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調一下:當孩子第一次亂扔時,你就要對他的行為表示不滿。
方式:比如嚴厲的大喊他的名字、保持一個姿勢、用眼睛瞪住他,表情嚴肅(千萬別被寶寶萌的扔不住而笑了)、擺手說「不可以亂扔」、同時在場的其他人不要插手管孩子,也不要有任何表情。
我決定改掉熊寶一激動就要扔東西的習慣,他扔茶具、扔茶葉罐、扔果盤裡的蘋果。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在於:孩子的爺爺奶奶溺愛,以及哥哥的「表率」作用。最重要是第一次出於模仿的亂扔蘋果並未被禁止,同時還有家人配合孩子把蘋果又扔回去。導致孩子出現錯誤認知,認為亂扔東西和他平時做的遊戲一樣,並不是錯的。
除此之外,孩子有扔小球等動作的揮臂鍛鍊,他會認為扔桌面上的東西和自己扔小球一樣,只是揮臂而已。家長有時候管,有時候不管,孩子就會出現混亂,我到底哪裡錯了?怎麼有時候跟我一起玩,有時候又對我嚴肅呢?
今天熊寶再次亂扔,我大喊他的名字,嚴肅的告訴他不可以亂扔。他看著我的臉對我笑,然後繼續扔。我保持嚴肅,他動作緩慢了一些,看我表情稍有所緩和,他就用比之前小一點的力氣扔了最後一個東西。
見此情況,我並未採取任何武力。只是表情嚴肅的把桌上的東西全部一件一件的拿開。拿走前兩個東西的時候,他只是呆呆的看著,當拿走他最喜歡的玩具和他的水杯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這樣做錯了,希望用哭引起我的注意,讓我別拿走他的東西。但我忍住,一件一件把桌子上所有東西都拿光了,他也第一次意識到了自己亂扔東西的嚴重性,他所有喜歡的、不喜歡的所有東西都被拿走了。
我看著他,問他你知道錯了嗎?孩子抱住我的大腿。我蹲下問他,亂扔東西不對,你如果不珍惜東西,東西就會再也不屬於你。你還扔不扔呢?他嗚嗚呀呀的搖頭說說:「不扔」。我說好,既然你知道不能亂扔了,我就把桌上的東西都歸位吧。於是我抱著熊寶,兩個人有一件一件的把東西放回了桌子上。
過了一會,熊寶又激動了,他拿起了東西又想扔,舉起來又放下了,此時他還沒有掌握好輕放與重放,但已經明顯的意識到了不能亂扔。這時他激動的只是拿起東西,從桌子這邊又放到另一邊,不再扔了。
這是第一次嚴肅的處理他亂扔東西,之前一直是長輩縱容,導致孩子以為大家在跟他做遊戲。如果下次他還扔,就在他扔的時候抓住他的手,用一點點點力氣打兩下手心,打後講明白不能亂扔,最後讓孩子把扔的東西歸位即可。
最好不要打孩子,只要足夠威懾到到他,讓他意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