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曝醫療醜聞:有缺陷的心臟起搏器被植患者體內

2020-12-20 人民日報海外網

環球網綜合報導 據外電報導,由國際調查記者聯合會(ICIJ)、英國廣播公司(BBC)、英國《衛報》等機構近期開展的一項大規模調查顯示,由於監管不嚴、監管過程缺乏透明度、監管不到位,歐洲有不少有缺陷的醫療設備被廣泛用於患者身上。

據《澳大利亞人報》11月26日報導,英國一名叫做莫林麥克利夫的老人此前在自己體內植入了一枚無線心臟起搏器。當有關數千種不安全的醫療設備可能被用於患者身上的報導出現之後,這名患者開始追問這種裝置為何會被植入自己體內。。

莫林麥克利夫受訪時說,2014年,她成為英國第一位植入Nanostim無線心臟起搏器的患者,她對此感到很開心。然而,很快她發現自己陷入了麻煩之中。

Nanostim無線心臟起搏器的電池預期壽命大約為10年,但由於技術上的缺陷,電池在短短三年內就消耗殆盡。現在她的心臟中還裝載著這個毫無用處的設備。對此,82歲的莫林麥克利夫表示:「心臟起搏器出現故障時我以為自己身體出現了問題。我很想知道為什麼我的心臟起搏器停止了工作,這讓我感覺到我的心臟一側堆放著一些垃圾。」目前麥克利夫已經配備了傳統的起搏器。

這種Nanostim無線心臟起搏器個頭不到傳統起搏器的10%,現在不需要手術再將其取出。而且,據《衛報》報導,即使想通過手術將其取出也比較難以定位的。

根據調查結果,人造關節、脊柱矯正器、起搏器和乳房假體等都是導致許多患者遭受疼痛的裝置,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已經導致患者死亡。

英國《衛報》的報導稱,2015年至2018年期間,英國監管機構收到了6.2萬份醫療器械「不良事件」報告。在這些不良事件中,約三分之一給患者造成了嚴重後果,有1004例甚至導致患者死亡。

據報導,自從發現在全部1423名患者中有34人因電池失效而導致植入的Nanostim無導線心臟起搏器裝置停止工作後,這種無線起搏器已經在英國停止使用。據稱,這種Nanostim無線心臟起搏器裝置的植入之前受到了德國安全監管機構的反對,卻得到了英國標準協會的批准。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稱,Nanostim無線心臟起搏器裝置的植入已經至少造成了兩名患者死亡,並對90名患者造成了極大危害。英國廣播公司(BBC)的調查發現,這種醫療設備臨床試驗並不充分,在投入市場之前僅對豬或屍體進行檢驗測試。

英國皇家外科醫學院呼籲在相關調查後進行「嚴格的監管變革」。(編譯:申雪培)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成功植入七旬患者體內,進博會「明星產品」加速...
    這一區域「救心、護心」團隊亦將參與第三屆進博會醫療保障工作  第三屆進博會報名火熱,前兩屆的溢出效應不斷顯現。昨天,記者從上海市同仁醫院獲悉,首屆進博會「明星產品」——全球最小心臟起搏器Micra近日在這家醫院成功植入患者體內。  這款無導線起搏器是今年上海市醫保目錄下的第一個新增耗材項目。
  • 海慈心臟中心心內二科成功為患者植入抗核磁共振起搏器
    近日,海慈醫療集團心臟中心副主任、心內二、三科主任崔國方主任醫師、範廣慈副主任醫師成功為兩位老年患者植入抗核磁起搏器,取得了非常好的臨床效果。心臟中心抗核磁共振起搏器的成功植入,標誌著海慈醫療集團在起搏器的植入和臨床應用再上新臺階。
  • 美敦力公布新型心臟起搏器臨床研究數據
    2016年5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著名醫療技術公司美敦力最近可以說是喜事連連。公司開發的新型除顫器設備最近剛剛獲得FDA批准上市。最近,公司又在舊金山召開的Heart Rhythm Society Conference上公布了其新型無鉛起搏器Micra的最新研究數據,該數據展現出了這種新式設備在植入患者體內數月後穩定的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極端條件下這一設備仍然表現出良好的性能。研究人員在有20名患者參加的為其三個月和六個月的研究中發現,即使在最大功率單車試驗中,該產品仍然起到了良好的心率調節能力。
  • 心臟起搏器的醫保現實
    醫學研究認為,對心律失常患者而言,唯一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植入心臟起搏器。  像錢德敏這樣的心律失常患者,中國每年新增30萬~50萬人,其中僅有3萬~5萬人能夠接受植入心臟起搏器治療。  中華醫學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會主任委員、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張澍說:「中國的心臟起搏器治療嚴重不足。」
  • 這款人命關天的心臟起搏器,被曝安全風險
    據BBC報導,BBC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及全球包括《衛報》和《英國醫學雜誌》等在內的多家媒體調查發現,歐洲醫療器械行業利用監管系統漏洞,多種不安全、未經足夠測試的醫療器械竟都被植入了病人體內!  那些在狒狒身上測試都已經失敗了,或只是在豬、屍體上做了測試的產品,竟然都流入了市場,進入了人體內。
  • 聊城市明確起搏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標準:限額5萬元,超出部門患者...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5日訊 為完善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政策,進一步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聊城市印發《關於明確起搏器支付標準的通知》,明確自2021年1月1日起對起搏器的支付標準進行限額管理。據了解,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於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通過脈衝發生器發放由電池提供能量的電脈衝,通過導線電極的傳導,刺激電極所接觸的心肌,使心臟激動和收縮,從而達到治療由於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臟功能障礙的目的。《通知》規定,聊城市參保人員安裝起搏器實行限額支付,支付限額為5萬元(含個人負擔部分)。
  • 美敦力心臟起搏器中文程控儀臨床試驗啟動
    東方網記者靳慧報導:12月9日,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企業美敦力公司正式宣布開始心臟起搏程控儀的臨床試驗。這一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SFDA)的註冊要求進行的臨床試驗,標誌著在已有近幾十年起搏器植入技術應用的中國,沒有中文程控儀的歷史即將成為過去。
  • 患者去世後起搏器怎麼處理?
    作者: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 心內科 郭國鋒來源:掌上醫訊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於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
  • 介入耗材前景無限——迷你、智能,心臟起搏器的未來
    20-30次Stokes-Adam心臟刺激的男性病人體內(Arne Larsson)。這種起搏器,有40 ms的較長脈衝寬度和80 cm2的較大電極表面積。這種設計減少了捕獲心臟活動所需的電流,也提高了患者的舒適度。90年代,微處理器驅動的起搏器出現了。這時的起搏器能夠利用幾種算法來檢測和存儲事件,可以根據患者不斷變化的需求進行治療,並修改內部起搏參數。速率反應模式還可以自動調整以適應患者自身的活動水平。
  • 國產心臟起搏器厚積薄發, 國際水準產品正在逐步實現進口替代
    另外一個原因,是許多老百姓覺得心臟起搏器費用比較昂貴,而心律失常又不是急症,患者沒有安裝的緊迫性。然而,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果不安裝心臟起搏器,可能有一半人發生猝死。張澍教授表示:「起搏器目前的醫保報銷比例偏低,每個省的報銷政策情況也各不相同,是影響起搏器治療推廣的重要因素。」
  • 丈夫換心臟起搏器突然死亡 妻申請醫療鑑定遭拒
    一位在省紡織醫院工作了30多年的副主任醫師,眼看著自己丈夫因醫生的「技術問題」在換心臟起搏器時,突然死亡在本單位醫院的手術臺上,其悲傷的心情可想而知。而當患者家屬向醫院提出質疑,並向灞橋區衛生局申請醫療鑑定時,竟遭到院方的拒絕。
  • 火石研究院 | 國內心臟起搏器產品及市場概覽
    起搏器是一種植入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由於臨床上用藥物療法治療心動過緩等心律失常疾病常伴有較大的副作用,無法長期使用並且往往無法根治,因此在體內植入起搏器成為了治療心動過緩的根治療法。《中國心血管報告2017》中指出,根據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網上註冊資料統計,2016年植入起搏器例數比2015年增長11.1%(73080例vs65785例);起搏器適應證與2015年比較無明顯變化,仍以心動過緩為主:其中病態竇房結症候群的比例為48.9%,房室傳導阻滯的比例為38.3%,非心動過緩適應證起搏器植入患者佔12.8%左右;雙腔起搏器佔比近69%。
  • 植入式人工心臟起搏器的應用及原理
    若心肌神經傳導系統發生障礙或者竇房結、房竇結不能有規律地發出電脈衝、下傳電脈衝,心臟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甚至停跳,危及患者生命。人工心臟起搏器可以對患病的心臟根據需要根據需要給予直接電刺激,人為地使心跳正常起來。
  • 上海首批國產心臟起搏器用於臨床,價格比進口低20%—30%,體積是...
    最近,上海張江企業製造的首批「心系列」心臟起搏器在上海、浙江、廣東、湖北、山東、陝西的多家醫院用於臨床,植入多名心動過緩患者的體內。創領心律醫療執行長王勵博士介紹,這是首款具有國際一流品質的國產心臟起搏器,去年獲得國家食藥監總局的醫療器械註冊證。而今它投入臨床應用,開啟了這種高端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進程。
  • 心臟起搏器呼喚低價
    原標題:心臟起搏器呼喚低價 據有關部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每年新增房顫病人或心衰病人約54萬人,其中至少有一小半人需要安裝心臟起搏器。 但實際上我國平均每年只有不到3萬心臟病患者安裝了心臟起搏器,僅為需要安裝起搏器人數總量的1/9。 專家認為,經濟因素和醫療保險覆蓋率低是我國心臟起搏器安裝率如此之低的主要原因。
  • 患者裝了心臟起搏器,能不能做磁共振
    起搏器對磁場很敏感,安裝起搏器後,磁共振檢查成了禁忌。「現在已經有磁共振兼容的心臟起搏器,植入起搏器的病人,一樣能安全接受磁共振檢查。」項教授說。項教授解釋,傳統起搏器在強磁場中會出現發熱、異常感知等現象,嚴重時可導致電極端頭髮熱,灼燒心肌,造成心肌穿孔。不僅如此,磁場還會對起搏器的脈衝造成幹擾,本該幫心臟正常跳動的起搏器,反而成了搗蛋分子,引起惡性心律失常,嚴重會導致患者死亡。
  • 電子設備會干擾心臟起搏器?
    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心臟起搏器無異於一個性命攸關的「開關」,其工作性能可受強磁場或電流的幹擾,從而影響正常功能。 心臟起搏器深植於心腦血管病患者體內,能在關鍵時刻挽救生命。 心臟起搏器如何工作?
  • 裝有心臟起搏器的一患者差點被手機害死
    中新網廣州8月24日消息:昨天上午,廣州一名裝有永久性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借朋友的手機打了一陣電話,險些被手機「害死」。幸及時送到醫院救治才脫險。  據羊城晚報報導,這名王姓病人前年因心跳過緩裝了永久性起搏器。昨天上午9時,他借朋友的手機打了一會兒電話之後,突然感到心跳時快時慢,朋友趕緊將他送到附近的醫院。
  • 國產心臟起搏器助99歲老人重獲「中國心」
    這意味著患者容易出現長時間心跳停止,隨時可能危及生命。醫院專家團隊全面會診後,一致認為需要通過植入永久起搏器,為患者進行起搏治療。心臟起搏器是一種植入體內的電子治療儀器。當心跳停止或者心跳過慢時,心臟起搏器能及時發出電脈衝刺激心肌收縮,從而維持心臟的正常跳動與泵血功能。
  • 心臟起搏器的壽命有多長?
    核心提示:通常情況下,起搏器的實際使用壽命都會略長於理論壽命,但不排除部分患者的起搏器因工作頻繁導致電池提前耗盡。電池耗盡並非突然發生,而是一個漸進過程。患者自己可以通過兩方面來判斷起搏器電池是否將要耗盡。   讀者問:心臟起搏器能使用多長時間?如何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