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聲明:本文版權為網易汽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網易汽車10月13日報導 隨著對環保與排放的日漸重視,汽車行業也出現了多種能源動力角逐的態勢。與頗受關注的純電動汽車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相比,甲醇汽車對消費者來說就比較陌生了。
今年3月,國家8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正式將甲醇汽車和甲醇燃料合法地推向汽車和燃料市場。前不久工信部發布的《關於修改<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並行管理辦法>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中,將燃用醇醚燃料的乘用車納入了「雙積分」考核範疇。
在重慶舉行的「第四屆甲醇汽車及燃料輸配送加注裝備展覽會」上,網易汽車看到吉利、一汽、上汽、愛馳等車企都帶來了相關產品。甲醇試點專家組組長、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判斷:「中國發展甲醇汽車和甲醇燃料應用時機已經成熟。」
「液態陽光」助推能源結構調整
此前,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已連續多年在兩會提案中建議推廣甲醇汽車。吉利汽車更是布局甲醇汽車領域有15年之久。甲醇汽車究竟有何魅力讓李書福如此執著?
在同期召開的「國際甲醇汽車及甲醇燃料應用大會」,不少專家和企業代表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詞——「國家能源戰略安全」。
我國的能源資源結構是「缺油、少氣、相對富煤」。石油和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很高。2018年中國的石油對外依存度達到70%,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達到44.1%,均已超過國際能源安全警戒線。眾所周知,我國煤炭能源佔總能源65%以上。何光遠介紹,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劣質煤炭,既不能發電,也不能作為燃料直接燃燒,但可以用作生產甲醇。高硫煤炭生產甲醇還可以獲得寶貴的硫磺,減少我國對硫磺的進口。生產甲醇過程中的高濃度二氧化碳可以收集再生甲醇,實現資源綜合利用。
甲醇試點專家組組長、原機械工業部部長何光遠
甲醇是煤炭加工過程的產物,產量大、價格低。此外,甲醇自身含氧比例高,辛烷值高,汽化潛熱高,燃燒高效,燃燒過程需要引入的空氣量少,因此排氣汙染物中氮氧化物就少,大大的降低了其揮發進入大氣的量,且尾氣中沒有硫化物排放汙染物,其燃燒特性和環保特性,使得它可以作為一種清潔燃料為汽車提供動力。此外,甲醇在常溫常壓下為液態,與柴油、汽油理化性質相近,便於儲存和運輸。
我國焦爐煤氣合成甲醇和煤制甲醇技術和生產工藝已非常成熟,目前,我國是全球最大的甲醇生產國和消費國,產能和產量佔世界的一半以上。發展「甲醇汽車」可以大幅度減少石油和天然氣對外進口的依賴,也可以實現煤炭產業資源綜合利用,對我國能源結構的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甲醇汽車已迎來風口
由於甲醇價格較低,能夠為終端消費者帶來的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吉利商用車統計的數據顯示,在產品經濟性方面,甲醇汽車百公裡甲醇燃料的平均消耗為 15.4 升,與傳統汽油車相比,燃料成本節省 30%左右;在產品能耗方面,甲醇汽車運行能耗比汽油車低 21.7%。
吉利商用車集團總裁周建群
不過目前在我國,甲醇汽車較為緩慢。吉利商用車集團總裁周建群介紹,主要是因為大眾對甲醇汽車的關注度和認識比較有限,對甲醇燃料特性不夠熟悉,對甲醇可帶來的經濟效益和安全性不夠了解、不信任,加上配套支持力度小。
不過,隨著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與對甲醇汽車「毒性、腐蝕性和溶脹性」帶來的技術難題基本突破,甲醇汽車加快了發展的步伐。
目前,貴州省貴陽市完成機動車交通註冊管理上路運行的甲醇計程車已經達到9195輛,另完成甲醇汽車採購合同1187輛。西安市運行的甲醇計程車已達到8124輛。
布局甲醇汽車15年之久的吉利,是擁有甲醇汽車公告車型最多的汽車生產企業,也是甲醇汽車試點運行投放車輛最多的汽車生產企業。2012年9月,吉利甲醇燃料轎車產品專項公告發布,成為我國通過國家第三方檢測機構認證、列入汽車產品公告目錄的首款甲醇汽車產品。目前吉利已經成功開發 5 款甲醇動力、16 款甲醇轎車,獲得百餘項技術專利。
工信部五省市的甲醇汽車試點項目,吉利甲醇汽車佔據試點運行車輛總數的近 88.67%;目前,吉利累計有近 20000 輛甲醇汽車在運行。
本次展會現場,吉利展出了旗下兩款新能源商用車產品——M100甲醇重卡以及RE500增程式輕卡,此兩款產品涵蓋了以e-GAPF動力系統為核心的城市商用車產品和以甲醇清潔能源動力為核心的公路商用車產品,兩大技術線路。同時,另一款帝豪甲醇車也進行了展出。
吉利商用車集團副總經理林嘯虎判斷:「甲醇汽車已迎來風口。」
吉利商用車集團副總經理林嘯虎
市場化仍存挑戰
不過,在周建群看來,要推動甲醇汽車的進一步發展,真正實現甲醇汽車市場化,仍存在很多挑戰。
首先是對於甲醇燃料價格的監管。甲醇作為化工原料,有自己的供求機制,幾乎完全按市場需求變化,存在高峰和低谷的價格差異大、成本控制相對困難的特點。目前我國甲醇大部分由煤炭製成,受煤炭價格影響波動較大。同時,按照市場經濟規律核算,甲醇燃料的價格應控制在2000元以內以確保甲醇汽車的經濟性。
其次是甲醇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甲醇的推廣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加注站、甲醇供應和輸運等多方面的協同以及大規模的前期鋪設。
在這一方面,林嘯虎表示,「我們通過充分的市場調研,發現商用車完全有可能成為另外一個突破口」。因為商用車尤其是大型物流公司等的商用車,具有任務確定、路線確定、裡程確定的特點,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甲醇燃料的加注輸送問題。
結語
我國的甲醇產能已近億噸,我國的甲醇產能和產量佔世界的一半以上。將甲醇作為燃料推廣應用,符合我國的能源結構,有助於形成發展多元化能源體系的同時,保障我國能源安全。
不過,加快甲醇汽車的市場化仍需要政府、企業、上下遊產業鏈的多方努力。正如林嘯虎所言:「以一個企業之力推動整個國家能源結構的變化,以及國家能源輸送方式的變化,輸送儲存生產等等方式的變化,是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