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實現父親的高質量陪伴?

2020-09-27 賈新超博士

很多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勢必造成了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親角色的缺失。有的爸爸忙工作回家晚、有的爸爸因為工作原因長期在外,本來在時間上就跟孩子不能相處。而父親的缺位無論從心理上和情感上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那麼有沒有可能在有限的時間和形式下提高父親的親子陪伴質量呢?

我作為兩個孩子的爸爸確實也深有體會,這個問題也深深地考驗過我。通過不斷地學習和實踐,我非常認可必須由父親陪伴孩子做的三件事情,這是媽媽不可替代或者媽媽做的效果沒有爸爸做的好的事情。

第一個必須由爸爸做的事情就是陪孩子一起運動,不管男孩還是女孩,身體健康都是茁壯成長的基礎。健康的運動有三大要素,就是有趣、好玩、還要出汗,可以是跑步、遊泳、球類運動、戶外爬山,最好是親子遊戲,也免不了肢體對抗,這些運動裡面都需要力量的展示、安全的保障,都說父愛如山,這個時候也是需要展現父親的陽剛之力的時刻。

親子運動在父親的參與下,父親也有天然的力量方面的優勢,孩子體會到的運動幅度、強度、速度都會比媽媽參與的運動更強烈,也有助於鍛鍊孩子的勇氣和膽量。

第二個必須由爸爸做的事情就是陪孩子去冒險,這裡講的冒險也不是爬雪山過草地,像電影裡的人猿泰山那樣冒著生命危險去探險。而是偶爾做一些出格兒的事情,玩一些爸爸在小時候做過的一些男孩子做的事情,捅捅馬蜂窩、挖一挖螞蟻洞;或者做一做媽媽看起來很髒、會有點兒害怕的事情,捉幾隻小螞蚱,養幾隻小兔子。讓孩子稍微做點越界的事情,打破一點規則,也能鍛鍊孩子突破自我,做事情有衝勁兒。

第三個必須由爸爸做的事情就是和孩子一起談異性,大家也會發現孩子們成熟的都比較早了。男女異性的話題雖然懵懵懂懂,但是已經早早讓孩子有了解的衝動。這些話題更適合爸爸和孩子一起聊聊,讓孩子及早建立性別觀念,懂得保護自己。

有一個說法是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最好在2個小時以上,如果實在是沒有辦法做到空間可及(就是陪伴孩子在一起),也要想辦法做到心理可及(每天跟孩子通視頻或者電話),讓孩子從心理上感覺到爸爸和他是在一起的。這當然也需要媽媽的配合,孩子對父親形象的建構也是參照媽媽對爸爸的描述、態度、看法,結合他自己的觸摸、氣息、語言等體驗和感受建立起來的。有個容易被忽視的細節,就是給孩子講故事的時候,一般都是媽媽來做,其實有些故事更適合爸爸的聲音來講,男性的聲音低沉、渾厚,特別適合演繹故事裡的國王、魔法師這樣的角色,也容易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父親深沉的聲音也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之一。

還有一些誇張、扮醜的角色,媽媽一般都有愛美之心,特別誇張、扮醜的角色就更是爸爸來做演繹到了。還有一些英雄類的遊戲裡面,警察、戰士、消防員這些傳統的男性角色也是爸爸們展示自己的好機會。

特別要提醒爸爸陪伴寶寶的「三原則」:一要專注,不要應付,孩子的心思最敏感,你如果不專注、太敷衍,孩子很快就會發現;二不要太功利,要純粹地和孩子玩兒,不要附加太多的條件,綁架孩子的利益;三要遵守規則,制定合理的遊戲規則,爸爸跟孩子是平等關係,哪怕是在規則上讓著一點兒孩子,制定了規則就要遵守,也要讓孩子在遊戲中獲得樂趣。

大家都知道孩子小時候有一個戀母情結,其實也有戀父情結,父親陪伴的缺失會影響孩子長大成人之後的親密關係。但是傳統父愛的表達可能過於深沉,作為父親我們可能已經習慣了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我這裡送給大家四句話:爸爸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緒,父愛和母愛同樣不能替代,父母要和孩子共同成長,父母要給孩子做出好榜樣!

相關焦點

  • 暑期如何實現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來源:消費日報網做一頓早餐,學一次手工,玩一把創意,孩子們總是充滿好奇,渴望陪伴。暑假已過半,各位家長陪伴自己的孩子,玩過幾次創意呢?少兒頻道特別節目《創意無極限》旨在「培養少年兒童的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節目激發了全國孩子分享創意、展示自我的熱情,也帶動家長們陪伴孩子一起「腦洞大開」,創意的種子逐步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 自閉症家長如何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孩子?
    問題是,這樣無時無刻的陪伴孩子,的確是自閉症孩子需要的嗎?這樣疲憊辛苦,毫無個人時間的家長心情能好嗎?一個每天煩躁疲憊的母親如何保證給孩子一個高質量的康復環境?而如何評判陪伴的質量高不高?怎樣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陪伴質量高不高的標準就是父母和孩子在此刻的狀態如何。只要雙方狀態是愉快安詳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 漫畫故事《父與子》: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父親和兒子都善良樂觀,不因遭遇困難而絕望,也不會因為獲得意外財富就忘本。《父與子》中父親和兒子的相處方式也無時不刻在告訴我們:最好的養育方式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01如今生活節奏快,生活壓力大,大多數的父母都忙於生計,忙於工作,卻忽視了對孩子的養育。如何才算得上養育孩子呢?
  • 武亦姝的優秀告訴我們,成功的家庭教育,離不開父親高質量的陪伴
    父親高質量的陪伴,是孩子成長路上,不可替代的。對於我們來說,無論成績好壞,每個孩子都是種子,只不過每個人的花期不同。但無論如何,請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細心地呵護自己的花,看著他慢慢地長大,陪著他沐浴陽光風雨,這是每個父母應該做的,相信我們的努力,相信孩子,靜待花開。
  • 告別喪偶式育兒,爸爸也可以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那麼在賺錢養家與陪伴家人之間,如何權衡才能保證家庭責任不缺失,帶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什麼是高質量的陪伴?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了「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也希望抽出更多的時間來陪伴孩子成長,但是,真正做到高質量陪伴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看似父母在陪著孩子,但實際上並不走心,這樣的陪伴實質屬於低質陪伴,效果甚至不如不陪伴。那麼什麼樣的陪伴才屬於高質量的陪伴呢?
  • 孩子需要的不是24小時的陪伴,高效陪伴法:高質量陪伴才是關鍵
    明明做家長的感覺已經給予足夠多的時間陪伴,但孩子卻抱怨說太孤單,這令自己感到好"冤枉"。付出了時間,卻得不到理想中的效果,這樣結果的出現,可能是家長沒有給予真正高質量的陪伴。一:陪著≠陪伴就像家長們喊冤的那樣,說自己明明花時間去陪在孩子身邊了,為什麼孩子仍舊不滿足。
  •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老師們這麼說→
    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父母的陪伴,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那麼,家長應該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時間,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又該注意什麼呢?
  •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
    父母對孩子的陪伴是很重要的,那麼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現在很多家長都明白陪伴孩子的重要性,但是往往不知道怎樣陪孩子才是高質量的陪伴,孩子們在旁邊玩的時候,家長們認為一起玩手機是一樣的,但是這樣的同伴卻沒有從孩子那裡學到什麼,反而孩子們在父母的手機裡讓人感興趣,小小年紀就喜歡玩手機
  • 在「父愛陪伴缺失」的今天,「高質量的親子陪伴」就非常有意義
    當下中國大多數家庭 都存在「父愛陪伴缺失」的問題 2019年6月,由極光大數據機構推出的《父親節報告:四成父親為給孩子更好的經濟保障,犧牲陪孩子的時間》正式發布。
  • 陪著≠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
    統計數據指出,眾多小朋友離不開電子產品的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往往是極度缺乏高質量的陪伴。陪著≠陪伴只有走進孩子的世界,給予高質量的陪伴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如何陪伴孩子?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是什麼?持續關注「點選有話說」,幫你解答陪伴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 育兒小課堂:高質量的陪伴—陪伴類型
    說道孩子,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關注一個問題:如何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了; 陪,陪伴什麼? 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高質量陪伴孩子的相關內容。首先,我們先看看陪伴有那些類型。一 學習型:學習的陪伴是父母陪伴時帶有目的,陪伴中孩子要學會某項技能知識,比如,背單詞,畫畫,練琴等,它的陪伴是不單純的。
  • 高質量的陪伴_陪伴方法
    上篇文章我們學習了高質量的陪伴_陪伴類型,這篇文章我們一起來學習陪伴的方法。在高質量的陪伴類型中我們推薦的類型是遊戲型(娛樂型)陪伴,遊戲陪伴我們首先要明確陪伴的目的是歡樂,是玩兒;也就是親子關係為主,成長目的為輔。
  • 「拾掇拾掇」生活做教育,實現高質量陪伴 | 一傑觀點
    我認為最主要的是應該把握住兩個關鍵詞:陪伴和生活教育。教育是為了樹人,而非功成名就;陪伴最重要的是為了幸福,而不是為了訓練某種能力、達到某種智商、獲得多高的成績」。陪伴最忌諱的就是「目的性」。理論上,陪伴是有益的;回憶起來,陪伴是美好的;而實際上,我們總收到來自家長的靈魂之問「老師,快開學了嗎?再不開學家裡都要炸了」。那麼,陪伴,是天倫之樂的享受,還是無休止吵鬧的壓力?我們肯定希望是前者,這就引出了我們的另外一個關鍵詞:生活教育。
  • 陪伴是一種力量,沒有人一直是孤島,給孩子高質量「陪伴」很重要
    文 | 林竹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陪伴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有重要的意義,對於孩子來說,高質量的陪伴能夠給予孩子力量,在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朋友回答:「其實就是多陪孩子,他自然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陪伴其實對孩子成長意義很大。」「陪伴?我每天都陪孩子啊,可是為什麼孩子並沒有那麼獨立,還是會迎難而退啊?」我疑惑問朋友。「陪伴並不是陪著,你一定要找到高質量的陪伴才對孩子有利。」朋友說。
  • 只有高質量的陪伴才是真正的陪伴
    父母為了生計在外拼命奔波,一不小心就會忽略掉需要陪伴的孩子。畢竟孩子除了物質需求,情感上的需求更加重要,而作為孩子最親密的家長更應該加強對孩子的陪伴。而陪伴也不僅僅是呆在孩子的身邊,如果家長不懂的高質量的陪伴孩子,最後的結果是無法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使孩子把自己內心世界封閉起來,漸漸地,家長與孩子變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 | 聊聊如何做高質量陪伴
    每個人都知道高質量陪伴很重要,但是什麼才是高質量陪伴?是投入全部的愛與精力,24小時隨時待命?還是努力改變孩子,把他變成我們心目中希望的樣子?我想,陪伴的過程是否優質,取決於雙方當下的狀態。只要雙方是愉悅安詳的,既能看見自己,又能看見孩子,就是高質量的陪伴。
  • 高質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一說起學齡前教育,很多家長都會緊張,有些人甚至還不知道你要講什麼就開始抨擊,覺得你是在販賣焦慮,因為自己有了孩子的原因,增加了很多和媽媽們聊天的機會,不管是早教中心、遊樂場,各種培訓機構,抑或是各種媽媽群,公眾號,都有很多不同的流派、看法,但是有一點大部份的人可以達成共識,那就是高質量的陪伴是最好的教育。
  • 西關街道舉辦「高質量陪伴」教育講座
    秦州區融媒體中心8月20日訊(記者 張敏 實習記者 裴鵬霞)日前,西關街道聚寶盆社區開展了以「高質量陪伴」為主題的教育講座講座邀請天水市社會工作協會專業人士,為家長和學生詳細講解了什麼是高質量陪伴,高質量陪伴的重要性,如何做到高質量陪伴等方面的內容。講座案例生動,通俗易懂,深受啟發。「重新開始陪伴孩子,一起成長、一起學習,放下電話,少看電視。」西關街道聚寶盆社區居民毛利紅說。
  • 給孩子最好的教育——高質量的陪伴
    童年裡如果有家長的陪伴,對孩子那是極大的安全感,給與了孩子最大限度的溫情,但是,我們如何才能給孩子最好的陪伴呢?很多時候也都會和我一樣:在放棄工作全身心陪伴還是繼續工作的問題中時常徘徊不定!時間長了,我漸漸明白工作和陪伴孩子成長之間並不矛盾,若沒有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不間斷的陪伴也許只是徒勞,甚至會給孩子增添壓力。其實真正的陪伴,是能夠給父母和孩子雙方都帶來喜悅的,也是更高效的陪伴。
  • 想要提升「親子關係」,就得高質量的陪伴
    那到底應該如何提升親子關係呢?首先,我們要知道高質量的陪伴對於親子關係的提升有著何等的重要性。1、什麼是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幼兒期是孩子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需要家長全身心的投入、陪伴在孩子身邊,進行親子互動。這時的陪伴可不僅僅是時間和空間上陪著孩子呦,而是在情感上跟孩子保持共鳴。 當然,這裡說的陪伴也不是指家長隨時待命,和孩子學習或者玩耍,而是要看家長和孩子在一起時狀態如何——只要雙方狀態是愉悅的,這樣的陪伴就是高質量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