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葉微心
編者按:中國教會近年來在崇拜或聚會團契中所用詩歌的種類越來越多,但國內基督徒自己新近創作的詩歌卻不是太多。詩歌顧名思義是音樂與歌詞的結合體,兩者缺一不可。而一般的次序是先有歌詞後再譜曲,因此,歌詞創作就成為重要基礎。許多同工同道覺得寫詞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寫好歌更是不能想像,因此遲遲未敢動筆。可是教會卻十分需要基督徒從心裡流出的真摯感動所凝結而成的歌來表達我們對神的讚美以及神對我們心靈的安慰。本期我們約請到創作了如《野地的花》等許多經典歌曲的臺灣作家、天韻詩班著名作詞人葉微心老師談怎樣創作歌詞,希望能激發讀者的熱情,把生命中的感動寫成詩歌。
寫詞怕怕?
隨天韻詩班在各地巡迴,遇到有機會作培訓和分享的時候,上歌唱技巧和合唱課的人數總是最多;許多人聽到作詞,不是露出「恐懼」的神情,就是笑著閃開。我已經很習慣作詞課的人數是屬於「少數民族」的事實。雖然如此,能夠跟有興趣的弟兄姊妹一起探討這個題目,交流的過程中,不時擦出亮光,喜樂難以形容。這一堂現場上的課,現在訴諸文字,紙上談詞,也是我首次嘗試,感覺很新鮮。
靈感從哪裡來?
很多人會問:歌詞的靈感從哪裡來?是不是要營造一種「浪漫」的氣氛,點一根蠟燭,放一段音樂,沉浸在如夢似幻的情境中,等待靈感的造訪?說起來正相反,回想寫作過程,許多歌詞的靈感,是在最沒有「氣氛」的狀況裡發生的。開車的時候、整理家務的時候、看電視的時候,都有可能。雖然靈感無所不在,但卻需要「用心」去捕捉。不然,它會像是有翅膀的小鳥,轉眼飛得無影無蹤。停下來想想,靈感來源可以歸納為五點:
1.聖經讀本
聖經中無比豐富的題材,記載了上帝與人之間的故事。讀歷史想現在,這本距離今天好幾千年的神的話,活生生地指引現代人的腳步,迎向未來。
2.自然老師
大自然是上帝向人說話的「活道具」,精彩萬分。從浩瀚的宇宙,到細緻的一花一草;白日黑夜規律地輪替,一年四季循序地運轉,都在述說什麼?
3.生活教室
每天環繞身邊的人、事、物,看似平凡,卻都有題材可以發掘,觸動心靈的一個念頭,可能就發展成為一首歌詞。
4.禱告之旅
當禱告不只是向上帝報告需求「清單」,當聆聽也成為與神親近的一個模式,禱告也是一個得靈感的來源,那是一種美妙的經歷。
5.神來之筆
寫作過程中,會出現從上頭來的亮光,是那麼巧妙,貼切地解決了過不了的關。有時靈光乍現,帶出一個全新的方向。
歌詞怎麼寫?
通常歌詞是由一句話開始,而這一句話,大多是這首歌的主要動機。舉例說:神跡就在你身邊。從這一句話去發展。哪些例證可以幫助人了解,原來神跡真的就在我們身邊?經過搜集、整理,把文句鋪陳排列,有層次感的起承轉合,讀起來通暢明了,就算是初稿成功。
歌詞需要格式嗎?
歌詞與詩不同,必須考慮音樂的格式,句數寫四或四的倍數——如八句、十二句。然而由於一般歌曲都不長,所以,歌詞的字數也以精簡為原則,太過冗長,會適得其反。這點創作者要自行斟酌檢驗,做到「見好就收」很重要。一般來講,歌詞最普遍的形式分為AB兩段。A段敘述背景或相關信息,比方說:何時?何地?何人?何事?B段或稱「副歌」,經常用來陳述結論,可以反覆吟唱。例如,《你真偉大》的副歌:我靈歌唱讚美救主我神,你真偉大,何等偉大!A段和B段的字數最好不要完全一樣,這樣在作曲的時候,比較容易產生不同的節奏和律動,增加歌曲的層次感和張力。
以上所說,是針對一般旋律性的歌曲。饒舌歌,就是例外;因為需要比較多的歌詞,才能產生饒舌的效果。
先寫詞還是曲?這一點沒有絕對的標準,可以說因人而異。因為也有的創作人詞曲是同步創作的。我個人的經驗,大多是先寫詞後譜曲;這樣順序的好處是,歌詞的思想可以比較完整,而不會因為要配合曲式去「拼湊」。如果,有些情況是已有曲,必須填詞的話,填詞者必須仔細推敲,儘量避免拼湊的痕跡。
詞曲溝通好不好?
剛開始天韻創作的時候,創作群之間曾有過一個話題:詞比較重要?還是曲比較重要?當時有些面紅耳赤的辯論,說穿了,是一個可笑的「爭競」!詞曲之間仿佛婚姻的關係,有誰不重要?兩者都一樣,缺一不可!一首再好的詞,如果沒有好的曲子,完全無法獨自飛翔。一首美妙的曲子,如果歌詞沒有內涵,頂多讓人記得旋律,無法產生真實的感動。因此,當一首寫好的歌詞,交到譜曲者的手中,詞曲之間的溝通與默契,是歌曲成功的關鍵。而在磨合的過程中,雙方的願意聆聽與樂意修改,更成為這首歌能否成為一首好的作品的關鍵因素。創作者通常主觀意識很強,不容自己的作品被人論斷;但是感謝主,他會適時教導,讓創作者的生命跟著作品一起被塑造,更合乎那位永恆創造者的心意。
「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窯匠。我們都是你的工作。」(賽64∶8)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的作品,我們的生命就會持續流露出作者的風格與內涵。
生命與作品有什麼關係?
經過多年的創作歷程,我體會到生命與作品之間,有四種相互的關係,它們似乎是在敘述一個順序。
1.生命產生作品:每一個人的生命,會產生屬於自己風格的作品。
2.作品反映生命:每一個人的作品,會反映作者生命的內涵。
3.生命重於作品:一個人生命的質量,比他的作品更加重要。
4.生命就是作品:用更寬的角度來看,每一個人生命,其實就是一個作品。因此,要更在乎的是生命,而不是作品。
好詞有什麼條件?
一般說來,好的歌詞應該是容易記、容易唱的。艱深的歌詞,即使意境高遠,可能讓人產生距離感,難以流傳。我用幾個字來說,希望幫助大家有一個基本概念。
真:有真感情,不虛偽做作。
簡:簡潔流暢。
圖:文字中有圖畫,讓人有情境感。
新:有新意,脫離陳腔濫調。
美:具備思想之美、文字之美、音律之美。
神:好的詩歌詞,是能把人帶到神的面前,感受到他的大能,讓心靈提升。
好詞要多一點什麼?作家王文華說過:一流和二流之間的差別就在細節。換一個說法來講,我想把歌詞寫好,有幾件事必須再「多」一點。
1.多一點思考: 下筆的時候,邏輯要縝密,角度要寬廣,表達合情合理,這些都需要多一點的時間去琢磨。
2.多一點沉澱:初稿寫完後,不要急於定稿,放幾天看看。因為再回頭來看,可能會有不同的感受,可看出原先的盲點,可以修得更好。
3.多一點禱告:放下一心想要表現出奇制勝的野心,轉向神,尋求聖靈的引領,跳脫自我的限制;把「我」的歌詞,提升到「神透過我」寫的作品。
4.多一點客觀:檢視自己的作品,不要「留情」。不合適的就要改。
5.多一點堅持:做到前面四點之後,作詞人必須對自己的作品負責,他必須要有「主見」。第4和第5看似矛盾,但是兩者應該並行,才不會有所偏頗。
你也寫寫看?
洋洋灑灑寫了一大篇,我不敢以專家自居,因為沒有學過,以上都是摸索的心得。回首30年的詩歌創作路程,想起保羅說的話:「我今日成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林前15∶10)因為我是一個從小不愛寫作,更不知道自己能寫的人!但是,上帝的帶領何等奇妙!他的心裡真的有藍圖,他的時間也不錯誤,一步一步帶領著他的兒女。最後,希望這一篇文章,能夠幫助讀者,對歌詞創作有多一點的認識。心裡有感動的,不妨嘗試寫寫看?因為把生命中的感動,寫成詩歌與人分享,是一件美妙的事。
(作者系臺灣天韻詩班作詞人)
-
《天風》雜誌系中國基督教國內外公開出版月刊,若要閱讀更多文章,歡迎訂閱紙質雜誌(每本5元,全年60元)。
【郵局匯款】方式至:
上海市九江路219號《天風》發行組
【網絡支付】方式登入:
http://book.ccctspm.org/(中國基督教兩會書店網站)填寫訂單後選擇《支付寶》付款
基督教《天風》雜誌微信號:
ccctspm_tianfeng
基督教全國兩會書刊發行微信號:
ccctspm_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