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3日電 (朱紫陽)12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全國「憲法宣傳周」活動安排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發布會。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是加強憲法法治教育的重點人群。我國現在大中小學的在校生達到2.7億,加強青少年的憲法法治教育,責任重大,也至關重要。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憲法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讓法治精神從小在青少年腦海中紮根,在潛移默化中培育。鄧傳淮介紹,近幾年來,在全國普法辦、司法部的領導、指導下,教育部加大了在青少年當中開展憲法法治教育工作的力度,推動憲法教育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
鄧傳淮表示,推動憲法教育「三進」要從四個方面著力:
第一,抓好課堂,發揮憲法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是做好頂層設計,會同司法部制定發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以憲法教育為核心,推動憲法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其次是將義務教育階段德育教材更名為《道德與法治》,在六年級上冊和八年級下冊,設置了法治教育專冊,而且突出了憲法教育的內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當中,增加了憲法教育內容,其中《思想道德修養和法律基礎》課是設專門章節,給大學生講解憲法。
第二,創新形式,提升憲法教育的實效。每年都舉行全國學生「學憲法、講憲法」系列活動,通過微視頻徵集、演講比賽與知識競賽等形式,推動各地各校深入開展憲法學習宣傳。目前通過教育部全國青少年普法網參加學習的已經超過37億人次,普法網上註冊學生用戶達到了1億多人,還湧現出4054萬「憲法小衛士」。開設網絡青少年憲法課堂,錄製覆蓋500個知識點的121集微視頻,放在青少年普法網上,供全國大中小學生學習。
第三,注重儀式,培養尊崇憲法的意識。按照全國普法辦的安排部署,從2014年起,每年都在國家憲法日上午舉辦憲法晨讀活動。今年是第六屆教育系統憲法晨讀活動,12月4日上午將會有教育部一名副部長領讀,通過網絡連接各地中小學校,與兩千多萬學生同步誦讀憲法部分條款。此外,還指導各地利用升旗儀式、主題班會、社團活動等營造尊崇憲法的文化氛圍。
第四,強化保障,夯實憲法教育的基礎。組織實施「中小學法治教育名師培育工程」,培育「種子教師」,將法治教育骨幹教師專項培訓納入「國培計劃」的示範項目,還組建了若干青少年憲法教育研究中心等平臺,並注重發揮教育系統人才優勢和學科專業優勢,加強理論研究,為青少年憲法教育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