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孩子的嗅覺與味覺訓練,滿足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心

2020-09-05 芝士啟蒙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能個兒

0 ~ 3個月

新生兒的嗅覺和味覺都已經有了相當的發展,寶寶在出生最初幾天, 就存在味覺的性別差異,比如,女嬰比男嬰更喜歡甜味。一周後,能區別母乳香味,對刺激性氣味表示厭惡;味覺發育成熟較早,偏愛甜味。

1個月以內寶寶便能辨別香、甜、酸等不同味道了。當把甜的液體放到寶寶嘴裡時,他表現出輕鬆愉快的表情,並滿意地吸吮起來,但對鹹、酸或苦味液體則做出皺鼻子、嗾嘴和不規則的呼吸等拒絕性反應。

2個月以後,寶寶已經可區分酸味、甜味、苦味和辣味了,並且對刺激性氣味會產生排斥反應。此時父母可以適當地給寶寶聞一些父母可以聞的任何氣味。

4 ~ 6個月

4個月後,寶寶舌頭上起味道感覺作用的味蕾的發育迅速,並且功能迅速完善,對食物味道的任何變化都會表現出非常敏銳的反應並留下「記憶」,此時,寶寶比較容易接受新的食物,所以這個時期最適合給寶寶添加輔食。

此時的寶寶,總是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放到嘴巴裡,藉由舌頭學習與物品間的關係,對食物的微小改變已經很敏感了。餵輔食的時候,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寶寶對不同味道的細微反應。

這段時間,寶寶可以辨別不同味道,並表示自己的好惡,遇到不喜歡的味道會退縮、迴避。在棉棒上蘸少許稀釋過的醋,讓寶寶舔舐,觀察寶寶是否出現迴避退縮等行為,這是檢查寶寶味覺是否正常的方法之一。

7 ~ 12個月

此時的寶寶的味覺處於極為發達的狀態,7個月之後最為發達, 過了兒童期會慢慢衰退。

當寶寶長到9~12個月的時候,他們會表現出對甜味和鹹味的愛好,分辨氣味的能力會進一步提升。

寶寶在這一階段味覺發育最敏感,尤其喜好甜味和鹹味,這可能是人的天性和本能。「甜」代表著糖和碳水化合物,而這兩樣是人類發育和生長的重要物質。「鹹」代表著鹽,它能保持寶寶體內電解質的平衡。


1 ~ 3歲

經過近半年的輔食添加,寶寶的味覺能力基本全被「開發」 了。可以說,對食物味道的體驗期已經結束,下一步,寶寶會把其他感覺和味覺聯繫到一起使用,比如,他喜歡邊摸邊品嘗食物,對某種顏色的食物有特殊的喜好,或者很在意別人對食物味道的評價等。


讓寶寶發現酸臭味和腐臭味

可以讓寶寶聞聞醋以感受酸味;聞聞腐乳製品以感受臭味。父母在訓練寶寶的時候,千萬不要心急,要順其自然,因為寶寶也會用自己的味覺和嗅覺發現無窮的樂趣。


讓寶寶蒙眼聞花香

在各種感知能力的訓練中,味覺和嗅覺的練習是很困難的。這是因為寶寶的嗅覺並沒有得到充分發展,這樣一來,通過嗅覺來吸引寶寶的注意力會變得很困難。

蒙臺梭利博士使用過這樣一種方法,她讓寶寶聞鮮花的氣味, 比如,紫羅蘭、茉莉花等。先把寶寶的眼睛蒙上,然後告訴他:「現在,我們要給你聞一些鮮花。&34;寶寶會很樂意參與這樣的遊戲。

寶寶願意去辨別各種味道,而且在每次測驗之後,他們還學會了用一杯溫水仔細地漱口。從這個角度來說,對味覺的練習也有 引導寶寶講衛生的效果。

味覺配對練習

準備4種不同味道的液體:甜(如糖水)、酸(檸檬汁)、鹹(鹽水)、苦(苦瓜切成片放進果汁機中攪成汁)。將已準備好的甜、酸、鹹、苦4種液體,分成2份,裝入紅色、白色杯中。


進行這個遊戲時,媽媽可以拿出1個橘子,讓寶寶聞一聞:「是不是香香的?」寶寶因香味引起食慾時,可以剝開橘子請寶寶嘗嘗,然後邀請寶寶:「我們再來嘗嘗其他味道好嗎?"

當寶寶興致勃勃地看著你時,就可以取出裝有不同味道的4個紅色杯子和4個白色杯子 了。讓寶寶分別嘗一嘗這8個杯子的液體。

在嘗之前可以先漱下口,這樣寶寶的味覺會更加精準。然後告訴寶寶:「你可以從紅色杯子中嘗出和白色杯子中相同的味道嗎?」當寶寶找到相同味道的味覺瓶時,就可以把紅色和白色的杯子配成一對了。


區分口感練習

準備幾種寶寶喜歡的口感相近的食物,味道不能相差太多,放在不同的碗裡,把這些碗在桌子上排成一排。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所有食物的名稱,然後說:「讓我們來玩一個遊戲。」

媽媽用眼罩把寶寶的眼睛蒙起來,然後用湯匙舀起一種食物,讓寶寶嘗一嘗,讓他猜 一猜吃的是哪一種食物;接著把食物拿到寶寶面前,讓寶寶看自己猜對了沒有。如果錯了,就讓寶寶再嘗一下。

用同樣的方法,讓寶寶嘗遍所有的食物。

「芝士啟蒙」,客廳裡的早教中心,助力寶寶未來發展,先人一步 !

相關焦點

  • 預防感統失調,從孩子0-3歲做起
    孩子感統失調症狀的最佳觀察與預防期是0-3歲,最佳矯正期是在6歲前,一旦過了12歲,發現的一些問題很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什麼是感覺統合失調?人的各種感覺系統,並不是單獨發揮作用的,必須被統合起來才能使人完整地認知世界。
  • 0-3歲早期教育比我們想像的重要N倍!
    俗話說「三歲定終身」, 0~3歲,是人生最佳的教育期,將來的智商水平、行為習慣、性格品質全都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0到3歲的寶寶還很小,家長早教的時候要實行無錯、無批評、無壓力原則。在0-6個月,可以對寶寶進行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訓練。
  • 0到12歲孩子為什麼要進行感統訓練?
    研究指出:人類大腦在出生後神經元就開始快速連結構建腦網絡,在構建過程中需要大量視、聽、嗅、味、觸等感官信息的刺激輸入,形成孩子的行為能力,組織能力,專注能力,語言表達,學習力,創造能力等能力。通過刺激在0到12歲形成一生學習的基礎基礎網絡。感覺統合訓練對各感官刺激信息傳輸,是大腦進行網絡連結的根本!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對0-5歲孩子進行視覺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但是,到底怎樣早教才能讓孩子更聰明呢?很多朋友表示模稜兩可,就是看別人報什麼班,就報什麼班唄!其實,孩子聰明和什麼班沒有關係,家長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做早教,比如進行視覺刺激。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博士說,人類是視覺動物,在生命早期(0-5歲)獲得的視覺經驗對思維形成極其重要。
  • 0-6歲孩子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特點(收藏慢慢看)
    0-1歲寶寶感覺統合發展特色嗅覺: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需要依賴嗅覺知道母親的存在,嗅著母親的體味,在熟悉中香甜地進入夢鄉。,自信心大增,喜歡到處探索,一歲半就由快走變成小跑。2-3歲感覺統合發展特點嗅覺與味覺:孩子出生時已具備嗅覺與味,但是對陌生食物的接受性有待後天的教育。
  •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對0-5歲孩子進行視覺訓練,讓孩子更聰明
    其實,孩子聰明和什麼班沒有關係,家長在家也可以給孩子做早教,比如進行視覺刺激。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博士說,人類是視覺動物,在生命早期(0-5歲)獲得的視覺經驗對思維形成極其重要。豐富的視覺經驗改變著大腦結構,是影響其他智能發育的關鍵因素。視覺也是孩子了解人類、了解世界的主要手段。《wow!
  • 0-6歲孩子早教的關鍵期
    上過早教和沒上過早教的孩子 0歲時在同一起跑線3歲後的差距,30年的追趕仍難以逾越0-3歲這一階段是孩子感官發展、語言發展、肢體協調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最敏感的時期,很容易受到環境與教育的影響,確實非常重要。
  • 好奇心是孩子智慧的嫩芽,守護孩子的好奇心,培養他的探索能力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由於受認知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了好奇,而孩子的好奇心往往能夠驅使他們主動地探索這個世界。培養大發明家的第一個奧秘,便是學會讓孩子明白,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和尋找問題的答案同樣重要。
  • 牛頓愛因斯坦都看重的好奇心,如何保護? 0~3歲的孩子家長看過來
    好奇心是我們學習的基本動力和源泉,是創造力和想像力的基礎,在我們的一生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0~3歲是孩子好奇心最強烈的時期,保護好了,孩子將受益終生;如果這時候不小心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極有可能導致他一生碌碌無為!
  • 0-3歲是早教啟蒙關鍵期,家長從兩方面入手,孩子往往更聰明
    因此,該時期對寶寶進行早教知識的訓練與培養很有必要。家長可以結合視覺訓練和嗅覺訓練來擴大寶寶的知識面,比如:給寶寶購買一些色彩鮮豔的玩具、圖書、衣物,培養寶寶的色差感,除此之外,家長可以陪孩子玩捉迷藏、物品轉移等遊戲,以此來訓練寶寶的視力。
  • 書單|5本科學啟蒙繪本,激發孩子探索興趣,滿足孩子好奇心
    每個孩子的腦袋裡或多或少裝著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在他們眼中,世界充滿了未知,充滿了奇幻色彩。 他們會從身邊的事物開始觀察起來,好奇這一點一滴的變化,時刻想知道為什麼。當孩子到了經常向家長發問為什麼的時期,就是給孩子做科學啟蒙最好的時期!今天就為大家推薦5本科學啟蒙繪本,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對周邊探索的濃厚興趣!
  • 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從運動教育開始
    早上不到7點鐘,睡在小床上的孩子就爬出了被窩,壓在媽媽的肚子上,抓著爸爸的頭髮哼哼唧唧,還順便把故事機調到了最大檔的音量。你在廚房忙得熱火朝天,孩子在客廳同樣也不停歇。一會兒把餐桌上的紙巾抽得到處都是,一會兒又把昨天剛理好的玩具一股腦兒都倒了出來。
  • 以數字角度看世界,激發孩子探索自己與世界的好奇心
    除了提供不一樣的看世界角度,該書信息增量多,知識有趣易懂,激發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每個主題數字對比中,感受世界的多元化。雖然這本書是寫給兒童的科普書,我卻看得津津有味。這些有意思的數字帶給孩子不一樣看世界的視覺,不僅帶給孩子看世界的數學思維,還向孩子科普各種有意思的知識。02、激發孩子探索自己的好奇心自孩子開始有意識以來,他們不僅對世界充滿的好奇心,而且對自己也充滿了好奇心。
  • 這個動用到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和聽覺的英語親子遊戲,你玩兒過嗎?
    ~今天長頸鹿夫夫要為大家分享一個簡單又好玩的親子遊戲運用好味覺、嗅覺、觸覺、視覺和聽覺也能幫助到孩子的英文學習哦!考眼力的遊戲可以幫助孩子識單詞、認句子、辨圖案,同時也可以鍛鍊記憶力。爸爸媽媽們應該對Eric Carle的著名繪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已經不陌生了。這本書畫面可愛,重複性強,不斷刺激著寶寶們的視覺,每一頁還會添加新東西讓寶寶探索。
  • 充分滿足孩子的好奇心,他們才有可能發展出探索更多知識的意願
    擁有一顆好奇心,使我們成為有探索精神的人,也正因為我們願意對這個世界不斷展開探索的行動,才會將自我成長作為終生研究的課題去學習。而我們面對的這個世界存在著一個非常嚴酷的問題,那就是現在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沒有人為其刻意營造過能夠激發出其好奇心的環境。因為這一點實在是太重要了,所以必須要和大家討論一下。
  •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孩子擁有好奇心是好事,好奇心有3大益處
    3、有好奇心的孩子,是不會缺少樂趣和幸福感的一個孩子沒有好奇心,基本上就等於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那他該怎麼才能讓自己和他人感到快樂、幸福呢?這樣很容易導致孩子產生心理問題。2、多讓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所謂見多識廣,見得多了認識的東西才會廣,家長時常帶孩子看看外面的世界,讓他認識、了解家庭之外的環境,讓他不斷對外界產生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並且在孩子對外界產生好奇的時候,家長再正確引導孩子樹立目標和理想,更有利於促進孩子的成長。
  • 孩子靠「鼻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父母要重視孩子的嗅覺體驗
    美國神經生物學家莉絲·埃利奧特博士在《0-5歲 大腦發育的黃金五年》提到,嬰兒靠「聞」認識世界,嗅覺的的確給嬰幼兒留下了對社會和生活環境的第一印象,它還是感受刺激的重要來源。嗅覺對依戀關係和安全感很重要。
  • 乾貨滿滿 | 0-6歲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特點
    我們需要一起了解一下0-6歲兒童感覺統合發展的特點!此階段孩子雖然依舊喜愛父母的擁抱,但享受夠了就從大人懷中掙脫下來。在四處探索時,走走斜坡、爬爬桌子、騎騎搖搖馬,不亦樂乎。父母可用新鮮的蔬菜、水果,或烹調過的食物,引導孩子用嗅覺與味覺去品味,有計劃地擴展寶寶對食物的喜愛。
  • 好奇心讓孩子更專注?網狀激活系統加強信息傳輸,提高孩子注意力
    腦科學家認為,人類受前額葉皮質和髓鞘質的影響,孩子在6歲之前的學習模式被稱之為「發現式學習(Discovery Learning)」。也就是通過一些自主的方式,不受限制的探索世界,這就決定了孩子很容易被任何其他東西吸引注意力。
  • 用裸眼AR沙盒一起來滿足孩子成長中的好奇心
    每一個成功的背後都是一個好奇心的開始,因為好奇,所以才會探索去尋找答案,而在探索的過程中,你就會發現別人發現不了的東西,以此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也給自己心中的問號找到了答案。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問題,有些時候需要鼓足勇氣善於取捨,每一個疑問的背後都需要去探索,在面對探索的時候,要明白欲速則不達,退一步或許就會發現原來問題的答案就在眼前。在探索答案的時候,道路上也會充滿各種誘惑,要懂得對誘惑說不,堅定自己的目標不偏離,學會控制自己才能夠更好的找到答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