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
「碰一個。二條。」
「吃。九萬。」
「小甲小乙,又在打麻將?玩了這麼久,你們知道麻將中蘊含的文化含義嗎?」
「不清楚,我就知道總共144張,每個人用13+1張打,具體的文化含義我還真不知道,霞客,你給我們講講吧。」
「麻將,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直到清朝道光年間,才逐漸形成了你們剛才的打法。」
「這就和我們的象棋、圍棋一樣,都是隨著歷史的洗滌不斷發展成現在的玩法,對吧。」
「嗯。你們看這108張主牌,就是一到九的『萬、餅、條』,最初的圖案就取材於《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也反映了對一百零八星的推崇,展現了古人樸素的宇宙觀。」
「那為什麼是『萬、餅、條』,不是其他的什麼,比如『千、方塊、紅桃』之類的。」
「這裡頭也是有原因的,相傳元末明初有一個十分喜歡並崇拜水滸英雄的人,叫萬秉迢,『萬、餅、條』三類的名字就是取自『萬秉迢』的諧音。」
「原來如此,那東南西北中發白有時怎樣產生的呢?」
「這也是跟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相關,因為他們來自天南地北各個犄角旮旯,所以就引入了『東南西北』四種風牌,並且他們什麼人都有,貴族、佃農,甚至還有和尚,所以又用『發』代表家境富裕者,『中』代表家世中等者,『白』表示貧寒人家,由此構成了136張麻將。」
「還有8張花牌呢?」
「這8張花牌就更加暗含中華傳統文化的寓意了,梅、蘭、竹、菊盡佔春、夏、秋、冬,『梅』的高潔傲岸,『蘭』的幽雅空靈,『竹』的虛心有節,再加上『菊』的冷豔清貞,深刻表現了人們對時間秩序和生命意義的感悟,是古代對『四君子』的典範要求,更是對清雅審美人格境界的嚮往。」
「如此的話,『中、發、白』又可代表『中正』『發達』『純潔』之意。」
「你學的真快,其實還有很多類似的解釋,比如9是最大的陽數,和牌需要12張加上一對門將,寓意12生肖和陰陽屬性等等,這些都充分反映了古代人民對宇宙未知的崇拜,對人才、家庭幸福以及美好未來的嚮往。」
「原來如此,麻將蘊含了這麼多中華文化!」
「不過霞客提醒大家一句:雖然麻將蘊含了豐富的國學知識,但小打怡情,不可深陷賭博。」
「點擊關注最有料,每天都能學新知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