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臺灣當局在美國支持下不斷出動飛機對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進行偵查照明和空投宣傳品等活動。
為了懲罰他們的囂張氣焰,中央軍委於1958年7月18日作出了炮擊金門的決策,以地面炮兵為主體,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
炮擊金門前,空軍先進行激戰,我軍奪得了制空權。
我軍首批轉戰的第一梯隊殲擊航空兵於7月2日秘密轉至福建連城和廣東汕頭機場,當時國民黨空軍毫無察覺。
首批轉戰的第二、第三梯隊殲擊航空兵於8月上旬到中旬又先後進駐福建漳州、連城、福州、龍田等機場,完成了福建、廣東東部一線機場的部署以後,數批轉戰的轟炸航空兵和偵察航空兵等也於8月下旬到9月中旬,先後從駐地轉場至福建漳州和江西樟樹等一、二線機場。
7月29日11點左右,粵東沿海地區烏雲低垂,有雷陣雨,首次空戰已拉開帷幕。
3號機飛行員高長吉報告,發現兩架F-84G型飛機,地面指揮員林虎師長根據雷達所顯示的飛機架數,當即告訴空中飛行員,目標是4架而不是2架,提醒他們謹防對方的戰術,並果斷命令他們大膽沉著地實施攻擊。
激戰三分鐘,我空軍擊落敵機兩架,擊傷一架,而我軍飛行員無一損傷,取得了入閩、粵後首次空戰的勝利。
國民黨空軍受到這次打擊後,為查明我空軍進駐東南沿海機場的情況,便改用性能較好的F-86型戰鬥機,掩護RF-84型飛機實施強行偵查。
在8月14日的空戰中,我空軍第16師飛行員周春富以單機與國民黨空軍11架飛機作戰,他在擊落國民黨空軍F-86型飛機兩架,擊傷一架後,戰機不幸中彈被迫跳傘落海,福州軍區領導人得悉後緊急組織居民進行海上救援。
15日,中央軍委指示福州軍區一定要救起落水飛行員,我海軍炮艇和福建平潭縣1800多艘漁船,連續數日在海上反覆尋找,但終未找到。
我軍基本上奪取了福建地區的制空權,有力地保證了陸海軍參戰部隊的戰爭準備,前線軍民對我空軍在空戰中所獲得的勝利深受鼓舞,紛紛說福建的天空現在真正解放了。
(本文參考《共和國軍事秘聞》一書,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或錯誤,即改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