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小芝士
喝咖啡的人越來越多了,就算你喝不出那些所謂的巧克力、堅果、水果味,如果能說上幾個入門級別的專業術語,也能讓你在喝咖啡的時候提升一個檔次,起碼在心理上能對眼前這杯咖啡更有把握!
萃取
當你進入咖啡這個圈子之後,聽得最多的就是萃取,咖啡的獲取過程就是萃取,而不同的咖啡設備也相當於不同的萃取過程。萃取這個詞來源於拉丁文,大概意思就是通過擠壓把某些東西擠出來,在化學上就是從一些物質中提取其中一些有用的。
咖啡的萃取基本就是通過熱水把磨成粉狀的咖啡豆裡那些好喝的風味物質提取出來。
萃取過度
萃取是有限度的,如果把那些我們不想要的物質也萃取出來了,那就是萃取不足。比如咖啡粉和熱水接觸時間過長,或者是咖啡粉和水的比例太高,再或者咖啡粉研磨得非常細,而且水溫太高也容易萃取過度,萃取過度的咖啡不僅咖啡因含量會高,味道也會偏苦偏澀。
萃取不足
與過度萃取相應的,熱水和咖啡粉沒有充分接觸,風味元素之提取了一部分,這就是萃取不足。水溫太低,水量太少等因素都會導致萃取不足。味道上就會顯得不均衡。
粉水比
很多新手對這個概念都比較模糊,粉水比指的就是咖啡粉與熱水的比例,這個比例指的是質量比,一克的咖啡粉對應著多少克的水。因為在衝煮時用的設備大多有容量標誌,多少毫升,而一毫升的水質量等於一克,所以說起來的時候也經常直接說多少毫升的水。
濃縮
濃縮,或者說是意式濃縮,洋氣一點的叫法espresso,一些書面文字簡寫成ESP,說的都是一種。這個詞經常聽,但作為顧客來講很少見到,因為很少有人直接點意式濃縮,除非是喝咖啡的老司機。
之所以這個詞聽得比較多,是因為咖啡店裡絕大多數的咖啡品種都屬於意式咖啡,都需要在一杯意式濃縮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加工。比如加水稀釋成了美式,加奶成了拿鐵或卡布,還會加奶油、糖漿等等,這些咖啡也都統稱為意式咖啡。
意式濃縮的製作也是需要專門的咖啡機,咖啡粉壓成粉餅之後施加9個大氣壓高溫萃取,一份也就是一盎司,差不多接近30毫升。另外意式濃縮用的咖啡豆每家咖啡店都不一樣,因為是用好幾種不同的咖啡豆按照不同的比例拼配的咖啡豆,而每家咖啡店的拼配方案就像個行業秘方一樣,這也是為什麼同樣是美式、同樣是拿鐵,不同的店裡咖啡味道會略有不同。
關注卡阿飛小芝士,每天學點小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