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手機上癮,老師教家長6招,堅持教育,日久方可見效

2020-10-03 文教藝染生活

手機、電視、遊戲機等電子產品,稍不注意合理使用,你的孩子就上癮了。有人痛斥其為「精神鴉片」,足見危害之大。

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夠教育引導孩子,讓他們自覺遠離呢?作為一名專職教師,我結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歷程,深感家長需要注意下面六招,堅持不懈,這個問題可能會得到有效解決。

首先,家長要充分認識改變觀念,防微杜漸,從小事做起。在思想上,家長要充分認識過度、不恰當地使用電子產品對孩子潛在的危害,不給孩子過早配置手機或含有遊戲等刺激性內容的其他電子產品;不要在孩子哭鬧或者想讓孩子安靜的時候,就自覺把電子產品交給他,讓其作為孩子安靜不哭的利器;不要有孩子還小,先玩一會兒長大了再教育不遲等錯誤觀念,一定要從小處著手,做到思想重視,防微杜漸,不主動或有意識地讓孩子過早接觸電子產品。這樣說,也許言過其實了,但是,一旦您孩子真的沉迷於電子產品時,就知道早重視的重要意義了。

其次,淡化家庭電子產品的使用氛圍,家長要努力從自身做起。

昔日,《孟母三遷》的故事成為美談,孟母受贊的原因,不外乎就是十分重視孩子教育,千方百計給孩子營造和構建更利於其成才的環境氛圍罷了。我們不可能對居住環境「三遷」,也無法改變整個社會對電子產品的依賴和高頻率使用,但是,我們可以做到在孩子面前,儘可能地減少使用、依賴電子產品,在孩子面前不播放電子產品裡面的精彩視頻或者娛樂、遊戲等孩子容易上癮著迷的內容。

如果希望你的孩子喜歡讀書學習,那麼家長朋友就應該在孩子面前津津有味的閱讀紙質書刊,而不是痴迷忘我地刷手機玩遊戲!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作為孩子成長教育的主陣地之一,教育氛圍構建好了,自然後面的教育就容易多了。所以,總抱怨孩子沉迷於電子產品,其最初的淵源,基本上是家庭及家長的原因所佔比重最大。

第三、陪伴孩子,轉移孩子興趣著力點,引導為主

家長要多抽出時間經常陪伴孩子,善於發現和尋找孩子的興趣著力點在哪裡,用孩子感興趣的其他形式,引導和佔領其生活,這樣他們就自覺地把心思用在這一方面,從而減少對電子產品的使用和依賴。需要注意的是,家長要做有心人,要善於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要善於觀察、挖掘孩子感興趣的轉移形式,教育、引導他們積極主動來參與,才是是成敗的關鍵因素

第四、循序漸進,有計劃、有目的、有要求的逐步減少使用電子產品。

對於已經十分痴迷電子產品的孩子來說,家長需要給他們的使用制定其他目標任務,完成了相關任務後,才可以有計劃、分階段的使用電子產品,否則就應該做出孩子能夠接受的相應制裁。這種制裁,是要和孩子預先做好溝通,在孩子能夠接受的前提下,所做出的一些懲罰措施。如果能夠把合理使用電子產品,變成獎勵孩子完成預期任務的一種形式,這也不是挺好嗎?

第五、借用專業人士的專業場所,不經意間開展相應教育。

例如在眼鏡店,可以讓眼鏡師借配眼鏡的機會,講如何科學用眼、電子產品過度使用的危害等;在醫院,讓醫生講過度使用電子產品會帶來的疾病,等等。這需要家長預先和這些專業人士做好溝通,讓他們貌似不經意間、似乎不知情的情況下,很自然地予以教育,不能流露出這是家長的刻意安排。由於這些人的專業身份和教育時的專門場所,其權威性和說服力遠比家長說教要好得多,對孩子的影響一般會和很深刻,收效較好。

第六、家校溝通,及時了解孩子思想動向,有的放矢,疏導為主。

育人重在育心,育心必須貼心。在第一時間裡,能夠掌握了解孩子的思想動態,你的教育和疏導措施才可能針對性強,才有可能更有成效。在此基礎上,應以疏導教育為主,打罵、恐嚇、強行限制等措施,稍不注意就會使親情惡化,有時還會造成孩子逆反心理、甚至極端行為的發生。正確法是:孩子觀看電子產品,必須是在家長的監護下,有目的地、有時間或者其他條件限制地觀看,要有原則性,不遷就,不泛濫為基本要求。

電子產品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成年人有時都不容易控制,何況意志力和自控力本來就差的孩子?所以,對於已沉迷電子產品的孩子,家長要有看寬容之心,要思想重視但不急躁。需知教育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你得循序漸進持之以恆,時間長了,慢慢地,就會逐漸達到你想要的成效。

家長朋友,你覺得我的這些做法怎麼樣?歡迎討論交流,有評必回,相互支持,期待有您!

相關焦點

  • 電視、手機等電子產品,容易讓孩子上癮。家長用6招,教育可見效
    家裡的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稍不注意合理使用,你的孩子就上癮了。有人痛斥為「精神鴉片」,足見其危害之大。有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夠教育引導孩子,讓他們自覺遠離呢?我作為一名專職教師,結合自家孩子的教育歷程,深感家長需要注意下面六招,這一問題可能會得到有效解決。
  • 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學會這3招,不用打罵孩子心甘情願放下手機
    布魯諾曾說,「一味地諷刺、貶斥,只會導致孩子的對抗。」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多孩子都會對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情有獨鍾,尤其是越出越新奇的手機。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學會這3招,讓孩子心甘情願地放下手機。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孩子一看到手機就茶不思飯不想地玩,規定好了只能玩10分鐘,硬是被拖成了一小天,不讓玩就哭鬧。
  • 孩子喜歡看手機,爸媽不知如何是好,四招解決,孩子不再只看手機
    >正確使用教給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從手機使用的誤區中醒悟過來。家長別打罵,學會這4招,包你招招見效辦法一:孩子在家裡做作業時,有時候會使用到手機,家長這時可以告訴孩子使用手機做作業是正確的,老師都支持用手機做作業,但是老師反對學生在手機上無節制的看視頻玩遊戲,這樣會荒廢了學業,時間都用在玩上了,那還有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證實這一點讓孩子聽之任之
  • 面對玩手機上癮的孩子該如何教育?家長必看
    現在手機的使用越來越普及和年輕化,很多中小學生甚至更小一點的孩子們也加入到「低頭族」的大軍中來。如果您的孩子也玩手機上癮並且整天沉迷其中,作為家長該如何教育呢?以下一些具體的建議或許對您有所幫助。很多家長經常都會教育孩子要少玩手機,他們會和孩子說「手機玩久了,不僅影響學習,還會影響健康包括對視力都會有影響」。但他們自己呢?回到家裡就機不離手,不停的刷著或看著手機。可以想像,家長這樣的說教肯定是蒼白無力的,孩子們也不會真正聽進去。孩子們可能會想,你自己都做不到,怎麼能要求我去做呢?因此,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們的以身示範非常重要,這比單純的說教更管用。
  • 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請這樣做:教育孩子,正確的方法最重要
    「天天玩手機,說他根本不聽,就是無法管教,馬上就要面臨小升初了,繼續這樣下去可怎麼辦呀?」全民手機時代,其實,我們做父母的,對孩子使用電子產品要更加小心。特別是假期,沒有了學校規律的作息時間和老師的管理,家長又忙於工作,很難對孩子做到監管,這就會讓孩子很容易玩手機上癮!
  •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不必打罵,只需3招,讓娃心甘情願放下手機
    這對於家長的我們來說特別的煩心,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天媽查找了很多方法和妙招,只需要3招,不用打罵孩子,也可以讓孩子輕鬆遠離手機的壞習慣。下面一起看看吧!故事:表哥家的小程平時愛打遊戲,怎麼說都不聽,於是表哥先把自己的愛抱著手機玩的壞習慣先戒掉,抽空就陪孩子一起看看報紙,下下圍棋,有時候還適當的表揚一下孩子,發現經過了幾次果然有效果,表哥說:「我慢慢堅持多陪孩子,以身作則,發現真的孩子變得不那麼沉迷於手機了。」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打罵教育只會適得其反,家長不如這樣做
    孩子玩手機上癮,父母教育不當是主因,家長學會4招助娃遠離手機!假期終於要結束了,每個人都經歷了不少挑戰,其中就包括哪些熊孩子們的家長,在家呆得時間那麼長,家長根本就無暇顧及孩子,許多孩子就會假借上網課或者向老師提問而拿上手機玩個不停。小童就深受其害,一旦孩子將手機捧在手中,任憑你軟硬兼施,孩子就是巋然不動。
  • 孩子玩手機上癮怎麼辦?家長只需這兩點,讓孩子主動放下手機
    現在網絡發達了,但是小孩子玩手機上癮?家長不知道怎麼辦? 前幾天粉絲朋友向我傾訴:『她家兒子今年10歲了,天天抱著一個手機,本來孩子爸爸媽媽比較忙,由於擔心孩子安全,特意買了一個手機,這可倒好,孩子天天抱著個手機,有時候連飯也顧不上吃了。」
  • 孩子玩手機上癮,可能與這幾個原因有關,家長可巧用4招改善
    手機,就是讓人們非常依賴的電子設備之一,部分人甚至可以說是對手機上癮,並且有些孩子小小年紀已經離不開手機了,家長們的說教也無法使他們回頭。作為父母,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對手機上癮的原因,幫助孩子規避手機的消極影響。
  • 6招搞定孩子遊戲上癮?父母必修!別讓「多巴胺劫持」了咱家孩子
    下面我就告訴你6大秘訣防上癮:一,前提:建立遊戲啟動規則與孩子做好規則約定,情況下可以玩,什麼情況下不能玩。這叫幫助孩子清晰建立行為框架,從心理上幫助孩子建立邊界感。比如說,我在跟兒子交流時就表示,打遊戲的看起來很有意思,媽媽小時候也喜歡打,並請他教教我。而在一局不得不結束之後,我也真誠的感受到不得不結束遊戲之後的遺憾,以及真的很想再來一局的願望。這是用自己的感受幫他說出了他的心裡話。接著再幫他分析現在的時間狀況!孩子自己的學習狀況以及時間安排,如果繼續玩遊戲下去和學習時間會有一點衝突,意味著他要晚睡和早起。
  • 孩子玩手機易上癮!5招防止孩子手機依賴,3步助其擺脫手機控制
    孩子一出生就與網絡世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脫離了手機與網絡,孩子也就脫離了這個時代。單純地依靠不給孩子手機來限制他,顯然是不合適的。孩子可能會因此少了許多信息來源與談資,難以融入到身邊的小團體中。可如果放任孩子玩手機,家長又擔心孩子控制力差而沉迷於網絡,荒廢學業。那該怎麼辦呢?
  • 高中生沉迷手機怎麼辦?利用上癮模型,從根源戒掉孩子手機癮
    這樣的煩惱,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有些家長選擇"暴力解決",用武力鎮壓孩子的手機癮,但結果是兩敗俱傷。面對沉迷手機的高中生,我們到底咋辦?高中生沉迷手機怎麼辦?上癮模型了解下高考被稱為"一分定輸贏"的戰爭,所以在高中階段,尤其是高三時期,孩子、老師、家長都會嚴陣以待。
  • 男童沉迷手機智力嚴重退化,家長教育不當是主因,四招助娃不上癮
    執筆:喬蘇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現在孩子的童年都被各種電子產品充斥著,不管是手機、電腦還是平板,有些功能孩子比家長還精通,但是在網絡時代飛速發展的勢頭下,想要徹底的讓孩子杜絕網絡也是不太現實的老師看到了這一現象,立即叫來了孩子的家長,讓其帶孩子到醫院檢查,結果發現孩子的智力嚴重的退化了,現在孩子的智力和嬰兒時期的智力差不多,這讓孩子家長非常的痛心。
  • 孩子迷戀手機,成績下降怎麼辦?教你三招,讓孩子乖乖放下手機
    開學一周了,很多家長焦慮不安:孩子假期玩手機習慣了,開學也不安心,還在偷偷摸摸玩。老師反映上課不專心,作業敷衍潦草,教育不起作用。好像孩子不學習都是手機惹的禍。教你三招,讓孩子遠離手機!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孩子迷戀手機的原因:第一,在生活中,孩子缺少陪伴。現在的家庭子女少,大多是一個或者兩個,孩子沒有玩伴兒。父母忙於工作,爺爺奶奶跟孩子的差距太大,孩子就轉頭在網上找伴兒。在打遊戲的過程中,他們要組隊,要溝通,這就極大地滿足了孩子的一個心理需求。第二、孩子在現實中得不到成就感,找不到自我價值感,在網絡中可以得到。
  • 孩子手機上癮,家長該怎麼辦?德媒給出解決辦法
    參考消息網4月5日報導青少年手機不離手。家長如何掌控局面?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3月31日文章給出了答案:1.孩子經常看智慧型手機。它會讓人上癮嗎?歐盟網絡安全項目Klicksafe的教育主管比吉特·基梅爾解釋說:「電腦遊戲為青少年提供機會,使他們可以逃脫現實生活,進入一個他們能扮演完全不同角色的世界——在那裡,他們是強大的,擁有另一種身份。」2.如果感覺孩子上癮了,家長該怎麼辦?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也包括青少年:首先要尋求對話。
  • 孩子沉迷手機玩遊戲,這是行為上癮,怎麼解決?根在於家長
    行為上癮和物質上癮有著共同的特徵:難以戒除,深度依戀,長期而言會造成嚴重的傷害。實際上,孩子行為上癮的開始是由家長導致的:「我爸爸總是在家捧著手機」,「我想要跟我媽媽玩,她卻總是在發簡訊。」「我爸爸帶著我一起打遊戲。」甚至,有很多父母覺得帶孩子很煩很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把孩子扔給了手機。
  • 孩子手機上癮怎麼辦?四招教會孩子放下手機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因為孩子太過於依賴手機而感到煩惱不已,吃飯玩、走路玩、學習時間偷偷玩,有的小孩甚至會躲在被窩裡玩手機到深夜所以,樂大媽站在一個過來人的身份說兩句話,咱們成人教育小孩子抵制手機誘惑的時候,切記不能一味責罵,有什麼教育方式會比以身作則更好呢?記得之前在網絡上有一個學生作文很火,引起了很多家長的思考。一個小女孩的作文被老師傳到網絡:"媽媽是個大騙子,每次她都罵我玩手機,但是自己卻一直玩。
  • 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和視頻?破解6大誘因,幫孩子擺脫「行為上癮」
    所以從本質上來講,行為上癮與du品上癮是沒有區別的。想要擺脫du品的困擾,第一步便是不沾染du品。同樣的,想要擺脫行為上癮的困擾,第一步便是遠離誘因。生活中常見的誘因很多,尤其是下邊這6種最容易讓孩子欲罷不能。
  • 教育理念 | 最好的教育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支持孩子!
    老師和家長,就像兩支船槳,只有雙方朝著同一個方向共同努力,才能讓孩子向著我們期望的方向駛去,順利到達成功的彼岸。——致家長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教育界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越來越多的家長崇尚快樂教育,認為要釋放孩子的天性。家長反對嚴厲、反對批評,堅持讓孩子順其自然地成長。
  • 孩子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吼叫沒有用,聰明媽媽用這6招
    怕網遊耽誤孩子學習,怕網遊影響孩子健康,怕網遊破壞親子關係,怕網遊偷走錢包,怕……怕得太多了,父母該怎麼辦呢?搶手機?打孩子?告遊戲公司?NO,NO,NO!聰明的媽媽用這6招。據調查顯示,有5類孩子最容易迷戀網絡:1.希望得到娛樂、自制力差的孩子;2.內心孤獨需要夥伴的孩子;3.想逃避現實、擺脫壓力的孩子;4.父母關係差、親子關係差的孩子;5.經常被老師批評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