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一根網線,一個小時,聯上近千名湖北師生!同濟大學今天開...

2020-12-14 同濟大學新聞網

【文匯報】一根網線,一個小時,聯上近千名湖北師生!同濟大學今天開的這場會,暖了很多人的心

來源:文匯報   時間:2020-02-07  瀏覽:

「老師們和同學們的暖心問候,我們都收到了。」「向大家報一聲平安,我在湖北一切都好,請學校放心。」一場特殊的網上視頻交流會今天上午在同濟大學舉行。

通過一根網線,目前身在湖北的同濟師生,接收到了來自校方的問候。記者從同濟大學獲悉,目前該校已啟動對在湖北省及湖北籍學生中的助學成才服務對象進行專項補助。

從同濟各附屬醫院援鄂的百餘名醫護人員,到身在湖北的學生,在今天這場「面對面」的交流會上,先後有10位師生介紹了自己的情況,近千名在湖北的師生同時視頻在線互動,交流會歷時近1小時。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於身處湖北省的920位同學特別是武漢市的155位同學,以及寒假回湖北的教職員工,學校一直都很牽掛你們,每天都在關注著大家的情況。「今天,特別安排了線上與大家視頻交流,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直接了解大家的近況,向大家表示慰問,給大家鼓勁。」

同濟大學校長陳杰就師生們當前關心的選課、上課、學業輔導、畢業、答辯、就業等問題介紹了學校的相應安排。他說,近日教育部印發了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採取政府主導、高校主體、社會參與等方式,保證同學們的學業不耽擱。對於同學們關心的選課、上課、畢業、答辯等問題,學校都已制定了完善的方案,目前正在積極推進相關準備工作。關於在線教學的開始時間,學校將遵照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統一規定,屆時將提前公告相關信息。對於同學們關心的學業輔導和就業問題,學校也在整合資源,積極想辦法,多渠道發布與畢業去向相關的信息,開通微信群等線上諮詢和事務辦理渠道。

「雖然大路條條被封閉,但心中的愛不會被鎖住。我在湖北,感受到來自全國的愛。未來春暖花開時節,希望可以儘早回到校園,繼續我們的學習與工作!」 同濟大學軟體學院碩士研究生嚴熊白雪如是說。

同濟大學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碩士生、湖北籍學生餘翼也向老師和同學們介紹了自己近期的留校生活。他1月底結束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為期一學期的學術交流活動,2月1日依照原計劃從瑞士返回上海。因家鄉交通阻斷,他向學校申請提前入住宿舍。從入住當天起,開始了為期14天的自我隔離,期間每天向學院老師匯報體溫數據,目前情況良好。餘翼還用武漢方言送上祝福:「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

(原文連結:http://wenhui.whb.cn/zhuzhanapp/xue/20200207/321923.html?timestamp=1581079131216&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相關焦點

  • 「我在湖北當'主播'!」一根網線讓她和學生結下特殊情誼
    張晴霞沒有想到,原計劃在湖北老家待兩周,結果一待就將近兩個月。1月17日,西南石油大學理學院教師張晴霞一家從成都趕回湖北天門農村老家準備過年,隨著疫情一天比一天嚴重,才到家沒過兩天,老家的小路也被封了,村裡也發布了「禁足令」,哪裡也不能去了。
  • 同濟大學開滬上高校首家夜排檔 人氣爆棚
    小龍蝦、螺螄、燒烤、滷味、麻辣燙……當這些夜排檔的「名菜」進入大學食堂,學生們的幸福指數再次爆棚。從上周五(4月15日)開始,滬上高校首家夜排檔在同濟大學開業。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運營以來,熱鬧程度遠超預想,每晚運營的4小時期間,接待學生逾千人次,小龍蝦等熱門菜品幾乎天天賣斷貨。熱鬧程度超預想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同濟大排檔位於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西苑食堂地下一層的下沉式廣場,每晚7點至11點運營4小時。
  • 同濟大學醫學院35名師生獲得表彰!
    同濟大學醫學院35名師生獲得表彰!熱烈祝賀9月11日,由上海市衛健委和上海市慈善基金會主辦的2020年上海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表彰大會在我校附屬第十人民醫院召開,醫學院及附屬醫院系統35名師生在會上受到表彰。
  • 廣州淘寶第一村犀牛角,一根網線一臺電腦,80%老闆都來自湖北漢川
    而在這些外地租客中,有80%的人是來自湖北漢川。他們當初來犀牛角,只是典型的租房暫時安身幫人打工,到後來,他們覺得打一份工實在太累了,又掙不了多少錢。也是2010年,網際網路電商還是一個紅利期,這批最早來廣州犀牛角的湖北漢川中洲人。
  • 清北網校幫助近20省近千所學校搭建「空中課堂」為師生在家上課...
    與此同時,包括阿里釘釘、騰訊在線課堂、字節跳動旗下的清北網校在內的多個網際網路產品也都在幫助各地中小學搭建空中課堂,為師生們在家上課提供保障。據清北網校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清北網校已為廣州、廈門、湖北等近20個省份,近千所學校提供了免費的直播授課技術支持。
  • 同濟大學分數線,同濟大學湖北,湖南,河南各專業錄取分數線
    同濟大學介紹,同濟大學2019年湖北,湖南,河南各專業錄取分數線匯總。同濟大學歷史悠久、聲譽卓著,是中國最早的國立大學之一,經過113年的發展,同濟大學已經成為一所特色鮮明、在海內外有較大影響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國際化大學,綜合實力位居國內高校前列。
  • 老師湖北講課 同學們在全國各地聽
    從今天開始,我將和大家以這種特殊方式,一起探索數學的奧妙,體會數學的美。」  3月2日,是西南石油大學在線授課首日。當日8時,家在遂寧市的西南石油大學新能源與材料院2019級新能源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廖星瑀,與其他分散在全國各地的120多名同學,在家中迎來新學期首節高等數學課《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當天上課的張老師,是西南石油大學理學院的張晴霞副教授。她在湖北天門老家,通過網絡給同學們上課。
  • 同濟大學:疫情期間,首批2名博士生完成線上學位論文答辯!
    2020年2月29日下午14:00—18:00,同濟大學在疫情防控期間,首批2名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博士生通過在線視頻形式完成學位論文答辯!海洋學院在制訂了詳盡工作預案的基礎上,組織順利開展了疫情防控期間學校首批2名博士生視頻答辯。2名博士生為地球物理學學科的楊靖康和張博,導師是海洋學院耿建華教授。楊靖康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孔隙彈性流體飽和介質AVAF正反演方法研究》;張博的博士學位論文題目是《基於逆散射理論的高效自由表面多次波壓制方法研究》。
  • 【芥末晚報】同濟大學的一批博士新生們可能拿不到畢業證了
    今天愚人節,被開了大玩笑的卻可能是同濟大學的法學博士新生們,剛剛入學,同濟大學的法學博士授權就被撤銷了。除此之外,湖北的9名高中畢業生們可能也不太開心,想查高考卷,卻被告知這牽涉到國家秘密,不給看。今天你還錯過了哪些教育消息,來晚報走一個!同濟博士點被撤 副院長:將嚴重影響已進入複試的學生3月25日,教育部發布了《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關於下達2015年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結果及處理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同濟大學的法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在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
  • 2019湖北·黃岡市校合作暨「千企聯百校」對接活動嘉賓訪談
    「千企聯百校,合作譜新篇。」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船舶海洋與建築工程學院教授胡昊是黃岡人,回到黃岡參加2019 黃岡市校合作暨千企聯百校對接活動,他十分高興,欣然寫下了以上10 個字。7 月4 日,在2019 湖北黃岡市校合作暨千企聯百校對接活動現場,湖北中醫藥大學校長呂文亮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數說黃岡「一縣一品」道地藥材,津津樂道。作為湖北省唯一一所中醫藥本科院校,湖北中醫藥大學圍繞中醫藥大健康產業,與黃岡合作早、力度大、範圍廣,合作領域遍布中藥材規範化種植、飲片加工、保健食品及新藥開發等多個領域。
  • 日本千名師生中毒:874名兒童 69名教職員工
    日本千名師生中毒:874名兒童 69名教職員工
  • 同濟醫學院 ≠ 同濟大學醫學院?為什麼?
    ,並與另外幾名德國醫生組成了「上海德醫公會」。1900年,寶隆醫生在中德兩國雙方出資支持下,在上海張家浜新馬路開了一家醫院,取名「同濟醫院」。1949年,同濟大學法學院和文學院併入復旦大學,後隨復旦大學援建了華東政法大學和上海財經大學。1950年,為支援華中6省的醫學事業,同濟醫學院以及附屬的同濟醫院全部遷往湖北武漢,並更名為中南同濟醫學院(後併入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同濟醫院。1951年,同濟理學院的動物系和植物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化學系、物理系全部併入復旦大學和華東理工大學。
  • 電腦電視怎麼共用一根網線
    電腦和電視怎麼共用一根網線,買了有線路由器和機頂盒怎麼連.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這個方法.電腦和電視機共用一根網線,連接示意圖如下所示:路由器插口實物圖如下:路由器的WAN口即藍色插口接寬帶運營商安裝的網線,LAN口分別連接電腦和網絡機頂盒的RJ45網線插口。網絡機頂盒插口實物圖如下:網絡機頂盒的RJ45接口用網線連接路由器的LAN口,HDMI即高清接口,利用高清線同電視機的HDMI接口連接。
  • 網線不夠用怎麼辦?一根網線如何當兩根用?
    而網絡的背後是錯綜複雜的布線系統,大到一個城市的網絡布置,小到家庭裝修的網線布置,都需要考慮到未來的可能存在的需求。無論是家庭裝修還是樓宇辦公布線,我們堅持的原則就是「寧濫勿缺」,很多人甚至會在廚房安置網線,儘可能的滿足人們未來對網絡的需求。
  • 同濟大學,來了!
    >她就是今天的主角同 濟 大 學「同濟」一個很有腔調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可以想像辦學是一件多麼艱難的事情面對日軍的野蠻侵略全校師生被迫一路內遷帶著橋梁大師老校長李國豪的厚望在中國的大橋上烙下深深的足跡來源:新華網、同濟大學(文中視頻、圖片等資料由同濟大學黨委宣傳部統籌,歷史部分來源同濟大學檔案館等)策劃:劉洪監製:陳璟春統籌:梁甜甜 商亮作者:
  • 同濟大學: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新聞—科學網
    本報記者 姜泓冰《 人民日報 》( 2017年05月19
  • 同濟大學的浪漫,憑什麼「徵服」上海灘?
    帶著「德味」濟天下南北樓前的草坪上,豎立著兩根「同濟大學國立柱」,一根上刻「繼往」,一根上刻「開來」,既訴說著同濟曾經的命運跌宕,也喻示著同濟人面向未來的理想。▲ 同濟大學國立柱。攝影/楊作勳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上海創辦德文醫學堂,翌年改名為同濟德文醫學堂,是為同濟大學的前身。在上海話裡,「同濟」是德語「Deutsch」的諧音,「Deutsch」意為「德意志」,可見同濟從創建之初就與德國有著深厚的淵源。而同濟之名,還出於《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 一代同濟人可歌可泣的歷史——談談同濟大學西遷的故事(下篇)
    1940年,當同濟大學陷入困境之時,熱情的李莊人民伸出了援助之手,以開闊的胸襟和氣度接納了飽受戰亂流離漂泊的同濟人,使同濟師生在李莊找到了「一張平靜的書桌」,留下了一段「幸而有託,不廢研求」的辦學足跡。
  • 抗疫模範教師為安徽醫科大學師生上開學第一課
    原標題:抗疫模範教師為安徽醫科大學師生上開學第一課8月14日下午,安徽醫科大學張泓教授在該校抗疫模範教師先進事跡報告會的講話,拉開了該校返校學生「開學第一課」的序幕。6位抗疫一線的模範教師代表走上講臺,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教材,為現場師生講述了他們的抗疫故事,分享了戰疫力量。張泓是安醫大一附院高新院區副院長、急診醫學科主任醫師。
  • 廣西近千名師生體驗傳統民俗 感知壯鄉非遺文化
    原標題:廣西近千名師生體驗傳統民俗 感知壯鄉非遺文化 俞靖 攝   5月2日,由廣西南寧山豐原研學機構聯合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廣西駱越文化研究會舉辦的「守望非遺文化研究旅行」活動在廣西南寧市劉圩鎮田野牧歌山豐原研學基地舉行,來自南寧市的近千名中小學師生現場體驗民俗活動,感知壯鄉「非遺」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