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嘗試小學教師轉崗幼師 莫讓幼教「小學化」

2020-12-20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武漢嘗試小學教師轉崗幼師 莫讓幼教「小學化」

圖為:和小學生打了33年交道的蔣學毅,今年轉崗成幼師

  「爺爺,再見!」放學時分,洪山區鐵機路幼兒園園長蔣學毅站在園門口,聽到孩子們幼稚的聲音,他感嘆起來:「和小學生打了33年交道,現在53歲了,我轉崗當上了幼師!」

  小學「名校長」轉崗幼師

  洪山區探索多渠道緩解幼師缺口

  談及這輪轉崗,蔣學毅說,這是教育行政部門和教師們雙向選擇的結果,在入駐幼兒園之前,他是鐵機路小學的校長,從事小學教育有33個年頭了,是洪山區十大名校長。

  鐵機路幼兒園現有教師34人,其中還有5人同蔣學毅一樣,是從中小學教師轉崗為幼師的。

  按照我省教師資格管理的相關文件,小學教師是可以從事幼兒園教育的。此前,6名中小學教師,接受了專門培訓,內容主要是幼兒心理及幼兒園的管理。

  昨日,蔣學毅首次站上了大班的講臺,以小品的方式講解了一段《弟子規》。

  該園書記彭勇在轉崗前,教過電視大學、高中、初中和小學。現年50歲的他畢業於湖北大學化學系,現在,彭勇每天堅持聽課,為順利轉崗、早日走上講臺做準備。

  彭勇說,「現在中學生動手能力很差,主要原因是幼兒時缺乏這方面的教育,我打算開設幼兒的動手課程,帶著孩子們去探研、創新……」

  過剩小學變身公辦幼兒園

  讓閒置校舍、師資動起來

  鐵機路幼兒園是洪山區投入300萬元,在原鐵機路小學的基礎上改建的一所公辦幼兒園,今年9月份才投入使用。

  鐵機路一帶屬於洪山、武昌、青山的「插花地帶」,9月份前,還沒有一所公辦性質的幼兒園。隨著附近新建樓盤的興起,幾個民辦幼兒園出現入園難的現象。

  與其呈現強烈反差的是,作為公辦校的鐵機路小學出現了嚴重的生源危機:餘家頭小學、和平小學、青峰小學等學校將其團團包圍,以更為優質的教學搶奪了它的轄區生源,鐵機路小學由此淪為過剩資源。去年下半年,洪山區教育局進行布局調整,決定將鐵機路小學改造成一所公辦幼兒園。

  今年9月,鐵機路幼兒園一開園便吸引了附近100餘幼兒前來入讀。

  洪山區教育局學前教育科科長李豔萍說,現今武漢市中心城區興建公辦幼兒園的難處,很大一部分難在找到位置新建幼兒園。而像鐵機路幼兒園這樣,將過剩的中小學校舍改建成幼兒園,將富餘的老師轉崗為幼師,也是一種嘗試。「如果效果良好的話,會考慮複製這一模式。」

  教師轉崗會否造成幼教「小學化」

  業內呼籲注重轉崗培訓

  公辦園太少,家長得「削尖腦袋」鑽;民辦園收費超過了大學……正當大城市的幼兒家長為孩子入園大為頭疼時,鐵機路幼兒園的做法可能會破除這道難題。

  事實上,這一做法並非武漢首創。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城縣在全省率先破除上述尷尬。它的經驗與鐵機路幼兒園相仿:政策加大投入,以鄉鎮完全小學為依託,利用閒置校舍和富餘師資大力興辦公辦幼兒園。

  幼師缺乏一直是學前教育發展的「絆腳石」,通城縣有自己的辦法:一是推行小學教師培訓轉崗,動員小學具有音、體、美特長的青年教師,通過參加全縣組織的集中培訓後,轉崗到幼兒園任教;並有計劃地將一部分學校富餘的老年女教師轉崗到幼兒園擔任生活教師。

  不過,有業內人士擔心,一些幼兒園為迎合家長的要求,以小學的授課方式教孩子學拼音和數學,違背了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方式的幼兒教育規律。而讓中小學富餘老師轉崗幼兒園,會不會有教師在慣性思維下,違反幼兒教育規律,導致幼教「小學化」傾向,該人士稱,中小學教師轉崗為幼師時,一定要注重崗前培訓。文圖/本報記者趙莉

相關焦點

  • 中小學教師轉崗 可緩解幼師不足
    本報訊 由於幼兒園新建、改擴建的力度很大,幼師緊缺的情況確實存在,市教委將通過包括讓中小學教師「轉崗」為幼兒教師等四種措施來解幼師不足的「燃眉之急」。據了解,為破解「入園難」的現狀,本市未來五年幼兒園數量迅猛增加將導致師資嚴重緊缺。業內人士預測,新建、改擴建600所幼兒園將直接造成7000名幼師的缺口。
  • 楊晶晶:19年4次轉崗 幼師變身城市勞模
    楊晶晶:19年4次轉崗 幼師變身城市勞模 央視網消息:現年38歲的楊晶晶是湖北省武漢市一家幼教公司市場部的副經理。19年來,她見證著這家公司從20人的小規模發展為擁有1200人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而她自己也從優秀的幼師成長為雷厲風行的管理者,用半數青春投入了幼教事業。
  • 安徽省中小學富餘教師可轉崗當幼師
    針對中小學教師和幼師不足的問題,11月26日,安徽省教育廳進行了藍圖規劃:讓公辦幼師享受統一的崗位績效工資制度、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  教育規劃  1打破鐵飯碗,教師資格定期註冊  2教師平均工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  3鼓勵將農村幼師納入保障房規劃  4中小學富餘教師可當幼師
  • 獨特視界:幼兒是花蕾,樂至縣轉崗幼師培訓,讓花蕾開出幸福花
    ,樂至縣開展轉崗幼兒教師培訓。縣教師進修校書記雷傑代表培訓機構對參培教師提出了具體要求。縣教體局基教股股長曾祥富、人事股股長陸正輝分別作了致辭,對學員提出殷切希望。縣進修校兼職幼教教研員李爍專題發言《在日常教學中如何做好幼兒園的教研工作》,從教學科研的管理、研究、專業化發展的必然性以及教學科研的原則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論述,激勵大家積極參與教學科研、提升教學理念。
  • 「幼師國培(2012)」甘肅省農村幼兒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和轉崗教師...
    「幼師國培(2012)」甘肅省農村幼兒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和轉崗教師培訓班開學典禮在隴東學院舉行  2012年10月12日上午,隴東學院在圖書館四樓視頻會議室隆重舉行「幼師國培」—甘肅省農村幼兒教師短期集中培訓和轉崗教師培訓項目隴東學院培訓班開學典禮。
  • 包頭市幼兒園去「小學化」 全是大人的煩惱
    從業36年的包頭市領航園長、包頭鐵路第三幼兒園園長武娟認為,要通過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密切關注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健康。通過體驗和嘗試,真正讓孩子在符合身心發展的規律下去掌握一些小學的知識點,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讀寫拼的考察上。「同時我們還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鍛鍊,讓幼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培養充滿朝氣、健康活潑的幼兒也是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 女幼師一統天下被打破 男幼師仍是稀缺資源(圖)
    但再三思量之下,孫楓還是決定嘗試一下,不過他並沒有把這個決定告訴家裡人,「因為他們都認為做幼師是女孩子的事情,一個大男人做這個職業給人感覺特別沒出息」。  幼兒家長對男教師能否勝任幼兒園工作同樣心存疑慮,總會認為男教師不夠細心、態度強硬,遠遠沒有女教師溫柔體貼。孫楓告訴記者,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都比較溺愛,男教師有時稍微大聲對孩子說話就會受到指責,這也是在工作中經常會遭遇的難題。
  • 為鄉村幼師成長裝上「引擎」
    回顧這些年的經歷,廣西崇左市天等縣城西幼兒園教師趙玉秋深有感觸。2010年,趙玉秋轉崗成為一名幼兒教師,在此之前,她當了10年小學教師。轉崗初期,趙玉秋不知如何開展幼兒園教學,但如今,她成了給全縣幼兒教師「送課」的專家。趙玉秋的快速成長得益於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以下簡稱「廣西幼師」)幫助鄉村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培訓計劃。
  • (綠色●生活)幼兒園去「小學化」 全是大人的煩惱
    從業36年的包頭市領航園長、包頭鐵路第三幼兒園園長武娟認為,要通過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密切關注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健康。通過體驗和嘗試,真正讓孩子在符合身心發展的規律下去掌握一些小學的知識點,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而不是把重點放在讀寫拼的考察上。「同時我們還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鍛鍊,讓幼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培養充滿朝氣、健康活潑的幼兒也是學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
  • 遏制幼教小學化須破搶跑心態
    遏制幼教小學化須破搶跑心態 2014-11-19 09:09:36此外,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要求小學一年級堅持「零起點」教學。(見11月16日《京華時報》)  國家嚴禁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教育內容的禁令可謂三令五申,彰顯了政府叫停「幼教小學化」的決心,同時也從側面折射出了此種傾向屢禁不止的社會現實。「幼教小學化」緣何如此大行其道?
  • 王晶晶:執愛幼教,為幼師發聲
    作為一名從事幼教工作的人大代表,王晶晶除了關注幼兒教育,還關心著幼師們的工作。面對園中眾多的年輕教師,她將提升幼教師資力量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我們中心園原先是一所小學改建而成,所以我們在『軟體』上下功夫。」王晶晶說,幼兒園通過「師徒結隊」、定期給教師開展培訓、提供教師觀摩學習的機會,進一步提升園中教師們的教學水平。
  • 教師緊缺引擔憂 滁州鄉鎮幼兒園一師難求
    主持人倪萍在電影《美麗的大腳》中扮演一位西部農村少婦,也是一位人民教師。她一個人在土房子裡教幾十名「泥孩子」,把所有情感都寄托在孩子身上,用自己一雙「美麗的大腳」譜寫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場景。環境如此艱苦的情景在滁州已難覓,但鄉鎮教師緊缺卻是事實,特別是鄉鎮學前教育,更是「一師難求」。
  • 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公布,幼師:盼望工資待遇更好一些
    正如這位老師所說這是幼教人的福音,也是今年最好的教師節禮物!殊不知,很多對幼兒園孩子的傷害事件,絕大部分都是由無專業資質的幼師幹的。為了保障廣大真正幼師群體合法權益,《中華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杜絕禁止無教師資格證人員充當幼兒園教師。
  • 武漢一幼兒園推百萬年薪幼師計劃 學費15萬一年
    蒙氏教具11月11日,深圳知名教育機構、半島國際教育集團宣布正式進軍武漢。集團的蒙特梭利私立幼兒園建設正如火如荼,並推出「百萬年薪幼師培養」計劃,希望通過改善幼師收入水平、提供專業系統培訓、提升幼師晉升空間三大舉措,培養一批行業頂尖人才,力爭優秀幼教從業者年薪可達百萬以上。從而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加入武漢幼教隊伍。在今天的招生會上,幼兒園負責人吳女士表示,幼師並不是帶孩子玩玩那麼簡單,學前教育階段是孩子心智發展的關鍵階段,師資力量至關重要。
  • 要求更高壓力更大 誰識轉崗幼兒教師酸甜苦辣?
    在執行這一政策過程中,有的地方採取行政命令的方式,有的地方採取鄉村小學轉城市幼兒園的激勵政策,有的地方承諾轉崗後進幼兒園管理崗的方式,有的地方則採取先培訓再進行雙向選擇的方式。轉崗教師政策執行近3年來,各地公辦幼兒教師的數量明顯增多。以我們調研的山東省臨沂市為例,2012年全市公辦教師達到20%,而沂水縣則高達50%。在公辦幼兒園教師數量增長的同時,幼兒園男教師數量也在逐漸上升。
  • 懷揣幼教夢 心系桃李園——記海南省直屬機關第二幼兒園教師李琴
    從重慶的青山到海南的碧波,李琴始終把幼教工作當作實現人生理想、自我價值的重要舞臺,從一名普通的幼師開始,逐步成長為省級骨幹教師、優秀教師,她是好校長亦是孩子們的好「媽媽」。憑著對幼教事業的無限熱愛和積極向上的好學精神,李琴很快成長為業務骨幹,在當地幼教系統中聲名遠播,不少民辦幼兒園給她開出了高薪。李琴總是這樣回應:「是這裡前輩教師的無私幫帶使我進步,做人可不能忘了本。」
  • 聊聊臺灣與大陸的幼教差別
    讓我們一起從兩岸幼教的立法層面、管理層面、資源層面、教育層面作一些粗線的探討。1、創辦時間臺灣比大陸早8年大陸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所幼兒園,誕生於1903年的武漢,臺灣第一所幼兒園,是1897年蔡夢熊考察日本後,在臺南關帝廟開辦的,比大陸早8年。
  • 教育部專項治理幼兒園「小學化」,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
    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5項治理任務:嚴禁教授小學課程內容;糾正「小學化」教育方式;整治「小學化」教育環境;解決教師資質能力不合格問題;小學堅持零起點教學。
  • 秀強教育教師節特輯——快樂幼師 奉獻青春 共築幼教夢
    現在就跟隨小編來看看秀強教育旗下部分幼兒園的教師節活動盛況吧。3 徐州幼師幼教集團 >講好幼師好故事、樹立幼師好形象、發出幼師好聲音、傳遞幼師正能量。徐州幼師幼教集團2018年教師節「最美徐幼人」評選活動暨慶祝第34個教師節大型軍事團建活動完美落幕。
  • 【中國夢·踐行者】楊晶晶:19年4次轉崗 幼師變身城市勞模
    央視網消息:現年38歲的楊晶晶是湖北省武漢市一家幼教公司市場部的副經理。19年來,她見證著這家公司從20人的小規模發展為擁有1200人的新三板掛牌企業。而她自己也從優秀的幼師成長為雷厲風行的管理者,用半數青春投入了幼教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