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能個兒
新生兒的嗅覺和味覺都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寶寶在出生最初幾天, 就存在味覺的性別差異,比如,女嬰比男嬰更喜歡甜味。一周後,能區別母乳香味,對刺激性氣味表示厭惡;味覺發育成熟較早,偏愛甜味。
1個月以內寶寶便能辨別香、甜、酸等不同味道了。當把甜的液體放到寶寶嘴裡時,他表現出輕鬆愉快的表情,並滿意地吸吮起來,但對鹹、酸或苦味液體則做出皺鼻子、嗾嘴和不規則的呼吸等拒絕性反應。
2個月以後,寶寶已經可區分酸味、甜味、苦味和辣味了,並且對刺激性氣味會產生排斥反應。此時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寶寶聞一些父母可以聞的任何氣味。
4個月後,寶寶舌頭上起味道感覺作用的味蕾的發育迅速,並且功能迅速完善,對食物味道的任何變化都會表現出非常敏銳的反應並留下「記憶」,此時,寶寶比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所以這個時期最適合給寶寶添加輔食。
此時的寶寶,總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嘴巴裡,藉由舌頭學習與物品間的關係,對食物的微小改變已經很敏感了。餵輔食的時候,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寶寶對不同味道的細微反應。
這段時間,寶寶可以辨別不同味道,並表示自己的好惡,遇到不喜歡的味道會退縮、迴避。在棉棒上蘸少許稀釋過的醋,讓寶寶舔舐,觀察寶寶是否出現迴避退縮等行為,這是檢查寶寶味覺是否正常的方法之一。
此時的寶寶的味覺處於極為發達的狀態,7個月之後最為發達, 過了兒童期會慢慢衰退。
當寶寶長到9~12個月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對甜味和鹹味的愛好,分辨氣味的能力會進一步提升。
寶寶在這一階段味覺發育最敏感,尤其喜好甜味和鹹味,這可能是人的天性和本能。「甜」代表著糖和碳水化合物,而這兩樣是人類發育和生長的重要物質。「鹹」代表著鹽,它能保持寶寶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經過近半年的輔食添加,寶寶的味覺能力基本全被「開發」 了。可以說,對食物味道的體驗期已經結束,下一步,寶寶會把其他感覺和味覺聯繫到一起使用,比如,他喜歡邊摸邊品嘗食物,對某種顏色的食物有特殊的喜好,或者很在意別人對食物味道的評價等。
讓寶寶發現酸臭味和腐臭味
可以讓寶寶聞聞醋以感受酸味;聞聞腐乳製品以感受臭味。父母在訓練寶寶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急,要順其自然,因為寶寶也會用自己的味覺和嗅覺發現無窮的樂趣。
讓寶寶蒙眼聞花香
在各種感知能力的訓練中,味覺和嗅覺的練習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寶寶的嗅覺並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這樣一來,通過嗅覺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會變得很困難。
蒙臺梭利博士使用過這樣一種方法,她讓寶寶聞鮮花的氣味, 比如,紫羅蘭、茉莉花等。先把寶寶的眼睛蒙上,然後告訴他:「現在,我們要給你聞一些鮮花。&34;寶寶會很樂意參與這樣的遊戲。
寶寶願意去辨別各種味道,而且在每次測驗之後,他們還學會了用一杯溫水仔細地漱口。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味覺的練習也有 引導寶寶講衛生的效果。
味覺配對練習
準備4種不同味道的液體:甜(如糖水)、酸(檸檬汁)、鹹(鹽水)、苦(苦瓜切成片放進果汁機中攪成汁)。將已準備好的甜、酸、鹹、苦4種液體,分成2份,裝入紅色、白色杯中。
進行這個遊戲時,媽媽可以拿出1個橘子,讓寶寶聞一聞:「是不是香香的?」寶寶因香味引起食慾時,可以剝開橘子請寶寶嘗嘗,然後邀請寶寶:「我們再來嘗嘗其他味道好嗎?"
當寶寶興致勃勃地看著你時,就可以取出裝有不同味道的4個紅色杯子和4個白色杯子 了。讓寶寶分別嘗一嘗這8個杯子的液體。
在嘗之前可以先漱下口,這樣寶寶的味覺會更加精準。然後告訴寶寶:「你可以從紅色杯子中嘗出和白色杯子中相同的味道嗎?」當寶寶找到相同味道的味覺瓶時,就可以把紅色和白色的杯子配成一對了。
區分口感練習
準備幾種寶寶喜歡的口感相近的食物,味道不能相差太多,放在不同的碗裡,把這些碗在桌子上排成一排。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所有食物的名稱,然後說:「讓我們來玩一個遊戲。」
媽媽用眼罩把寶寶的眼睛蒙起來,然後用湯匙舀起一種食物,讓寶寶嘗一嘗,讓他猜 一猜吃的是哪一種食物;接著把食物拿到寶寶面前,讓寶寶看自己猜對了沒有。如果錯了,就讓寶寶再嘗一下。
用同樣的方法,讓寶寶嘗遍所有的食物。
「芝士啟蒙」,客廳裡的早教中心,助力寶寶未來發展,先人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