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藝術人物|建築學家李道增、洛杉磯MOCA創始人辭世

2020-12-15 澎湃新聞

目前,受到疫情影響的國家有增無減,藝術行業的負面消息也在不斷增加。上周,曾師從梁思成的中國建築學家李道增在京逝世,享年90歲。80歲的洛杉磯著名藝術贊助人、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聯合創建人瑪麗·諾裡斯也不幸辭世,據外媒報導,死因是肺炎。

當前局勢下,藝術家也開始抱團取暖,馬修·巴羅斯在英國發起「藝術家互助」宣言,呼籲藝術社群的慷慨之舉。在北京,今日美術館上周宣布館長更替,新館長是前媒體人張然。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中國北京 | 建築學家李道增

90歲逝世,師從梁思成、精於劇場設計

李道增

3月1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建築學家李道增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李道增出生於上海市,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1952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師從梁思成。1988年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道增院士對建築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廣泛的設計實踐,並取得了卓越成就。他堅持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1998年,他提出了自己的「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主張因地、因時、因事制宜,強調城市設計和場所精神,並將其概括為: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得體、切題、兼容並蓄;「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同時強調細部設計。

1958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十周年,國家大劇院的建設被提上日程,時年28歲的李道增主持設計的「品字形方案」一舉奪魁,次年又被選為解放軍大劇院方案設計的負責人。可惜,因當時國家財力所限,兩個項目被迫中止。未能實現的國家大劇院設計,最終在清華大學百年會堂中的「新清華學堂」建築群彌補了遺憾。李道增主持設計了新清華學堂、校史館、蒙民偉音樂廳,以及中國兒童藝術劇場、北京天橋劇場、台州藝術中心等重要文化建築工程。他通曉中外劇場的歷史發展,是我國現代劇場理論研究與設計奠基人和開拓者。他對環境行為學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開設環境行為學、西方劇場發展史等創新課程,並為我國執業建築師制度與專業學位制度的國際化作出卓越貢獻。(整理/錢雪兒)

美國洛杉磯 | 藝術贊助人、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聯合創建人瑪麗·諾裡斯

80歲因肺炎辭世,對洛杉磯藝術與建築領域功不可沒

瑪麗·諾裡斯

瑪麗·諾裡斯(Merry Norris)是洛杉磯著名的藝術贊助人,也是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MOCA)的聯合創建人,上周一她因病辭世,享年80歲。據《洛杉磯時報》報導,她的死因是肺炎。

1984年,諾裡斯成為洛杉磯文化事務委員會的首任負責人,對於洛杉磯的文化建設,她功不可沒。為了改觀城市面貌,她大膽啟用年輕有為的建築師,洛杉磯中央圖書館擴建工程等一批地標性建築,都是在她的主導下誕生的。1992年《洛杉磯時報》評價,「文化事務委員會對市政項目有最終設計裁定權,這個委員會向來遇事拖延。諾裡斯改變了機構作風,也提升了設計的標準。」

諾裡斯的職業生涯是從聖巴巴拉藝術博物館的講解員起步的,1970年代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習室內設計,之後進入藝術諮詢領域。

執掌洛杉磯文化事務委員會後,諾裡斯全心投入了一項事業,即為洛杉磯打造第一流的藝術場所。她積極籌款,獲得了1350萬美元。1986年,由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磯崎新設計的博物館開放。

生前,諾裡斯堅持出席各類展覽開幕,並提供指導。她還幫助成立了著名的南加州建築學院(SCI-Arc),從1987年起擔任該校的理事會成員。

「瑪麗是過去四十年來洛杉磯藝術與建築領域的教母,」建築師Barbara Bestor說,「由於她的工作和不知疲倦的投入,洛杉磯變成了美國創意和前沿領域的搖籃。」(文/畹町)

英國 | 藝術家馬修·巴羅斯

疫情之下發起「藝術家互助」宣言,呼籲藝術社群的慷慨之舉

馬修·巴羅斯

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正在經歷因新冠病毒的持續蔓延而導致的不確定性。為了幫助他們度過難關,藝術家馬修·巴羅斯(Matthew Burrows)近日在社交網站上發起了一個簡單的宣言,請藝術家們互相幫助。

馬修·巴羅斯在自己的Instagram主頁上發起了「藝術家互助宣言」(Support Pledge)的項目,他在接受Artnet採訪時表示,這一項目是「對於當前情況的一次回應,這是一個創新性的舉措,通過藝術社群的慷慨,不僅能讓我自助,也能讓我的朋友和同僚們彼此幫助」。

巴羅斯的想法很簡單:願意參與的藝術家們曬出他們想要售出的作品的照片,價格不超過200英鎊(約合人民幣1652元),每當他們的售出價格超過1000英鎊(約合人民幣8262元)時,他們需要承諾以200英鎊的價格購買另一位藝術家的作品。

截至3月19日,這一項目下已經有1000多次的作品發布,巴羅斯希望這能夠轉變為1000次藝術家宣言,「那意味著有100萬英鎊將流入藝術家的手中,而他們中有許多人正在承受巨大的經濟壓力。」(文/錢雪兒)

中國北京 | 原artnet亞洲區總監張然

擔任今日美術館新任館長,接替前館長高鵬

張然

3月20日,今日美術館理事會發布館長任命公告,任命張然接任館長一職,前館長高鵬卸任後,受聘為今日美術館「榮譽館長」。

張然此前曾任國際藝術品線上平臺artnet亞洲區總監兼artnet新聞中文網出版人。在artnet任職期間,張然組建並帶領團隊開闢了大中華區及亞洲市場。張然出生於北京,在美國塔夫茨大學(Tufts University)取得藝術史和經濟學學士學位後,於美國杜克大學商學院獲得管理學碩士學位。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張然說自己原本沒有想過做美術館館長。「之前在artnet的工作主要是為客戶提供全球藝術市場的信息和數據分析產品,搭建中國與全球藝術市場信息和交易的平臺,主要面向藝術圈內的機構。而當代藝術是一個比較小眾的行業。多年來,我一直努力與更廣的人群分享藝術。而美術館可以更直接地接觸到更廣的熱愛藝術的人群,通過這個平臺讓更多中國大眾走近藝術。所以當今日美術館邀請我的時候,我們一拍即合。」

張然表示,「經營美術館向來都是一個艱巨的挑戰——在當前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下更是如此。今日美術館近二十年積累的運營經驗、團隊能力和組織文化為進一步發展提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文化的進步、藝術的發展、生活方式的改變是永恆的。中國民營美術館的歷史很短,要做且能做的事很多,未來發展的空間很大。堅信這些,扎紮實實地去做就一定有意義。」(整理/畹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著名建築學家李道增院士去世怎麼回事?李道增院士簡歷照片去世原因...
    訃告稱,我國著名建築學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同志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由於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根據李道增院士生前遺願及家屬意願,在疫情期間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
  • 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學家李道增逝世,享年90歲
    新京報訊(記者 李麗霞)3月20日,記者從清華大學獲悉,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公開資料顯示,李道增院士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祖籍安徽合肥。1952年獲清華大學建築系學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8年任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道增院士對建築學理論有深入的研究、廣泛的設計實踐,並取得了卓越成就。
  • 著名建築學家李道增院士去世怎麼回事 李道增個人資料簡介生平事跡...
    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道增,因病於3月19日在北京去世。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道增專精於劇場設計,通曉中外劇場的歷史發展,北京天橋劇場、中國兒童劇場、新清華學堂等均為其代表作。他曾出版長達150萬字的巨著《西方戲劇·劇場史》,成為國內首部跨戲劇與建築兩個學科的學術專著。
  • 著名建築學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李道增院士逝世...
    來源:光明日報 編輯:雙一流高校 據清華大學官網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道增,因病於3月19日在北京去世。
  • 我國著名建築學家隕落!
    據清華大學官微消息: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李道增同志,於2020年3月19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主持設計了清華大學建校百周年紀念性建築——新清華學堂、校史館、蒙民偉音樂廳,以及中國兒童藝術劇場、北京天橋劇場、台州藝術中心等重要文化建築工程。通曉中外劇場的歷史發展,作為我國現代劇場理論研究與設計奠基人和開拓者,撰寫了融貫戲劇與建築兩個學科的重要學術專著《西方戲劇劇場史》。對環境行為學進行了深入的理論研究。
  • 追思「建築仁者」李道增
    2020年3月19日,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建築學家、建築教育家、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首任院長、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築師李道增同志,因病不幸逝世,享年90歲。李道增院士在建築學理論和設計實踐兩個方面均有深入而廣泛的探究,並取得了卓越成就。堅持中國建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出了「新制宜主義的建築學」理念。主持設計了清華大學建校百周年紀念性建築清華大學百年會堂——新清華學堂、校史館、蒙民偉音樂廳,以及中國兒童藝術劇場、北京天橋劇場、台州市藝術中心等重要文化建築工程。
  • 一周藝術人物|百歲學者波普爾辭世,建築聯盟學院解職女院長
    回顧一周藝術人物,在瑞士,研究現代藝術與技術之間關係的第一人、享譽世界的法國藝術史學家弗蘭克·波普爾於7月12日辭世,享年102歲。英國建築聯盟學院歷史上首位女院長吉拉伯特近日遭到解職,理由是她為學院制定的五年計劃被大多數成員投了不信任票,但也有聲音稱,她的遭遇只是學院性別歧視中的一樁。
  •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博導李道增院士逝世
    點擊播放 GIF 0.2M來源 | 光明日報、新湖南、募格學術編輯 | 學術君據@光明日報 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李道增李道增院士 微博@光明日報 資料圖公開簡歷顯示,李道增,1930年1月19日出生於上海,籍貫安徽省合肥市。1947年,李道增以高分考取了清華大學電機系。後師從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轉入清華大學建築系。1952年畢業後留系任教,曾任清華建築學院第一任院長,199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一周藝術人物|宮崎駿傳奇將「開啟」美國電影學院博物館
    在德國,99歲的收藏家埃裡希·馬克思辭世,他曾影響過德國當代藝術的公共展示。在中國,80歲的中國畫家朱理存辭世,無論寫意畫或工筆畫,她總寄情於平常的人和事。當代藝術家範勃在北京舉辦個展「無形的劇場」,讓人們感受盲人世界的不易。《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
  • 一周藝術人物|卡特蘭15萬美元的香蕉與蓋蒂首任館長的蛋糕
    在上海,書法篆刻名家、上海市文史館館員劉一聞七十大壽之際迎來了其三本新著的出版發行,畫家、上海書畫院執行院長丁一鳴的個展則呈現20多幅山水畫作;藝術家尼羅·柯廷則用藝術的方式,假設西岸美術館「陷入洪水」並引導眾人如何「保持冷靜」。在美國,96歲的蓋蒂博物館首任館長史蒂芬·加勒特上周辭世,但他的妻子卻留下了「好吃」的蛋糕。
  • 跨世紀佛畫藝術大師、愛國華僑夏荊山居士9月23日在洛杉磯安詳辭世
    遍訪各地名師後,夏荊山學會了花卉、人物、仕女、山水等繪畫技法,他學畫刻苦用功,技藝日臻嫻熟。也在尋訪名師的過程中,夏居士開始接觸佛教,被佛教文化深深吸引。1949年到臺灣,派駐嘉義。1954年到臺中華嚴蓮舍拜南亭法師為師,從此皈依佛門。
  • moca rose兒童餐具詳細測評
    所以筆者在到手後首先著重在了外觀指數,而moca rose這款兒童餐具一拆包的感覺非常驚豔,整體是圓潤的風格,加上粉嫩的顏色和可愛的卡通形象,很適合去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滿分滿分! 而筆者拿溫水放在了moca rose這款兒童餐具裡做了和簡單測驗,整體的保溫能力很不錯,能緩解部分餵飯時長過長的問題。
  • 洛杉磯、舊金山領銜 美國西海岸藝術蓬勃發展
    近年來,隨著當地藝術博物館的復興和大型畫廊的跟進入駐,以洛杉磯和舊金山為代表的西海岸藝術市場備受關注。    弗裡茲煥新洛杉磯    在一月底舉辦的洛杉磯當代藝博會上,首次出現弗裡茲藝博會將進駐洛杉磯的傳言。數位弗裡茲藝博會的藝術主管來到ALAC會場與參展的畫廊主們溝通。    洛杉磯較低的房租吸引了眾多年輕藝術家前來。
  • 一周藝術人物|行為藝術教母遭襲,非裔美國人藝術史將建檔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話題人物及熱點事件。據《藝術新聞》(The Art Newspaper)報導,作為蓋蒂信託的學術分支,位於洛杉磯的蓋蒂研究所此次創立該項目,目的在於通過梳理重要檔案,強化信託持有的非裔美籍藝術家作品。居住在洛杉磯的藝術家貝蒂耶·薩爾(Betye Saar)成為第一個被選中進行梳理的藝術家。
  • 一周藝術人物|為《辭海》設計字體的他影響了一代代設計人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北京 | 中國首位AGI成員、清華大學教授餘秉楠87歲辭世,影響過一代又一代設計人餘秉楠(1933-2020)清華大學美術學院9月25日發布訃告:傑出的藝術設計教育家、設計家,中共黨員、離休幹部,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系教授餘秉楠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
  • 一周藝術人物|羅德島院長談疫情與教學,村上隆稱面臨破產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一周藝術人物」,報導並評析國內外的藝術人物及熱點事件。他與路易威登、Virgil Abloh、川久保玲和Supreme在內的一線設計師和品牌都有成功合作,再加上與多個品牌的合作,他已成為當代藝術舞臺上最知名的人物之一。不過,儘管村上隆很賺錢,但他也很會花錢——這可能是導致他在2019年突然離開Blum & Poe畫廊的原因。自從藝術家在上世紀90年代開始職業生涯以來,這家畫廊一直代理他。
  • 洛杉磯MoCA怎麼了?
    可是最近幾周,一場發生在美國藝術界的博物館人事變動,幾乎被所有主流藝術媒體發文討論。▲洛杉磯MoCA前不久,洛杉磯當代藝術博物館要知道,當時這個任命被外界很多人看好,覺得這是洛杉磯MoCA在長期表現低迷之後,回到正軌的第一步。
  • Zappos創始人因家中起火意外辭世
    總部位於拉斯維加斯的鞋類電商Zappos創始人、前執行長謝家華(Tony Hsieh)因家中起火於當地時間周五意外辭世,終年46歲。據謝家華創辦的DTP公司聲明稱,謝家華於周五去世時與家人在一起。據報導,DTP公司發言人梅根·法齊奧(Megan Fazio),謝家華是在康乃狄克州辭世的。
  • 一周藝術人物|物派藝術家原口典之辭世,葛姆雷雕塑惹爭議
    74歲的日本藝術家原口典之近日辭世,他與關根伸夫、李禹煥等人都是日本戰後知名的「物派」藝術代表。雕塑家安東尼·葛姆雷因公共藝術作品的成本未能公開,在普利茅斯引發爭議,一座城市究竟該在何種程度上為藝術家埋單?
  • 洛杉磯Frieze藝術博覽會展場設計by wHY
    洛杉磯Frieze藝術博覽會於2019年2月14日正式開幕。wHY事務所為本次展會設計了一系列層次豐富的室內和室外空間。主展廳內的展陳設計與派拉蒙影業公司的場地歷史背景形成了巧妙的融合。不透明和半透明的天花板材料將洛杉磯豐富而獨特的自然光線引入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