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書,才能轉化為你的精神財富?

2021-12-25 Kindle電子書庫

本文來自萬讀大主編計劃 ☜點擊了解

樹獺(Shu Ta)先生:一個認真寫字的神經病。

微信公眾號:樹獺先生(ID:shutaxiansheng)  微博:@樹獺先生不懶

我們都熟知這樣一句話:你現在的氣質裡,藏著你走過的路,讀過的書和愛過的人。楊絳先生也曾說過:年輕人,你的問題就是想得太多而讀得太少。

讀書對於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也會嘗試著去讀各類書籍,然而我們很快就會發現,我們讀書,就是僅僅讀了而已。我們總是很難將書中的有效信息吸收消化掉,很難將書中的寶貴財富轉化到自己的大腦中。


今天,我們來一起來探討一下怎樣有效讀書,才能將書中的精華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呢?奧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講:好的讀書方法一般包括這四個步驟:如何選書、如何購書、如何讀書與記錄、如何活用。


如何選書:怎樣選擇自己真正想讀的書

如何購書:怎樣買到對自己真正有益的書

如何讀書:怎樣加深理解,深入思考

如何活用:怎樣運用從書中獲得的知識

收集日常生活中所有與書相關的信息,記錄想讀和需要讀的書這樣做可以減少與內容乏味、自己不感興趣的書的接觸,提高選書的「命中率」。

一般對網上的信息以及一些書評裡面對書的介紹,將感興趣的書列出來。如果記不清書名或者忘了記錄,只要記下作者名或關鍵詞,日後再通過網絡找到書名即可。

書評對於選擇書籍也是具有一定的幫助的,因為書評是給那些沒有看過的人看的,所以會具體說明這本書的概要以及評論者的感想。所以只要認真讀了書評,你基本就能確定這本書是不是你需要的了。

根據自己的需要,檢查書籍本身是不是像自己筆記本裡記錄的那樣值得購買。


回想一下,我們是不是經常站在琳琅滿目的書架前,看著那些精緻的包裝以及誇張的廣告詞,在幾本書之間猶豫不決。如何從一開始就養成列購書清單的習慣,流程就完全不一樣了。

列出讀書清單——在書店確認——購買。這樣不僅可以節省時間,淘汰掉一些對自己沒有什麼作用的書,還可以更加清楚地意識到「為什麼要讀這本書了」

列購書清單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在不斷更新的列表中可以看清楚自己真正的讀書需求。

列夠數清單也不需要太過複雜,只要在一張白紙上,寫下這三類信息就好了。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備註。

在讀的過程中,做好寫讀書筆記的準備。製作讀書筆記,可以記錄讀書過程中產生的感動或思考。用筆記把讀過的書,變成精神財富。

有這麼一句老話·:你為別人講解書的內容的時候,才會真正理解它。也就是當你以思想輸出為前提去讀書的時候,思想輸入的質量也會有所提升。


寫讀書筆記也是有竅門的:只寫對自己很重要的事情,只關注自己想關注的內容就好了。而書寫這個過程,不僅會讓你記憶深刻,為以後閱讀留下筆記,還可以整理自己的想法。

比如說,哇塞,這個人真的好厲害。可是,哪裡厲害呢,為什麼厲害,不寫出來下次應該還會忘記的吧。

比如《島》裡面,瑪麗婭在經歷了母親的去世,自己患病,未婚夫的逃避,以及姐姐的疏遠之後,並沒有像常人一樣對生活絕望掉。依然平靜地去迎接新一段的生活,依然選擇幫助別人,去勇敢面對生活的暴風雨。本來只是一句話,結果把感受一股腦寫出來了,並由此展開思考,讀書筆記就這樣充實起來了。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中強調了筆記讀書法。而筆記讀書法需要我們讀書、畫重點、寫讀書筆記三個步驟,每個步驟都很重要。

而在寫讀書筆記時,要記得「摘抄對自己來說很重要的文章」和寫「摘抄讓自己心動的句子」。雖然現在手機截屏很方便,可是我們會有多少人過後再去翻看呢?

而摘抄不僅可以加深對書的記憶,還可以加深理解。    

讀過之後,再次瀏覽筆記,在檢索和參考的過程中幫助自己活得智慧、得到提升。

通過寫讀書筆記,讀書已經成為一種成功的體驗。而做筆記的最後一步就是將這次讀書體驗利用起來,轉化為自己的精神財富。

在固定場合重讀筆記:比如我每天晚上睡覺前,大約十點到十一點,會躺在床上看前幾天的讀書筆記。養成重讀的習慣:比如一周一次,或者三天一次。有時候,看筆記也需要場合,找個安靜的,可以獨處的環境,會更好。

在重讀的過程中,你可以發現意外的收穫,比如更好的句子,新的理解,新的人生感悟等等。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會將名著讀好幾遍,因為人生閱歷的不同,沒一次的感受,收穫也是截然不同的。

• 不依賴網絡、多用參考書

• 通過訂閱來提醒自己

• 書店裡不只有新書舊書,還會有意外發現

• 把名著放在枕邊

• 常帶三本書同時閱讀

• 書架是讀書生活的基地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財富自由?要怎樣才能實現財富自由?
    有網友提問——「什麼是財富自由?要怎樣才能實現財富自由?」,什麼是財富自由,財富自由包括三個方面:物質上、精神上以及隱形財富自由。首先從這三個方面解釋一下對財富自由的理解。,這樣才可以稱之為財務自由。所以說物質上的財富自由還跟每個人的消費水平有關,對於大部分人來說,500萬就可以達到財富自由,但是對於一些豪門顯貴而言,500萬元不能到達他們的要求。每個人的標準不一樣,只要你能夠面對不喜歡的事情不做,有些錢不賺,並且根本不影響生活品質時,就是一定意義上的財富自由了。
  • 讀書,怎樣從淺層的了解,轉化為深層喜愛?
    讀書,怎樣從淺層的了解,轉化為深層喜愛?在《為什麼學生不喜歡上學?》這本書裡,關於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很難記住所學知識?什麼才是幫助記憶的有效方式?文中給出了一些問題和方法。你看,這麼一段話,立刻讓我喜歡上他了,這不就是真實的我們的想法嗎,那麼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季老,原來,他也在這裡。
  • 怎樣閱讀才能把書中的知識為我所用——讀書秘訣
    到底究竟該如何閱讀,才能把書中的知識轉化為智慧,在生活中指導我們的生活呢?叔本華說:「光是不停讀書,過後卻不深入思考的話,絕大部分知識都會流失,不會在精神中紮根。」這句話就點出了閱讀中最重要的一點:思考。我們在閱讀時要學會提問,勤於思考,形成自己的答案,這本書才能融入到你的骨子裡。
  • 把助人為樂精神轉化為自覺行動
    為資助貧困學生,92歲高齡的方桂馥老人將自己一生積蓄的85張存摺、近40萬元悉數捐出,僅留下以備應急所用的住院費用。老人自己的生存境遇並不優裕,早年因病致聾,晚年在養老中心養老,終身未婚、無兒無女,一生省吃儉用,生活極其簡樸。  方桂馥老人捐出的不僅是近40萬元的積蓄,更是點滴助人的愛心匯聚,是一筆精神財富。
  • 怎樣才能做好讀書筆記
    書籍是人類歷史、文化、精神的傳承、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因為有了書籍,才有了今天人類的文明。讀書可以明智,讀書可以達理,讀書可以通情,讀書可以識義,讀書可以辯仁,讀書可以知信……要想把書讀好,做好讀書筆記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做筆記的過程,就是與所讀作品、與作者進行交流、對話、探討的過程。做筆記可以幫助讀者積累知識、汲取經驗、整理思緒、升華情感、提高認識。那麼,怎樣才能做好讀書筆記呢?
  • 《麥肯錫高效閱讀法》:如何才能讓讀過的書轉化為自己所獲
    古代讀書是為了升故宮發財。現代人閱讀大可能大多是為了提升修養、拓展見識豐富精神世界。赤羽雄二在而《麥肯錫高校閱讀法》指出,讀書首先要有目的。乍一看確實有點兒功利主義,但仔細想一想,確實很有道理。對我來說,刷書就像別人玩遊戲一樣,都是為獲得精神上的快感。別人是play to fun ,我不過是read to fun,本質都是為了消遣愉悅,故事結束,精神快感隨之消失,最後什麼也沒剩下。如果我能在一開始,設置簡單的目標,比如讀完給別人講述一遍,或許至少能在腦子中多留幾日。
  • 「勇流傳」讀書筆記怎麼寫出千萬財富?
    上一篇文章,已經告訴你如果找到一書真正的好書,你還記得所謂一本好書的標準嗎?今天讓我們一起學習讀書筆記怎麼寫出千萬財富?這些例子就非常得多了,比如自媒體第一人迷濛現在雖然被封殺了,但有關她的傳說一直都在你的記憶裡吧!
  • 【秘密】關於財富的秘密,這篇文章可能顛覆你的認知!
    第二,要明白財富的轉化規律,財富可以從物質轉化成能量,也可以從能量轉化成物質。所以,財富是精神和物質的總和,是陰陽的總和,是虛實的總和。比如,股票和銀行存款是虛的,看不見的財富,現金是實的,看得見的財富。愛因斯坦早就提出:所有一切的物質都是能量的表現形式。
  • (便籤讀書法)簡單三步,幫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幫你將知識轉化成能力,這裡是鵬崽讀書。今天要為你分享的書是《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是由「拆書幫」的創始人趙州所寫。知識本身沒有價值,知道和理解某個知識同樣沒有價值,只有將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利用知識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價值。今天主要為你分享本書的核心內容「便籤讀書法」。
  • 怎樣才能培養快速進入讀書狀態的習慣?
    怎樣在自己規定的時間內快速進入讀書狀態呢? 我和大家一樣,糾結了很久,才養成了在規定時間內和閒暇時間讀書的習慣。 起初,每到自己規定的讀書時間,(我規定自己的讀書時間是早起1小時,晚上1小時,每天兩個小時,)就推三阻四,給自己找理由,今天累晚起會或早睡會、今天有其他事做、改天再堅持吧等等,就是不想打開書本讀書。
  • 「閱讀存摺」積攢的是精神財富
    手裡有閒錢可以存入銀行,但你聽說過閱讀也可以存儲嗎?在廣東佛山市實驗學校,不少一年級學生就有一本「閱讀存摺」,每閱讀一分鐘即可積累一個「金幣」,集滿不同額度金幣的「存儲大戶」還能兌換相應的禮品,以此鼓勵孩子們多讀書,積累精神財富。(4月25日 中國文明網)    每閱讀1分鐘圖書,就能獲得1枚「金幣」,集滿300個可以兌換獎品。
  • 語文為王的時代,怎樣才能讓孩子愛上讀書?為家長支幾招
    有一個方法已經為家長熟知,這就是多讀書。可是,怎麼能讓孩子自覺地主動地多讀書呢?這卻是個難題。有的孩子本來就就喜歡看書,在今天這樣一個手機泛濫的時代,看書更是沒有什麼吸引力了。怎樣讓孩子愛上讀書,從而使孩子自己主動去看書,不要家長操心跟著屁股後面督促呢?下面分享一下本人的一些看法。
  • 大別山精神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本報記者 鄒 樂 9月16日至18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河南時指出,鄂豫皖蘇區根據地是我們黨的重要建黨基地,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大別山精神等都是我們黨的寶貴精神財富。 連日來,全市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一致表示,要傳承好紅色基因,大力弘揚大別山精神,深刻領會大別山精神所蘊含的初心和承載的使命,切實將其轉化為對黨絕對忠誠的政治信仰,讓大別山精神永放光芒。 9月28日,由中國中共黨史學會指導,中共信陽市委和中共河南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主辦的「不忘來時的路——學習和弘揚大別山精神」研討會在大別山幹部學院舉行。
  • 蔥鮪火鍋筆記法:這樣寫好讀書筆記,才能活用你的知識
    寫讀書筆記似乎還是在學生時代的事情,步入社會可能做得最多的是會議筆記吧。讀書筆記對於閱讀,是有多重要呢?讀書筆記可以把閱讀過的知識「儲存」起來,如果你吸收不完,時不時拿出來翻閱,能讓你腦海裡重現知識。指導我們用好筆記,梳理轉化為可持續的屬於自己的技巧。書中提到的三種筆記分類方法有:隨想筆記(我覺得叫做靈感記錄本更合適)、購書清單、讀書筆記。隨想筆記:平時記錄感悟,素材靈感收集,來源方式可以是看電視和朋友聊天,或者走路時的某個想法。
  • 為你讀書|名家大師們談怎麼讀書
    所以讀書僅僅得其意還不行,還要明其理,才不至於為前人的「意」所誤。一旦明其理了,就有自己的「意」了。可以把我的「意」和前人的「意」互相比較,互相補充。這就可能有一個比較完善的「意」。對於「明其理」,樓宇烈的看法與馮友蘭的觀點相似。《中庸》裡面講到怎樣讀書,第一個就講博學,什麼叫作博學呢?近代著名學者黃侃先生,講了一句話。
  • 企業家讀書,其實也是一種戰略
    很多企業家在財富劇增的同時,卻是道德缺失及精神的匱乏——崇尚「讀書無用」,放縱慾望,喪失責任。 此外,日新月異的知識變化、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企業的自身發展以及員工知識水平提高,多數企業家自身的知識結構、思維境界已經「力不從心」,甚至無法邏輯性解讀某些現象,障礙了知識和技能在企業內部無法轉化為生產力。概括總結,這一切源於「心智模式困獸」。
  • 荒原:如何才能讓財富幾何式倍增?
    如何才能讓財富倍增?很多人每天都在忙忙碌碌,當然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增加自己的財富,但是很多人,每天都在原地踏步。到底你的財富來自何處呢?根據我的經驗,主要是兩個方面:1,你為別人貢獻的價值大小2,你為多少個人貢獻了價值你的財富=貢獻值*人數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獲得足夠多的財富,你需要做有貢獻的產品,有價值的產品,並且你還要能將這個貢獻和價值傳播給更多的人。換句話說,你的貢獻值主要體現在你運營的產品上。
  • 熱評丨將逆境轉化為財富,張伯禮的這一課盡顯中國智慧
    「這種逆境是一種財富,大家嚴格要求自己、磨鍊自己,為別人多想一點,齊心協力幹一件事,把它幹成了,我想這次抗疫對全國的老百姓也是一種教育。」——這句話,來自「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
  • 推薦有效的十個讀書方法,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主要是行動
    今天看到了一篇講讀書方法的文章,目測十分可以,小編總結歸納了一些內容,推薦給大家。1.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資料庫在書上寫上日期和評價,用5種符號給書做評價,比較像打星級那樣,用螢光筆做標記。8.讀書時儘量關閉網絡和手機。為了專注,自控力好的人可以不用。9.思考「為什麼要讀這本書」讀書要基於好奇心和求知慾去閱讀,閱讀前明確「我想從這本書學到什麼」,以及「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做到這兩點專注程度就會大大提升。
  • 怎樣才能讀透一本書?我所有的讀書心得都在這裡
    我一直在想,這個課程的影響,或許不只是給你講述一點知識,更不是給你精神安慰。這些能力也許在短暫的時間之內,對你的生活並無幫助,但一定會在長時間之內,反作用於你的生活本身。這個課程也許沒辦法讓你迅速致富發財,但一定能夠讓你照見某一種精神靈光。也許你上過很多的知識付費課程的坑,也許你早已被許多知識付費搞得很煩,也許你已經懷疑了知識付費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