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題目下方藍字關注 南京大咖
建都南京系列第三篇之劉宋為什麼建都南京?
系列第一篇:東吳為什麼建都南京?
系列第二篇:東晉為什麼建都南京?
南京作為「六朝古都,十代都會」
見證了不少王朝的崛起
也見證了不同君主的沒落
在歷史的長河中
南京就像是一個冷眼旁觀的看客
看著一個又一個的朝代在此興起
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家族在此衰落
歷史上的人物來來往往
歷史上的建築修修建建
一切都在不停的變化
唯有南京仍然一成不變的留在這裡
圖片來源:微博@小飛718
提到宋朝大家也許會想到
開封府的包黑炭
但是我們今天說的並不是
南宋和北宋中的宋朝
而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的第一個朝代
也是
第三個以南京為都城的朝代——南朝宋
南朝宋(420年-479年)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南朝宋是南朝四個朝代中
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 、國力最強的朝代
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
因國君姓劉,又被稱為劉宋
(南朝四個朝代分別為:宋、齊、梁、陳)
說到南朝宋
首先想到的便是南朝宋的建立者
南朝宋君王一一劉裕
劉裕(363年-422年),字德輿,小名寄奴
南朝劉宋開國皇帝
有"南朝第一帝"之稱
劉裕是漢高祖劉邦之弟、楚元王劉交的二十二世孫,但是他出生的時候家境貧苦,他的家族身份並沒有讓他過上豐裕的生活,他的母親更因分娩後疾病去世。他的父親因為沒有錢請乳母給他哺乳,一度有過拋棄他的打算。(可見家裡是真的窮呀,連兒子都養不起了)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永初元年(420年),劉裕代晉自立,定都建康,國號"宋"。整頓吏治,重用寒門,並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 ,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終結了門閥專政的時代,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機要"的政治格局。(可以說劉裕是一個非常體恤百姓的好皇帝了)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愛護百姓,重用寒門士子
皇后少,寵妃少
不喜鋪張與浪費
可以說劉裕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皇帝
但是他還有「兇殘」的一面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辛棄疾的這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描述的便是劉裕兩次領晉軍北伐
收復洛陽、長安等地時的氣勢
可以說劉裕是位響噹噹的英雄了
他的一生共殺死了六位皇帝
他殺死過的六位皇帝分別是
桓楚的桓玄、南燕的慕容超、西蜀的譙縱、
後秦的姚泓、東晉司馬德宗、司馬德文
晉安帝司馬德宗是東晉的第十位皇帝,司馬德宗即位後,內亂頻發,國勢日衰。他去世後,劉裕立司馬德文即晉恭帝為皇,他是東晉的最後一位皇帝。420年司馬德文禪位於劉裕,但是劉裕為了鞏固政權派人用棉被悶死了他。
圖片來源:趣歷史
南朝宋在南京建都
是順理成章的選擇
每個朝代建都的選擇是由帝王決定,南朝開國皇帝劉裕,通過參加當時東晉最厲害的北府軍,才逐步奮鬥成為東晉的將軍,所以他是東晉的臣子。
而劉裕是在晉恭帝禪位後才建立的劉宋,他還打著代晉自立的名號,因此東晉的都城順理成章就成為了劉裕所建南朝宋的都城。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一張紙僅能寫六七個字
劉裕由於讀書少,寫字不好看,但是在發布公文告示時,需要他親筆寫字。他的幕僚劉穆之給他出主意叫他把字往大寫,因為」大既足有所包,且其勢亦美「。就是說,字大有氣勢,還能藏拙。劉裕接受了他的建議,從此一張紙不過六七個字就寫滿了。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在南朝宋有富貴不忘糟糠之妻的劉裕
也有荒淫無度的劉子業
在他們身邊的美女也各不相同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就連生活在後宮中的公主與皇后
都有各自的魅力
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列入
開國皇帝"天子七廟"的女性~
臧愛親是宋武帝劉裕的結髮妻子
也是劉裕唯一的皇后
列入"天子七廟"之列,祔葬初寧陵
武敬皇后臧愛親,是劉裕的結髮妻子。與劉裕只有一個女兒壽陽公主。她恭敬不違,厲行節儉,器服粗素,不為親屬求官。臧愛親在劉裕貧苦時期嫁給他,四十八歲時去世。
圖片來源:傳世之城
劉裕稱帝之後,追封臧愛親為"武敬皇后",至其死時都不再設皇后。劉裕逝世時,留下遺詔,將臧愛親與他合葬於初寧陵。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劉裕稱帝後進行天子宗廟建制
為臧愛親立廟
使其與六代世祖的親廟
共同組成天子七廟之制
壽陽公主劉興弟,又稱會稽公主
是南朝宋武帝劉裕的女兒
也是梅花妝的發明者
傳說壽陽公主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
因此成為正月的花神
《太平御覽》 :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自後有梅花妝。"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提起梅花妝,咖君相信看過古裝劇的人應該都知道吧,就是在額頭上畫上或者貼上梅花圖案的裝飾。梅花妝起源於壽陽公主,傳說壽陽公主在在含章殿的簷下小憩,梅花落到了壽陽公主的額頭上,經汗水漬染後,在公主的前額上留下了臘梅花樣的淡淡花痕,後來這種妝容便被大家競相模仿。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黃花閨女」一詞
也由壽陽公主而來
黃花閨女是指還沒婚嫁的女孩子
因為梅花妝中用到的梅花是季節性的,所以有人設法採集其他黃色的花粉製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做"花黃"或"額花"。由於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加之採用這種妝飾的都是沒有出閣的女子,慢慢地,"黃花閨女"一詞便成了未婚少女的專有稱謂了。
繪畫:木奈十三
(ps:"黃花"又指菊花。因菊花能傲霜耐寒,常用來比喻人有節操。所以,在閨女前面加上"黃花"二字,就說明這個女子還沒有結婚,而且能保持貞節。)
「最女權主義的公主」~
山陰公主名曰劉楚玉
是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公主
宋孝武帝劉駿之女
宋前廢帝劉子業同母姐姐
在劉宋王朝,有皇族第一美人之稱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這個公主也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物了,她在當時封建王朝對皇帝說:"我與陛下,雖是男女有別,但都是先帝的骨肉。陛下後宮美女數以萬計,而我只有駙馬一人。事情不公平,怎麼到了如此地步呢!"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敢對皇帝提出這樣的要求
可以說非常大膽了
最重要的是皇帝竟然滿足了她的要求
給她送去了30個面首(也就是男寵)
(有野史記載山陰公主
與其胞弟劉子業在一起過)
貴家族真亂,打擾了
南朝宋的時代已經結束了
由於開朝皇帝劉裕的節儉與樸質
所以在南朝宋所建立的建築是比較少的
我們只能夠去他們曾經到過的地方去
尋找南朝宋在南京的歷史
惠濟寺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湯泉街道
始建於南朝,初名湯泉禪院
南朝劉宋時,武帝劉裕萬乘來遊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72084559911
惠濟寺遺址現在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三棵稀世之寶的古銀杏樹迄今皆已有1500多年的樹齡,已列入"中國古典園林之景"。傳說是南朝蕭梁昭明太子蕭統在此修學時親手種下,名曰"千年垂乳"、"撐天覆地"、"雷擊復甦",至今所結白果無苦心,被譽為"佛緣聖果"。
圖片來源:微博@ZWPY99
定林寺位於南京市江寧區方山
是金陵名剎、"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歷史上
定林寺分為"上定林寺"、"下定林寺"兩處
位於方山的定林寺為下定林寺
圖片來源:微博@平凡之旅
在佛教界有"南定林、北少林"之說。這裡的定林便指得是定林寺。南朝劉宋景平二年"慧覺"於南京鐘山創建"下定林寺"。南朝劉宋元嘉十六年,外國高僧竺法秀在南京鐘山紫霞湖一帶建"上定林寺"。後下定林寺被遷往方山,如今僅存下定林寺。
圖片來源:微博@平凡之旅
華林園位於玄武區雞籠山腳下
是南朝時期著名的皇家宮苑
始建於三國時期
南朝宋元嘉時擴建
現為南京市委,市人民政府駐地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咖君沒有進去過
也不知道裡面是什麼樣子
所以說現在的照片是沒有的
只有歷史圖
但是以咖君從門口路過的感覺來說
裡面應該是非常美麗的
日觀臺位於南京市北極閣
南朝劉宋時,在山頂建立日觀臺
為南京第一個氣象臺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九華山位於玄武區太平門內西側
古稱覆舟山
是鐘山餘脈西走入城的第一山丘
南朝劉宋元嘉時,玄武湖屢見"黑龍"
武帝將山改名為玄武山
南朝時期是皇家園林"樂遊苑"所在
圖片來源:微博@東風永健
初寧陵原有規模較大
《宋書》:"自元嘉以來,每正月輿駕必謁初寧陵"
但是現在陵園建築多毀於兵火
僅存陵前神道兩旁的天祿和麒麟石雕
攝影:安妮·帕魯丹
登金陵鳳凰臺(李白)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李白筆下的鳳凰臺
位於南京建初寺殿後
瓦官寺正殿之左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關於鳳凰臺的由來:南朝劉宋時期,在南京城西南山上(今瓦官寺附近),有幾隻美麗的大鳥飛到了這裡,這些鳥的毛色鮮豔,聲音動聽,吸引了其他一些凡鳥跟隨。這一奇特現象很快被人發現,最後被一位王族得知,於是就將這處地方改名為鳳凰裡,並在此修築了一個高臺,名為鳳凰臺。
《建康實錄》記載:「元嘉(南朝宋文帝劉義隆年號)十四年正月……鳳凰二見於京師,有鳥隨之,改其地為鳳凰裡。」
圖片來源:百度百科
只要是一塊高出周圍土地的平臺
就可以稱之為臺
臺可以是石頭、磚瓦砌成的
也可以是天然存在的
一般是露天的,有時也會在上面蓋個亭子
(ps:如今,鳳凰臺具體在什麼位置我們已經很難確認)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參考資料
1.《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國學導航 . 2013-11-21
2.《宋書·卷四十一·列傳第一》.國學導航 . 2013-11-21
3.《宋書·卷八十·列傳第四十》.國學導航 . 2013-11-21
4.《南史·卷十一·列傳第一》.國學導航 . 2014-02-17
素材來源於、新浪微博、南京發布
百度百科、網絡等
南京大咖綜合整理
轉載請註明出處,侵權必究
往期推文
▼
戳文字就能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