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有效的十個讀書方法,並將知識轉化為能力,主要是行動

2020-12-10 弦墨軒

今天看到了一篇講讀書方法的文章,目測十分可以,小編總結歸納了一些內容,推薦給大家。

1.將書中內容轉化為資料庫

在書上寫上日期和評價,用5種符號給書做評價,比較像打星級那樣,用螢光筆做標記。

2.讀完立即整理筆記

讀完書使用紙張做總結筆記,一個主題下寫能回憶起的相關內容,不用注意措辭,想到什麼寫什麼,寫完之後歸類放好,3個月後拿出來快速瀏覽一遍,6個月後再次確認,這就是在檢索的過程,之前在《認知天性》這本書當中做過介紹。

3.專注閱讀一本書

同時讀好幾本書的話,會很難讀完一本書,且容易忘記之前讀的內容,會有壓力,這樣做並沒有效率,建議閱讀一本書就要一口氣讀完,改變觀念就可以做到。

4.儘量購買書籍閱讀

這樣可以隨時劃線做批註。讀紙質書體驗更好一些,想買一本書也可以先電子版閱讀一部分覺得不錯後再購買紙質書,對於選書也很有幫助。

5.買書後即可開始閱讀

書買來不立刻開始閱讀的話會失去新鮮感及好奇感,不讀就不要買。

6.不在閱讀時做筆記

閱讀時做筆記會影響閱讀速度,樊登老師的《如何讀懂一本書》也說讀書的時候儘量不要停下來記筆記,會影響閱讀的連貫性和整體性。

7.即使有不理解的地方,也不要重讀

抱著不重讀的心態去閱讀,這樣書中的內容在閱讀時會更加專注,記得更牢固。

8.讀書時儘量關閉網絡和手機。為了專注,自控力好的人可以不用。

9.思考「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讀書要基於好奇心和求知慾去閱讀,閱讀前明確「我想從這本書學到什麼」,以及「我為什麼要讀這本書」,做到這兩點專注程度就會大大提升。

如果以上兩點都沒有的話,可以和對自己有興趣的相關領域的人多交流,優秀的人總有過人之處,所以從交流當中可以獲得目標意識。

10.不用過多的時間整理書架

這會浪費很多時間,需要書的時候總會找到,並不需要刻意去整理,當然得出以上觀點的前提是作者也嘗試過用各種分類法進行過書架的整理。

二、如何將書中知識轉化為自身能力

1.建議多嘗試將書中的知識進行輸出,輸出方式有以下幾種。寫博客、發微博等,讀書後立即寫博客。可以從讀者得到反饋,鍛鍊自己的寫作能力。其實相當是列提綱,每個小標題概括這段內容寫什麼,這樣目標明確,邏輯結構清晰。

2.演講。演講不僅能夠整理知識,還可以建立判斷標準,構建人脈關係,提升工作熱情。

讀完一本書,儘量跟他人做分享。不僅能自己整理複習一遍書中的內容,也能聽到別人對於你所表述內容的另一種觀點,可能有意外的收穫。

3.和夥伴展開討論,可以和朋友一起讀一本書,針對這本書大家一起去討論書中的內容,會更加深刻的記住書中的內容。

4.在「讀書檔案」上寫明具體目標,付諸行動。

5.半年後重新閱讀,目的很簡單,就是再次複習書中的內容。

以上就是推薦的讀書及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的方法,希望大家能有所收穫,總結適合自己的內容。另外,我認為所有的方法技能,最重要的不是方法本身,而是我們能行動起來,去實踐,才知道合適與否,才能有大收穫。

相關焦點

  • (便籤讀書法)簡單三步,幫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幫你將知識轉化成能力,這裡是鵬崽讀書。今天要為你分享的書是《這樣讀書就夠了》,這本書是由「拆書幫」的創始人趙州所寫。問題就在於我們只是知道了而已,但是我們並沒有用這些道理來指導我們的行動。這就是「知行不合一」,我們要做到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我們的命運才會因此改變。知識本身沒有價值,知道和理解某個知識同樣沒有價值,只有將知識轉化成自己的能力,利用知識解決問題,才能創造價值。
  • 如何正確學習,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我們想學習的知識有很多,有上進心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可是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們不可能學完所有的知識,這時我們就需要做一個篩選,把真正有價值、能夠堅持的學習內容篩出來。1.按需學習在《這樣讀書就夠了》中,趙周老師提到了成人有效學習的五大公理。
  • 怎樣讀書最有效,6個讀書方法,供大家參考
    很多人認為讀書很簡單,畢竟只要識字就可以,其實並不是這樣,讀書也可以算是一個技術活。怎樣讀書最有效?6個讀書方法,供大家參考。1.讀書方法:讀書之前要明確目的,目的可以更好地指引你去執行。關於怎樣讀書最有效?
  • 讀書太慢、記不住怎麼辦?這三個方法助你提高讀書效率
    大巖俊之在書中給出了很多讓我們讀書更有效的方法。接下來我主要從找到讀書目的、只關注4%的精髓、製作思維導圖這三個方面,來說明如何運用這些方法來提高讀書效率,切實將書中內容轉化成自身能力。你開了寶馬就更容易看到寶馬,你拎個古馳就發現滿大街都是古馳。當你想要看一本書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書店的推薦,可能是這本書很流行,也可能是為了提高工作能力。但是,這些都是很寬泛的理由,這樣選到的書,會讓我們讀書的目的變得模糊。《實用性閱讀指南》中提到:帶著主動意識去行動會更加專注,因此也會更集中注意力,容易有收穫。
  • 有效提升閱讀能力的5本書
    可是書籍最原始的目的不就是傳承知識、記錄信息嗎?!閱讀的目的,消遣、獲得知識、收集信息。這三種目的使閱讀的狀態發展改變,當我們以功利的目的閱讀時,以獲得知識、收集信息為目的閱讀的時候,就會涉及到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這就要求我們學習適合功利性閱讀的閱讀方法。
  • 英語:怎樣把語言知識轉化為語言能力
    經過第一輪的複習和積累,學生已比較紮實地掌握了課本知識。在最後的幾個月裡能否抓住機會,成功實現從語言知識到應用能力的轉化、提高應試能力,將直接決定高考英語的成敗。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體會就如何搞好高考英語總複習談一些看法,僅供參考。  1.繼續加強基礎知識的複習和掌握,扣準考綱詞彙,抓住高考必考的語法大項,做適量的體現基礎知識活用的單選練習,查漏補缺,為綜合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3個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閱讀法》是通過將筆記本記錄方式融入閱讀的全過程,從選書、購書、讀書及活用四個維度去闡釋&34;的精髓,讓閱讀過的每本書都真正轉化為自己的東西,讓書中的內容成為自己寫作的源泉。為什麼簡單的筆記本能發揮這麼大的作用呢?
  • 看了就能用,用了就有效!他用了5個方法,實現閱讀「加速」
    直到讀了【日】大巖俊之的《實用性閱讀指南:把讀到的知識轉化為能力》,我終於弄明白,我讀書從一開始就走偏。正如土豆老師所總結的,看書的目的一般分為三種:獲取知識、收集信息、消遣。原來,這些年,我所讀的書都是諸如小說、散文之類的書籍,都是用來消遣的。有人說,讀這些書也不錯啊,起碼能提升人的文學修養啊。話沒說錯,但對於一個參加工作的人來說,此時讀書,學以致用,提升自身能力更為重要。
  • 穿越小說推薦讀書有幾種方法?如何更好的去閱讀?
    穿走越小說推薦所以, 這三個要素來自三個主要問題,該練習的中心主題是三點:目標, 方法和即時反饋。這三點的核心是即時反饋。穿走越小說推薦閱讀相對難以及時產生評論。經常, 最明顯的即時反饋是我花了多少時間閱讀幾本書,據我了解,但是一本好書常常需要反覆閱讀。
  • 想讀書卻不會讀,這三個方法,讓讀書效果成倍增加
    做思維導圖的關鍵,在於對內容進行總結,將長長的段落總結成為方便記憶的關鍵詞,這樣才能達到有效記憶的目的。關於如何讀書,今天的內容就簡單介紹到這裡。還是要強調一下,在開始讀書之前要明確自己的讀書目的。目標明確之後,才能採取相應的方法。同時告訴自己,拋棄關於讀書的錯誤觀念,保持正確的讀書心態,是有效讀書的關鍵。
  • 如何真正將外部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
    真正的高效學習者明白,有效的學習一定有2個飛躍:先是掌握前人顯性的知識和經驗,這是一次飛躍;接著通過實踐和解決問題,將前人的知識經驗與自己的體會結合,再經過抽象和概念化,形成自己獨特的知識,真正轉化成自己的認知,才算真正掌握。
  • 這樣讀書能讓你的閱讀效率提高200%(親測有效)
    最近看了十本關於閱讀的書,收穫超級大。在持續更推文的期間,我也收到一些朋友的反饋,大體上都在說看了推文以後覺得自己確實一直都不會讀書,認為讀書就是認認真真把一本書從頭看到尾就可以了。一個多月前的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但現在我的想法和行動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介紹三種實用有效的讀書筆記方法
    今年開始平行閱讀讀書方法類的書籍,同期也在找尋適合自己的筆記方法,有了一些心得。總體來說,所有的學習方法,根據本人的需求、時間、精力等因素考量,選擇各不相同。今天推薦個人認為比較實用的三種筆記方法為大家借鑑。
  • 麥肯錫精英高效閱讀法:讀書還可以這樣讀?3個方法提升讀書效率
    不僅能夠教你在工作之餘如何合理規劃時間,確保用來讀書的時間,還能教你如何利用A4紙整理書中要點,牢記書中內容。更能教你如何在讀過書後建立「讀書檔案」,設定行動目標,切實地將書中的內容轉化為自身的知識。這樣一來,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不會感到太大的壓力,從而能把握事情的本質,並以此為基礎用最好的方法去推動事情發展。4、掌握獨立思考的能力讀書可以激發想像力,讓想法變得更加豐富。
  • 不會做讀書筆記,學會這三個小方法,讓你的讀書筆記手到擒來
    下面我們就從讀書、記錄和活用這三個主要方面來學習一下《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02讀書的技巧可能有人會說:誰不會讀書啊,讀書從小學開始就會了。這真的是會讀書嗎?它對你的幫助在哪裡,它主要講了哪些內容?這些問題有幾個人能回答出來呢?其實認真想想,會讀書真的挺難的。會讀書不是把一本書讀過了就行了,而是要讀過一本書後能記住裡面的內容,並且把它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為以後能使用它做準備。那怎樣做才是會讀書的?
  • 羅振宇:最有效的讀書方法,就是把知識重新表達一次!
    1、讓知識長在身體裡,成為認知肌肉曾經,我也深受讀書不能轉化之痛,每天泡在圖書館裡,讀了很多書,興奮勁過去後,一無所得。直到17年3月份,才在羅輯思維視頻欄目最後一期《這一代人的學習》中了解了「縫合」這個概念。
  • 這樣讀書就夠了:拆為已用,才是真正的學
    ……這些都是由於我們的學習能力不足所導致的。我們應該如何提高學習能力?今天我們一起看看《這樣讀書就夠了》有什麼好的方法幫我們解決我們煩惱?《這樣讀書就夠了》亞馬遜職場學習類暢銷榜第一名。作者趙周。作者趙周是拆書幫創始人。這本書是一本增強學習能力的學習方法,它強調以學習者為中心,關聯經驗,聚集實際問題的解決。
  • SECI知識轉化螺旋:組織知識管理的階梯
    三個觀點分別可以概括為知識轉化論、社交創造論和螺旋上升論。 野中鬱次郎認為,四個知識場具有動態性,能夠促進知識在顯性和隱性之間不斷轉化,進而將四個基本轉化模型連接為知識轉化過程的四個階段,並通過基於內化知識的創始場體驗,循環持續地在更高水平上創造新的知識。這就是前述之「螺旋上升論」。
  • 讀書5年,如何高效讀書,我推薦4種實用的讀書方法
    文/鈺鈺在勇敢前兩天,我在網上看到了一段令人驚喜的話:如果將我出生的那一刻定義為擁有全部時間的話,時光卻是從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將我死去的那一刻定義為我擁有了自己全部時間的話,那麼,我一直都未曾失去過時間,而是一直在獲取時間。
  • 《好好思考》:學了知識不會應用?3個方法幫你將知識內化為能力
    為了緩解自己對知識焦慮,大家會買很多書,報很多課程,記很多筆記。可是最終會發現一個問題,我們所學到的知識僅僅只是知識的表面,卻根本無法內化吸收為自己的能力,更加無法實踐應用。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學以致用非常重要,但是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卻非常的難。那麼如何才能改善這個問題呢?成甲老師在《好好思考》這本書中,對於如何學以致用給出了很實用的方法。成甲老師的宗旨是「以用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