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全名《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是佛教經典中非常著名的一部,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為其母說法的一部經錄。《地藏經》內容主要講業障果報、生死輪迴,還有描繪了地獄中的種種形態。實則是奉勸世人諸惡莫作,否則終得報償。
《地藏經》 受持者眾多,多是受其中所提及的業障輪迴影響。經中說「惡習結業,善習結果」,意思是說作惡多端之人,會受其做惡所結的業障影響墮入地獄。在科學與文明如此發達的今日看來,這樣的內容顯然屬於封建迷信思想,危言聳聽。但我們去研究一個宗教或者說一個信仰問題,卻不能太過表面粗淺的去否定與批判。接下來我們先從此經卷中摘選幾句經文,從中尋求一下答案。
一, 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意思是說,一條恆河之中,有無數的沙礫,一個沙礫就好比一個世界,在這一個小小的沙礫世界中,那些依附於沙礫的微小塵埃,每一個都有各自的劫難。看似荒謬不羈的敘述,其實蘊藏著宇宙的道理,宇宙好比恆河,星體好比沙礫,塵埃好比生靈,劫難好比生命在世間要遭遇的苦難。然後我們再從宏觀轉入微觀,誰又能斷定一個沙礫不是世界呢?這也是佛教這一信仰的魅力所在,可以讓人的思維無限向外延伸,也可以讓人的思想無限向內分解。
二,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此句意思是說,若是有人不孝敬父母,甚至是謀害他們,便要墮入無間地獄,歷經千萬億次折磨,永無逃脫之時。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無間地獄,無間地獄的意思是地獄的最底層,是永世不得輪迴的阿鼻地獄。當然地獄是迷信帶給我們的幻想,事實上是沒有地獄的。但拋開迷信的地獄不談,且說這毒害父母的罪孽,即使活在世間也如同身在地獄,受盡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很多時候宗教信仰帶給人的並非是迷信思想,而是一個道德標準,和道德約束,甚至很多時候它都優於法制約束,它比法制更為高級,法制能約束人的行為,但是信仰可以約束人的思想道德。
三,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此句的意思是說,勿以惡小而為之,若有為,等入得地獄再微不足道的過失也會受到懲罰。佛教之所以能沿襲至今,與其勸人向善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只能說明佛教的思想符合絕大多數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中國古代很多思想是和佛教思想相互融合的產物,而佛教思想也摻雜了許多中國傳統思想,不論國學還是佛學的思想,究其原因不過兩字,向善。
四,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釋義:世人眾生所做惡事而產生的業力,是非常可怕的,能高過世間最高的高山,能穿透莫測的深海,能阻礙無數的正道思想。真正的地獄是由於自己的作為產生,所謂的業力便是作惡之後自己所要面對承受的一切,讓心不得安寧,若是縱容惡劣的行為,則將走入魔道,是非不分,即使如高山深海般的致聖的至聖良言也會被推翻。人若是蒙昧了良心,做人做事自私自利不擇手段,這樣的人已經衝破所有道德約束,墮落到人間地獄。
可以看出《地藏經》並不是宣揚迷信,更多的是奉勸世人多行善事諸惡莫作,是在精神上給予信徒約束。不得不承認,任何學說任何信仰其中都有糟粕的東西,但這些所謂的糟粕也只是不同時代的人對於未知世界所衍生的思想,站在不同角度所得出的結論。既然一份信仰能約束人的道德,平靜人的心靈,那又何必去執著於真真假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