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熱播的綜藝類電視節目《爸爸回來了》中,演員杜江以及霍思燕夫婦一歲多的兒子嗯哼坐在汽車後座的兒童安全座椅上大哭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這可能由小朋友不習慣坐兒童安全座椅引發的。不過,隨著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注重汽車駕駛以及乘坐安全的同時,兒童安全座椅的質量是否過硬也備受關注。
丁紅(化名)六一兒童節開車帶著快三歲的兒子外出遊玩,兒子坐的兒童安全座椅是她前不久出差到德國時花了2000多元人民幣購買並郵寄回國的。深圳一家兒童安全座椅廠家負責人6月1日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這是部分家長「崇洋」心理,覺得國外的兒童安全座椅安全性更高,其實國產兒童安全座椅與國外的質量基本已接近,近兩年國產兒童安全座椅質量及銷量有明顯提升。
然而,事實上,許多家長的擔憂並非沒有理由,根據多個部門日前檢測的結果顯示,國內兒童安全座椅良莠不齊,安全性存在隱患。
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在天津公布了本年度第一批20個車用兒童約束系統產品評價結果,這次20個產品的試驗及評分嚴格按照《車用兒童約束系統(CRS)評價規則(2014年版)》進行,產品全部為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選取,無企業自願申請評價,所有產品通過網購方式由京東網和天貓網的官方旗艦店或品牌專營店購得,產品覆蓋多個國內外品牌,其中包括6個進口品牌。
發布結果顯示兒童安全座椅產品總體表現欠佳,個別產品存在較大問題和嚴重安全隱患,僅產品包裝、產品說明書就發現很多問題。雖然中國的國家標準GB27887以及產品3C認證時均對兒童座椅使用說明書做出了明確、嚴格的要求,但從評價的這些產品來看,沒有說明書、說明書與產品不符、標示不清晰、印刷不清楚、編寫不規範等情況仍不在少數,更有產品無法按照說明書進行安裝的情況出現。此外,國產兒童安全座椅為了節省成本很少採用國際慣用固定裝置。而上海市質監局近日布近期8類嬰幼兒、兒童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共有42批次相關產品不合格,汽車兒童安全座椅也涉及其中。
部分汽車兒童安全座椅存在安全隱憂,這令國內兒童安全座椅的普及推廣蒙上一層陰影。一家兒童安全座椅生產企業的負責人指出,有關兒童安全座椅的國家標準已經頒布,針對兒童安全座椅的3C認證也已出臺,但目前落實情況不容樂觀,希望相關政府部門從快、從嚴抓兒童安全座椅的質量。在接受採訪的過程中,不少兒童安全座椅廠商以及相關協會呼籲:一方面要加強市場監管,讓兒童安全座椅真正安全;另一方面儘快立法實施兒童安全座椅強制執行,以便給兒童乘車提供更多安全保障。
近日,公安部與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中國兒童道路交通安全藍皮書》,藍皮書中指出,我國僅10%的兒童乘車時使用安全座椅,而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兒童安全座椅的使用率超過90%。中汽研調查顯示,在國內乘車過程中,兒童使用成人安全帶、成人家長懷抱嬰兒、任由兒童隨意坐、躺在後排依然是普遍的乘車方式。
據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的數據,道路交通事故已經成為我國0~17歲少年兒童受傷害致死的第二大原因,其中機動車違法佔涉及兒童道路交通事故總數的87.09%,成為最重要的原因。國家質檢總局專家李慶宗介紹,使用兒童安全座椅可以使兒童交通事故死亡率降低70%。根據國家質檢總局近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81.9%的家長認為兒童乘車有必要使用兒童安全座椅。然而,目前在北京、上海、廣州、濟南、重慶採集的調查結果顯示,0~13歲兒童使用過安全座椅的家庭比例僅為19.7%。
(責任編輯: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