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新聞,一個文章標題吸引了我——「每天看電視超過1小時,孩子的智商將發生驚人的變化」。看完之後,思緒飛起。
英國教育家Marin Rosen曾說:「如果你能讓孩子在12歲之前不看電視,他們終生都將獲益。
在電視時代來臨之前,孩子們依靠閱讀來學習,而如今他們作為被俘獲的受眾坐在那裡咀嚼著各種加工過的信息。
有關機構調查發現,看電視的時間長短與「創造性想像」、「思維的流暢性」、「思維的變通性」和「獨創性」這四項指標成反比,而看書時間則與之均呈正比。
電視畫面瞬息萬變,切換較快,孩子在看電視時即使睜大雙眼,仍目不暇接。因為電視節目以較為簡單的聲像符號為載體進行傳播,人物形象是直觀和鮮活的,內容情節連貫且完整,孩子無需在頭腦中進行任何轉換加工,即可照單全收,長期下來,極容易僵化孩子創造性思維,從而難以進行想像力的培養。
而圖書則以語言文字或靜態圖畫為載體,抽象思維尚未完善的兒童,在看書時需要將文字描述在頭腦中轉化為具體形象,並創造性地融入個體的生活經驗。兒童創造想像的變通性與獨創性,也正是在這種主動建構過程中得以發展。同時,孩子能自由掌控翻閱的速度,更可以反覆看同一本書甚至同一頁,這為他們能夠充分理解故事內容、填充情節、增補人物心理活動以及語言動作提供了充足的時間。
小時候家裡雖有電視,但我很少看,娃爸家裡更是到了初中時才買了電視,以至於現在我倆都對電視無感,家裡至今也沒安裝電視,並沒覺得少了什麼。不過這樣一來,孩子倒是想看也看不了。
幼兒時期是生命成長關鍵性的時期,孩子需要在真實的世界裡建構自我。把他們交給虛擬的世界,除了能讓我們享受片刻輕鬆,應該是百害而無一利了。
育兒就是育己,不想孩子沉迷於電視等電子產品,自己首先就要少看電視,少刷手機,多帶孩子進行戶外活動,多進行親子閱讀。只要堅持下去,孩子對電視等電子產品的迷戀自然隨之減少。試試吧,不看電視其實也沒那麼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