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石是提高力量與技巧最快樂的方法之一。但持續時間較短,以及突然的墜落是抱石的主要問題,所以需要提高自己的耐力。嘗試高技術難度的動作,或者進行一些比你在巖壁路線上嘗試的更有難度的動作。所以,若想在攀巖運動中掌握抱石技巧,應該掌握哪些呢?一起來看一下吧。
通過體驗抱石過程中各種不同的攀爬類型,你會獲得很多也許要經過多年攀登才能得出的經驗。例如,你將體會到身體的張力,了解到腹部及後背下部肌肉群在大角度攀爬過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除此之外,你還將提升對不同握姿方面的知識與領悟:手指掐提、整手抓握、對形狀奇異的巖點的抓握,以及在其他看似不可能的情況下更好地利用它們。
你將專注於做出連續的動作,並且清楚如果發生跌落也不會受傷。然而,在任何一項訓練中都要注意,難度是需要循序漸進的,這樣才能避免肌腱扭傷。
避免常見的損傷
抱石的高強度特點,意味著你的身體處於比任何其他攀爬方式更易受傷的高風險狀態。以下提示與建議須瞭然於心:
1、用手指繃帶纏繞手指可避免肌腱損傷。這既是解決辦法又是預防措施。
2、攀爬前的熱身可以減少肌腱損傷。·按計劃進行訓練可以保持穩定而持久的體能與耐力,避免肘部的長期或嚴重損傷。
抱石(續)抱石中的攀登路線被稱為「難題」。因為它們通常都是距離很短,但卻很複雜,總目標是用一系列完美的動作解決這個「難題」。以下的「難題」包含三種通用的抱石技巧,當你開始自己嘗試抱石路線的時候,它們將會很實用。
坐式起身
此路線以坐式起身開始。這是一個應用於抱石中非常常見的技巧。通過從地面上開始行動,可以將動作次數最大化,尤其在短距離線路中。
足跟鉤掛
在起始動作中攀爬者抓住理想的手點,然後抬起一隻腳,以足跟鉤住某個巖點凸起的部分。這種方式稱做足跟鉤掛。
它通過使腿部與腳部處於緊張狀態來分散它們帶給攀爬者的重力。想採用這種方式,你需要有強健的腹肌才行。
腳趾捲曲
右腳反向利用腳趾頂在巖石的邊緣。攀爬者雙臂引體,利用足跟鉤掛的牽引和右腳腳趾捲曲產生的槓桿作用力進行攀爬。這樣的移動稱做腳趾捲曲。它對體力有一定要求,一旦使用攀爬效率很高。
完成動作
握點的傾斜分布使攀爬者須用前臂對支點進行牽引以使自身處於這些支點的下方。當身體的重力轉移至左腳後,右手移動到小的支點上。隨著手對巖點的爆發力推動,腿部習慣性站起。
預先籌劃
面對抱石線路,設想怎樣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對此,攀爬者一起商討決定使用哪些攀爬方式,以及怎樣使用路線上的巖點。
在攀巖運動中,若想掌握攀巖中的抱石技巧應該注意的哪些問題,你了解了嗎?趕緊學習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