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經》描繪的地獄想要告訴世人什麼?4句經文闡明1個道理

2020-12-16 墨易塵

《地藏經》全名《地藏王菩薩本願經》,是佛教經典中非常著名的一部,是釋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宮為其母說法的一部經錄。《地藏經》內容主要講業障果報、生死輪迴,還有描繪了地獄中的種種形態。實則是奉勸世人諸惡莫作,否則終得報償。

《地藏經》 受持者眾多,多是受其中所提及的業障輪迴影響。經中說「惡習結業,善習結果」,意思是說作惡多端之人,會受其做惡所結的業障影響墮入地獄。在科學與文明如此發達的今日看來,這樣的內容顯然屬於封建迷信思想,危言聳聽。但我們去研究一個宗教或者說一個信仰問題,卻不能太過表面粗淺的去否定與批判。接下來我們先從此經卷中摘選幾句經文,從中尋求一下答案。

一, 一恆河沙,一沙一界,一界之內,一塵一劫。意思是說,一條恆河之中,有無數的沙礫,一個沙礫就好比一個世界,在這一個小小的沙礫世界中,那些依附於沙礫的微小塵埃,每一個都有各自的劫難。看似荒謬不羈的敘述,其實蘊藏著宇宙的道理,宇宙好比恆河,星體好比沙礫,塵埃好比生靈,劫難好比生命在世間要遭遇的苦難。然後我們再從宏觀轉入微觀,誰又能斷定一個沙礫不是世界呢?這也是佛教這一信仰的魅力所在,可以讓人的思維無限向外延伸,也可以讓人的思想無限向內分解。

二,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此句意思是說,若是有人不孝敬父母,甚至是謀害他們,便要墮入無間地獄,歷經千萬億次折磨,永無逃脫之時。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無間地獄,無間地獄的意思是地獄的最底層,是永世不得輪迴的阿鼻地獄。當然地獄是迷信帶給我們的幻想,事實上是沒有地獄的。但拋開迷信的地獄不談,且說這毒害父母的罪孽,即使活在世間也如同身在地獄,受盡千夫所指萬人唾罵。很多時候宗教信仰帶給人的並非是迷信思想,而是一個道德標準,和道德約束,甚至很多時候它都優於法制約束,它比法制更為高級,法制能約束人的行為,但是信仰可以約束人的思想道德。

三, 莫輕小惡以為無罪,死後有報纖毫受之。此句的意思是說,勿以惡小而為之,若有為,等入得地獄再微不足道的過失也會受到懲罰。佛教之所以能沿襲至今,與其勸人向善的思想是分不開的,只能說明佛教的思想符合絕大多數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中國古代很多思想是和佛教思想相互融合的產物,而佛教思想也摻雜了許多中國傳統思想,不論國學還是佛學的思想,究其原因不過兩字,向善。

四,業力甚大,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釋義:世人眾生所做惡事而產生的業力,是非常可怕的,能高過世間最高的高山,能穿透莫測的深海,能阻礙無數的正道思想。真正的地獄是由於自己的作為產生,所謂的業力便是作惡之後自己所要面對承受的一切,讓心不得安寧,若是縱容惡劣的行為,則將走入魔道,是非不分,即使如高山深海般的致聖的至聖良言也會被推翻。人若是蒙昧了良心,做人做事自私自利不擇手段,這樣的人已經衝破所有道德約束,墮落到人間地獄。

可以看出《地藏經》並不是宣揚迷信,更多的是奉勸世人多行善事諸惡莫作,是在精神上給予信徒約束。不得不承認,任何學說任何信仰其中都有糟粕的東西,但這些所謂的糟粕也只是不同時代的人對於未知世界所衍生的思想,站在不同角度所得出的結論。既然一份信仰能約束人的道德,平靜人的心靈,那又何必去執著於真真假假呢?

相關焦點

  • 《金剛經》要告訴世人什麼?五千餘字濃縮3句經文,闡明1個道理
    以下本篇將經文中最為重點的四句經文加以解釋,得悟其理便可通達經文其義了。一,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此句是《金剛經》中最為著名的四句偈頌,其意思是說,一切由於機緣而對事物所理解出的法則,都如夢幻泡影一般難以掌控,如晨露閃電一般難以捉摸,我們看待所有事物都應該如此,而不要執著於它,被其操控本心本性。萬事萬物都都是如此無法琢磨,也不必琢磨。
  • 《金剛經》通篇5000餘字,只為回答1個問題,闡明1個道理!
    第二個意思是說修習此經所得智慧即使如金剛石一般堅固的妄念也可斬斷。那麼是何種智慧有如此的功法呢?那便是佛家的般若智慧,經名中的「般若波羅蜜」的意思便是通過證見般若的修習便可得到通向彼岸的智慧。修習般若智慧是佛門八萬四千法門之一,佛祖言此般若智慧最為殊勝。
  • 地藏經真的只是超度的經文嗎?念誦地藏經有什麼好處?
    但是很多人去不知道《地藏經》到底是幹什麼的,並且有的人還對《地藏經》有偏見,說它是超度的經文,如果讀了會引來不幸。其實,《地藏經》的意思並不是很難,但是如果你要不是真的用心學習《地藏經》了,你依然是很難明白它的意思的。《地藏經》是學習佛學的基礎。佛學裡面很多的都是基於因果的。《地藏經》告訴我們世事都是存在於因果之上的。
  • 經中王者78000字的《法華經》要告訴世人什麼?4句佛經道明原委
    接下來本篇摘選四句《法華經》中的四句經文,加以註解,一起與諸君探索此經之奧妙,偏頗之處望留言指正。一,十方國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解譯:十方國土是指十個方位的版圖,可以理解為整個宇宙。
  • 《楞嚴經》、《地藏經》要告訴我們什麼?我們能在家讀嗎?
    前兩天,與一位80多歲的佛友探討佛學知識,他忽然鄭重地告訴我說:《楞嚴經》、《地藏經》都不能在家持誦、讀誦。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楞嚴經》只有和尚們能讀,居士們不能讀;《地藏經》是度亡的,在家讀會招鬼的!
  • 適合初信者閱讀的10句聖經金句
    聖經裡有很多經典的故事和經文,粗淺不一。有些初信者或是剛信仰不多久,還不能真正明白聖經裡更深含義的信徒、慕道友們,也會苦於不知道讀哪些經文更加適合自己。雖然整本聖經都值得一讀,然而,若是覺得有難度的話,可以先挑選一些簡單的讀一讀。以下10句經文,可以推薦給初信者閱讀。
  • 恩典之聲:【圖集】10句聖經經文:如何建立以神為中心的家庭?(2016...
    從這段經文可以看出,婚姻是神所設立的,也是蒙神喜悅的。神創造了亞當,並派他管理伊甸園,在園中,亞當就是那裡的主人。然而不久後神發現,沒有別人幫助的亞當生活很孤單,因此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婚姻是聖潔的,兩個人在神面前立下誓約組建家庭,是為了成為對方的幫助,一起熱心事奉神。
  • 世人都懂「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卻鮮有人知,其實下句才是重點
    世人都懂「欲速則不達」的道理,卻鮮有人知,其實下句才是重點。但是現在的一些個名言警句或者是俗語之類的,我們有時候記住的並不是完整的一句話,記住的只是其中的一半,這個效果是打了折扣的,而且有時候人們還會斷章取義,這是不好的。今天要說的是「欲速則不達」這是世人都懂的道理,但是卻鮮有人知,其實下句才是重點。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是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這和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是一個道理,不能只求速度不求其他。
  • 經中之王《華嚴經》講什麼?70萬字濃縮5句經文,只為求證1個主旨
    所以說《華嚴經》講的就是法界之內的無上佛法,內容豐富,敘述詳細,所涉獵方面博大精深,先講佛力無邊神通廣大的佛果,再講五十五位菩薩的證法之路,最後勉勵眾人要精進修行早證佛法,所以此經的主旨便是證法,本篇將經文中較為精湛的五句經文加以註解,望能從這些經文中窺得一絲佛緣。
  • 運用「六何法」觀察經文1--四十天學讀經/第十四天
    「六何法」是指在分析經文時常用到的六個不同範疇的問題,當我們在觀察經文時,按著次序去找出這六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幫助我們更為系統和全面地了解經文的內容。這六個問題分別為:何人(WHO)、何事(WHAT)、何地(WHERE)、何時(WHEN)、為何(WHY)、如何(HOW)。若按照英文單詞的首個字母來說,又可稱為5W1H觀察法。何人(WHO)?
  • 越是感恩越有祝福 誦讀10句經文常存感恩的心
    在路加福音裡記載了耶穌治好了十個麻風病人,但只有一個撒瑪利亞人回來在耶穌的腳前俯伏感謝他,將榮耀歸給神,剩下的那九個猶太人卻並未回來。從這個故事裡我們可以看到,得到恩典的人多,感恩的人卻很少。
  • 美國人最喜歡的五節聖經經文 你最喜歡的是哪節呢?
    多虧有網際網路和手機應用程式,能更快捷發現並找出當今世界上最流行的聖經經文。優訓(YouVersion)是目前世界最流行的聖經應用程式之一。在2017,大約有297,811,840次下載了它。看它2017年最流行的經文是約書亞1:9:我豈沒有吩咐你嗎?
  • 「如來」是什麼意思?《金剛經》中2句經文洞明其義
    」這句經文的意思是說,如來,便是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所以被稱作如來。那麼按如此理解,如來即無來處也無去處,便是沒有了。難道如來代表的是虛無嗎?而在《金剛經》另一段經文中說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 十句關於「真理」的聖經經文,一同默想!
    聖經中也有多處有關「真理」的經文,小編這裡整理了十處經文,與大家一同默想:1.詩篇25:4-6耶和華啊,求你將你的道指示我,將你的路教訓我!求你以你的真理引導我,教訓我,因為你是救我的 神,我終日等候你。
  • 10句聖經經文幫你找到人生方向
    人生是什麼?這是很多人都在詢問的問題。人生活的真正意義又是什麼呢?曾經有人說:「我把感興趣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人生目標,但當我拼盡全力去完成時發現,原來這些東西也不過如此。在人生這個道路上,我不斷去追求更高更大的東西,每當成就後,內心的空虛無以倫比。」
  • 死亡、審判、天堂、地獄!看完就全明白了......
    相反的,惡人在世時犯了許多罪惡,這固然是他的靈魂作主造孽,但是他的肉身也是個有力的幫兇,應該受到應得的懲罰,應該讓他長久躲藏在地下。­在末日肉身要復活的道理,並不是教會憑空講出的,而是天主所啟示的。在人類方面也有義務向耶穌做個交代。二、耶穌願向世人公開宣布,祂對每一個人都是很公平的,因為世上有些好人,一生遭受許多困難,未能過幾天好日子就死了。別人覺得他很冤枉,認為上天對他不夠公平。另有一些惡人,時常陰險害人,卻每日過享受的日子,未見他受罰也死去了,別人覺得很不公平。耶穌舉行公審判,就是為向世人做個交代,叫人看一看祂是如何公平的對待了每一個人。
  • 地藏菩薩為幽冥教主,手下十殿閻王掌管地獄,那到底什麼是地獄?
    我們講六道輪迴的六個境界,似乎比較可以捕捉、可以描繪。比如我們在很多的石窟或者佛教造像裡面,常常會看到對於六道的各種非常栩栩如生地描繪。這些都會讓我們形成一個觀念,好像這六道真實存在一樣,這就令我們形成了一種固定的空間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