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時間了解財經動態,歡迎關注千尋股票小程序。
萬萬沒想到,銀行的APP也會因違法違規被下架!
據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12月4日通報,11月以來,公安機關開展APP違法採集個人信息集中整治,最終100款違法違規APP被下架整改。本次被要求下架整改的APP中,有3款來自銀行,分別是光大銀行、天津銀行和天津農商行。
對此,光大銀行的反應也很快,12月5日下午,光大銀行在其官網發布聲明稱,目前提示的用戶隱私政策條款符合相關要求,光大銀行手機銀行APP一直正常運行,從未停止過服務。
怎麼回事?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稱違法違規APP被下架整改,但光大銀行的回應似乎並不這麼認為,「一直正常運行」「從未停止過服務」。
根據通報,此次集中整治,重點針對無隱私協議、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範圍描述不清、超範圍採集個人信息和非必要採集個人信息等情形。目前尚不知道光大銀行APP違規的具體原因,其聲明中也並未作出說明。
目前,仍能從手機應用商店中下載安裝光大銀行、天津銀行、天津農商銀行的APP。其中,光大銀行APP版本發布日期為2019年10月30日,在首次打開APP時提示了隱私政策須知,客戶可以選擇同意或不同意。
不過,據經濟觀察報報導,打開《中國光大銀行手機銀行隱私政策》的全文,某些條款則令人感到疑惑。
例如,在個人信息範圍描述的相關條款中,記者發現「個人敏感信息」一項中列出的「其他信息」,括號中解釋為「包括個人電話號碼、性取向、婚史、宗教信仰、……好友列表、群組列表、……精準定位信息……」
經濟觀察報記者翻閱對比另外數家股份制銀行APP的隱私條款,並未發現類似的要求。
一位金融產品資深業內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先不說它是通過什麼技術方法來獲取這些信息的,把這樣的信息獲取範圍放到隱私條款內,本身就違反了監管部門對信息獲取最小夠用原則。」
那麼,銀行APP在什麼情況下需要獲取客戶的「性取向」「行蹤軌跡」等敏感信息?還真是令人困惑啊!
(來源:綜合自光大銀行官網、經濟觀察網等)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一切有關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準確信息,請以交易所公告為準。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