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該何去何從?

2020-12-25 騰訊網

國家今年作出了明確規定,要求獨立學院在今年要完成轉設,要麼成為獨立設置的民辦高校,要麼成為公立學校,一時之間獨立學院的命運受到了在校學生的特別關注,其實對於在校學生而言,他們不必過於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即使獨立學院無法繼續舉辦需要停止辦學,也會妥善安排在校學生。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獨立學院如果停辦,必須要讓在校應屆學生畢業,同時不得繼續招新生。如果按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末獨立學院停止辦學,那麼從2016(2017)年開始就不得招新生,否則,未畢業的在校學生將無法完成學業。

由於獨立學院都掛靠一級高校,屬於二級學院,如果停辦前有學生未畢業,這些學生必須要轉流到一級母校繼續完成學業。由於教育部給了獨立學院轉設的最後時間表,截止到目前來看,從2008年起,全國共有83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而教育部所屬高校共辦了55所獨立學院,到2020年5月,僅完成25所轉設。也就是說,全國共有257所獨立學院,仍然有大量的獨立學院未完成轉設。假如教育部真採取一刀切的方式,到年底可能會有相當一批獨立學院只能停辦。對於停辦前有學生未畢業,恐怕這些學生必須要轉流到一級母校繼續完成學業。

以上兩張統計圖表,只是顯示教育部直屬高校55所獨立學院情況,由於沒有得到詳細名單,全國所有獨立學院名稱在這裡就無法提供了。對於在83所已經完成獨立學院轉設的在校學生來說,自然不必擔心畢業的問題。但是對於仍在未完成轉設獨立學院在讀的學生來說,需要及時了解你所在獨立學院的轉設情況,以便於做好你校停辦後繼續上學的心理準備。但不管怎麼說,教育部不會讓所有停辦獨立學院學生無學可上,或者說拿不到畢業證的問題。

相關焦點

  • 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將何去何從呢
    獨立學院停止辦學,在校大學生,也就是沒有畢業的學生將何去何從呢?大家放心,關於這件事國家一定會妥善安排。在校大學生肯定能順利畢業,說不定還能撈點好事。
  • 「一問一答」獨立學院停辦,在校大學生何去何從?
    問:今年教育部要求各獨立學院陸續完成轉設規劃,有的獨立學院可能會停止辦學,那麼在校大學生怎麼辦?答: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以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一問一答」​獨立學院停辦,在校大學生何去何從?
    問:今年教育部要求各獨立學院陸續完成轉設規劃,有的獨立學院可能會停止辦學,那麼在校大學生怎麼辦?答: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作,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舉辦的,以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為主的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 南昌多所獨立學院或遷共青城辦學·4所大學與共青城籤訂合作辦學協議
    相關新聞:加快昌九一體化進程 南昌多所獨立學院或遷共青城辦學  本報訊 記者陳文秀報導:1月23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江西財經大學、江西師範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江西農業大學4所大學已與共青城市大學城投資方籤訂了合作辦學框架協議。這意味著備受關注的共青大學城項目已正式啟動。
  • 獨立學院轉設!很多學校停止招生!
    今年5月份,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需要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轉設路徑分為三種:轉為民辦、轉為公辦或終止辦學。1.轉為民辦:辦學協議完善,辦學主體間權利義務劃分清晰,辦學條件達到本科高校設置標準的獨立學院,可轉設為獨立設置的民辦普通本科高校;2.轉為公辦:無社會舉辦方(指由公辦高校單獨舉辦,公辦高校與學校基金會、校辦企業、學校附屬醫院、校友會或學校工會等下屬機構合作舉辦
  • 仁愛學院帶頭申請轉為民辦高校,天津其它獨立學院何去何從?
    5月份,教育部發出重磅通知,所有獨立學院必須於2020年底之前制定轉設方案,路徑只有三條:轉為民辦,轉為公辦,終止辦學。許多獨立學院聞令而動,有的已經完成轉設,有的已經有了方案,有的已經進行公示,但天津的獨立學院似乎具有一種超然的淡定,一直沒有消息。從2008年以來,天津沒有一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這是何等的談定。
  • 南昌還有幾所獨立學院?南昌的幾所獨立學院會怎麼轉設?
    但事實上,由於面臨評估驗收的「大考」,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江西師範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江西財經大學現代經濟管理學院這5所此前佔用母體學校老校區辦學,沒有獨立校區的獨立學院,已經於2017年搬遷到了九江的共青城市科教園辦學,5所高校的新校區面積都在千畝以上
  • 獨立學院何去何從:建議不搞「一刀切」,形成轉設「一校一策」
    教育部要求,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這樣一來,兩百多所高校,三百萬在校生,就將面臨何去何從的抉擇,獨立學院也進入了博弈的「三岔口」。《南方周末》記者採訪中發現,獨立學院、母體學校、地方政府,三方利益的交織與博弈,是這場全面轉設過程中最主要的命題。
  • 江蘇有2所三本獨立學院今年停止招生,南京大學金陵學院停辦
    上半年,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的通知。該《方案》中提到,到 2020 年年末,全國260餘所獨立學院要全部拿出轉設工作方案,同時再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轉設主要包括有三大方案,一轉民辦;比如2011年無錫太湖學院就已脫離江南大學。
  • 「民辦、三本、野雞大學」,獨立學院飽受爭議終落幕!該何去何從
    另一方面,一些獨立學院的高校領導表示,他們越來越不願意承擔舉辦獨立學院的風險,其中包括辦學質量與品牌、校園安全等方面問題。但一旦放手,多年的資源投入又面臨不能「回本」的尷尬。01停辦?轉公?前述浙江某獨立學院院長向記者透露,通常,與母體學校切割,獨立學院需要為母體學校在辦學期間的校名品牌支持等各方面投入,以合法形式支付一筆補償金,也就是獨立學院院長口中的「分手費」。分手費如何約定?比如,在轉設過渡期內,凡是以獨立學院名義招收的學生,仍按照原本約定的比例交納管理費等。
  • 廣東高校未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將何去何從?附已轉設的高校匯總!
    眾所周知,教育部今年5月要求獨立學院於2020年底完成轉設。如今,已到了20年的11月中旬。那麼,廣東高校未完成轉設的獨立學院將何去何從?文末附已轉設的高校匯總!高校轉設有三條路:「轉民、轉公、終止辦學」,並且是「到了最後關頭」,不論如何,都得做出選擇。所以,獨立學院轉設,對2021年考生有什麼影響?2020級大一新生有該怎麼辦?從已轉設的獨立學院可以看出大部分獨立學院選擇「轉民」。
  • 獨立學院即將謝幕 教師學生將走向何方
    (下稱「金陵學院」)是由南京大學舉辦的一所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獨立學院,在當地擁有較高品牌知名度。根據通知,學校今年已停止招生,2022年將由南京遷址蘇州辦學,2023年,也就是何宏這一屆學生畢業後將終止辦學。
  • 填報獨立學院,謹防畢業後沒有母校
    「三本 」的獨立學院因為其局限性,被要求轉設為獨立的學院是教育部2008年就確定的既定方針,但結果並不理想,到目前也僅九十餘所獨立學院轉設成功。2020年是獨立學院的大限之年,教育部在5月中旬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到 2020 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而具體的轉設路徑為三條:轉為民辦、轉為公辦或者終止辦學。
  • 這些高校已停止招生!獨立學院轉設最新進展!
    「獨立學院」轉設是2020年家長和考生關注的一大焦點。今年,教育部印發《關於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需要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
  • ◆青島農業大學動漫與傳媒學院 獨立本科段辦學模式詳解
    2010年4月26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出臺《山東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校生實踐課程考核試點方案》,叫停了此前針對在校專科生的試點本科,改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在校生實踐課程考核試點」。
  • 資源依賴理論視角下獨立學院遷址辦學研究
    獨立學院遷址辦學是在外部環境資源短缺的情形下應對教育部規範驗收所作的戰略選擇,實質上反映了獨立學院和地方政府之間的資源依賴。獨立學院遷址辦學包括尋求縣市政府合作、籤訂合作協議和搬遷新址三個階段。遷址辦學後,獨立學院應與地方政府加強互動,建立平等的相互依賴關係:立足地方發展,樹立主動形象;吸納社會資源,實施共同治理;服務經濟社會,實現互依共生。
  • 獨立學院博弈「三岔口」:兩百多所高校,三百萬在校生,何去何從
    同一時間,有兩所獨立學院突然宣布今年停止招生。一所是南京大學金陵學院。該校將依託南京大學蘇州校區建設完成金陵學院轉設工作,2020年停止普通本科招生,轉型提升後於2022年全面融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這意味著,金陵學院得以保留,並將一躍升級為985高校的分校區。另一所是南京中醫藥大學翰林學院。
  • 收費像民辦,有公辦學位證的獨立學院即將轉型,大學生迎來好消息
    收著民辦的學費,發著公辦的學歷,獨立學院即將迎來轉型,大學生迎來好消息而目前我國有著近3000所的高校,還有著一些獨立院校。相對於其他學院,獨立學院收著民辦的學費,但有著公辦的學位證,這一類相對特殊的高校。那麼獨立學院與公立學校的差別在哪裡?
  • 遼寧省高等院校調整升級,三所獨立學院、兩所專科停止招生
    中國教育在線 訊 積極穩妥推進高等學校辦學體制改革出合《遼寧省高等學校布局結構調整方案》,推進辦學模式改革,激發辦學活力,放大優質教育資源。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以「國有民營」、混合所有制等多種方式舉辦二級學院。繼續推進高職院校管理體制改革,構建省市合理分工與協同推進、院校科學定位與特色發展的新格局。
  • 轉公辦還是轉民辦,獨立學院的轉設,就像一部家庭倫理劇
    5月份,教育部印發了加快獨立學院轉設的文件,要求2020年年底之前,全國獨立學院需要完成轉設工作方案的制定。 此後全國獨立學院開始大批量集中轉設。有的獨立學院轉成了公辦,有的卻只能轉成民辦,有人大呼不公平,你可曾想過背後的原因?轉公辦、轉民辦和停止辦學三條路,獨立學院們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