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贈圖書讀者ID
留言
勇者無畏
我是一名西部小縣城的小學數學老師,平時工作較忙,晚上回家小孩休息後,不寫教案不寫材料時讀讀書,2017年讀了龍應臺的「人生三部曲」三本書,讀了俞敏洪的《在絕望中尋找希望》,讀了梁衡的《數理化通俗演義》。2017讀書很少,但也不容易,教師本應多讀書,但是事實不全是這樣。2018年,我想讀有關數學和人工智慧方面的書,特別是人工智慧,因為我想和孩子們分享。
那一天下雨
今年高考完到現在讀了《三體》三部曲,《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白夜行》,《解憂雜貨店》,《天藍色的彼岸》,《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史話》,今年希望讀更多科學類的書籍
ME
2017準備研究生複試,而後肆無忌憚的泡圖書館看除專業課外的各種書籍,以此告別大學,畫上圓滿句號。如今選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繼續研究生階段學習。希望在新的一年裡能夠在專業學習之外,多看看其他領域的書。
Bean
我的工作是用黎曼幾何解釋人類行為問題的,比如賭博,博弈論等方面。我很喜歡閱讀數學和經濟學的書,可以給我很多啟發。同時我也在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以故事來講經濟學的發展。2017年我寫完了系列叢書的第一本《The Baby Professor and Decision Making》。期待早日與大家分享。
路襟歌
想要《引力波》,我和我母親都想看,雖然作為文科生不見得能夠讀通,但人生總要不斷拓展知識的疆界。上年度讀過的非虛構類書裡印象深的有KK的《必然》,《哈佛商學院最受歡迎的談判課》(比沃頓的邏輯清楚),《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沒看完,本年度繼續完成。2018年度已經在閱讀計劃上的書包括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政治秩序和政治衰敗》,新經濟學諾獎得主的《錯誤的行為》,還有《社會心理學》。
老高
去年有幸拜讀過:《愛因斯坦相對論》.《嬰兒宇宙》《愛因斯坦的生命和他的宇宙》《物理學史》《月球密碼》《科學與怪異》《失落的文明》《科學史》《開放的宇宙》《物理史話》《萬維宇宙》《自然簡史》《驚人的假說》《中國大 百科全書 》《量子力學》《 前沿科學 》《從一到無窮大》《 達爾文傳 》《發現之旅>》《外星人就在月球背面》《天體運行論》《自然史》《物種起源》《昆蟲記》《雙螺旋》《黑猩猩在召喚》《 細胞生命 禮讚》《自私的基因》《數位化生存.》《時間的一千個瞬間》。新年期待中獎贈送《星座日記》贈送別的也一樣開心,雖然從事其他工作,是知識分子點燃我兒時科學家的夢!我和老公兩位「科學隊長」帶領倆娃繼續科學之旅!貴司的科學小實驗視頻倆娃反覆看了近百遍,我作為一名合格的知識分子每天每條文章細讀三四遍,有最頂尖的科學分享,有對虐童等熱門話題獨特的分析,有對偽科學嚴謹科學的質疑,讓平民感覺科學家觸手可及更接地氣!生活離不開科學!更離不開知識分子!
難得糊塗
編輯你好,我是一名數學專業的博士,也是一位大學數學老師。我經常在進行枯燥的數學研究的間隙,偶爾也會看一些書籍或微信公眾號來緩解一下大腦的思維方式,其實這也算是一种放松,我很享受這種閱讀。這種轉換閱讀相比於數學專業論文的閱讀往往更使我獲益匪淺,特別是有助於我給學生上課的時候進行一些課間轉換,長時間的灌輸數學專業知識會使學生產生聽課疲勞,中間插入一些數學段子更能起到一些調劑作用,因此閱讀一些文史類書籍有助我把專業故事講的更好,更生動,所以,我很期待能閱讀《數學簡史》這本書。
張志新1102
希望2018年有機會系統的學習《博弈論平話》,運用博弈論解釋動物的鬥爭行為。
夏文杰
科學,真的改變世界。 一個小學語文老師,想看《數學簡史》
嘉木
自幼嗜書如命,讀書的習慣從未中斷。最開始個人獨愛紙質書,最近幾年也適當閱讀電子書。涉獵範圍比較廣,學生時代學的是理科,本身又喜好文學,歷史,地理等,工作後對社科類也很有興趣。 這裡面的書我都很喜歡,可以多多益善。如果只能選一本,我希望可以是《基因傳》。 參加過多次《知識分子》的活動。祝《知識分子》越來越好!2018新年快樂!
阿祥
2017年我把幾何原本的電子版整理得差不多了,多蒙蔣迅和應行仁等老師的鼓勵。通過讀書,對古希臘的數學成就和特點以及幾何基礎有了一些體會,也讀了不少參考書,比如看了看希爾伯特的幾何基礎,還有莫海亮的圓之吻,法國阿達瑪的幾何教材,以及羅巴切夫斯基的著作等等,希望得到那本數學簡史。
雲舒
越來越意識到閱讀的重要性了,我和娃娃一起堅持讀書,為了讀書我計劃再給家裡添置一個書架,自己做,讓書香充滿我們的家,領孩子一起學科學長知識,遠離垃圾電子遊戲!禮物快快屋裡請,書架上坐,我們一起蕩起友誼的小船揚帆起航吧
Andy
2016年,愛上了生物學,喜歡施一公和顏寧教授。《普通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生理學》,這些伴隨了我2017生物競賽生活的大學課本,竟漸漸成為高中時代裡的一抹亮色。我開始暢想大學在實驗室裡的朝夕,第一次窺見未知世界一隅的快樂,描繪顯微鏡、電鏡下生命結構的莊重,以及意識到某種研究成果可能改變生活的神聖……想去做重複瑣碎的工作,去「抓住」一個蛋白質,一段RNA,在千千萬萬個日子裡書寫屬於科學、屬於人類的光榮歷史。 我很年輕,我的路還有很長。 2018是我的高考年,還有156天。希望那個關於生命科學的夢想,依舊能點亮辛苦的每一天。想有一本書,書裡有偉大的靈魂,有動人的思想,有關於生命科學的火花。我看到它時,就知道了自己的夢想和使命。
看上去很美
2017年應該算是個人認識科幻的元年,還得感謝大劉《三體》的引領,讀完了《三體》、《北京摺疊》以及惡補34部科幻電影,從早期的《銀翼殺手》、《大都會》到剛上映的《猩球崛起》、《攻殼機動隊》等等,科幻也將是2018年關注的焦點;另外還讀完了《紅樓夢》以及《白先勇細說紅樓夢》、《月亮與六便士》、《解憂雜貨店》、《白夜行》;2018年即將要讀的書有《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巨人的隕落》、《大觀紅樓》、《大數據時代》、《目送》、《東京一年》等
惠春
2018年碩士畢業,申請博士學位,會是忙碌的一年,但還是會抽出時間閱讀,希望讀到博弈論評論或者星月日曆,謝謝
一束微光
2017年,除了與個人工作相關的專業類書籍外,我讀過的書,不算多,但充實,一路斷斷續續,都是臨時起意,慢慢讀完,書目有:《時間簡史》、《物種起源》、《美麗新世界》、《沙鄉年鑑》、《梵谷傳》、《周作人散文全集》(上、中、下三冊)、《二十億光年的孤獨》(谷川潤一郎詩)、《鳥人――周夢蝶世紀詩選》,同時還有四本日本安倍葉郎的漫畫書《深夜食堂》。
BabyBabyQXY
2017年讓我感觸最深的是 罪與罰 讓我知道正與邪有時並非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稜角分明 新一年只希望多珍惜時間去看一些有意義的書吧
阿喀琉斯
希望能有幸閱讀以下《引力波》,也是學習精密測量的,希望知識分子越來越好。
張彥祥
2017轉眼即逝,回首2017,共讀書13本,大多數是人文類的,只有《三體》還算和科學接近,2018年希望多關注一些其他領域的資料,尤其是人工智慧方面的,以具體了解人工智慧方面的星星點點。謝謝
ChenBo
2017年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書是茨威格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和《昨日的世界:一個歐洲人的回憶》。2018年希望能夠多讀一些自然科學類的書籍,最可望的當然是《引力波》
曙光
謝謝知識分子拓寬了我的視野,作為教育工作者,關注科學界知識界的最新進展,弘揚創新探索責任擔當的知識分子優秀品格,傳承知識,立德樹人,砥礪奮進是我18年的願望。17年,我家女兒也成為一名光榮的物理教師,我和她曾經研讀過《時間簡史》,好希望閱讀《引力波》,謝謝
JUNYAN
仔細回想,2017竟然沒有讀什麼書,基本上是論文。非要說書,想起來的只有哈利波特8了,幾個月前在飛機讀了一遍,還是想了解問什麼兒子那麼喜歡。2018,計劃讀一讀引力波和數學簡史。
。
2017年讀了《基因:思路,探索,創新》是科普類讀物,有關生物科學史的重要裡程碑的結果的回顧。作者深入的探討著其中的科學方法。比較系統的給我們提供和拓展了在上課時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讀了《分子》牛津精通讀本。課本上的分子生物學,有些知識點相對晦澀,不好懂。有了作者對需要的加工,變得相對容易理解。特別在用比喻的方法,有些深奧難懂的,就變得容易理解和記憶。 2018年還想多去學點生物學上的東西。特別是比較難的像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也希望《知識分子》的老師能挑選一款生物學的書給我
Bruce Silver
2017年,大三在讀,讀了好多書。下半年的時候準備成為一名偉大的程式設計師。看了《黑客與畫家》,《大教堂與集市》,《Just for fun——linus自傳》,《創新者》,《若為自由故——斯託爾曼傳》,《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等。2018決定自學Python,在人工智慧領域前進。
huazhen
2017年剛上研究生,知識分子公眾號是數值分析老師推薦的,覺得是一個非常棒的公眾號。2017我讀了國外名著《羊脂球》、《追風箏的人》和《悲慘世界》,重溫龍應臺的《目送》《親愛的安德烈》,柴靜的《看見》,泰戈爾的《生如夏花》……2018年希望讀20本書,尤其是關於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方面以及人物傳記的。
大毅力者
讀書心得: 學習不是為了享樂人生,而是為了完善人生。任何事情都是一樣,有目的的去選擇,且是自己需要什麼就補什麼,這樣才會更高效。比如對自己的身體,自己可能力量比較小,在運動時就可以更多的力量訓練
鐵生輝
一、2017年讀了14本書,包括《沉浮與枯榮》(江平八十自述)、《唐宋詞十七講》(葉嘉瑩著)、《文明的衝突》(繆賽爾亨廷頓著)、《張鳴說民國》(張鳴著)、《烏合之眾:大眾心理研究》(古斯塔夫勒龐著)、《北大南門朝西開》(李北方著)、《科學革命的結構》(託馬斯庫恩著)、《通三統》(甘陽著)、《保守主義》(劉軍寧著)、《鄉土中國》(費孝通著)、《南唐二主詞新釋輯評》(楊敏如編著)、《日本為什麼侵華》(馮學榮著)、《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王立銘著)、《白說》(白巖松著)。其中:《吃貨的生物學修養》為『知識分子』公眾號所介紹推薦。 二、2018年想集中精力了解下奧地利經濟學派到底是什麼,讀書計劃如下:米塞斯所著《社會主義》、《自由與繁榮的國度》及《人的行為》,哈耶克所著《自由憲章》、《致命的自負》及《通往奴役之路》。 三、本人如獲獎,想得到《博弈論平話》。 謝謝,祝新年快樂!
Alexliu
數學簡史,還有其他科普類書,大概10本左右。為自己,也為了10歲和4歲的倆小孩,陪伴閱讀一起成長。
cc
2017讀的最有收穫的是《第三隻大猩猩》,譯者的翻譯功底很強,將很多國外的例子都做了本土化,也對人類各種起源做了一定了解,最重要的是,隨著書上關於猿猴交流的描寫,感覺人類並不是唯一有語言的生物。
夜空守望者
2017就這麼結束了,這一年過的很辛苦很累,希望2018能帶給我好運,希望後面能夠畢業,希望...我想申請一本《智能機器的未來》,希望能如願。
tyt🌻
2017,終於迎來了高考,讀過了好多本教科書哇,暑假沉迷小說,紙書的話認真看了阿加莎的《無人生還》和《尼羅河上的慘案》,好看!不愧是阿婆哇。但是上了大學發現比高中還要忙碌,沒有時間來認真看書,希望18年能夠靜下心來好好閱讀。想要引力波哇,因為在專業面試的時候被問到引力波啥也說不出來「(゚ペ)
Hello Jason
2017年很慚愧,沒讀完幾本書,或許是缺乏書籍知識的沉澱,自己的情緒也變得焦躁讓人生厭,不但自己不喜歡也讓親人受損。2018年自己重新回到熱愛的事業中,希望有時間能夠放慢自己的腳步調整好前進的心態,陪兒子和女兒一同成長,也希望能夠為他們樹立一個愛讀書的榜樣,熱愛閱讀熱愛思考熱愛生活
張公子
2017年印象深刻的有《努爾人》《禮物》《石器時代經濟學》《武士道》《追蹤亞當夏娃》《人類文化語言學》《萬古江河》《人文類型》《薩摩亞人的成年》《美麗新世界》《我們》《1984》《知覺之門》《甜蜜的悲哀》《石川啄木短歌集》《源氏物語》《綠》等,還有一些人類學理論的書,嗯反正沒什麼規律。2018年寒假的單子列好了,第一本要讀《潔淨與危險》!最後就是書評進步了 希望再進一步。其實我覺得看書沒有什麼限制 能讀的下去的就認真讀 讀不下去的就放一段時間再讀。新年快樂。
Alex
科普類的圖書買了很多,看到《引力波》久忍不住還想要了!我來的科普書中,物理類和生物類是最多的。
九十九
我我我,我作為一個文科生,物理生物化學學的一團糟,但是知識分子的推文讓我對自然科學產生很大的興趣,也想進一步了解呢!
額爾古納河右岸
過去看過一本書,上帝擲骰子嗎,是量子物理發展的歷史,作者淺顯易懂的文字書介紹了量子物理,使得每一個人都能看明白。幾個月前,在知識分子上看到過一篇從《數學簡史》上摘抄的一篇文章,很喜歡這本書。大一的時候選修過一門課就做數學與文化,最後結課論文我寫的是費馬大定理的探討,在證明過程中,誕生了不少定理,這才是證明經典猜想的意義所在。說了蠻多,還是想要數學簡史,想仔細看看哥德巴赫猜想的發展史。
鄧鄧
2017年,在兩次長差期間,閱讀了9本書,平時在居所也會睡前或周末閱讀一些,全年共閱讀有12本書吧。閱讀內容主要是人文歷史,傳記文學,散文雜記等方面呢,關於科普涉獵不多,也是2017年偶然機會關注了知識分子公眾號,使自己在科技發展方面了解不少,一種想提高自己科技、自然知識的願望油然而生。2018年悄然而至,我計劃延續並加強自己的閱讀習慣,在內容方面向更廣、更深的方向邁進,初步計劃完成12本的閱讀量,適當撰寫讀後感。在此,希望閱讀貴刊推出的《星座日曆》,成為我2018年閱讀的第一本書籍。祝知識分子得到更多人的關注!
見素抱樸
今年六月份大學畢業啦,下半年開始研究生生活,希望能多涉獵不同領域的知識,計劃2018年的每個月精讀一本書,少打遊戲多學習
someone
2018年的第一天才發現這個公眾號,感覺自己錯過了好多有趣的知識(接下來慢慢補),新的一年我的閱讀計劃是:堅持每周閱讀一本非專業的書,較廣泛地去接觸不同的行業知識,然後作為文科生,我對自然科學是很感興趣的,新的一年希望可以閱讀更多與自然科學相關的書。
我們不一樣
去年的一年裡一直在準備考研中,期間聽了很多關於各個數學家的故事,讓我感覺數學也是有非常有趣的一面。在新的一年裡,希望讀讀《數學簡史》,了解更多數學歷史。
古宇
2017年讀了兩本石黑一雄,三本阿加莎克裡斯蒂,一本東野圭吾,一本島田庄司,一本菲利普迪克,還有《禪與摩託車維修藝術》《人間失格》,差不多每月一本,竟然全是小說沒有科普。2018年1月正打算讀《一個定理的誕生》。 大家新年快樂!
於善棟
感謝知識分子,開闊了我的眼界,因為平時既要顧及臨床工作還要在業餘時間做科研,最近幾年讀的閒書屈指可數,深感自己越來越無知,2018年先定一個小目標,讀10本書,先從科學史類的開始
逸翟
2017年末,我重新讀了一次《博弈論》,我意識到一個新的問題,不管是戰場,情場,商場,機會是均等的,而發現機會不等於抓住了機會,除了良好的判斷力,還有一條重要的因素就是:冒險。而事實上所有的機會,其實都是風險越大,機會越大,一個主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承擔風險,做出決斷,下達命令。在下達命令前,可以反覆權衡,深思熟慮。但一旦命令下達,必須圍繞這一目標配置你的資源,容不得前瞻後顧,猶豫不決。 而我們還應該意識到新的國家競爭模式不再是拳擊比賽,非得幹趴對手,而是拔河比賽,讓整條產業鏈上的優質資源向你傾斜。我覺得這就是博弈的核心思想,之前的讀的都是電子版,這次希望重讀紙質版《博弈論平話》。 知識分子的各位編輯大大2017辛苦了!
若你喜歡小太陽
已經不記得2017年讀了多少書,甚至有些內容都有些模糊,但是這些書滲透到骨子裡的東西不會模糊。 作為一個生物相關專業的大二學生,關注知識分子最初的目的是想用零散時間關注一些前沿,不知不覺每天打開知識分子也成了一種習慣,還記得把知識分子關於tau蛋白和缺鐵性腦卒中關聯研究的內容和老師同學分享時的那種成就感。 可能時間會讓我們淡忘一些知識,模糊一些書籍內容,但精神的改變是永恆的。
笑笑
2017年年初,計劃這一年讀完30本書。2017年6月,整理了一下,發現自己看完了將近20本書,包括中文小說、歷史書,以及6本英文小說。這一年,我總共看完了四十本書,參加了兩期薄荷閱讀,逐漸養成閱讀英語小說的習慣,不再像之前那樣——需要將近一年才能看完一本英文小說。在新的一年裡,我的目標還是看完三十本。最近的目標是看完正在翻閱中的《人類簡史》。
在路上
作為一條生物狗 ,一直關注《知識分子》,每天推送的兩三篇精選文章是必讀的,兩年多以來,收穫了很多,眼界也開闊了很多。新的一年,要說的還是感謝,新的一年要讀的書可能很雜,但是專業文獻,尤其是英文文獻,是必須要加強的。希望今年能有較大的進步,多發文章,也一樣《知識分子》一如既往,辦的越多越好。
康寜
只有每日讀知識分子,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更像知識分子。2017年讀了不少書,但沒有系統。希望2018年的閱讀更有結構性。好想要那本星座日曆噢
一天
2017讀過幾本書,但都是偏文學類的,2018希望讀點專業性強的書,衝衝電
Liu~岑
我想說的是:2017年我沒有讀太多文學性質的書,大部分都是我的專業書目,《圖論》《凸集》《計數組合學》《組合設計》《概率方法》《極值圖論》…………也就是這些了
Peitao Lü
生物學博士後一枚,過去的兩年一直忙於實驗無暇看書,心理覺得很空虛,很遺憾。好久沒有體驗捧書在手的美妙。2018年,需要做出改變,爭取時間讀書。感謝有你«知識分子»,我希望讀到數學簡史,基因傳,智能機器的未來
胡升
17年考研完那會兒,連著讀了幾本文學名著,感覺整個人變得輕鬆了,雖說有時看得讓人壓抑!18年繼續努力,除了藥學專業書籍外希望多讀點別的書!加油
自動化
2017年大部分時間都用在學專業書上了,文學書讀了《麥田裡的守望者》,全書給我這樣一個主人公的印象:沒有人生追求(對生活失去目標),有自知之明的自負,對世界有一些自以為高明的看法,進而厭惡潘西中學的一些人和事,進而產生叛逆心理。閃光點是善良,有正義感。有審美能力。我還買了《孤獨深處》《浮生六記》和《德爾斐的囚徒-從蘇格拉底到愛因斯坦》,但還未讀完。2018年打算把《三體》讀完,再讀些文學名著,科普書籍。爭取讀10本左右吧。
李國斌
我2017年沒讀幾本書,只讀了大秦帝國,追風箏的人,萬曆十五年,野火集,基本文學史學方面的書。2018年我想讀一些科普方面的書,我想讀星座日曆,還有博弈論平話,還有生物學方面的科普書籍。謝謝知識分子讓我許這份新年願望
頭文字王
2017算是個平平常常的年份,一切都在預定的軌道上運行。單說讀書方面,主要閱讀了歐洲社會民主黨相關書籍和文章、《21世紀資本論》等。在2018,可能要寫一寫論文,對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一個適度的調整。希望一切如願。2018可能是忙碌的一年,不知是否有理想的收穫,但是都要堅持探索。 看了列的那些書單,覺得都不錯,尤其希望獲得「發展史」這類的著作,希望能成為幸運的那一個。
鄔國慶
2017年,大三在讀。今年,讀了《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萬物簡史》等,從智人到人工智慧,感觸人類歷史的發展變化。小說《荊棘鳥》,《月亮與六便士》等。傳記《蘇東坡傳》《居裡夫人傳》等,希望自己的2018年家人身體健康,自己學業進步。知識分子越辦越好。
佛系大夫
智慧型手機的出現,讓閱讀更加方便,但如果想深入系統的學習,還是需要紙質書,所以在2018,準備少看手機,多看書籍,不知能否從《智能機器的未來》開始?
道經傳人
回首2017,除了推理小說,竟未讀太多書,科普類書籍留有印象的,大抵只有《網絡、群體與社會》《數學是什麼》了。不過前幾天在圖書館借了《費恩曼物理學講義》前兩卷,打算寒假好好看看。 作為一隻金融,感覺自己已經離開自然科學太久了,真的是很懷念呢 想要《智能機器的未來》或《數學簡史》呢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想要一本引力波的書,更是想誇一下知識分子公眾號。關注這個公眾號很久了,得到了很多關於科研圈的第一手資訊,還深深佩服於敢於直言。比如今天的第一天,18的科技願望,直指國內科研的弊病,非常好。希望再多些這樣的公眾號。
坤
好希望能收到博弈論平話。上研究生了,基本上都是泡在實驗室了,但是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都堅持讀一點書,享受那不多的自由時光。2017年書沒有讀很多,平均兩個月一本,2018年計劃繼續。最後感謝知識分子過去一年給我們帶來這麼多高質量的推送。。
孫挺
2017年剛剛衝出題海,決戰高考,看了無數的各種輔導書,入學南科大以後,又要適應南科大的英語授課,但也看了一些挺有意思的書,比如說費曼的自傳《別逗了,費曼先生》,最近很火的《未來簡史》,各種現代詩詩集,一本對2014年世界科研熱點分析的書等,2018年,我打算進一步閱讀一些關於固體物理的書,因為最近進了物理實驗室搬(劃)磚(水),閒暇之餘可以看看潘天壽的畫冊、臨王羲之的書信 因為上上個月應陳躍紅之邀,蔡天新來南科大舉辦了個講座,而我恰好和他聊了幾句,另外他的書寫得也確實不錯,所以我希望能得到他的《數學簡史》,2018年認真看完
一嘰咕
2017下半年讀了不少關於有機合成的書,真心感覺,與其說是一門科學,倒用「藝術」來形容更恰當 2018,考研加油\^O^/
紹麗
2017讀的書不多,賈平凹的«遊戲人間»給我力量。«遊戲人間»和"遊戲"無關,"遊戲"表達的只是作者回過頭來看待生活的一種淡然,«遊戲人間»重在"人間",我想這就是深深植根於人民生活的人民大眾的文化。作者通過這本書將自己的生活鮮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讀完別人的人生後,心中多了一份從容和平靜,生活就是充滿起起伏伏,不能再好了吧,也不能再差了吧。2018正在籌劃多發現一些這樣的好書,希望能從書中得到啟示,更好地認識自己。
CaO
2017年我讀的書其實不多,上了大學以來能安安靜靜的讀書其實少了。記得最清楚的是過年的時候讀完了《矽谷之火》,對個人計算機的早期發展史以及那批矽谷早期創業者的故事頗有感觸。其次看了許多的熱門小說,《sweeter bitter》、《偷影子的人》、《釣魚的男孩》等。科技類的書籍還是看的比較少的,暑假前逼自己把霍金的《時間簡史》看完了,主要是看完這本書的滿足感居多,並不大看得懂。祝大家新的一年裡多讀書,讀好書!
李小玲
我是一位地理學術編輯。2017年的第一天,也是和兒子早晨醒來躺在床上,討論我們這一年的願望,我說雖然年近不惑,但總覺得自己專業功底不夠紮實,所以我當時的新年願望是要將本專業的經典理論著作重讀一遍。之後很激動地從商務印書館將譯自國外的一批經典地理理論著作購齊。但閱讀的過程稍稍有點失望,這批譯作翻譯得差強人意。於是每每去讀一本書,我首先要看是誰翻譯的,他是不是我們這個學科領域的學者?後來發現這批漢譯世界地理學術名著叢書的早期譯者我都不認識(作為地理期刊編輯,本領域的知名學者不說全部但絕大部分都知其名)。估計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人才斷層造成的空缺使然,翻譯這批書的估計都不是學地理的,才讓這批譯作讀起來語言晦澀,專業術語表達不到位。這一點感概非常深,於是今天看到《知識分子》的這篇推文以此記之!
A^Hundred^Flowers
有了智慧型手機,閱讀更加方便,科學類的微信平臺是我的最愛,知識分子是最愛之最愛,毎期都至少看一篇文章。手機閱讀有破碎化之嫌,真正的閱讀,還是紙媒。去書店,登網店購書,即為樂趣之一。去年一部《辛酸與榮耀:中國科學的諾獎之路》,幾個大半夜讀完,叫人感動,叫人辛酸,也叫人奮進!讀了科學歷程,也知了學人之精神。引力波也很迷人,數學簡史更是誘人,希望在新年一讀為快,讓人心智有所增長。
listen
首先,這幾本書都是我很感興趣擁有的,尤其是《星座日曆2018》、《數學簡史》、《引力波》這三本。過去的這一年裡,讀的書大多是專業方面的,科普類的讀了《古今數學思想》、《虛數的故事》、《萬物簡史》還有科幻小說《三體》。2018年到了,今年打算繼續多讀點數理基礎類的圖書,啃幾部經典教科書。祝大家新年快樂!多讀好書!
韓韓
2017年已經過去,回首2017,忙中抽控讀了將近20本書。不多,但是讀的慢,讀的細。2017我主要讀了這些書:《烏合之眾》《計算機:一部歷史》《賈伯斯傳》《沸騰十五年》《我可以咬一口嗎》《嗨我喜歡你》《陳寅恪講國學》《從0到1》《定位》《追風箏的人》《一分鐘經理人》《你今天真好看》《怒放》《生活是很好玩的》 2018年的讀書計劃已經在上周擬定好, 未來,希望自己在網際網路領域多讀書,特別是互聯相關的暢銷書。想讀人工智慧,網際網路公司發展,人物傳記,自己放下的網際網路趨勢。 關注知識分子那麼久,謝謝一大早剛醒來就能看到推送,知識分子總能在第一現場給我們帶來價值資訊,2018,我們繼續加油!
storm center
2017年讀了發現鄉土景觀、理想景觀探源、中國傳統民居、走出鄉土、大學的改革、本體與常無、顧準文集、文化學大義、世界歷史上的疾病與醫學、槍炮病菌與鋼鐵、礦物環境、社會學第七版等。 2018年讀工程哲學系列,關注城鄉規劃、教改與創新創業,以及社會工程。
風和
2017年讀讀書太少了,世界都被微信們佔了。2018年要想辦法改變啊!
彬陌Eli
2017年全部都在看專業書,看的我都快吐了,2018年希望能夠多讀一些人文方面的書,這樣平衡一下我的左右腦,免得讓別人知道我是呆呆的理科生。
不二
2018脫單是不可能的,那就為了2020而脫貧吧!準備跨專業考金融學,所以想要那本博弈論呢
陽光87
2017年閱讀了21本書,其中有6本科學、科普類讀物,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消失的微生物》,這本書改變了我的生活習慣,讓我開始用新的方式與「微生物」共處。2018年,我計劃讀一些博物學方面的圖書,更好地認識這個多彩的世界。
claudia_wen
閱讀的樂趣在於把自己的視角延伸的更遠,獲得一種自己想要的智趣生活。
李嘉圖
2017年下半年考研,沒讀書,感覺自己就像花失去水分快要枯萎了,考完研第二個星期去學校圖書館借了西方哲學史和英文寫作指南,好好充實一下自己。18年讀書計劃10本左右,內容不限
Daniel
2017讀過的書中最有感覺的是裸猿3部曲。2018繼續未完成的 從一到無窮大 。希望知識分子繼續推出科學大家推薦閱讀書目
`
2017年,閱讀了與「工匠-學者」的有關中外書籍,如工匠的身體,1600年前後-科學革命中工匠的作用,寫成了《工匠傳統》一文投稿中。 2018年,閱讀剛屯下的《自私的基因》《盲眼鐘錶匠》,還準備閱讀威爾遜的鴻篇巨著《生物社會學》。 希望能夠獲得《基因傳》。關注貴號將近一年,收穫不少!希望繼續啟迪讀者。恭祝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X.manman
2017年一共讀了6本書,其中感觸最大的就是《得未曾有》,讀《得未曾有》的感受是,開始的時候字面上理解這幾個字,得到了從未擁有過,特別的像生死的時候我們都沒有帶走任何東西,書中慶山遇見的那四個人,也是大家都想遇見的朋友,可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那個機緣,我非常喜歡慶山的生活方式,也非常嚮往她完美的生活體驗,但自己卻無法做到,因為有太多的牽絆不捨得放下,有太多的人不能放下,每個人的一生一世都會有遺憾,我想不是得未曾有,我得到了遺憾,也擁有了遺憾,也不後悔任何事,感謝慶山的書,能在書中體會良多,也是一種經歷吧,雖然沒有實際的體會過,但您的體會或許跟我一樣。我們還是三觀相同的。2018年計劃,自己能看30本書左右,增加一下自己的閱讀能力,有些書雖然看了,卻讀的不是很明白。2017年已經過去,但是感恩遇見知識分子,讓我知道有那麼多人在奮鬥努力的鑽研科學技術,也2018年希望知識分子,能被更多的人發現。
永拓
2017年讀書尤其是教材知識型get到了要會做思維導圖的技能,幫助自己理解書,以庖丁解牛的方法去做,這樣才能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另外要多讀大部頭的書,走出舒適區
大白
2017年讀的印象最深的一本書是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孫少安兩兄弟在時代浪潮中的自我奮鬥與沉沉浮浮讓人讀來十分感慨,最後的略帶悲劇色彩的結局也讓人不得不唏噓命運的無常。2018希望自己能安靜的多讀些理工類專業書籍,所以很想得到文中的引力波和數學簡史兩本書,祝願2018知識分子越辦越好!
lucy123456
毛姆說,閱讀就像隨身攜帶的小型避難所。是的,閱讀讓精神更自由,讓世界更美好。2018小目標50本,主要在經濟、科普、歷史方面:逃離不平等、智能機器的未來、數學簡史等。閱讀誠可貴,分享價更高,願知識分子微店越辦越好。
張志坤
2017年,我閱讀了英文版的Economist等圖書、報紙,主要是為了更新自己的思路和知識儲備,雖然在基層工作,也絕不能掉隊!
子車
回顧2017年的閱讀生活和購書記錄,除了最近一個月的,竟然一片茫然!忘了自己讀過、買過些什麼書,是因為沒有作讀書筆記的緣故,還是因為自己坐了一夜的車,大腦缺氧?抑或是閱讀時印象不深、未加思考? 翻看了圖書館的借閱歷史,才發現竟然也是讀了十幾本書的,雖然可能只佔到了借閱總數的1/10。 2017年最大的閱讀發現(或者說證驗)是:最易影響人的、至少就自己而言,仍然是文學作品,比如說《軟埋》、《不乖的哲學家》、《說部之亂》。 研究類的,本業之外,主要讀了利科的《愛與公正》《自身:作為一個他者》;發現了張文江老師。 2018年,最小閱讀計劃是本業之外,文 史 哲 經 理 至少各讀一本,以精深為務,一定作筆記。暫定:文讀黑塞的《玻璃球遊戲》,史讀《紅太陽是怎麼升起的》,哲讀《如何以言行事》,經讀《人、經濟與國家》,理讀一本物理科普書,如果可以的話,就《引力波》了!
幸福佐佑
我是《科學隊長》的小隊員,2018元旦,面對100本好書,我好激動!閱讀,象空氣和水,一日不可缺!感恩《知識分子》伴我成長!好想現在就讀《星座日曆》!
梁嘉
哇塞!這是一大早起來看微信,看到的最好的消息了!數學簡史肯定是我想看的,不論如何也會弄到一本。另外就是,我個人的觀點,科普工作,也許不論在美國還是中國,都有一點走偏,科普現在有一點掃盲的感覺,各種寫的非常棒的書,拓寬了很多視野。但我個人感覺,科學,最大的特點不是知道的多,而是不相信權威,不依賴單純推理,用實驗方法驗證某些結論。這個也許是為什麼多少年來,大眾科普知識上來很多,但是依然科學素養幾乎沒有。
輿論領袖
感謝「知識分子」,過去的一年,伴隨本號,了解了許多過去不知道的東西。 17年無論怎樣,都過去了。展望18年,讀書計劃是: 1,閱讀科技史, 2,閱讀文學史 3,閱讀優秀的科普著作。 2018年來了, 新年快樂! 在新的一年, 讓我們每個人都要一起努力! 愛你,愛知識分子! 另外,我想要《星座日曆》
穎沁
2017年書讀的太少,主要還是技術方面,2018本來沒有計劃,但是現在想一個月讀一本,希望看看關於文藝復興和思想啟蒙方面的歐洲歷史
山美
一早起來看到這條推送(已經算早了),想起了昨天朋友圈裡有朋友曬的一年都幹過什麼事,看過什麼書。一比起來,我卻什麼都沒幹。我也想過一個嶄新的2018,好好地看書! 讀書計劃:那就從最簡單的開始吧,一個月兩本書。
踽踽
2017年,感覺書單很長,但閱讀的仍不夠 這一年,餘英時的《重尋胡適歷程》李澤厚《美的歷程》和劉緒源《李澤厚談話錄》揭開了我這一年閱讀的序幕 隨後是徐賁的《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國民》《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三本書,在繁忙的學業忙裡偷閒看了基本,收穫頗豐,思想的利劍更加鋒利 唐德剛的《從晚清到民國》和英國史學家藍詩玲的《鴉片戰爭》(劉悅斌譯本)則是後續的補充 張鳴教授《辛亥:搖晃的中國》和《帝國的潰敗》也給我帶來了很充實的閱讀時光 年末掃了一波小說盲,看了《龍族》和《巴黎聖母院》 就這樣一年就過去啦 希望18年看見更好的自己
韓佳巍
我是大學理工科青椒。由於工作原因,大量的閱讀時間都分配給了專業文獻。我在2018年要加強專業知識以外的閱讀量,以豐富內心、充實頭腦。
Yuxiao
讀書是終身習慣,再忙再累,每天也要花些時間讀會兒書。我的2018年讀書計劃是兩周讀完一本書。
大青蛙
真是不好意思啊,去年只是知道引力波,書卻一本沒看過,今年努力!
HTH
新的一年,真正開始在北京的科研生活,希望18年讀更多的書,想了解更多數學和AI的故事
陸申翌
我在2017年讀了數本《甲骨文叢書》,今年計劃讀讀吳軍的《大學之路》和《文明之光》,以及去年下半年新出的《甲骨文叢書》,我覺得long ago和far away的人和事對我有很強的吸引力。
nyc
2017,讀的最辛苦的一本書,《從細胞到臨床》,但是收穫最大!其他的書讀起來還好啦,尤其是心理學方面的書,感覺自己通過讀書,內心成長強大了不少。 2018,還是願意讀醫學相關類圖書。
steven
2017年最初的閱讀計劃是每兩周讀一本書,後面發現略有困難,就改為一月一本,勉強能夠做到。讀了擺渡人,月亮與六便士;眾病之王,吃貨的生物學修養;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以及如何閱讀一本書和開復博士的人工智慧。每讀完一本書都能有新的領會!像是浙大青千王立銘老師的吃貨的修養,真是恨不得兩天讀完, 集知識性趣味性和可讀性一體,羨慕這樣的科普才華。如何閱讀一本書書如其名,教人們從主動閱讀以及主題閱讀的角度把握一本書甚至是一個知識方向。甚至對閱讀科研文獻都很有啟發性。大愛之!最近還讀了親密關係,現在正在讀某本火星人和金星人的暢銷書。作為理工科的研究生,慢慢發現雖不木訥,但也不是很能得心應手的和異性保持良好關係,學習之!知識分子是自己置頂的公號,愛之。在新的一年裡祝自己也祝大家新年新氣象 心想事成 萬事如意!希望能得到數學簡史
亞熙
看完《時間簡史》、《人類簡史》再來一本《數學簡史》吧
夏鵬飛
2017年正是臨床部分課程的學習,圖書館一百多次借閱記錄,多半是參考資料。但是擠出時間看了一部分醫學史和醫學社會學也是我不小的收穫。2018年是結束臨床,開始衛生部分課程的學習,希望能在紮實的專業學習之外,開拓眼界,成為夢想中優秀的衛生科學家,在促進群體健康的宏偉目標上,邁出自己的步伐。
於善棟
感謝知識分子,開闊了我的眼界,因為平時既要顧及臨床工作還要在業餘時間做科研,最近幾年讀的閒書屈指可數,深感自己越來越無知,2018年先定一個小目標,讀10本書,先從科學史類的開始
白一瓊
2017年讀了《智能時代》《蒙臺梭利教育法》《管理世界》《領導決策信息》《南京大屠殺》《我的事業是父親》《做最好的自己》《我聽到籠中鳥在歌唱》《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學習型組織的五項修煉》等書,2018年我想學習一些現代實用工作技能、管理以及具有獨立思考的人文、心理、文化方面的書。
王國磊
作為哲學專業的研究者,對科學的持續關注與了解是「愛智慧」的人在物質世界進行探索的題中之義,科學的進步深刻地塑造了社會,並深刻地影響了人類認識世界的方式觀念。過去一年很榮幸在知識分子工作,結識了許多朋友,感受到了科學家的科研和生活,新年來臨,祝願知識分子越來越好。自己將持續閱讀信息科技和人工智慧領域的科普讀物,在公權力肆意侵犯私人領域的時代,技術的濫用將進一步壓縮公民社會的個體自由空間,希望自己對技術的關注有人文層面的警戒,與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