聯」作品,不少詩聯都是圍繞村改、鄉村振興做文章。

記者手記:何懼「近黃昏」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周慶棋卻常說:「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儘管已經古稀,但他認為作為一名終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趕上時代步伐,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節奏,自身的學習永無止境。他始終堅信,活到老學到老。老有所學,才能老有所為。

記者了解到,為了和各地的老師、學生、詩友溝通聯繫,他開通了QQ、微博、博客、微信,堅持與他們熱烈討論,回復他們的信息,解答他們的疑問,在一群文藝愛好者中構建起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探討的網絡平臺。為了管理好順德詩詞學會這個微信群和編輯「每日詩聯」的需要,他又逼著自己學會截圖、複製、粘貼、轉發、保存,下載辦公軟體,製作文檔。

盛世如花,自當好好珍惜年華。周慶棋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樂觀進取的良好心態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之氣,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絢麗繽紛的斜陽晚景圖。

來源:珠江商報 記者杜達雄

編輯:王達

相關焦點

  • 「妙筆抒端午 傳統文化情」,一起來看看小夥伴們的手寫詩詞→
    「妙筆抒端午 傳統文化情」,一起來看看小夥伴們的手寫詩詞→ 2020-07-07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傳播傳統文化需要更多創意表達
    傳播傳統文化需要更多創意表達 發表時間:2017-02-07   來源:長沙文明網   在真人秀、脫口秀百花齊放的當下,央視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既為綜藝節目帶來一股清流,也為傳統文化的傳播打開了一條全新道路。
  • 從《中國詩詞大會》看媒體人的文化情懷與擔當
    《中國詩詞大會》因何火爆?誠如人大附中校長翟小寧在接受《浙江日報》記者採訪時所言:「《中國詩詞大會》是一個窗口,讓人們看到了美好的詩詞世界;是一座橋梁,架起了人們與中國文化的情感聯繫;是一支火把,點燃了人們心中對詩詞的熱愛之情。」這檔節目所喚起的文化共鳴,是普遍而熱烈的。這也說明央視策劃這個選題撓到了觀眾的癢處。
  • 抒愛國情!立報國志!西安各中小學用特色校園文化活動迎「雙節」
    近年來,長安區教育系統依託本土資源,積極實施「柳青精神傳承工程」,廣泛開展以「傳承柳青精神·爭做時代新人」為主題的宣傳教育、讀書徵文、校園文化、校內展演等系列活動,堅持用最鮮活、最真實、最富有感染力的德育素材,幫助每一名學生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不斷開創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 龔琳娜:願用音樂傳播屈原文化,期待中小學生唱出屈原詩詞
    12月13日上午,龔琳娜走進屈子文化園,在莊嚴肅穆的祭屈儀式中,感悟屈原文化,詳細了解楚國的歷史和屈原的一生。這趟汨羅之行,龔琳娜覺得收穫滿滿。"這麼多年,我都在唱屈原的詩詞,對我的人生是非常有影響的。剛才在屈子祠祭祀的時候,我流淚了!屈原是偉大的詩人,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屈原傳承給我們的文化財富,太珍貴了。"
  • 【愛國情·奮鬥者】羅錫文:幫農民從辛苦勞作中解脫出來
    【愛國情·奮鬥者】羅錫文:幫農民從辛苦勞作中解脫出來金羊網  作者:許悅、粵農農軒  2019-03-25 【愛國情·奮鬥者】開欄語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
  • 《經典詠流傳》再造流行與經典 將傳統文化的傳播與傳承提升至全民...
    中國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能展現中國人情感世界、審美世界,最能敏銳感受時代風雲、體現時代變化的藝術形式。人人「拼」詩詞的盛況背後,說明它們成功點燃了大眾共通的生命體驗,也顯示了大眾對於優秀文化的迫切渴望。
  • 定陶一中「傳統文化國際化」英語優秀作品匯演
    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了讓學生感受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熱愛祖國、發奮讀書的浩然正氣,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及文學的熱愛
  • 賞中華詩詞 育愛國情懷 - 梅州網 - 梅州新聞|梅州民生|梅州論壇|...
    中國傳統文化可謂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中華詩詞更是影響深遠,它又如這漫漫歷史長河中的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讓語文教材成為琳琅滿目的寶藏,對學生愛國情懷的培養有著異常直觀的效果。如何藉助語文教材中的詩詞篇目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 媒體關注 | 順德一中外國語學校:萬眾一心 戰勝疫情! 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順德師生戰「疫」作品聯展
    日前,珠江商報聯手順德各家學校發起的「我為抗『疫』傳遞正能量——順德師生戰『疫』作品聯展」火熱開展中,得到了眾多師生、家長的支持和好評,目前活動全網累計關注度超過20000+人次,在區內引起熱議            順德區第一中學外國語學校坐落在順德一中老校址,見證順德百年教育發展,是全區唯一一所區屬的公辦初中,屬順德一中初中部
  • 大灣區之聲熱評丨讓愛國愛港的主旋律更加昂揚
    大灣區之聲熱評丨讓愛國愛港的主旋律更加昂揚 2020-06-18 13:17:43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田博群 責任編輯:田博群
  • 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弘揚紅色文化 激發學子愛國情
    弘揚紅色文化 激發學子愛國情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天桃校區的學生演唱紅色歌曲。記者賴有光攝南寧雲—南寧日報訊(記者楊靜)看《紅色傳奇》、誦紅色經典、唱紅色歌曲、悟紅色精神、講紅色故事 ……7 月 9 日,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舉行 2020 年《紅色傳奇》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進一步弘揚紅色文化,激發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
  • 成電故事 | 周明天:愛國情 奮鬥者
    ,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關工委)合力打造的成電文化品牌,納入了新生教育體系的講座課程。「成電故事」堅持以「成電聲音、中國情懷、世界眼光」為主題,秉持成電精神,延續成電基因,遵循成電歷史,銘記成電校訓,旨在增強學生對成電文化和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引導其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 老校長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被主管部門叫停
    老校長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被主管部門叫停!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一直被不斷提起,除了讓孩子會學習課本上的知識,文化修養和道德的修養也是必不可少的。但現在的教育模式說白了還是應試教育,一切以分數為準。
  • 本原小學師生亮相中國詩詞春晚
    舞臺上,本原小學師生通過充滿韻律的傳統詩詞吟誦,加上動感活力的街舞、節奏感強勁的粵語說唱,最後以粵劇造型及唱腔驚豔壓軸。在優美動聽的旋律中,一幕幕課堂場景巧妙切換,一幅幅書法作品生動呈送,展現了本原小學的藝術底蘊和陽光魅力,贏得了觀眾的滿堂喝彩。  當晚,同臺演出的還有著名朗誦藝術家殷之光、著名表演藝術家劉勁等大咖。
  • 《易經》裡走出來的愛國文化學者陳彥雄
    他是中國易畫藝術的倡導者、探索者,被新聞媒體譽「登上北大百周年大講堂傳播易畫藝術第一人」。2016 年11 月赴美國名校講授中國易經文化,受到外國友人的熱烈歡迎;2017年赴馬來西亞新山市舉行《中國夢民族情一帶一路》陳彥雄國畫展並開設《易經與東方智慧》的國學講座,搭起中馬兩國文化交流的橋梁。
  • 聲音 | 譚南周:今天如何品讀詩詞,傳播詩詞,弘揚詩詞!
    從去年年初的第二季「中國詩詞大會」,到今年年初「經典詠流傳」與最近舉行的第三季「中國詩詞大會」,著實讓詩詞熱了一陣子,給傳統文化的傳承搭建了寬闊的平臺,為「詩意中國」增添了光彩,為「文化自信」提供了厚實的底蘊。不管是「中國詩詞大會」,還是 「經典詠流傳」,我們從中應該思考三個問題:品讀詩詞,傳播詩詞,弘揚詩詞。詩歌之路走過了三千年。
  • 詩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引發海外關注
    文以載道、歌以詠志,1月28日起,大型文化節目《經典詠流傳》第二季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藝術家、年輕音樂人和普通觀眾,用現代的唱法和曲調來演繹經典詩詞,再通過鑑賞團成員的專業點評和講解,挖掘詩詞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價值,傳播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推進傳統文化進校園 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很重要
    談到傳統文化怎麼進校園, 第一件事是教材體系建設;第二件事是拓展校園文化; 第三件事是加強研究和闡釋; 最後一件事是推進國際傳播。  《經典詠流傳》為什麼火爆螢屏?因為我們還需要傳統文化滋養  《經典詠流傳》用流行的音符喚醒經典詩詞的生命力,讓更多美好的詩詞在時隔千百年之後流行起來、傳承下去,並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喚醒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思考。  中國音樂學院院長王黎光認為,古代漢語和現代音符的嫁接,讓大眾更好地接近傳統文化,這種做法其實是對藝術的準確表達。
  • 誦中華詩詞,抒愛國情懷!小學生愛國詩詞大會總決賽本周日舉行
    愛國,是永恆的主旋律;詩詞,蘊含著美好的情懷。中華五千年的浩瀚歷史中,愛國志士,愛國詩篇層出不窮,不僅有屈原、杜甫、陸遊、辛棄疾、文天祥等等愛國主義詩人,更有《望嶽》、《望洞庭》、《滿江紅·寫懷》等讚美祖國大好河山,表達愛國情懷的壯麗詩篇。芳華正好,詩詞相伴!由信息時報社主辦的「我和我的祖國」——大灣區愛國詩詞大會總決賽將於12月22日(周日)在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