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咪呀》中文版開創中國音樂劇產業新格局

2020-12-23 新華網客戶端

    2011年,世界著名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開演,首輪在上海演出32場,票房收入過千萬元,年內將在國內巡演200場。這是出品方亞洲聯創(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探索中國音樂劇產業化運作的積極成果,也是亞洲聯創主要股東方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公司在共同開拓音樂劇市場,推進產業化發展中邁出的重要一步。

    根據李長春同志關於「借鑑國際演藝產業先進模式,打造若干個享譽海內外年演出上千場的大型演藝企業」的指示精神,在調研分析歐美、日本音樂劇產業成功模式和經驗的基礎上,以音樂劇製作營銷為主營業務,以包括港澳臺、東南亞在內的華語地區為目標市場,以創造走向世界的中國原創音樂劇為目標的亞洲聯創公司應運而生。其開張大戲《媽媽咪呀》中文版,是首部改編自世界經典音樂劇的中文版大製作。中文版《媽媽咪呀》憑藉精良完美的製作,嚴謹到位的表演,引起了業界、媒體和觀眾的高度關注。原版製作人、曲作者及國際業界人士對該製作的開拓性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一、跨國合作引入先進理念,強強聯手放大優勢資源

    「亞洲聯創」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CAEG)、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SMG)、韓國CJ集團共同出資組建,中方股東控股80%。CAEG擁有全球演出業務資源、豐富的市場經驗和演出院線,SMG擁有覆蓋全國的優質媒體資源,CJ集團擁有成熟的國際文化產業經驗。三家集團跨產業跨領域整合資源,以上海為中心打造輻射整個華語地區的中國音樂劇產業運營平臺,完善音樂劇產業投融資模式,提供音樂劇產業發展所需要的內容製作、演出院線、市場營銷、媒體資源和票務網絡系統等配套資源,實施音樂劇人才培育戰略,增強中國音樂劇產業在世界音樂劇市場中的競爭力。

    三家集團在音樂劇產業領域以資本為紐帶的緊密合作,不僅放大了各自既有優勢,更是一次文化資源跨區域、跨領域、跨國度整合的有益嘗試,一個充滿潛力的音樂劇產業市場體系雛形初現端倪。「亞洲聯創」通過《媽媽咪呀》中文版項目運作,迅速有效地整合三家股東方的優勢資源,積極探索文化產業新模式,有利於推動文化產業新的增長點和全新產業鏈的迅速形成。

    二、版權為先培育創意團隊,金融槓桿撬動產業格局

    以國際版權合作為基礎的《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誕生,不僅意味著這部被譽為21世紀最成功音樂劇的大家庭中又多了一個「中國面孔中國聲音」,也代表著中國音樂劇產業已經從引進西方原版音樂劇演出的第一階段,進入到了經典音樂劇版權合作的第二階段,並為邁入在國際標準的高度上推出中國原創音樂劇的第三階段奠定了堅實基礎。以內容創意為核心,涵蓋宣傳策略、市場營銷等的版權合作的音樂劇產業創新思路,貫穿於《媽媽咪呀》中文版製作全程,使以《媽媽咪呀》為代表的歐美音樂劇產業百年成功模式能夠在中國市場成功複製,為打造中國原創音樂劇,進而實現國際版權輸出積累了寶貴經驗。「亞洲聯創」在版權合作的過程中著力打造完善以優秀音樂劇創作、技術和職業演藝人員為基礎的人才平臺,也將為最終實現國際水平的音樂劇中國原創提供全方位的人才儲備。

    三、成功經歷驗證產業模式,演出產品實現批量生產

    作為世界經典音樂劇改編為中文版的首次嘗試,《媽媽咪呀》中文版首輪演出就贏得了觀眾美譽和市場成功。首演中,動人的故事和精彩的表演,使全場觀眾的笑聲、掌聲和歡呼聲不絕於耳,返場表演時臺下所有觀眾都站起來,跟隨舞臺上的節奏一起拍手、合唱、歡呼。這一盛況,在而後的數十場演出中場場重現,熱潮始終不減。專程來華的《媽媽咪呀》全球製作人朱迪·克蕾默看完演出之後非常激動:「演出非常成功!眼淚一直在我眼眶裡打轉。看上去很美,聽上去很美。姑娘們美,小夥兒們酷,主要演員們水平一流!」劇目曲作者ABBA樂隊主唱比約·烏爾韋厄斯對演出的成功讚不絕口:「今天看這臺演出,我非常非常自豪,我一直在掐自己,我坐在中國觀眾中間看這臺演出,這是真的。今天的演出讓我驚呆了,我能看到演員們是百分百地付出,毫無保留,我熱淚盈眶。」

    新華社、中央電視臺、文匯報、解放日報等國內多家媒體以及美國時代周刊、英國BBC等國際主流媒體,均對《媽媽咪呀》的成功首演進行了較大篇幅的報導,認為該劇首戰告捷,標誌著中國音樂劇產業已經從引進西方原版音樂劇的外來產品營銷階段,上升到以版權合作為基礎、涵蓋產業鏈全程的經典音樂劇中文版製作階段,用市場實踐證明中國完全有能力掌握國際標準、製作世界經典音樂劇,並進一步驗證了中國音樂劇產業的巨大潛力。

    《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良好開局,為下一步全國巡演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領導向作用。該劇以國際標準、中國製作的優秀產品形象亮相全國市場,為與國際市場接軌,實現中國演出行業期待已久的駐場加巡演的產品組合,批量化生產營銷模式,提供了寶貴的經驗。「亞洲聯創」下一步還將積極借鑑國際成功市場模式,注重與金融企業的對接,以項目股份融資不斷引進社會投資,以創新思路撬動音樂劇產業的跨越式發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供稿

相關焦點

  • 中文版 《媽媽咪呀!》領銜「中國式」音樂劇
    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7月1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開演。對於多年來成功引進原版音樂劇《媽媽咪呀!》、《貓》、《歌劇魅影》的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來說,這是其音樂劇產業化的第二步。他們還將計劃在此後陸續推出一系列世界經典音樂劇中文版和原創音樂劇。
  • 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要駐演5年
    什麼時候咱也能像百老匯、倫敦西區那樣,讓一部好的音樂劇長期駐演就好了!國內很多致力於音樂劇產業的人都懷有這樣的希冀。昨天,一縷「曙光」投射而來——作為國內首家以音樂劇為主營業務的娛樂產業公司,亞洲聯創(上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將致力於推動國內音樂劇的駐場演出,而首道大菜是中文版《媽媽咪呀!》。
  • 中文版《媽媽咪呀!》:中國音樂劇或可達到的「小目標」
    【原標題】中文版《媽媽咪呀!》:中國音樂劇或可達到的「小目標」《媽媽咪呀!》是全世界常演不衰的經典音樂劇,1999年在倫敦西區誕生並駐演近20年,在紐約百老匯也曾駐演14年,各種語言的國際版更是數不勝數。曾經一度每一天都有七個版本的《媽媽咪呀!》同時在全球上演。
  • 《媽媽咪呀!》中文版華麗回歸
    誕生於2011年的《媽媽咪呀!》中文版,不但打破了在此之前僅有為數不多的經典國外音樂劇巡演版來華的現象,而且實現了中國音樂劇產業發展的一次成功創舉。在闊別四年之後,《媽媽咪呀!》中文版將於今年11月開啟全新演季,在廣州和北京兩地進行為期兩個半月的首輪演出。  英國品質 中國鑄就  作為世界第一音樂劇,《媽媽咪呀!》
  • 中文版《媽媽咪呀!》再回歸
    「那女孩,那姿態,跳舞是她最愛……」「媽媽咪呀,再靠近一點,快快,讓我回到你的身邊……」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第四季《媽媽咪呀!》中文版在闊別中國演出市場4年後再次回歸。《媽媽咪呀!》中文版是這部音樂劇的第14種語言版本,自2011年7月在上海首演以來,已在中國演出400餘場。
  • 本土音樂劇的野望:中文版《媽媽咪呀!》為誰而生?
    這是時隔多年後《媽媽咪呀!》重新整理著裝,向著嶄新的市場進發。在兩天前(7月27日)的晚上,中文版《媽媽咪呀!》迎來了自己的第500場演出。「在中國的市場你會感覺《媽媽咪呀!》是一個異類,做了一季兩季到今年已經是第四季了,是一個長跑型的選手。
  • 中文版《媽媽咪呀!》為誰而生,本土音樂劇的野望
    這是時隔多年後《媽媽咪呀!》重新整理著裝,向著嶄新的市場進發。在兩天前(7月27日)的晚上,中文版《媽媽咪呀!》迎來了自己的第500場演出。 2010年,看見了中國音樂劇市場的潛在可能性,中國對外文化集團、上海東方傳媒集團和韓國娛樂巨頭CJ集團三方聯手組建了亞洲聯創,推出了中國第一部全版權複製的本土化音樂劇《媽媽咪呀!》。2011年7月,在上海的首輪32場演出總收入達1600萬元,隨後的三年,《媽媽咪呀!》在全國20多個城市巡演超過400場,票房近2億,創造了當時的票房奇蹟。
  • 《媽媽咪呀!》中文版讓藍海沸騰起來
    音樂劇產業現在就是一片藍海。田元這樣定義從音樂劇《媽媽咪呀!》開始起步的中國音樂劇產業。2010年11月,亞洲聯創公司轟然入海。成立後的第一個大動作就是推出世界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的中文版。《媽媽咪呀!》中文版自7月8日在上海大劇院首演以來,就取得了不俗的票房表現。據主辦方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票房已經過千萬。「我們是國內第一個從產業思維去打造音樂劇的公司,要樹立行業的標準。」
  • 《媽媽咪呀!》中文版歡樂全面升級 廣州首發
    華人夢想總經理田元,身兼《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製作人。在她看來,該劇之所以「叫好又叫座」,很大程度得益於對「英國品質」和「中國鑄就」的雙重堅持。而再次出發的全新演出季,在前三季演出的紮實積累的基礎上,將會在細節上更加精益求精。而巧妙融合的與時俱進的「中國式」幽默元素,更是《媽媽咪呀!》中文版的顯著特色。
  •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獲認可 在京演出將持續至1月5日
    由陳松伶、邱玲、溫陽、高飛、沈小岑等主演的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天橋藝術中心開啟全新「升級版」演出季的首演周。膾炙人口的歌曲、精緻有心的編排、幽默詼諧的對白、相得益彰的歌舞;謝幕時,全場一起歡歌起舞,氣氛熱烈溫馨……這部誕生於1999年的經典「點唱機音樂劇」,再一次以中文版的形式贏得了中國觀眾的認可和喜愛。
  • 《媽媽咪呀!》中文版首演 臺詞冒流行語上海話
    《媽媽咪呀!》中文版昨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禮  國產音樂劇掀開「描紅」一頁  昨晚,由亞洲聯創出品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在上海大劇院舉行全球首演禮。這一歐美音樂劇中文版的「試水」之作問世後,意味著中國音樂劇市場開始從引進西方原版音樂劇階段進入到經典音樂劇製作的「描紅」階段。
  • 《媽媽咪呀》中文版演出場次過半 深度對話愛音客
    作為享譽全球的音樂劇《媽媽咪呀》的第14個語言版本,《媽媽咪呀》中文版的製作和演出過程中,同樣有愛音客的身影。提起愛音客與音樂劇,與《媽媽咪呀》中文版的淵源,我們特別與兩位資深「愛音客」——天津音樂學院藝術管理系肖明霞老師和親歷《媽媽咪呀》中文版招募工作的韓笑,展開了一場關於「中國音樂劇」、「關於《媽媽咪呀》中文版的對話。
  • 《媽媽咪呀!》中文版再赴五年之約
    陳松伶飾演單親媽媽。剛剛結束了在廣州的20餘場演出之後,由演員陳松伶、高飛主演的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北京站的演出於12月14日晚在天橋藝術中心正式亮相。作為一部膾炙人口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
  • 2019向經典致敬《媽媽咪呀!》中文版「返鄉」上海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劇照最近一個半月以來,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正式「再出發」,先後在廣州和北京創造了幾十場的熱力和驚喜,也收穫了來自當地觀眾的十足肯定。作為全世界演出場次最多的音樂劇之一,《媽媽咪呀!》
  • 大劇廝殺的2019,《媽媽咪呀》中文版霸氣返鄉上海!
    從2018年的11月開始,廣州和北京的朋友們應該都被這部熱鬧回歸的非凡音樂劇刷了屏,甚至滿大街小巷都看到她的LOGO和海報,它就是——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媽媽咪呀!》的舞臺下,更是吸引不少明星粉絲紛紛前來打卡打call!如果你在現場,或許就能在你的隔壁座位收穫「明星彩蛋」呢!
  • 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主題曲首播 張靚穎演唱
    馳名全球的音樂劇《Mamma Mia!媽媽咪呀》中文版即將登陸京城,中文版音樂劇主題曲《The Winner Takes It All》今日正式上線首播,此次,華語樂壇小天后張靚穎實力獻唱《Mamma Mia!媽媽咪呀》中文版主題曲《The Winner Takes It All》。
  • 盛大希臘婚禮為《媽媽咪呀!》中文版拉開序幕
    不過這15件美麗的婚紗並不是此次婚紗展的主角,它們的友情出演是為了襯託另一件華麗之作——重金打造的音樂劇《媽媽咪呀!》的全新希臘風婚紗!今年,音樂劇《媽媽咪呀!》女主角蘇菲在劇中婚禮上所著婚紗告別了14年來的歐式貴族風格,由英國設計師馬克·湯普森傾力打造的希臘風婚紗格取而代之。當晚首演,是這套全新婚紗在中國舞臺上的首次亮相。
  • 《有一說一》熱議 中文版《媽媽咪呀》山寨嗎
    在普通老百姓的眼裡,音樂劇似乎離生活還很遙遠。然而在這個夏秋季節,平日裡愛下館子、愛聽相聲的北京人,似乎又多了一道精神食糧,中文版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熱浪來襲!150億人民幣的全球票房,超4500萬觀眾的狂歡體驗,13種語言的翻譯版本,240多個城市的火爆演出,這部源自倫敦西區的經典音樂劇《媽媽咪呀》現在也有了第14個版本——中文版,中國演員出演,歌曲臺詞中文演繹,完全本土化。除了觀眾的好評不斷,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更是吸引大批明星粉絲前來捧場。音樂劇《媽媽咪呀》中文版,究竟有著一種怎麼樣的魔力,讓中國觀眾如此痴迷?
  • 《媽媽咪呀!》二輪開票 實力演繹「這!就是音樂劇」
    近兩年,隨著綜藝的加持、資本的注入等因素,音樂劇這個原本相對「小眾冷門」的藝術門類開始大放異彩。但回顧國內音樂劇的發展歷程,有一個名字是無論如何不能繞過的,那就是——《媽媽咪呀!》2011年,在倫敦西區和百老匯早已名聲大噪的音樂劇《媽媽咪呀!》
  • 組圖:中文版《媽媽咪呀》首演 ABBA原主唱亮相
    中文版《媽媽咪呀》群舞片段。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上海大劇院回傳新民網記者 周晏珵 上海大劇院回傳  【新民網·獨家報導】7月11日,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在上海大劇院舉行了首演禮,包括ABBA原主唱比約恩·奧爾瓦斯及原版《媽媽咪呀》製作人朱迪·克雷默均到場祝賀。同時,首演禮也意味著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全國巡演的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