澡堂裡的二三事~

2020-12-22 VenArts維藝術

我們一起洗澡吧。

說起洗澡,沒有浴霸的小時候,洗的都是集體澡堂,南方人不懂北方人怎麼做到毫無顧忌一起脫衣服,脫光了還挨著洗?

女澡堂裡的噩夢就是滿地都是頭髮。

女生們邊洗頭邊大把大把掉頭髮,其實每次掉這麼多,參考一下。

洗著洗著還有洗出靈感來的。

美國阿拉巴馬州一個妹子用洗掉的頭髮在作畫....

眼熟麼?

沒錯就是《吶喊》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1893年繪畫作品《吶喊》

美國藝術家Lucy Gafford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洗完澡後發現地板上的頭髮,竟組成了一副有趣的構圖,從此她就開始自己的創作之旅,各種名畫都被她用簡單的頭髮拼湊出來了。

荷蘭畫家文森特·梵谷1889年繪畫作品《星空》

還有一些名人她也不放過。

例如,川普。

希拉蕊。

對於有藝術細胞的人來說,真是什麼都能成為作畫的工具。

再看看被自己頭髮堵塞的下水道....

嗯...我還是好好養發吧。

在許多經典藝術作品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關於洗澡的題材,各個國家有著自己獨特的沐浴文化。

中國很多的神話故事中可以看出,沐浴文化從古代開始就廣為流傳了,不過人們覺得洗澡是一件比較私密的事情,相關作品比較少。

最出名的就是《貴妃出浴》

然而日本文化就比較獨特了,還有男女混浴

這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就導致了日本有很多天熱溫泉。

因此挖一個溫泉泡澡在日本是一個輕而易舉的事情。

蠟筆小新和他爸在澡堂裡鬧的笑話實在太多了~

在日本古代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幾乎都是有混浴的習慣。

一方面,每天都要泡澡,家家戶戶不可能每戶人家都挖一個溫泉,所以要一起。另一方面在沒有電臺和電視的時代,溫泉是日本人傳播信息和收集情報的最主要場所。

就像我們中國人喜歡坐在村頭樹下嘮嗑一樣,男女老少都喜歡聚在一起,交流各種信息。

日本的浮世繪中經常有關於沐浴主題的作品,日本浮世繪畫家鳥居清長Torii Kiyonaga畫了一幅江戶時代日本澡堂的浮世繪作品,這件作品中人物的形象被生動描繪。

鳥居清長《Bathhouse Torii Kiyonaga》

以下其他關於洗澡的浮世繪作品。

《瓦平松浴女》是法國藝術家讓·奧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爾在28歲時創作的。

整幅畫微妙的色調變化、周圍物品顏色的搭配,體現出了藝術家細膩的繪畫風格。

安格爾《瓦平松浴女》

有個人特別喜歡洗澡,

喜歡到為此而創辦一本雜誌。

Leonard Koren是洗澡洗的最有名的人物,他洗遍了全世界的澡堂,每個浴缸都是他的老熟人。

他把洗澡洗成了藝術,他稱之為 bath art

說白了,就是讓朋友們一個個統統扒光,按他要求,置身於水、泥土、熱空氣、蒸汽等所有被他認為可以洗澡的地方,他就在一旁拍照

這些照片被製作成兩個作品系列《23 Beautiful Women Taking a Bath》(23個美女在泡澡)、《17 Beautiful Men Taking a Shower》(17個帥哥在淋浴),然後被賣到了畫廊。

《17 Beautiful Men Taking a Shower》

《23 Beautiful Women Taking a Bath》

為了感謝朋友們為他藝術事業的英勇獻身,Leonard舉辦了一個答謝Party,主題當然也是洗澡。

所以,

他花了450美元包下了俄羅斯一個猶太風格的大澡堂,泡池、桑拿房、蒸汽浴室、遊泳池,健身中心,應有盡有。

然後就火了,

《洛杉磯時報》做了長篇報導,就連時裝界傳奇人物Rudi Gernreich也親臨泡澡捧場...

有了這次意外成功的社交,Leonard Koren就想為什麼不做一本雜誌,用來慶祝水這個基本元素為人類帶來的歡樂呢?

後來,這本雜誌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唯一一本以洗澡為主題的雜誌

如果說《WET》是一個大浴缸,那麼雜誌上那些文字、照片、插畫,就像是浴缸裡的洗澡泡泡,所有雜誌上的內容,不管是封面故事、時裝、生活方式、人物特寫、圖片專題……統統都在洗澡!

好景不長。

1981年,在第34期雜誌出版之後,《WET》停刊了。

跟許多獨立雜誌一樣,最大的原因是錢,雜誌過於先鋒的做派,嚇跑了投資商。

《WET》停刊了,但洗澡故事還在繼續,Leonard Koren曾經說:

浴室裡根本不需要詩人,

洗澡本身就含有一首原始詩歌的所有元素。

把生活過成藝術,

讓每天都充滿驚喜和美好。

往期回顧:

VENARTS

作者 | 原 野

圖片 | 網 絡

你在看嗎

相關焦點

  • 東北澡堂裡那件不得不說的事
    隨著現代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流動的速度越來越快,在南方的大多數城市裡,洗浴中心已經隨處可見了。作為一個在東北生活了快三十年的純東北人,雖說我在南方已經洗了快三年澡了,但對於我東北澡堂的想念卻從來未曾停歇過。
  • 大學澡堂那些事
    大學對於多數新生是一個新環境,有很多東西需要他們學習,澡堂環境就是其中一個。雖然各高校的洗浴條件對比過去有所提升,但公共澡堂還是佔據很大份額,狼多肉少是在這類澡堂不可避免的,尤其是軍訓時候。一天的訓練已經大汗淋漓,還要在澡堂門口排隊等候,十分難受。但當新生門口排隊時,總有人會撇開隊伍往裡衝?
  • 澡堂子裡「搓」出來的喜劇
    守著一個「生意最好的時候一天能有三個人搓澡「的澡堂子,家裡還有一個老年痴呆奶奶、學著畫畫的妹妹要養,符合喜劇最基本人設:慘!還有很多彩蛋估計還會被一一挖掘,總結來看,《沐浴之王》作為一檔賀歲喜劇,真的是一個超出預期的影片,在澡堂子裡的故事絲毫不突兀,還能把每個笑點結合的恰到好處!這匹黑馬,挺猛的!
  • 臺東大酒店前身也是澡堂(組圖)
    他告訴記者:「玉生池1924年開業,起初叫新新樓澡堂,後改名玉生池。它的出現是當時中山路商圈的需要,也是把洗澡的顧客按照從事的職業自動和去三新樓區分開來。玉生池的老闆是掖縣老一代民族資本家王化南的父親,當時只有二層樓,1973年大修時由青島飲食服務公司投資加蓋一層,成為現在的三層樓。」
  • 你在大澡堂子洗澡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尷尬的事?
    關於這個問題,讓我們看來來下面的網友遇到了哪些奇葩事。網友回答:其實去公共澡堂也有挺尷尬的時候。在男澡堂還好點,尷尬的事相對少點。女澡堂就不一樣了,第一,可能諸位看新聞也都看到過,有個女的帶孩子一塊去洗澡,還是男孩,都十歲左右了,她把孩子一帶進去,裡面一片驚呼,然後紛紛指責孩子的母親把那麼大的男孩子帶進來,可是孩子母親一臉無所謂,於是乎其他人紛紛穿衣走人。第二,說的隱私話題吧,有的女孩子愛面子,可是胸部小,進了女浴池,和別人一比,感覺自卑的很,也挺尷尬的。網友回答:北方的澡堂子,是一種傳統的文化。
  • 《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澡堂家最幸福的人,其實是大嗓門的姑姑
    原創不易,感謝大家點讚、關注、推薦、轉發、收藏澡堂家的人物寫了這麼多,到這一篇已經是第十篇了。從整體演員現狀,到劇情內容分析,再到單個人物解讀,不知不覺就寫到了這裡。尹京、浩俊,恩京、敏基,還有廉姑爺,我覺得已經寫了很多了,可仔細想想,這才寫了三分之一而已。重要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還沒寫,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我會把其他人都寫完。今天就說說澡堂家的姑姑福姬吧。福姬這個人吧,風風火火的,是個過日子的人。
  • 搞笑:到澡堂裡洗澡,猜一成語(腦筋急轉彎)
    到澡堂裡洗澡,猜一成語---請您猜一腦筋急轉彎澡堂相信大家都去過吧?嗯,在學校的時候寢室裡沒有條件洗澡,那學生就到澡堂裡去洗澡呀。嗯,不過,現在有的學校條件好了,宿舍就像是賓館,可以安裝熱水器洗澡。北方的澡堂和南方的澡堂不太一樣,北方的澡堂更開放些,大多數人沒有穿衣服,南方的澡堂更含蓄些,至少要穿上短褲吧?南方人到北方的澡堂剛開始會不適應的。那麼,到澡堂裡洗澡用什麼成語來形容呢?
  • 快把衣服遞過來,關於洗澡的二三事
    天氣越來越冷了,早上起床穿衣服成了禿頭君覺得最艱難的事,暖暖的被窩它不香嗎?起床都這麼難了,更遑論洗澡,今天我們就來和非人哉裡的成員一起聊一聊,關於冬天洗澡的那些事兒。作為非人大軍中不可或缺的一員,烈烈龍洗澡可謂是獨樹一幟。哪怕是搓澡,我三太子也要搓出高貴優雅的感覺。「感謝我吧,澡堂。搓掉的龍鱗會為這裡帶來不少靈氣。」
  • 周作人為何要譯《浮世澡堂》
    式亭三馬的《浮世澡堂》(《浮世風呂》)不易翻譯,那些十九世紀初葉日本江戶時代的市井風俗、俗諺名物、人物聲口、零碎物件、語言遊戲,乃至作為「滑稽本」屏風的歷史風雲、文化生態等,不免使人生畏,這從周作人譯本的六百餘條注釋即可見一斑(書二百八十頁,注佔去逾百頁)。
  • 發現青島:官員名流才能進臺東大酒店前身也是澡堂
    他告訴記者:「玉生池1924年開業,起初叫新新樓澡堂,後改名玉生池。它的出現是當時中山路商圈的需要,也是把洗澡的顧客按照從事的職業自動和去三新樓區分開來。玉生池的老闆是掖縣老一代民族資本家王化南的父親,當時只有二層樓,1973年大修時由青島飲食服務公司投資加蓋一層,成為現在的三層樓。」
  • 雜談:羅馬澡堂那些事兒
    不知道有多少讀者感受過澡堂,特別是年輕一點的讀者?如果你是一個一直待在南方念書的南方孩子,那你可能失去了一種特殊的文化體驗:在澡堂洗澡。我高考前的人生都是在南方度過的,活了18年也沒去過澡堂洗澡。去了離家兩千多公裡外的北方城市念書後,我第一次有了在澡堂洗澡的體驗。
  • 舊時老北京洗澡是件奢侈事,澡堂子修腳按摩手藝也傳世
    在舊北京,人們是居住在四合院平房裡,沒有專設的洗澡間。生活再差些的住在大雜院兒,用水就更不方便了,全院兒幾十口人吃用,全靠一個壓水機或水龍頭。所以洗澡就是件很奢侈的事了,只能到澡堂子去。▌何大齊 文並繪
  • 體驗北大澡堂文化
    作為一名到北大求學的臺灣交換學生,梁允綺投書臺灣中時電子報「兩岸徵文」,講述了自己的北大體驗,原題為《體驗北大課堂與澡堂文化》,文章摘發如下:  抱著好奇的心理,在決定當交換學生時,我選擇了北京大學。在冬天即將結束的時刻抵達北大。初來乍到的頭幾天,遇上了幾場飄雪,學校裡一片銀裝素裹,未名湖水也凍結成冰,洋溢著濃厚的北方風情,讓我激動不已。
  • 澡堂發展史:北方的澡堂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相信很多南方的朋友一定都沒有過去澡堂洗澡的經歷吧?而在北方的很多城市,澡堂可以說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少說一個月也得去個一兩次。那北方的澡堂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呢?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吧。我們先來簡單看看澡堂的發展史。我國的沐浴文化在先秦時期就已出現,並伴有嚴苛的沐浴禮儀,。
  • 澡堂裡掉了一塊肥皂,你要撿嗎?
    34歲的水島香苗是一家出版社的主編,她凡事都喜歡做計劃,無論做什麼事都會認認真真全力以赴,為人拘謹,膽子也很小,所以從未嘗試過戀愛。影片一開始,水島因為父親快要去世的壓力,就突然向同事宣布自己要結婚:但令人感到驚訝的是,結婚的對象還沒有確定。
  • 這些關於澡堂的鏡頭,看得我挪不開眼!
    傳統的揚州搓背,包含「擦背」「燙背」「敲背」三部分。擦背中又有「八輕八重八周到」的技術標準,這在電影中有很酷的視覺呈現。揚州官方發布的搓澡宣傳片在澡堂子裡,揚州師傅們用敲背聲,敲出了獨屬於揚州的「好聲音」。而在《沐浴之王》裡,彭昱暢也是苦練敲背技能,一出招好像是武林高手,場面歡樂。
  • 我一直回想澡堂裡那些遊來遊去的裸體|第一人稱
    ——R.M.裡爾克《杜伊諾哀歌·第一哀歌》我一直回想澡堂裡那些遊來遊去的裸體文:任嘉回家過年的任嘉女士在臘月二十九下午叫人昏昏欲睡的牌局後,意識到自己已三天未洗澡了。過年是重要的事,這期間每一種行為是命運的隱喻。「你穿太少了,快把外套穿上。」姥姥說。「我不冷。」任嘉心虛地說,「外面可太暖和了啊!」這時候外面響起了鞭炮聲。
  • 平城舊曾諳之澡堂子
    逢大事逢時節沐浴焚香,這是端莊重視,幹完活一身汗下澡堂子泡一水兒,這是寬慰自己個兒犒賞辛勞。揚州代表的江南風玩的是「皮包水水包皮」頤養之道,北京天橋下東安市場邊兒甭管是扛大個兒還是一早頭水兒的老泡兒,講的是松皮鬆骨松心的大爺(這地方得讀二聲)勁頭兒。
  • 爆笑:呆頭在澡堂池裡放屁,別人以後水開了
    爆笑:呆頭在澡堂池裡放屁,別人以後水開了 爆笑:呆頭在澡堂池裡放屁,別人以後水開了
  • 女子在澡堂一邊偷拍,一邊笑著和老公視頻,手機裡還藏多張照片
    雖然現在很多人家裡都有熱水器和太陽能,但有時也會到洗浴中心內泡澡按摩舒服一下。不過在洗浴中心內洗澡也要注意安全,尤其是在北方地區,一群人在一個房間內洗澡時潛在的危險很多。比如經常能夠在網上看到關於浴室偷拍的新聞事件,許多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人錄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