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一起讀古詩詞02|田園詩人謝靈運(詳細列出了一周的閱讀計劃)

2021-02-23 童伴同行Club

上周我們給大家分享了田園詩人陶淵明的詩,並詳細列出了一周的閱讀計劃,今天給大家分享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謝靈運的詩。

最近在聽梁冬和吳伯凡老師的節目《冬吳同學會》,其中一句話說:「赫然發現當我們在抱怨生活變得越來越無趣的時候,其實是因為我們詩意的心靈正在被腐蝕。」(如果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一下音頻收聽節目。)

感覺說的很對,當大量的網絡詞侵入我們的語言世界,我們發現當描述事物的時候,能用的優美詞彙越來越少。不知不覺自己的思維也變得越來越狹隘。

這大概就是在網絡流行語動輒刷屏的今天,詩歌類節目為什麼意外火爆的原因吧!

今天我們來賞析的是人被後人稱為山水詩的鼻祖。他的詩歌創作對唐朝的山水田園詩產生了重要影響。那他是誰呢?你已經猜到了嗎?沒錯,他就是謝靈運。

謝靈運像

謝靈運(385年-433年),浙江會稽人,出身於東晉望族「陳郡謝氏」。祖父為東晉名將謝玄,叔祖為謝安。其父謝瑍,仕至秘書郎;母為王羲之與郗璿的獨女王孟姜的女兒劉氏。

謝靈運「博覽群書;文章之美,江左莫逮」,其主要成就在於山水詩。由靈運始,山水詩乃成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因此,被後人稱為山水詩的鼻祖。他的詩歌創作對唐朝的山水田園詩產生了重要影響。

謝靈運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煩惱,他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他的詩歌大部分描繪了自己所到之處,如永嘉、會稽、彭蠡等地的自然景物,山水名勝。


謝靈運的那些垂範後世的佳句,無不顯示著高超的描摹技巧,其語言工整精練,境界清新自然,猶如一幅幅鮮明的圖畫,從不同的角度向人們展示著大自然的美。尤其是"池塘生春草"更是意象清新,天然渾成,深得後人激賞。 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韋應物、柳宗元諸大家,都曾取法於謝靈運。

謝靈運的山水詩藝術性很強,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愛。詩篇一傳出來,人們就競相抄錄,流傳很廣。

鮑照:「謝五言如初發芙蓉,自然可愛;君詩若鋪錦列繡,亦雕繢滿眼。」

湯惠休:「謝詩如芙蓉出水,顏如錯彩鏤金。」

鍾嶸:「名章迥句,處處間起;典麗新聲,絡繹奔會。」

蕭綱:「謝客吐語天拔,出於自然。」

李白「吾人詠歌,獨慚康樂」。 

《登池上樓》

潛虯媚幽姿,飛鴻響遠音。 
薄霄愧雲浮,棲川怍淵沉。
進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祿反窮海,臥痾對空林。
衾枕昧節候,褰開暫窺臨。
傾耳聆波瀾,舉目眺嶇嶔。
初景革緒風,新陽改故陰。
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
祁祁傷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離群難處心。
持操豈獨古,無悶徵在今。

 

[賞析]

這首詩是謝靈運在永嘉太守任期所寫,時間是景平元年初春,寫久病初起時登樓所見。 

《登池上樓》前部分抒發官場失意的牢騷,中間描繪登樓遠望所見到的景物,最後表達了懷人思歸的情緒。詩中成功地描寫了初春時節池水、遠山和春草、鳴禽的變化,使人感到生意盎然。但從全詩的思想情調來看卻有些低沉。

詩中寫了初春的風、陽光、池塘、春草、弱柳、鳴禽等等,一句數景,每景必以準確的字眼形容,極其細膩。在寫景之餘又寫出觸覺、視覺、聽覺:緒風是「觸覺」「新陽」「春草」「園柳」是視覺,「鳴禽」是寫聽覺,這樣的景致:徐徐而來的春風,冉冉而升的太陽,自在而鳴的小鳥,一幅幅鮮明生動的圖畫,從不同角度向人們展示著大自然的美好。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昏旦變氣候,山水含清暉。
清暉能娛人,遊子憺忘歸。
出穀日尚早,入舟陽已微。
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
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
披拂趨南徑,愉悅偃東扉。
慮澹物自輕,意愜理無違。
寄言攝生客,試用此道推。

 

[賞析]

石壁精舍是作者的莊園始寧縣(今浙江省上虞縣)始寧墅附近的佛寺。湖,指巫湖。
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秋,詩人辭去永嘉太守的官職,回到始寧墅過著「巖棲」的生活。石壁精舍是他經常去遊玩的地方。他居住在南山,石壁精舍在北山,往返都要經過中間的巫湖。

這首詩就是寫詩人從石壁精舍返回住所的經歷和感受。從出谷時所見的山水清暉,寫到入舟時見到的雲霞、菱荷和蒲稗,又寫到登岸後的趨南徑、偃東扉,始終緊扣住一個「還」字,寫得井然有序。

最後四句雖然仍是表達一種消極避世的思想,但卻能把抒情和議論比較自然地結合起來,並不象其他詩的結尾那樣生硬、累贅。

——鄧魁英、韓兆琦等《漢魏南北朝詩選注》

《七裡瀨》

羈心積秋晨,晨積展遊眺。
孤客傷逝湍,徒旅苦奔峭。
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
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
遭物悼遷斥,存期得要妙。
既秉上皇心,豈屑末代誚。
目睹嚴子瀨,想屬任公釣。
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


[賞析]

公元442年(宋永初三年),謝靈運自京都建康赴永嘉太守任,途經富春江畔的七裡瀨(水流沙上為「瀨」),乃作此詩。七裡瀨亦名七裡灘,在今浙江桐廬縣嚴陵山迤西。兩岸高山聳立,水急駛如箭。

此詩一韻到底,凡十六句,每四句為一節。詩意借觀賞沿江景物以寄託作者落落寡合的「羈心」,詩中雖作曠達語,卻充滿了不合時宜的牢騷。這是謝靈運多數詩篇所共有的特色。

中間第二節的四句「石淺水潺湲,日落山照曜。荒林紛沃若,哀禽相叫嘯。」皆為景語。這中間也有跳躍。開頭明寫秋晨,下文卻來寫「秋晚」,而用「日落山照曜」一句來代表。這種濃縮的手法是我國古典詩歌的特點之一,而謝靈運的詩在這方面顯得尤為突出。

《入彭蠡湖口》 

客遊倦水宿,風潮難具論。
洲島驟回合,圻岸屢崩奔。
乘月聽哀狖,浥露馥芳蓀。
春晚綠野秀,巖高白雲屯。
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鏡,牽葉入松門。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靈物郄珍怪,異人秘精魂。
金膏滅明光,水碧輟流溫。
徒作千裡曲,弦絕念彌敦。

 

[賞析]

《入彭蠡湖口》表現了謝靈運詩作的新境界。永嘉之貶後直至二番歸隱的將近十年間,他以幽憤之情合山水清音,確立了其山水詩鼻祖的崇高地位。他善于于清森的物象交替中將感情的變化隱隱傳達出來,意脈貫通,夭矯連蜷,而爐錘謹嚴,曲屈精深,典麗精工。

此詩以二十句之數,總攬入湖三百餘裡諸景,以少總多,也因此顯得比前此作品疏朗高遠。

詩中五六句忽開清景,說沿途,有時乘月夜遊,溼露而行,聆聽那哀怨的猿啼,賞玩那芳草的濃香;有時則晨起遠眺,只見近處晚春秀野,碧綠無際,遠處蒼巖高峙,白雲朵朵,似同屯聚在峰頂上一般。一昏一朝似是兩幅恬靜的美景;然而果真如此嗎?七八句剔出了它們的內涵。「千念集日夜,萬感盈朝昏」,原來靜景並不表現詩人心情的平靜,他只是想憑藉與寥夜清晨靜景的對晤,來參透這「難具論」的冥冥之理。但是日日夜夜,朝朝昏昏,百思千索,依然只是個「難具論」。於是他感慨萬千,再也不耐靜思默想。他攀登懸崖,登上了潯陽城旁廬山之東的石鏡山;牽蘿扳葉,穿過四十裡夾路青松,進入了湖中三百三十裡的松門山頂。訪異探秘,登高遠望,企望靈蹤仙跡能照徹他心中的疑難,東去江流能啟迪他紛亂的理智。

——整理自古詩文網

《石門巖上宿》 

朝搴苑中蘭,畏彼霜下歇。

暝還雲際宿,弄此石上月。

鳥鳴識夜棲,木落知風發。

異音同至聽,殊響俱清越。

妙物莫為賞,芳醑誰與伐?

美人竟不來,陽阿徒晞髮。

 

[賞析]

謝靈運於公元423年(宋景平元年)辭去永嘉太守之職,回到始寧的祖居,又營造了一些新的莊園別墅,其一在石門山上(今浙江嵊縣境內)。石門別墅地勢甚高,茂林修竹,環繞四周,一道山溪,曲折流過,是一個幽深而美麗的居所,很受謝靈運的喜愛。

此詩寫夜宿石門,獨賞山中夜景,通篇不用視覺,而是全憑聽覺,一片幽靜之中,各種聲音格外清亮。作者極其敏銳地捕捉著山間的一切聲音,借聲音來表現景物的特徵,以聲音襯託寂靜,在山水詩中顯得別具一格。 

《夜發石關亭》 

隨山逾千裡,浮溪將十夕

鳥歸息舟楫,星闌命行放,

亭亭曉月映,冷冷朝露滴。

 

[賞析]

短短六句小詩,既點明陸路裡程,舟行時日和連夜進發的安排,又描繪出曉月高懸,朝露盈盈的晨景,並於不經意之中透露出詩人悽涼寂寞的心情和孤苦無依的處境。

《歲暮》 

殷憂不能寐,苦此夜難頹。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

 

[賞析]

這是一首歲暮感懷詩,時間又是在寂靜的長夜。在這「一年將盡夜」,詩人懷著深重的憂慮,輾轉不寐,深感漫漫長夜,似無盡頭。詩的開頭兩句,以夜不能寐託出憂思之深。

三四句是殷憂不寐的詩人歲暮之夜所見所聞。明月映照在無邊的皚皚積雪之上的景象,卻與柔和清潤、恬靜悠閒完全異趣。積雪的白,本就給人以寒凜之感,再加以明月的照映,雪光與月光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種清冷寒冽的青白色光彩,給人以高曠森寒的感受,整個高天厚地之間仿佛是一個冷光充溢、冰雪堆積的世界。這一句主要是從色感上寫歲暮之夜的凜寒高曠之象。下一句則轉從聽覺感受方面寫歲暮之夜所聞。「朔風」之「勁」,透出了風勢之迅猛,風聲之悽厲與風威之寒冽,著一「哀」字,不僅如聞朔風怒號的悽厲嗚咽之聲,而且透出了詩人的主觀感受。

五六句即由「積雪」「朔風」的摧抑生機而生:「運往無淹物,年逝覺已催。」運,即一年四季的運轉。隨著時間的運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長留,人的年歲也迅速消逝。值此歲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無情的催逼。這兩句所抒發的歲月不居、年命易逝之慨。

——整理自古詩文網

葉嘉瑩老先生曾經說過:「吟誦是學習詩文的最佳途徑。」

通過吟誦這些古詩詞,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拓展語言思維模式。歡迎小朋友和媽媽一起加入我們!

今天我們給小朋友們推送的古詩,大家是否喜歡呢?快快留言給我們反饋吧。

接下來我們會陸續為大家整理分享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和孟浩然的詩。

看完記得分享給你的朋友,大家一起學才有動力!              

努力找優質資源分享給大家的小編謝謝您!                           

         

國外孩子是怎麼運用思維導圖來學習的?(附可列印思維導圖模版下載)

最適合學英語的20部英文動畫電影,這個暑假不愁沒電影看了(含觀看連結)

如此豐富有趣的童謠,怎麼可以只是唱唱?(附贈親子遊戲電子資源彩蛋)  

福利接力| 一套可以提升拼讀流利度的自製小書 完結篇(附贈親子遊戲電子資源彩蛋)   

與志同道合的父母一起,打造你的育兒小團隊,眾籌你的育兒資源庫!

與志趣相投的夥伴一起,組建你的成長同行軍,打造你的成長小環境!

快關注和加入我們吧!

微信號:
童伴同行 / tongbantongxing

(長按二維碼可識別添加)

相關焦點

  • 清華桃子媽:腹有詩書氣自華,從興趣出發,和孩子一起讀古詩詞
    所以,幫助孩子背誦的任務就交給了家長。於是,時隔30年後,桃子媽開始和小桃子一起讀古詩、背古詩,開啟了一段奇妙的古詩詞之旅。 眼看著桃子媽的親朋好友家的神獸們陸續都要上小學,雖然學校要求不盡相同,但古詩詞的背誦很多都有,為了記錄下桃子媽與小桃子的共讀古詩的經歷,也為了和朋友分享我這兩年的古詩功課,桃子媽將按照小桃子背過的古詩,在《和孩子一起讀古詩詞》系列中記錄下我們的古詩詞共讀過程,歡迎大家持續圍觀。
  • 中考語文 古詩詞鑑賞一 從《歸園田居》賞析山水田園詩的藝術風格
    中考語文的詩歌鑑賞部分,出題一般是選擇題和客觀題,分值在6分左右。在高考中詩歌鑑賞部分也會考察,而且全是客觀題,難度更大,分值更高,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必須具備詩詞的鑑賞能力。所以,今天我們新開中考專題:《中考語文 古詩詞鑑賞》。教給初中、高中的孩子們,如何來鑑賞古詩詞。
  •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
    陶淵明和謝靈運,都寫過山水田園詩,究竟誰是山水詩的創始人呢陶淵明是東晉時期,有名的詩人和文學家。上過中學的朋友,對陶淵明寫的一首散文應該都不陌生,那就是有名的《桃花源記》。作者在這篇文章中虛構了一個寧靜祥和,自由平等的理想世界。
  • 怎樣培養孩子讀古詩詞
    不管從長遠的文化修養來說,還是從眼前考試來說,從小培養孩子美讀古詩詞是穩賺不賠的好事;不管孩子將來學理還是學文,老祖宗留給咱們的還是要繼承,不為別的,將來孩子長大後看到月亮不至於只會說個:「啊,好大,好美啊。」最起碼能從心田產生一絲絲的共鳴,這也就是文化的力量吧。那麼怎麼培養孩子讀古詩詞呢?
  • 和孩子一起成長,小學一年級古詩詞賞析
    現在家長紛紛反映,小孩上學至少有一個家長陪讀,因為各種作業都是微信群發,家長督促孩子完成,有的學校甚至要家長批改然後籤字,各種手工也是合作完成。很多家長也是很苦惱,感覺是自己在上學。其實,部分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互動中未必不是好事,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成長。
  • 《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告別死記硬背,身臨其境,孩子愛上讀詩
    文|夢夕辰世界之大,每天都在加快腳步尋找生命的真諦,有時我們應該放慢腳步,擁抱自己,傾聽內心深處的聲音,我的故事,想和你一起分享。許許多多的詩人從歷史的洪流中走過,留下了一首又一首的千古絕唱。我們也越來越發現,在孩子的課本中,古詩詞的佔比增加了,對古詩詞的理解,孩子的語文閱讀水平成為了學習語文的關鍵。可是不少學生在學習古詩詞時卻面臨著困難,對於古詩詞中的已經不能很好的理解。
  • 各個時代中最出色詩人系列——南北朝謝靈運吳均
    他就是南朝詩人謝靈運。孤芳自賞的情調,政治失意的牢騷,進退不得的苦悶,含而不露的怨憤,歸隱田園的志趣等等,借物借景起興,真實地表現了內心活動的過程。雖然都在借景抒情,但直觀的來看,作者對景物的描繪,也體現出詩人對自然的喜愛和敏感,而這正是他能夠開創山水詩一派的條件。
  • 他們的山水田園詩,最適合春天來讀
    下面,si妹給你分享四位才高八鬥的山水田園詩人,他們的作品都非常值得一讀~陶淵明 陶淵明是田園詩的開創者,在他的年代,他一直致力於反抗國家與社會的腐敗、官場的黑暗,但無奈一個人的光芒終是有限,他只能歸隱田居。
  • 讓我們一起感受詩詞人生,陪著孩子一起學習古詩詞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的榜樣,要想讓孩子學好古詩詞,首先我們要對古詩詞有一個認識和學習,當我們對古詩詞提升了感知力的時候,自然會在孩子學習古詩詞方面有一個幫助。所以,我們在2021年的第一個月,決定將主題閱讀定為:詩詞人生。
  • 1歲半閱讀繪本,3歲背唐詩三百首,用古詩詞餵大的孩子註定出眾
    武亦姝她媽媽說:從1歲半開始就帶著孩子進行閱讀啟蒙,先從有趣的神話故事繪本,再到唐詩三百首,一步步拓展閱讀量。正是由於從小一點一滴的積累,她才能夠做到厚積薄發,一鳴驚人!02如何讓孩子愛上古詩詞?01.早接觸孩子在兩歲左右的時候,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繪本,也可以教孩子讀一些古詩,古詩都比較押韻,孩子讀起來朗朗上口。這樣既可以讓孩子能說會道,也可以讓孩子早一點接觸古詩詞的奧妙。
  • 中考語文:古詩詞賞析方法
    語文是需要不斷積累的,特別是古詩詞這塊,做古詩詞鑑賞的時候,考生除了真正熟練掌握詩歌的內涵之外,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一、注意積累古詩詞的背景知識這些背景知識主要包括詩人的生平經歷、思想感情、藝術風格等。
  • 詩人輩出,永嘉這兩村住著謝靈運後裔,走到哪都有詩...
    甌江山水詩之路,是我省詩路文化帶建設和浙江省大花園建設全域旅遊推進的重要組成部分。永嘉作為中國山水詩的搖籃,自古就是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在楠溪江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永嘉推出了四條詩路精品旅遊線路。人們嚮往的「詩和遠方」,在這裡幫你實現。記者體驗了第一條「謝靈運山水詩畫遊」線路中的鶴陽詩村和同樣是謝靈運後裔聚居地的蓬溪村。
  • 古代詩人對愛情的神往,都在這本《歐麗娟品讀古詩詞》裡了
    以前品讀古詩詞,總覺得自己理解的不夠透徹,太過於淺白,以至於無法讀懂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思。直到,前段時間收到歐麗娟老師的《歐麗娟品讀古詩詞》後,發現歐老師解讀的非常很好,古代詩人對愛情的神往,都在這本書裡了。作者歐麗娟,是大學中國文學系的教授,難怪作者能對古詩詞領悟的如此透徹。
  • 一部藏在古詩詞裡的中國地理,讓孩子學習一舉兩得
    這無一不是在說明:古詩詞和地理在大語文時代到來之際,是中國孩子成長道路上技能之一。今天推薦的這套書,能讓孩子輕鬆地跟著古詩詞學歷史,學地理。,同時延伸詩詞,增加了閱讀的新鮮感,豐富孩子的詩詞儲備。書中對每首詩還有深入解讀,附有詳細的詩人生平、注釋、譯文、賞析;對每個地方會有相關的地理地形、風土人情的解讀。比如龔自珍 《己亥雜詩》(其五) 。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讀古詩詞?央視朱廣權的回答,堪稱經典答案
    教孩子古詩,幫助孩子理解詩人在所處時代所表達的詩詞的意義與情感,像小學、初中有不少語文題就是讓寫出詩人的感想、古詩所表達的中心思想,而提前的培養則可以有效地幫助孩子提升語文成績;另外,孩子常背古詩詞,可以體現個人的文化修養與自己的談吐氣質,也會受到別人的讚揚。
  • 6句古詩詞組成一道高考作文,死記硬背古詩詞真的會吃大虧
    明代董其昌說過,「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心中脫去塵濁,自然丘壑內營」,今日孩子們學習古詩詞也要重溫詩人曾經走過的路,才能對其有深刻的理解,這套《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可以帶孩子遊覽88個地方,拜訪40位詩詞名人,吟詠180首詩篇,聆聽200段歷史過往,在著名主持人賀超叔叔配樂朗誦下
  • 怎樣才能閱讀好古詩詞呢
    我自小就喜歡古詩詞,在老師布置的作業中,在懵懵懂懂的背誦中,在成長的人生坎道上漸漸明白了古詩詞的妙語和意境精髓。所以要閱讀古詩詞你必須首先要喜歡上它。然後你才有閱讀的動力和興致。我是這樣閱讀古詩詞的。對了,詩眼就是「思」,在標題和文篇中都能找到。王維的《相思》是詠物思情,通過對紅豆這種農作物的表敘,引申出「相思豆」的寓意,來抒發對朋友親人的思念之情。李白的《靜夜思》是寫景抒懷,通過對月夜情景的描敘,表現詩人對遠方家園的思念。
  • 古詩詞《漁歌子》創新教案設計和解析
    設計解析:古詩詞教學歷來是閱讀教學的一大難點,其難有二:由於古詩詞內容的時空跨度太大,加上學生的閱歷背景又太淺,他們很難與詩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由於古詩詞的話語風格離學生的現有語感相去其遠,有限的課堂時間往往嬰用於詩義的琉通和詩句的積累,至於詩的文化底蘊則往往無暇顧及。
  • 謝靈運的單純,讓他成為山水詩人,如此單純的人最後被處死
    人活在世上,總是會有些煩心事的,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與人言無一二」,其實,對於謝靈運也是如此的,所以,他自然也會時常遇到自己的煩心事。因此,謝靈運之所以會寄情山水,除了因為他真的是喜歡山水以外,也因為他想要借山水雅韻,排解自己心中的煩悶之情。
  • 四大山水田園詩人,王孟韋柳,四種風格誰能打動你?
    在璀璨的中國詩歌史上,山水田園派詩歌,總是以一種小而美的清新淡雅,圈粉無數,像早期的陶淵明和謝靈運,陶淵明雖擅寫山水,但陶詩中無論是對田間野夫還是對稚子兒童,都飽含著一份儒者的仁愛,謝靈運則是純粹寫景,但在每一首詩的末尾,總不忘寫出一句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