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兒:有愛,有未來

2020-11-17 戰支特色醫學中心科普

——「世界早產兒日」系列醫學科普(1)


郭紅仙,戰略支援部隊特色醫學中心(原306醫院),兒科

醫研部醫學科普中心 編輯


11月17日是 「世界早產兒日」,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顯示,全球每年約出生1500多萬早產兒。每年我國早產兒出生率約為8%左右,不同地區發生率不同。早產是新生兒死亡的首要原因,胎齡越小,體重越輕,併發症、死亡率越高。隨著現代醫療的進步,早產兒存活率越來越高,但仍有很多遺留後遺症。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呼籲大家更多關注早產問題,採取有效行動,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

早產兒的定義

早產兒是指胎齡<37周出生的新生兒,是新生兒死亡發生的重點人群,也是易發生遠期健康問題的高危人群。早產兒分為:

(1) 低危早產兒:胎齡≥34周且出生體重≥2000克,無早期嚴重合併症及併發症、生後早期體重增長良好的早產兒。
(2) 高危早產兒:胎齡<34周或出生體重<2000克、存在早期嚴重合併症或併發症、生後早期餵養困難、體重增長緩慢等任何一種異常情況的早產兒。


容易發生早產的高危人群

(1) 有晚期流產及(或)早產史者。

(2) 陰道超聲檢查提示孕中期宮頸長度<25 mm。

(3) 有子宮頸手術史者。

(4) 孕婦年齡過小或過大者:孕婦≤17歲或>35歲。

(5) 妊娠間隔過短的孕婦:兩次妊娠間隔<18~23個月者。

(6) 過度消瘦的孕婦:體質指數<19 kg/m2,或孕前體質量<50 kg。

(7) 多胎妊娠者:雙胎的早產率近50%,三胎的早產率高達90%。

(8) 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後妊娠: 其早產發生風險較高。

(9) 胎兒及羊水量異常者:胎兒結構畸形和(或)染色體異常、羊水過多或過少者。

(10) 異常嗜好者:有菸酒嗜好或吸毒的孕婦,早產風險增加。

(11) 有妊娠併發症或合併症者:如並發重度子癇前期、子癇、產前出血、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症、妊娠期糖尿病、並發甲狀腺疾患、嚴重心肺疾患、急性傳染病等,早產風險增加。


早產的一級預防

孕前宣教:①避免低齡(<17歲)或高齡(>35歲)妊娠;②提倡合理的妊娠間隔(>6個月);③避免多胎妊娠;④提倡平衡營養攝入,避免體質量過低妊娠;⑤戒菸、酒;⑥控制好原發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紅斑狼瘡等;⑦停止服用可能致畸的藥物。⑧對計劃妊娠婦女注意其早產的高危因素,並給予針對性處理。

孕期注意事項:①早孕期超聲檢查確定胎齡,排除多胎妊娠;②如果是雙胎應了解絨毛膜性質;③如果有條件應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層厚度,了解胎兒非整倍體染色體異常及部分重要器官畸形的風險;④第一次產檢時應詳細了解早產高危因素,以便儘可能針對性預防;⑤提倡平衡飲食,保持合理妊娠期體質量的增長;⑥避免吸菸飲酒。

民間傳言:臥床休息;富含ω3脂肪酸或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口服阿司匹林;治療牙周病;子宮收縮的監測;篩查遺傳性或獲得性易栓症;篩查宮頸陰道B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等可預防早產?但事實是,目前尚無循證醫學依據支持以上是可預防早產的方法。


健康教育

為了更好地保證孕產婦及新生兒的健康,廣大育齡婦女及孕產婦家庭要了解基本的生育知識,如「孕產婦健康素養三十條」(五知五會)等。為預防早產的發生,自身基本護理應做到:

(1) 臥床休息:宮頸有改變時,需臥床休息;早產臨產需絕對臥床休息。

(2) 飲食: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為宜,進食粗纖維食物,防止便秘。

(3) 皮膚:保持皮膚清潔,穿寬鬆柔軟衣物並保持床單位清潔,保持口腔,會陰及肛周清潔,每日溫水清潔會陰。

(4) 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態與情緒。

(5) 遵醫囑,必要時低流量吸氧每日2~3次,每次30分鐘。

(6) 如出現陰道出血,陰道流液,腹痛等及時通知醫務人員。

(7) 胎膜早破時應抬高臀部,保持會陰部清潔,預防感染。

(8) 自我檢測胎動。

總的原則就是預防為主、監測到位、科學保健,儘可能地避免早產的發生,每一個準媽媽都能以最佳狀態孕育出最健康、聰明的寶寶。

(配圖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有愛有未來」——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關愛早產兒活動
    」,旨在呼籲全社會關愛早產兒及其家庭,採取有效行動,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世界早產兒日永恆的主題是「有愛有未來」,今年宣傳重點是「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每年全世界範圍早產兒出生人數超過1500萬,其中中國每年早產兒出生人數約為110萬。隨著二胎政策開放,高齡產婦增加,且日常工作、生活壓力等影響,早產兒出生人數在逐年升高。
  •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舉辦「有愛·有未來」早產兒日主題活動(組圖)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為改善早產兒健康狀況,提高早產兒醫療保健水平,讓全社會關注、關心、關愛早產兒家庭,當天上午,九江市婦幼保健院新生兒科聯合兒童保健科共同舉辦了「有愛·有未來」2020年世界早產兒日活動。
  • 有愛有未來——桂林市婦幼保健院開展「關愛早產兒 『合』你同行」健康教育活動
    今年的11月17日是第十個「世界早產兒日」,主題是「有愛有未來」。為提高早產兒生存質量,促進母嬰健康,呼籲社會各界關注早產兒,11月19日上午,桂林市婦幼保健院在孕期保健科及健康教育科在醫院孕婦學校大講堂開展了「關愛早產兒 『合』你同行」健康教育活動,共吸引近三十位孕媽媽參加,用心減少早到的天使。
  • 愛博恩「早產兒有愛之家」助推嬰兒早期健康管理
    對此,由廣東省長江公益基金會、廣東衛視We公益攜手發起,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支持,愛博恩公益基金、愛博恩婦產醫院承辦的「早產兒有愛之家」公益項目於11月17日正式落地,旨在對廣東家庭困難的早產兒提供早期健康管理等醫療援助。
  • 有愛有未來,讓我們一起關注早到的天使
    每年的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當天,經過一個多月治療的29周雙胞胎早產兒李寶寶,在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順利出院了。父母接過寶寶後開心不已。因為早產兒在餵養、環境、預防疾病上需得到科學合理的護理,所以,在寶寶出院前,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的責任護士會反覆確認寶爸寶媽已經掌握了早產兒的護理知識以及出院後的注意事項。那麼出院後的早產兒寶寶應該如何護理呢?讓我們來看看新生兒科專家是怎麼說的。首先要耐心餵養。母乳是早產兒首選,可以帶給早產寶寶最好的營養、更多的免疫保護。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未來
    他說,商丘市中心醫院注重醫療設備的更新和醫療人才的培養,新生兒護理體系健全,開設有孕婦學校、寶貝課堂等,為孕產婦和嬰幼兒的健康保駕護航。在活動現場,醫護人員分發了各種科普資料,講解了相關知識。有不少帶寶寶來的家長,針對孩子近期常見的疾病進行了諮詢。雖然已是隆冬季節,但現場充滿了溫暖的氣息。
  • 有愛,有未來——濰坊市中醫院西院區舉行早產寶寶免費體檢活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1月18日訊11月17日「世界早產兒日」,世界衛生組織呼籲社會各界更多關注早產問題,加強相關研究,採取有效行動,減少早產導致的健康問題!為此,濰坊市中醫院西院區新生兒科特舉行以「有愛,有未來」為主題的早產寶寶免費體檢活動,讓我們一起擁抱早到的天使們吧!
  • 幫寶適為愛加倍 助力早產兒早日回到媽媽懷抱
    保溫箱內的早產兒 世衛組織的報告顯示,像小蘭這樣的早產兒,在全世界每年約有1500萬個。 中國的早產兒約佔全球的10%,是早產兒數量第二高的國家。也就是說,平均每1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早產兒。2016年開始,幫寶適將早產兒紙尿褲帶到中國各地的醫院。迄今為止,幫寶適已在中國捐贈超過40萬片早產兒專用紙尿褲,呵護了1000多個早產寶寶,陪伴他們儘早回到媽媽的懷抱,健康快樂成長。
  • 為啥人們愛自詡「早產兒」?看完這篇,許會改變你對早產兒的認識
    早產的定義更加嚴苛,要是沒滿39周就叫早產兒,那早產兒可就真的爛大街了。當我們搞清楚早產兒的定義就會發現,那些自稱「早產兒」的人並非真的早產,早產兒的發育遠比我們想像中困難,護理一個早產兒,需要付出無盡的心血。為啥人們愛自詡「早產兒」?
  • 冬季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兒弱點有哪些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早產的寶寶身體比起正常的寶寶問題較多,需要特別的護理才可以和正常的寶寶一樣。那麼早產兒護理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早產兒如何正確護理? 2、胃容量小 早產兒胃容量很小,胃竇和十二指腸動力也不成熟,兩者之間缺乏協調的活動,其收縮幅度、傳播速度及下食管括約肌壓力均是降低的,胃的排空也較慢,因此,早產兒比足月兒更易發生胃食管反流。 3、胃腸動力不健全 胃腸道的蠕動促進食物在胃腸道的消化,早產兒胃腸道動力不成熟,胃腸蠕動往往很弱。
  • 早產兒與足月兒有何不同
    孩子早產後,要想護理好孩子,家長首先要了解早產兒與足月兒的區別。早產兒與足月兒的不同,首先表現在胎兒年齡(妊娠時間)上。早產兒一般是指妊娠時間小於37周的新生兒。其次是體重的不同。足月產嬰兒的出生體重一般大於3000克;而早產兒一般小於2500克。但早產兒的體重增長倍數大。
  • 雅培早產兒奶粉有幾種
    作者:寶寶知道 二又寶媽雅培早產兒奶粉在特殊配方奶粉中算是很有名氣的,關注雅培品牌的消費者應該知道,雅培奶粉版本不少,那麼早產兒奶粉是不是也有好幾種呢?是不是兩種?答案是四種,本文主要為大家介紹三種,分別是大陸版、港版以及美版雅培早產兒奶粉。
  • 早產兒和足月兒有哪些身體體徵上的區別?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早產兒和足月兒的區別,早產兒對於孩子來說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影響的,比較起足月的孩子來說,早產兒的身體並沒有足月的那麼健康,對於早產兒,我們一定要細心呵護。血液早產兒血液成分不正常,血小板數比正常新生兒少。出生後,體重愈輕,其血液中的紅細胞、血紅蛋白降低愈早,且毛細血管脆弱,因而容易發生出血、貧血等症狀。生長發育早產兒比足月新生兒長得快的多,足月新生兒1周歲時,體重約為出生時的3倍,而早產兒出生時體重低,如果餵養得當,生長發育很快。由於長得快,極易發生佝僂病及其它營養缺乏症。
  • 你知道「世界早產兒日」嗎?
    但是也許你不知道全球每年約有1500萬的新生兒並沒有達到37周胎齡而過早地離開了媽媽溫暖的子宮,醫學上稱這些寶寶為「早產兒」。💕 在中國每年約有1600萬新生兒出生,早產兒接近120萬,居全球第二;近些年早產兒的發生率有明顯上升趨勢,尤其是在城市地區。
  • 給早產兒「袋鼠抱」有什麼好處?
    解答專家: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新生兒科主任醫師周偉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隨著高齡產婦的增加,廣州早產兒出生率略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有增長趨勢。專家呼籲,要正確餵養早產兒,片面追求營養和追趕性生長,可能引起早產兒的肥胖和成年期心血管疾病及代謝症候群。另外,醫生建議對早產兒給予「袋鼠抱」。    Q 醫護人員都建議給早產兒「袋鼠抱」,「袋鼠抱」好處在哪裡?
  • 為什麼現在早產兒越來越多?照顧早產兒寶寶有哪些注意事項?
    隨著醫學水平的提高,分娩助產技術的嫻熟,按理來說早產兒的數量應該呈下降趨勢的,然而實際上早產兒的數量卻在不斷地增多。中國早產兒的比例佔新生兒大約在10%左右。那麼,為什麼早產的出現越來越多了呢?寶寶早產家長該如何護理呢?
  • 商丘超早產兒「死而復生」 這個家如何面對未來
    但是,小寶很愛笑。爸爸許林輕輕搖晃手中的玩具,小寶扭頭看著爸爸,咧開嘴,眼睛眯成彎彎的兩道小月牙。他的笑,無聲,但純淨。看著笑眯眯的小寶,媽媽丁鳳禁不住流淚了。回憶這一年多的經歷,丁鳳形容「好像死過了一回。」
  • 世界早產兒日丨如何照護早產兒?這10點媽媽們要牢記
    通常,寶寶在從媽媽肚子裡出生之前,一般會在媽媽肚子裡待足37周,若寶寶沒待到足月就急匆匆地出來了,就可能屬於早產兒。讓每一名早產兒健康成長,關係著家庭的幸福與社會和諧發展。每年的11月17日為世界早產兒日。今年的宣傳主題為「母乳餵養為早產寶寶賦愛·賦能」。
  • 世界早產兒日|用愛呵護早到的天使
    他們是提前墜入人間的小天使,雖然提前數月「報到」,但幸運地在家人及醫護的努力和呵護下慢慢長大……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兒科副主任黃莉副主任醫師介紹說,胎齡不足37周的新生兒為早產兒。近年來,早產兒的出生比例呈現明顯增高的趨勢,在我國,每年出生的早產兒約為180萬人左右。
  • 初乳對於早產兒,有哪些特殊意義
    早產兒怎麼餵養?對早產兒或者早期比較小的早產兒而言,出生後是不能進行入口餵養的,多數採用餵養管進行管式餵養。(圖片來源於網絡)初乳對早產兒有什麼特殊意義初乳對於早產兒而言,好處有兩個方面:>第一,初乳中免疫活性成分,可以充分接觸口腔黏膜,刺激淋巴組織,對早產兒免疫功能的成熟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