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載榮休志未窮,長懷桑梓李桃紅。霞光絢爛斜陽照,天道酬勤收穫豐。
這是倫教荔村小學原校長、現任順德詩詞學會會長周慶棋寫的一首詩,也是他從教育戰線崗位退休後「退而不休」的真實寫照。
退休後走進公益課堂
周慶棋是倫教人,退休前是荔村小學校長。他在順德率先推行「詩教進校園」經驗被省文化教育部門推廣。
周校長退休後,每周堅持給荔村小學上詩詞輔導課,十年來從未間斷。受倫教文化站的委託,他還連續六年到北海小學推進燈謎進校園的工作,此後,北海小學組隊參加了順德區第一屆到第六屆的順德區青少年燈謎大賽,取得了個人賽優秀獎和團體賽第六名的好成績。他還連續多年在倫教文化大樓舉行青少年暑期公益培訓班、親子公益培訓班,還參與順德書畫院國學公益培訓班的講學。
周慶棋(右2)和詩友參加學校文化活動
退休以來,他熱衷致力於傳統文化教學的公益事業,發揮自己的餘熱。「希望將自己所學傳授他人,讓更多的人士受益。」周慶棋說,不圖什麼功利。
近幾年,倫教文化站推出了「百場傳統文化公益培訓進校園」活動,他負責詩詞、對聯、燈謎的公益培訓,先後在熹湧、荔村、雞洲、三洲、永豐、仕版、北海、羊額等小學以及周君令中學、翁祐中學進行詩詞楹聯燈謎培訓,受到了師生們的歡迎。
為了推進他所推崇的詩詞教育,他可謂是不遺餘力,除了在倫教地區授課,他還先後應邀到大良、北滘等地中小學校、文化中心講課,給師生們進行詩詞培訓,同時與上級詩社的專家、領導一起,指導開展詩教工作,組織、策劃、推薦並創建順德區5所廣東省詩教先進學校(其中坤洲小學榮獲「全國詩教先進單位」稱號)。他被順德文化教育界人士稱譽為「順德校園詩詞教育第一人」。
詩聯燈謎助推鄉村振興
周慶棋有很多頭銜,他是廣東省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廣東嶺南詩社理事、廣東省楹聯學會理事、順德區詩詞學會會長、順德區老幹部詩社副社長、順德區職工燈謎協會秘書長。
周慶棋(後排左5)帶領詩友到企業採風
「這麼多的頭銜和榮譽,都是我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周慶棋解釋說。事實上,他是幹出來的。逢年過節,除了在倫教推廣燈謎,他還應邀去大良的鐘樓公園、順峰山公園、德勝廣場,區總工會屬下的工廠企業,進行燈謎普及活動。順德區總工會為了配合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經常利用燈謎的形式下鄉宣傳。這樣,他又同總工會、工人文化宮的工作人員和職工謎會的其他人一起,跑遍十鎮街去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好像每年的安全生產月、質量月、禁毒日、消費者權益日,區舉辦的新農改、金雁南飛、職工權益等專題活動,他都參與其中。2014年,他被評為順德區優秀文體工作者。退休以來,他多次被評為倫教街道和教育線的優秀黨員。
他還是倫教街道關工委辦公室主任,「關工」工作也取得很大成效。荔村村委會成立「鄉村振興促進會」,他又受聘為「促進會」的13位成員之一,為鄉村振興發揮智慧力量。他和詩友們創作的「每日詩聯」作品,不少詩聯都是圍繞村改、鄉村振興做文章。
記者手記:何懼「近黃昏」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而周慶棋卻常說:「夕陽無限好,何懼近黃昏。」儘管已經古稀,但他認為作為一名終生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趕上時代步伐,要適應時代的發展,跟上時代的節奏,自身的學習永無止境。他始終堅信,活到老學到老。老有所學,才能老有所為。
記者了解到,為了和各地的老師、學生、詩友溝通聯繫,他開通了QQ、微博、博客、微信,堅持與他們熱烈討論,回復他們的信息,解答他們的疑問,在一群文藝愛好者中構建起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學術探討的網絡平臺。為了管理好順德詩詞學會這個微信群和編輯「每日詩聯」的需要,他又逼著自己學會截圖、複製、粘貼、轉發、保存,下載辦公軟體,製作文檔。
盛世如花,自當好好珍惜年華。周慶棋以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樂觀進取的良好心態以及堅忍不拔的精神之氣,為我們展示了一幅絢麗繽紛的斜陽晚景圖。
來源:珠江商報 記者杜達雄
編輯:王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