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卷小行楷,暴露了啟功的真正師承!

2021-03-01 書法日課

        啟功先生書法獨樹一幟,早年曾學顏柳,很多人認為,他是從柳學到瘦硬,又總結古人結構,得出「黃金律格」,最終形成了「啟體」。

        不過,當故宮一卷小行楷面世之後,人們發現,啟功先生的師承可能另有其人。

        這卷小行楷,就是清代梁詩正的《帝京篇韻》——

        如果只看局部,可以看到明顯的「啟體」風韻——

        每個字的字徑只有一釐米,雖然在粗細上沒有很大反差,但可以感受到筆尖在方寸之間的閃展騰挪,自在,且優雅。

        梁詩正(1697年-1763年),字養仲,號薌林(又號文濂子),浙江杭州人。

        梁詩正是雍正乾隆年間的大才子,他是雍正探花,在乾隆朝備受恩寵,歷任戶、兵、刑、吏、工五部尚書,授東閣大學士,經常隨乾隆帝出巡,朝廷重要文稿多出其手,諡號文莊,著有《石渠寶笈》《矢音集》等。

        梁詩正所撰文稿很多,居當時詞臣之首。雖然是皇帝身邊紅人,但梁詩正不僅詩正,人也很正,在當時口碑極佳。雖然也曾被人彈劾,但乾隆帝看了看所謂「罪證」,卻認為根本不是啥毛病。

        梁詩正流傳下來的書法真跡極少,這卷《帝京篇韻》是其經典作品之一。他的兒子梁同書繼承家學,在書法上名聲更大,與劉墉、翁方綱、王文治並稱清代四大書家。

        這卷梁詩正小行楷尺寸為29x113釐米,我們用宣紙將其原色原大複製,再以絲綢覆背裝裱,總廠約3米,配上錦盒,用來觀賞學習,是不是很有感覺?

喜歡梁詩正《帝京篇韻》

宣紙原色原大高清複製品精裱長卷

請點小程序下單

相關焦點

  • 最美行楷書法欣賞 筆尖上的神採讓人神往
    行楷書法欣賞,自幼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非常濃厚的興趣,尤其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書法。爺爺可以說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書法愛好者,從小就教我寫毛筆字,那時候並不能理解書法真正的意義,只是單純的覺得寫出來的字好看。隨著時間的流逝,接收的外界知識越來越多,我對書法也有了一定的理解,慢慢的從興趣變成了熱愛。
  • 啟功到底有沒有弟子?
    前者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研究生畢業後留系工作,跟隨啟功20多年,並先後為啟功的《論書絕句》和《啟功韻語集》作注。後者是照料啟功生活的內侄,與啟功朝夕相處。《啟功口述歷史》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趙仁珪為該書寫的後記提及,啟功口述是在他91歲高齡時,那應該是2003年,啟功與2005年6月30日逝世,享年93歲。
  • 大家|啟功臨帖才是書法家「臨創」的真正境界
    「臨創」的真正境界 ——啟功臨八大山人《荷上花歌帖》 書法臨創大潮,此起彼伏,但真正能夠做到創新者卻罕見其人,究其原因,探索和創新的想法是好的,努力是好的,但天分不夠,如果急於求成,恐怕只能是一場鬧劇,只能是一場空歡喜!
  • 陸柬之700個行楷書法集字欣賞:用筆飄縱、渾然天成!行楷好字帖
    而在這其中,唐朝的書法藝術可以說是最為閃耀的存在,是魏晉以後的又一座書法高峰:各種書體風格大放異彩、書法大家不勝枚舉。楷書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鍾紹京、王知敬、顏真卿、柳公權,草書有「顛張醉素」,隸書有唐玄宗李隆基。而今天書畫課代表要介紹的則是唐代陸柬之的書法集字。
  • 啟功的草書,你見過嗎?他的草書《千字文》,美的一塌糊塗
    上圖為啟功先生草書《千字文》局部二啟功先生的書法作品以行楷書居多,草書作品少之又少,這也使得這篇草書《千字文》異常的珍貴,實屬精品中的精品。通過這篇洋洋灑灑的草書,我們可以充分的領略到啟功先生對運筆的把控能力。和他擅長的行楷書作品相比,這篇《千字文》瀟灑華麗,給人一種令人愉悅的美感。
  • 書法欣賞| 啟功體田楷特點賞析與「工筆啟功楷書」特徵分析(5)
    「工筆啟功楷書」研究真不容易。從萌發研究「工筆啟功楷書」,再到分析總結啟功書法與田英章先生書法中的共同特點,一切都還算順利。可是真的要使用田英章先生的工楷筆法與啟功大師的啟功體楷書,一切就不那麼順利如意了。創新不易,書法創新更是不易。
  • 滄桑閱盡凡塵明 揮毫灑墨書華章——記啟功親傳弟子 李傳波
    年曾拜師於愛新覺羅啟功先生門下。易經名言 李傳波鬥方書法作品《天行健》【作品來源:易從網】【蘇軾傳世經典】李傳波四尺橫幅書法《水調歌頭》【作品來源:易從網】【李傳波書法藝術鑑賞】李傳波書法以行楷為長,尤其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拜中國國學大師、書法家啟功為師,沉潛八年之久,如琢如磨,終於形成承繼啟功書體,又獨有個性的個人風格。
  • 啟功:有一件墨竹,胡適先生指給徐悲鴻先生看,問這卷的真假
    惟有一件夏昶的墨竹卷,胡適先生指給徐悲鴻先生看,問這卷的真假,徐先生回答是:「像這樣的作品,我們藝專的教師許多人都能畫出。」故先生似乎恍然地點了點頭。至今也不知這卷墨竹究竟是哪位教師所畫。如果只是泛論藝術水平,那又與鑑定真偽不是同一命題了。如今五十多年過去了,胡、徐兩位大師也早已作古,這卷墨竹究竟是誰畫的,真要成為千古懸案了。
  • 書法大家啟功,26幅行書真跡《七言聯》欣賞,可做春聯的好書法
    啟功和他老師溥心癖都是柳打的弟子,中宮緊湊筆畫瘦硬,柳的痕跡很濃,他成為書協主席也是八九十年代柳體大熱的重要原因。啟功「論書絕句百首」說「先摹趙董後歐陽,晚愛誠懸竟體芳。偶作擘窠釘壁看,旁人多說似成王。」我覺得啟功先生在書道的最大貢獻,是驅除了神聖化妖魔化書法的種種論調,還書法以本來的面貌。
  • 啟功:我再練十年,也比不上他的楷書!
    啟功先生曾經拜他為詩,並且說道:我再練10年,也趕不上他!他就是書畫大師溥心畬。但世人不知的是,溥心畬的書法水平遠在他的繪畫之上,啟功先生就曾說過:「心畬先生的書法功力,平心而論,比他畫法功力要深許多」。
  • 中醫師承班招生筆試的考試
    為滿足廣大中醫愛好者的學習願望,向社會提供更多中醫學習資源,邯鄲市中醫研究會中醫師承班以「復興中醫、造福百姓」為宗旨,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述一下中醫師承班招生筆試的考試。為了確保筆試達到應有的效果,研究會組織專家團隊,針對中醫師承班招生的對象以及有關要求,進行了專門命題並精心印製了試卷。對於考試試卷施行全程監督、全程封閉、確保試題安全。此次報名參加筆試的學員,全部按時到達考場。整場考試兩個小時,各位考生精神狀態良好,考場安靜有序,體現了學員非常好的品行和素養。
  • 一代奇才,寫了最美行楷,這字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
    我們今天就介紹一位書法史上的一位全才,也是一個奇才,他寫出了最美的行楷,這字秀美無雙,足以驚豔整個書法史,令後人望塵莫及!趙子昂行楷長卷《陋室銘》這件《陋室銘》通篇以行楷寫就,臨摹這件作品能夠補足一般人寫楷書板滯、寫行書纖弱的弊病。
  • 書法大家張雪明,40幅啟功書體字帖欣賞,網友:源於啟功勝於啟功
    主要求字兒的人太多,但啟功先生的總體書法布局是嚴格按古帖訓練的,那些字兒大,那些字兒小,字兒字兒之間的呼應,是按古貼的套路,下了極深的功夫,看他年輕時的作品許多布局模仿董其昌,米元章,還有趙孟。一看都是用心嚴格訓練來的,那些說啟功書法一般的,說不懂書法一點不為過。。書法不但看字形和用筆,布局才是最難的。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就是啟功書體的傳人,張雪明先生的書法作品,希望您能喜歡。
  • 《啟功論書絕句百首》:4 蘭亭集序神龍與定武
    啟功先生的《啟功論書絕句百首》,是我們當代非常優秀的書論。此書不但有絕句百首,更是有啟功先生的自注。本文是《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第四首,啟老沒有起標題,此首主要說,蘭亭集序神龍與定武。賴有唐摹存血脈,神龍小印白麻箋。詩文一人注釋:啟老覺得蘭亭序各個版本,神龍本是最好的。【啟功自注】王羲之等若干人在會稽山陰蘭亭水邊修禊賦詩事,早有文獻記載,蘭亭序帖,乃當日諸人賦詩卷前之序。
  • 啟功,百年難得一見的書畫奇才!
    自己都感覺不到美,捂著眼睛躲在一邊,這就不行了。啟功先生的才情堪稱大師時代的遺產,代表著真正的、純粹的國學文化和精神。這給了一腔熱情的啟功很大打擊,好在陳垣對其篤信不棄,1935年,陳垣直接將啟功安排進輔仁大學做美術系助教。可惜啟功這次又倒在同一面壁障前——輔仁大學的美術系歸輔仁附中的校長管理,這位校長對啟功偏見已深,兩年後又以學歷為由將其辭退了。兩度因學歷被趕,啟功的心酸可想而知,但他沒有就此放棄國學,開始一邊在私教館奔走,一邊繼續深造研修。
  • 行書的三種形式:行楷,行書,行草
    什麼是行楷?就是行書和楷書的綜合體,沒有楷書那麼工整,也沒有行書那麼潦草,它介於兩者之間。為什麼要提出行楷這個概念?然而,想要把行書寫好,能夠自己獨立創作行書藝術是非常艱難的,而行楷恰恰是一個臺階,讓我們先站到行楷的半山腰,再走向行書的山峰。練習行楷是不是要先有楷書的功底?必須是,非常是!
  • 師承與學承
    陳先生說,為學有「師承」與「學承」兩端。「師承」是指學業上親炙有相當學養與貢獻的學者,或由其授業(聽其課),或入其室進行學習;而「學承」,則指後學自己通過鑽研著名學者的著作而對其學說有所繼承、汲取。陳先生的觀點,讓我耳目一新並引發了我的思考。「師承」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1、效法某人或某個流派並繼承其傳統。2、師徒相傳的系統。新版《辭海》則解釋為:一脈相承的師法。
  • 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為何被評東施效顰?
    近代名家啟功先生,學識淵博,寫出來的書法書卷氣十足,風格別具,非常符合當下大眾的審美。有人曾評價啟功的書法說:「不僅是書家之書,更是學者之書,詩人之書。」我覺得這句話說得非常到位。今天就給大家一位學習啟功的高手,啟功的學生秦高忠,自稱啟功「門下」,模仿啟功行書,幾乎亂真。遺憾的是,很多朋友看了之後評價說:僅得其形,而無其神,東施效顰,沒啥意義。說了這么半天,秦高忠的書法到底是什麼樣子呢?下圖就是秦高忠模仿啟功筆意寫成的作品,大家看一下,是不是有點啟功的意思?
  • 啟功給師友的一封信!看文人書信對稱謂有哪些要求?
    啟功先生舊藏的這一組師友信札,包含了先生老師、同道、後學,從中可以窺見文人對於稱謂的要求,今作如下的說明:其一,對於稱謂,應用詞謙卑。啟功先生的長輩,這裡特別說明的是戴姜福先生和陳垣先生,二位先生可以說是啟功先生的真正的老師,這老師的含義不是掛名的,也不是附會的,可以說是真正傳道受業解惑的。
  • 啟功:書畫與腕力
    啟功先生1942年發表在某報刊的一篇舊文,資料模糊不清,茲錄文以饗書友:(心公早歲之畫,全出此卷)乃好宋人一派,至是廢然,仍以華亭婁東為法矣。溥心畲間嘗以弓矢筆墨相關之理請之,公曰:「騎射之術,為珠申舊俗,今徒以千鈞之力,託之柔毫,於我先人,殆為不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