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沉迷於遊戲無法自拔,父母也常為此指責孩子,甚至把手機摔掉,把遊戲刪掉。這往往會演變成親子之間關係的對抗,甚至鬧出很多匪夷所思的社會新聞。
上篇文章裡我們曾詳細論述了上癮的成因和原因,心理學的定義裡,把心理定義為腦的機能。也就是說,心理的問題是大腦的問題。
那心理上出現上癮的症狀,其實就是大腦裡多巴胺在搞鬼。生理學上是「多巴胺劫持」。
那作為父母,具體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擺脫對遊戲上癮,擺脫「多巴胺劫持」呢?下面我就告訴你6大秘訣防上癮:
與孩子做好規則約定,情況下可以玩,什麼情況下不能玩。這叫幫助孩子清晰建立行為框架,從心理上幫助孩子建立邊界感。
當你看到孩子又玩手機時,你千萬不能一把奪過來,厲聲指責。你一定要分清言語和行為,兩者千萬不能一起用。
比方說,有的父親看到孩子在玩兒手機,一上火,話語就嚴厲起來,如果父母實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這樣也是可以的。
我們不可在言語指責的同時,再加上行為上的過激舉動。比如打孩子或者是把手機從樓上扔下去。
更不可在氣頭上,用激將法說話。
這時候人在情緒裡,往往不用理智腦去思考,激將說話,你一來我一玩就會做出很多違背初心的事情,讓人追悔莫及。
提倡的方式,建議採用心理學先跟後帶的技巧。對情緒不好的人,或者說此刻都已經是心理不健康的人,要順著說。就是先跟。
通常我們要一能跟住對方的感受,二能表達對方的情緒,三能說出他現在正面臨的事實狀況。先跟上三跟。
用坦誠的心態,反應事實而不是觀點的語言去順著說。
那一帶呢,就是帶出自己的觀點,並用建議的口氣。
比如說,我在跟兒子交流時就表示,打遊戲的看起來很有意思,媽媽小時候也喜歡打,並請他教教我。而在一局不得不結束之後,我也真誠的感受到不得不結束遊戲之後的遺憾,以及真的很想再來一局的願望。這是用自己的感受幫他說出了他的心裡話。
接著再幫他分析現在的時間狀況!孩子自己的學習狀況以及時間安排,如果繼續玩遊戲下去和學習時間會有一點衝突,意味著他要晚睡和早起。這就是在講述他要面對的事實。
當我這樣說的時候,發現孩子是聽得進去的。因為他發現我是站在他的角度,他被理解了,同時也是被尊重的。
於是,最後帶出我的觀點和建議。我們共同制定一個可行的時間計劃。
在談論遊戲問題時,我的心得是萬不可以家長的角度教育他。面對問題討論問題,用一種真誠的心態,開誠布公的說,孩子反而能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
說出我對他的擔心,並不是制止遊戲,而是害怕上癮。上癮是越多越好,並自己停不下來。做了會更生氣,自己明明知道不好,卻控制不住自己。
喜好和愛好,就是做了就能心滿意足,並且能夠控制自己什麼時候做什麼時候不做。
我們要做自己的主人,而不要被自己的喜好做了主。
建立了規則之後,在執行的過程中孩子一定會有反覆,甚至會有很多情緒出現。這時便是考驗家長的時候了。家長的幹預機制就尤為重要。
家長幹預主要做到,監督、執行、陪伴和轉移這四點。要靈活的去做,用愛感化孩子,就會靈活而有規則。
這裡呢,我還有幾個以及覺得非常有效的建議送給大家。可能一項就管用,也可能要交替著來。這裡也是有很多心理學理論支撐的幹預機制,因篇幅關係,在這裡就不詳細論述了。
1.多陪伴孩子,帶他去大自然中感受放鬆的感覺。
2.建立健身或者收拾衛生的微習慣,小到10個開合跳,4分鐘的健身,或者出門撿一個垃圾。
3.尋找替代品,幫孩子建立新的愛好。
4.增加獲得快樂的成本。
當然,每個孩子的特點都是不一樣的,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不能用一種方法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定要有第三選擇的意識,一個方法解決行不通,就換一個試試。
我們還要清楚自己孩子的內驅力到底是趨向型還是避開型,針對孩子的特點來調整。
我們家長說我當然愛孩子啦,但是可惜的是,很多父母的愛孩子並沒有感受到,這就是因為很多父母沒有用愛的語言去表達。
你知道愛有幾種語言嗎?你不是說英語、法語、德語,而是指愛的五種表達方式。
1. 愛的眼神:眼神的肯定尤為重要。父母說話心口不一還是由心而發,一看便知。
2.愛的觸摸:及時的用擁抱、親吻、拍拍肩膀、撫摸後背給予孩子讚賞和鼓勵。
3.愛的禮物:送一些他會喜歡的小禮物。
4.愛的語言:說由心而發誇讚他的語言。
5.愛的行動:做些讓他感動的事。
如果孩子做不到你怎麼辦呢?
記住此時一定不要去嚴厲訓斥孩子。你只要默默的把手機拿走,嚴厲的看他一眼就夠了。
如果你心裡實在很生氣,非常想發火,在心裡默默地給自己說,他只是個孩子呀!他只是個孩子呀!想想他小時候一二歲左右的那個樣子。先讓自己的心柔軟下來,情緒緩和下來,你說出的話才可能溫和而堅定。
否則,即使我對你說一萬遍:溫和而堅定,我也知道,你是做不到的。
左手是愛,右手是規則,才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邊界感。孩子通過對自己行為的控制上,會建立自信,產生掌控的感覺。若要行為真正的產生改變,要讓孩子內心足夠強大,而不是讓他產生內疚感:「認為自己又做錯了,自己總做不好,又讓媽媽生氣了……」
只要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知道行為的邊界,這就是最好的教育,相信孩子比約束孩子,會給他更大的也是更恆久的內驅力。
以上就是幫助孩子擺脫上癮的六個秘訣。你,學會了嗎?
看到這裡的都是愛學習的父母,你知道自己很優秀嗎?我是美好的媛,熱愛心理學的十歲男孩的媽媽,喜歡就關注我,讓我們一起成長。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心理健康。
我是美好的媛,喜歡我就關注我吧!
原創不易,公眾號轉發請私信作者,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