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要告訴世人什麼?五千餘字濃縮3句經文,闡明1個道理

2020-12-14 墨易塵

《金剛經》也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教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典,全篇共五千餘字,因譯者不同字數也略有不同,現今多以鳩摩羅什大師的譯本為正經。《金剛經》是般若系大乘經中的一部經略,是一部通達智慧之巔的經書。

《金剛經》受持者眾多,但因其為古文譯本,其中又有許多音譯詞彙,如此令許多初學者頗難理解,但若能抓住重點所在加以理解,如此,在之後的頌持過程中便能體悟更加明了了。《金剛經》通篇實則只有一個論點,那便是「無相」若明白其中含義,便可通篇解讀。以下本篇將經文中最為重點的四句經文加以解釋,得悟其理便可通達經文其義了。

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此句是《金剛經》中最為著名的四句偈頌,其意思是說,一切由於機緣而對事物所理解出的法則,都如夢幻泡影一般難以掌控,如晨露閃電一般難以捉摸,我們看待所有事物都應該如此,而不要執著於它,被其操控本心本性。萬事萬物都都是如此無法琢磨,也不必琢磨。

二,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色」的意思是說,人從主觀上所感知和看到的一切,所以此句的意思可以理解為,不要從主觀角度去認知一切,不要通過聲音、氣味、味道、觸覺、思想去理解和認識去判斷,而要在一種更為宏觀的角度將心融入到其中,也就是將心達到「空」的境界,將一切視作一個整體,沒有個體之分,如此心便無處不在,而又無處可尋。

三,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但凡能看到和覺察到的一切形態形式,都是虛幻的,並非說它不存在或是沒有,只是說它所呈現的相,都是由於自身主觀的感知而賦予的,如果能看到相,則說明還是站在個體角度的論斷,這就產生了分別心,就將心從整體中剝離出來了,又產生了「我」的意識,如此而來所有的論定都變為主觀感知。若對待萬事萬物沒有分別心,便不會呈現出對「相」的概念。這也是《金剛經》中最重要的部分,那便是「無相」「無我」的空境,理解透徹此點,才算是見到了佛。

所以,將以上三句經文理解明了,再讀此經便通透其理了。

相關焦點

  • 《金剛經》通篇5000餘字,只為回答1個問題,闡明1個道理!
    《金剛經》 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因譯者不同也稱作《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此經名有兩個意思,一個是說修行此經超能得到超凡的智慧,如同金剛石(鑽石)一般無堅不摧的智慧。第二個意思是說修習此經所得智慧即使如金剛石一般堅固的妄念也可斬斷。
  • 《地藏經》描繪的地獄想要告訴世人什麼?4句經文闡明1個道理
    接下來我們先從此經卷中摘選幾句經文,從中尋求一下答案。一, 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意思是說,一條恆河之中,有無數的沙礫,一個沙礫就好比一個世界,在這一個小小的沙礫世界中,那些依附於沙礫的微小塵埃,每一個都有各自的劫難。
  • 經中王者78000字的《法華經》要告訴世人什麼?4句佛經道明原委
    《法華經》是大乘佛教的一部重要經卷,全名《妙法蓮華經》,有多個譯本,現今修持者多以七萬八千餘字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經卷為正本。此經是釋迦牟尼佛在其晚年的說教,是大乘佛教早期的一部經典,與《楞嚴經》《華嚴經》並稱為大乘佛教「經中之王」,明示不分高低貴賤人人皆能成佛。
  • 南懷瑾:什麼時候懂了《金剛經》的道理,就悟到了中國的《易經》
    2015年,位於廣西南寧市大明山北麓的中國弄拉普陀寺開始建設世界上最大的《金剛經》摩崖石刻。在約4000平方米的巨大石壁上,5176個字的《金剛經》經文被鐫刻到石壁上,每一個字的規格大約60×60釐米。如果成功建成,這將是世界上單體面積最大的《金剛經》摩崖石刻。
  • 《金剛經》:這3句經文,越讀越開悟,讓你獲得無量福報
    佛教中有很多的經典,其中《金剛經》是人們常度的一部經文之一,更是作為幾大經典之首,金剛比喻般若智慧如同金剛利劍,能夠破除塵世間的一切迷幻,解除所有的煩惱和偏見。《金剛經》裡面講的是般若智慧,什麼是般若智慧呢?
  • 這部經典由5000字《金剛經》濃縮而成,只有260個字
    《心經》其實是出自《大般若經》,應該說是這部經的一個濃縮,精華。大般若經全稱《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是玄奘翻譯的,共600卷。把六百卷大般若經濃縮為五千字的是《金剛經》,再把五千字的《金剛經》濃縮為二百多字的是《心經》了。唐朝唐太宗時,有一位僧人,在家姓陳,十二歲時跟隨哥哥出家,出家後感慨當時佛經匱乏,且有些語句不能相互印證,他對有些語句生疑,於是下決心去印度取經。
  • 《金剛經》中5句經文,頓悟如來佛境!勤加誦持定生佛心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也是禪宗的立宗經典之一,相傳六祖惠能大師得以頓悟佛理,便是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句的緣故。此句經文的意思是說,要想了悟無上智慧,心中便要無世俗之累明心見性心無所住。可見《金剛經》的經義是何等玄妙。
  • 「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中2句經文洞明其義
    在佛教經典《金剛經》 中有一句「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如來,便是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所以被稱作如來。那麼按如此理解,如來即無來處也無去處,便是沒有了。難道如來代表的是虛無嗎?而在《金剛經》另一段經文中說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
  • 金剛經這3句話,反覆去讀,功德無量!
    《金剛經》上說,一個人做再多的布施,哪怕用滿三千大千世界的寶物去布施,這個人所得功德,也不如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更大。金剛經上這3句經文,若能反覆去讀,功德無量。第一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 金剛經第一品告訴我們——細節小處,方見真佛
    《金剛經》一共三十二品,五千餘字,而且理解起來並不容易,雖然大家都知道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個「空」字,但這空來自何方,又向何處去?卻未必有幾人能明白,哪怕真的感覺自己「空」了,卻同時又著了另一層「空相」,其實還是不空。
  • 大乘寶典《金剛經》五句經文,通透佛法奧妙,瞭然大千世界!
    《金剛經》也稱作《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其全名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此經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卷。《金剛經》屬於《大般若經》的第九會,《大般若經》全本共六百卷,是以宣揚諸法皆空為主旨的經典合集,在這諸多經卷之中,則以《金剛經》中的思想最為精妙,也傳播最為廣泛。本篇列舉《金剛經》中五句較有代表性的經文與君共悟,淺嘗輒止,以作了解。一,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 《金剛經》解釋:讀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
    讀誦金剛經和心經可以幫助我們清理內心深處的陰鬱和雜念,也可以讓我們懂得修行心靈的方法和作用,而且無論是讀誦金剛經還是心經都是能夠對我們的人生有很大的益處,但是,讀誦金剛經和讀誦心經的好處是不一樣的。那麼讀誦金剛經和心經的好處是什麼呢?
  • 金剛經知識講解:四句偈語的意思是什麼?
    我們所說金剛經中的四句偈其實並不只是四句關於經文核心的話語,而是指空身,空性,空心,空法這四個大概念的一些概括的語句,所以也說金剛經中的四句偈是金剛經中最為重要的話,就是因為四句偈闡述了整部經文最核心的內容。
  • 經中之王《華嚴經》講什麼?70萬字濃縮5句經文,只為求證1個主旨
    《華嚴經》是一部體裁龐大的經書,精簡版尚且有八十餘萬字,實叉難陀原本則有一百四十多萬字。《華嚴經》是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佛經,與《法華經》、《楞嚴經》共同稱作大乘佛教的經中之王,也是佛教八宗華嚴宗的立宗經典,其全名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此經名有兩種含義,其一指「大方廣佛」是已經證悟了「大方廣」的一切智慧的佛陀,也是此經的本尊佛。
  • 金剛經釋疑:抄寫金剛經感應有什麼
    我笑笑說:咳,哪有什麼來世(那時,我還沒有學佛)。五年後,母親隨我到無錫。從她的小包裡掏出個小本本,神情得意地說:我帶了本經書。原來,母親在老家借來了一本舊經書。原來,她竟是認真地想學經,想了一晃有五年的時間了。我嗔怪地說:不用借呀,我可以買到的呀。母親拍拍我說:以後教我啊,每天學一句。好的,你要用功啊。」我開了母親一句玩笑。
  • 深入經藏:《金剛經》中四句偈「等」的微妙含義
    則常為人所忽視,因為佛經和世間書籍不同,儘管是同樣一個字,而在佛經中的含義,往往比之世間書籍,要豐富得多,深廣得多。今雲「發微」者,謂若能細觀、深觀、久觀「等」字在該句中之作用,即可發現除上述含義外,密藏在「等」字中,尚有另一微妙含義。這另一微妙含義是說:「等」字除代表所有四句偈外,還同時代表經中或一言、或兩語、或三言(即比四句少而又不超過三言)的這些精要句。
  • 佛教:《金剛經》中最有靈性的三句話,點醒無數人!
    《金剛經》是大乘佛教中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金剛經》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簡稱,《金剛經》的全部經文只有五千多字,雖然文字很少,卻句句經典,每一個字都暗藏著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很多人對外界的事物並不了解,對於世上的種種現象,感到很陌生,所以經常活在恐懼、焦慮、迷茫之中,當你讀過《金剛經》後就會發現,原來《金剛經》早就告訴過我們,世上的一切,其實並不真實。
  • 金剛經:金剛經全文讀完要多久
    在剛開始修行金剛經的時候,可能讀一遍需要很長的時間,但是自己修行的時間久了之後,也就能讓自己更快的去讀一遍,但是在修行金剛經的時候,是要自己理解其中的知識,追求速度並不是最好的。在讀金剛經的時候,能讓我們心中減少很多的煩惱,這樣自己也就能夠有更好的心情,讓自己去體會金剛經中的知識。
  • 受持讀誦《金剛經》,尤其是這3句話,功德無量
    什麼是受持?又怎樣受持《金剛經》呢?「受」簡單的理解就是接受。當你了解了《金剛經》的內容,能夠認同其所講的道理,並且對此經文有信心,誠心誠意地去接受,這是受的意思。「持」是能夠持久地接受,在理解了《金剛經》之中的內容後,去反覆研讀、去品悟其中的道理,在生活之中有所反思,並且把《金剛經》真正應用在生活上。知道了受和持的意思,那麼受持金剛經也就自然明白了,讀到此經,心中如獲至寶,誠心接受,時刻不忘,而且能將此經的內容應用於生活,這樣就做到了受持金剛經。讀誦金剛經,自然好理解,就是我們能夠口誦經文,時刻不忘。
  • 什麼是空?怎樣修行?《金剛經》中的三個佛偈,告訴你答案!
    那麼,《金剛經》到底講述了什麼呢?很多人都知道,真正內涵,就是一個「空」字。但是這個空到底是什麼空?很多人學了一輩子《金剛經》也無法明白。那麼,今天就與大家分享一下這個問題。作為一個修行的人,能有一部直接指導人修行的佛經,等於是行走在黑暗的路上,有一盞明燈在前方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