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華語經典打造中國音樂劇,是個正確的道路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不能說的秘密》音樂劇

提到音樂劇,我們首先想到的當然是《歌劇魅影》、《貓》和《媽媽咪呀!》等百老匯的經典音樂劇目。也正是因為如此,百老匯這條貫穿紐約曼哈頓第六大道到第八大道的街道,由此成為了音樂劇的代名詞。而由於音樂劇如今在全球的滲透性,以及它在各種音樂形式中的融合,甚至還讓那種上世紀初美國Big Band時代的音樂曲風,都被稱為了百老匯風格。

而在華人領域呢?這幾年關於中文原創音樂劇的消息倒是不絕於耳,但音樂劇作為一種非古典的藝術形式,它想要真正獲得更多人的認可,就只有一個通行的標準,就是公開表演時,會有大量觀眾買票入場,以及很多年後,人們還可以對你念念不忘,並且劇目可以不斷循環加場。

以這個標準來衡量華人世界之前的音樂劇,想來想去,可能也就只有《雪狼湖》了吧?

其實和百老匯對於音樂劇有系統的規劃和打造一樣,音樂劇這樣的項目,除了藝術本身的內容質量之外,更需要有一個大的格局,來推動一個行業的發展,單靠零敲細打是沒有用的。

最近,隨著《不能說的秘密》和《捆綁上天堂》這兩部音樂劇的上演、以及即將上演,也讓環球百老匯這個品牌呼之欲出,與美國百老匯金牌製作團隊聯合打造內容,並且在劇目上持續不斷的推出,再加上選擇IP的眼光獨到,都讓人們可以在今後,認準環球百老匯這個品牌,就像看美國音樂劇,人們總是喜歡百老匯這個百年老店一樣。

《不能說的秘密》原本是周杰倫的電影作品,去年年底,環球百老匯在集結百老匯頂級主創團隊製作,並在天橋藝術中心全球首演後,這部音樂劇也獲得了空前的成功,於是在今年9月1日至4日,又於北展劇場進行了第二輪的演出。

從電影到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也由此形成了一個大的IP,當然周杰倫本人,同樣還是華語樂壇一個更大的IP。事實上,國外的音樂劇,這幾年雖然同樣受到了觀眾的喜歡,但很多時候還是局限在一線城市的少數觀眾這裡。因為來自域外的語言和音樂,肯定會造成一定的文化隔閡,擋住了很多對音樂劇抱有興趣的觀眾。

這也使得音樂劇在國內有了一定程度的誤解,甚至被認為是一種唯雅的精英文化。其實音樂劇在美國和歐洲地區風靡那麼多年,恰恰就是因為其雅俗共賞的一面。音樂劇好比就是當代的歌劇,以更現代的音樂表現形式來呈現,而音樂劇和歌劇的區別,其實也類似是流行歌曲和詠嘆調的區別。

音樂劇其實是一種音樂文化的延伸,從七十年代到今天,華語流行音樂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之後,其實也積累了大量優秀的流行音樂經典,這也正是如今發展中文音樂劇的一個重要基礎。音樂劇的主體,很關鍵的一部分就是其中的音樂(歌曲),它既是劇情的潤滑劑,更是舞臺的支點,也是它不同於其它影視作品的重要特徵。

此次周杰倫的音樂劇《不能說的秘密》,就是從周董的經典曲庫中,選取了二十多首經典曲目,而即將上演的音樂劇《捆綁上天堂》,同樣會精選大量李宗盛的經典作品,作為整部音樂劇的核心。這兩部劇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就是因為周杰倫和李宗盛作品的傳唱度和影響力,而讓它們成為標準的點唱機音樂劇(Jukebox)。

李宗盛音樂劇《捆綁上天堂》在紐約舉辦新聞發布會

周杰倫與李宗盛,無疑都是華語樂壇不同時代的代表音樂人,他們的作品都影響了不止一代的年輕人。這些歌曲在經歷歲月的洗禮後,就像血液一樣,進入了每個華人的身體,這也讓由這兩位音樂人作品作為主導的音樂劇,讓所有華人沒有任何接受的難度,而且真正做到接地氣。

其實,這恰恰也是環球百老匯品牌出現之前,很多華人音樂劇的一個死結,用了高規格的舞臺,請了超一線的演員,有著很優秀的編劇,但音樂劇卻並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市場反饋,因為很多音樂劇恰恰就是忽略了最重要的音樂這一環,沒有好音樂,又怎麼能夠成為好的音樂劇?現在有了環球百老匯結合華語經典流行樂,以及百老匯頂級製作團隊,在內容和技術上的雙重打造,也讓中國的音樂劇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

除此之外,華語流行音樂發展到今天,實際上也應該有一個文化提升的階段了。就像西方的流行音樂,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文化一樣,華語流行音樂同樣不應該是音樂食物鏈中的下遊,是在很多人眼裡不入流的藝術形式,甚至是低俗文化的代表。

但流行音樂獨特的感性表達,加上在音樂性上更多元的融合,其實讓它具有更為開放的藝術生命力。而如果加上音樂劇這個載體,通過語言、臺詞、情節、表演等多種的藝術表現形式融合,音樂劇也會讓華語的流行音樂提升到一個更高的層次,反過來甚至可以刺激整個華語音樂產業的發展。

如今,你問我中國音樂劇要去向何方?我指著環球百老匯的方向。

(作者/愛地人)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鳳凰網立場。本文系鳳凰娛樂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李宗盛作品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啟動巡演 用經典感悟人生
    這部由李宗盛親自定名的華語原創音樂劇採用美國百老匯經典「點唱機音樂劇」模式,通過李宗盛的近三十首經典音樂作品串聯起整部作品,讓觀眾能夠在欣賞一首首熟悉的李宗盛音樂的同時,更加體會一場關於愛而不得的人生旅程。據悉,該劇可謂是眾星雲集。繼之前演員白百何官宣參演音樂劇後,演員黃渤也加盟音樂劇。
  • 2019中國音樂劇公司TOP30
    其實,原版引進外國經典劇目雖然風險小、回報高,但多少存在語言問題,很難吸引到普通消費者。更為重要的是,引進劇並不能解決音樂劇產業上遊的人才培養和劇目製作問題。要想打好產業基礎,突破圈層限制,真正培養起大眾觀看音樂劇的興趣,還要靠中文版和華語原創,尤其是後者;同時,演出市場的「終極黏性」,也唯有本土製造的優質劇目才能提供。
  • 中國百老匯公司成立 將打造周杰倫作品音樂劇
    中國百老匯公司的成立宗旨是以全球最新的頂尖現場娛樂演出為核心價值,公司輔一成立即參與了百老匯與巴黎聯手打造的全新劇目《花都豔舞》(An American in Paris)的投資,還在極短的時間內與當今華語樂壇最受推崇的兩代音樂創作人李宗盛及周杰倫達成合作意向,攜手打造華語原創音樂劇,並且還將引入全球目前最新最熱的身歷其境主題劇院(Immersive Theatre),同步培養戲劇專業人才以及兒童藝術教育
  • 扶持原創劇目步履不停,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歷經曲折終相見
    電影原班主創歷時三年精心打磨,此次劉令飛將攜手小演員們共同呈現這部講述成長、聚焦自我追尋的音樂劇。圖說:音樂劇《尋找聲音的耳朵》 官方圖此次展演季的閉幕劇是由史航編劇、孟京輝導演的經典搖滾音樂劇《空中花園謀殺案》,將於10月10日至11日登陸文化廣場。
  • 李宗盛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神仙陣容匯聚 打造超級明星版音樂劇
    1993年,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霸王別姬》上映,自此誕生了至今仍無法超越的中國經典電影。與此同時,作為電影主題曲的《當愛已成往事》更是成為華語樂壇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二十六年後,由李宗盛親自擬定命名的同名音樂劇《當愛已成往事》確定於今年11月開啟演出。
  • 中國音樂劇的未來還是要靠原創
    原標題:上海正在打造亞洲演藝之都,一群年輕人夢想「音樂劇」澎湃  中國音樂劇的未來還是要靠原創  排練結束,胡芳洲還很興奮。時間已過午夜,地鐵停運,只能用手機點開打車軟體,終點定位南翔。路途遙遠,排練費不抵打車費,這是他過去兩周常面臨的窘境。
  • 領銜「中國式」音樂劇
    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7月1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開演。對於多年來成功引進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貓》、《歌劇魅影》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來說,這是其音樂劇產業化的第二步。他們還將計劃在此後陸續推出一系列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和原創音樂劇。
  • 2021上汽MARVEL R助力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
    12月7日,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響起原創華語音樂劇《生死籤》選段《Bea Man》,上海國際音樂劇節推廣形象大使鄭雲龍深情獻唱,揭開了演藝大世界——2021上海國際音樂劇節的序幕,2021上汽R汽車MARVEL R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也即將到來,將為音樂劇愛好者獻上第一縷春之聲。
  • 《媽媽咪呀》中文版開創中國音樂劇產業新格局
    根據李長春同志關於「借鑑國際演藝產業先進模式,打造若干個享譽海內外年演出上千場的大型演藝企業」的指示精神,在調研分析歐美、日本音樂劇產業成功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以音樂劇製作營銷為主營業務,以包括港澳臺、東南亞在內的華語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創造走向世界的中國原創音樂劇為目標的亞洲聯創公司應運而生。其開張大戲《媽媽咪呀》中文版,是首部改編自世界經典音樂劇的中文版大製作。
  • 5部作品入圍「2019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
    ……昨天下午,在文化廣場的排練廳裡,一群還略顯青澀的同學圍坐在一起,朗讀著一樣青澀的原創音樂劇劇本,接受專家和音樂劇迷的「考驗」。歷經3個月的打磨,「2019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5部華語原創音樂劇入圍作品正式亮相,完成這次「期中匯報」也將從這5部創作中選出更具挖掘空間的作品,進入下一階段的孵化。作為孵化評審之一的費元洪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 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明年華麗再啟
    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明年華麗再啟 原標題:   東方網8月23日消息 「炸裂的演技」、「華麗的舞臺」和「震撼的live實力」,百老匯殿堂級經典音樂劇《變身怪醫》中文版兩年前的首度亮相不僅讓一批偶像氣質與實力兼具的音樂劇演員脫穎而出
  • 首屆華語音樂劇大賞,上音音樂戲劇系深度合作、榮耀呈現
    19個音樂劇劇組100多位演員同臺4小時馬拉松式展演「明天會更好」2020華語音樂劇大賞將於8月2日在上音歌劇院舉行,來自12家音樂劇出品製作機構
  • 【劇場見】音樂劇在中國
    國家大劇院美國音樂劇譯成中文在我國上演的有三個劇目,即《樂器推銷員》、《異想天開》和《窈窕淑女》。這三劇均是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的著名作品。2002年1月中旬,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師生在北京上演了美國百老匯音樂劇經典劇目《西區故事》,共10個片斷,使首都觀眾再次目睹了美國音樂劇在中國舞臺上演出的風採,引起了強烈的反響。應該說,這是一個中國音樂劇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對我國藝術家了解國外音樂劇的歷史與現狀,促進中國音樂劇的創作、表演、理論研究的繁榮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
  • 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經典再現 金曲「回憶」唱響申城
    6月8日,由聚橙網、聚橙音樂劇主辦的世界經典原版音樂劇《貓》2018中國巡演上海站媒體見面會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舉辦!此次原版音樂劇《貓》巡演率高規格和倫敦西區駐場豪華陣容而至,闊別十餘載,終於再度回到上海與觀眾見面。
  • 音樂劇大師韋伯的女性音樂劇《周日戀曲》,中文版主演譚維維
    曾經創作了《貓》和《歌劇魅影》等一系列傑作的音樂劇大師安德魯·勞埃德·韋伯,也曾經有過《周日戀曲》這樣小製作的經典作品。去年8月,由韋伯創立的英國真正好集團與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籤署戰略產業合作,僅僅半年,雙方就攜手推出了中文版音樂劇《周日戀曲》。韋伯精心選擇了這一部他珍愛的作品,以此作為打響中國市場「頭炮」。
  • 演藝大世界迎來首部中國版「歌舞線上」,巡禮224部華語音樂劇孵化...
    舞臺臺側的景片上,一串串美妙的音符訴說著創作者腦中的靈感如何變成音樂劇作品的曲折歷程;看似雜亂無章的漢字投影,其實來自幾百個孵化劇本的開篇首字,記錄著原創音樂劇的成長……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表示,自2019年年初開啟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兩屆活動共收到了224部包羅萬象的投稿作品,三四百位有才華、有熱情的創作者參與其中,為中國原創音樂劇發展點燃了新的動力。
  • 在上海,一群年輕人夢想「音樂劇」澎湃
    1996年出生的孫浩程萌生把它改編成音樂劇的想法。今年,他第二次把《南牆計劃》劇本投給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華語原創音樂劇孵化計劃」,從147部徵集作品中脫穎而出。經兩輪遴選、數月打磨,昨天,《南牆計劃》和《兩個人的城》《無法訪問》《你在哪裡?》三部作品,在上劇場面對200個觀眾和業內人士的檢驗。  近年來,國內音樂劇市場快速發展,但仍缺少原創爆款。
  • 中國首部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即將復排重演,演員招募ing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2005年,中國第一部大型原創音樂劇《金沙》不僅締造了成都城市文化名片,也開啟了「中國製造」音樂劇時代。此前,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演藝集團獲悉,《金沙》將於2020年復排重演,讓「成都創造」經典永流傳。
  • [專訪]鍾麗芳:打造李宗盛作品音樂劇,一定要匹配最好的團隊
    以往我們只能用耳朵來聆聽這些歌曲的魅力,而現在有一部匯聚李宗盛音樂作品的音樂劇正在籌備,我們將在劇院中通過戲劇看到一個不一樣的、別人心中的李宗盛。近日,該音樂劇的出品人、製作人、君舍文化董事長暨CEO環球百老匯董事長鍾麗芳女士接受了鳳凰網娛樂的獨家專訪,詳細介紹了音樂劇的籌備進度、工作坊排練情況、以及音樂劇接下來的規劃。
  • 讓你一次看個夠!19部劇目百餘位演員8月聯袂獻上華語音樂劇大賞
    「一百多位音樂劇演員登臺,我們要準備一百多支麥,這是音樂劇史上前所未有的。」今天,2020首屆華語音樂劇大賞在上音歌劇院舉行了發布會,藝術總監、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戲劇系負責人安棟在介紹本次大賞的同時,也坦言了即將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