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歌的特點

2020-10-03 陳振桂


陳振桂教授出版《起名八十八法》《中傳統文化概覽》《當代兒童文學》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學教材10本。

「耳口相授傳萬代,它是長生不老歌」(張繼樓語),兒歌之所以能夠穿越時空,成為深受小朋友們喜愛的文學樣式,緣於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特殊的作用。兒歌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方面。

一、感情健康,主題單一

由於兒歌主要以年幼的兒童為對象,而幼兒生活經驗少,知識有限,對事物的分辨能力弱,模仿性強,因而它比一般藝術形式更須具有明顯的教育方向性,為此要求內容正確,觀點鮮明,感情健康,通過具體的藝術形象體現教育的方向性。並且,要在短小的篇幅中清楚地說明問題,使幼兒受到深刻的教育,這就要求兒歌的主題要單一;一首兒歌集中說明一個意思,不要在一首兒歌中表達多重意思,寫得很散,使幼小的兒童抓不住中心。例如傳統的兒歌《搖搖船》:

搖搖搖,一搖搖到外婆橋,外婆叫我好寶寶。

糖一包,果一包,還有餅兒還有糕,吃了糕餅上學校。

這首兒歌因為集中表現了外婆疼愛外孫,外孫依戀外婆的主題,歷來為幼兒所喜愛。歌末四句常因地因時因人而易,但前三句從未有過變化,這主要是因為這三句,充分突出了作品集中而單一的主題。

有些兒歌說不出什麼意思含義,只是對幼兒進行知識啟蒙教育,或只是為了鍛鍊他們的口語能力,但整首歌只包含一個目的,即只有單一的主題,如有一首繞口令,題名為《一個瓜》:

金瓜瓜,銀瓜瓜,瓜瓜落下來,打著小娃娃。

娃娃叫媽媽,媽媽抱娃娃;娃娃怪瓜瓜,瓜瓜笑娃娃。

這首繞口令,能集中矯正幼兒有關「a」韻母的發音部位,使之能辨清「瓜」、「媽」、「娃」等字的讀音,其創作目的是十分明顯的。我國民間流傳的大部分繞口令都屬於這一類。

二、音韻和諧,節奏鮮明

兒歌是琅琅上口的,這是因為它具有和諧的音韻、明朗的節奏。兒歌的音韻和諧,主要是指通過句子的押韻、詞句的迴環復沓以及模擬聲響等手段所形成的音樂感。

押韻是造成兒歌音韻和諧最重要的手段。所謂押韻是指兒歌中相關句子最後一個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使兒歌讀起來產生音韻上的和諧美。因是最後的一個字,所以又叫韻腳。怎樣判斷幾個不同韻母是不是相近的呢?主要是看韻腹和韻尾是否相同。一個完整的韻母可以分為韻頭韻腹韻尾三部分,首先看發音最響的韻腹是否相同,然後看有沒有韻尾,有韻尾的,韻尾也要相同,韻頭不管。兒歌押韻的方式主要有:連韻(句句押韻,一韻到底),隔行押韻(一般是首行及偶數行押韻)、幾行一轉韻(轉韻要自然和諧)。例如:

星星,月亮,(iang) 抬頭望望,(uang)

摘來點燈, 寶石光光,(uang)

借來梳頭, 照我模樣。(iang)

這首兒歌有四個韻母,「iang」和「uang」不是同一韻母,但它們的韻腹和韻尾相同,韻腹是「a」,韻尾是「ng」,屬同一韻。隔行押「ong」韻,聽感響亮,再加上疊音詞「望望、光光」的使用,產生了悅耳動聽的樂感,讀來十分上口,便於幼兒口頭傳誦。

詞語、詞句的迴環復沓以及直接模擬聲響也是形成兒歌音韻和諧不可忽視的手段。例如金波的《雨鈴鐺》,不僅選擇了發音開口大、響亮的「ong」韻母作為韻腳來取得音韻效果,還調動了各種藝術手段,使作品飄蕩出優美的韻律:如,運用了「沙沙響、沙沙響」的詞語反覆,採用了「房簷上」接「房簷上」的重複,使用了疊音詞「串串」「快快」,還反覆運用了音響質感十分突出的象聲詞「丁零噹啷」。由於多種手段的共同作用,使這首兒歌產生了奇妙的音樂效果,喚起幼兒聽覺的直感,仿佛淅淅瀝瀝的春雨聲、丁零噹啷的鈴鐺聲就在耳邊。

音韻和諧是兒歌的生命。可以不誇張地講,音韻不和諧的、沒有韻律的「兒歌」是不能稱之為兒歌的。兒歌語言的音樂性,主要是由節奏和押韻造成的。

節奏鮮明是兒歌的靈魂。節奏——又叫節拍,它是由音節的組合、詩句的停頓決定的。節奏要鮮明,句式要大體整齊,過於參差不齊的句子常會導致節奏不鮮明,甚至紊亂,拗口難唱。兒歌的句式一般以整齊的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為多,還有三、三、七言或三、四、五、七言交錯的。行數以成雙為多。大致節奏是三字句為二拍,五字句為三拍,七字句為四拍。例如鄭春華的《排好》:

排好,排好, ×× ××

小狗,小貓, ×× ××

小白兔別跳! × ×× ××

小黑馬別跑! × ×× ××

我們排好隊, ×× ×× ×

一起做早操。 ×× × ××

花鹿姐姐喊口令, ×× ×× × ××

脖子伸得高又高。 ×× ×× × ××

《小白兔乖乖》

小白兔乖乖, ▲▲▲/▲▲

把門開開, ▲▲/▲▲

快點開開, ▲▲/▲▲

我要進來, ▲▲/▲▲

不開不開就不開, ▲▲/▲▲/▲▲▲

媽媽沒回來, ▲▲/▲▲▲

誰叫也不開。 ▲▲/▲▲▲

小白兔乖乖, ▲▲▲/▲▲

把門開開, ▲▲/▲▲

媽媽回來, ▲▲/▲▲

我要進來, ▲▲/▲▲

快開快開快快開, ▲▲/▲▲/▲▲▲

媽媽回來了, ▲▲/▲▲▲

我來把門開。 ▲▲/▲▲▲

三、通俗易懂,篇幅短小

兒歌的主要接受對象是幼兒。幼兒的思維、語言等尚處於人生的起步階段,深奧抽象、冗長複雜的內容是不利於幼兒理解接受的。因此,為了適應幼兒的思維特點和學習語言的需要,兒歌總是在有限的字數之間,在短小的篇幅之內,用淺顯明白的語言對人、事、物作簡明扼要、通俗易懂的描寫,使幼兒一聽就懂、一學就會,便於他們記憶傳誦。一般來說,一首兒歌大多在四行至十餘行之間,二十行以上的兒歌就算是篇幅長的了。例如傳統兒歌《丫頭丫》:

丫頭丫,打螞蚱,螞蚱叫,丫頭笑,

螞蚱飛,丫頭追,螞蚱跳,嚇得丫頭一大跳。

兒歌句短行少,不到三十個字,內容就是娃娃在綠草地上追打螞蚱的生活場景,動感十足;語言通俗易懂,全是生活中口語化的詞語,其中簡單的名詞「丫頭」「螞蚱」還各重複了四次。整首兒歌自然真切,好念、好學、好記。大概正因為如此它才流傳至今吧。

不但傳統兒歌如此,現代作家創作的兒歌也是通俗易懂、篇幅短小的。例如常瑞的《兩隻小象》:

兩隻小象河邊走,翹起鼻子鉤一鉤,

好像好朋友,見面握握手。

兒歌只有二十四個字,通過兩隻小象在河邊鉤鼻子嬉戲的情景,很自然地運用好像好朋友握手的比喻,直觀、生動地表達了小象之間的友情。幼兒不必思考就能感受到兒歌的溫馨。但凡背離了通俗易懂、篇幅短小原則的兒歌,必然是得不到幼兒喜愛的。

四、形象具體,想像豐富

集中地形象地描寫一件或幾件具體事物,達到單純、具體、形象的要求,這不僅因為形象是文學的基本特徵,作為文學形式之一的兒歌也不能例外。而且,因為兒童(特別是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具體的,他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具體形象開始,通過客觀事物的形狀、色彩、聲音來思考,來理解周圍的世界的,因此要求兒歌寫得形象、具體。只有通過具體的事物或鮮明的形象,有聲有色的把事物最突出最具體的特徵表現出來,說明一個單純突出的主題,才容易被兒童接受,並且感到興趣。例如張繼樓的《下雪了》:

下雪了,下雪了,半天雲裡飛鵝毛。

塊塊水田鑲銀邊,座座青山戴白帽,

青松長起白頭髮,翠竹反穿羊皮襖。

小狗跟我上學去,朵朵梅花撒滿道。

這首兒歌描繪的人事景物都很具體,開頭兩句不僅具體地寫出雪花的形色,也能形象地感觸到孩子見到雪花的那種喜悅的心情。中間四句雪景的描繪,都是兒童的眼光裡的具體形象,最後兩句描寫人和小狗的活動,雖比較概念,卻以雪地上留下的足跡,補足了這個不足。作者以他那豐富的想像,勾畫了--個個非常具體的形象。

豐富的想像是詩歌的一個重要的藝術特點,作為詩歌一個門類的兒歌,當然也不可缺少這一因素。因為想像可以使形象達到高度集中,境界更加開闊,並使感情隨之飛馳。當然,兒歌的想像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例如,劉饒民的《海水》就是一首想像豐富的兒歌。請看第一節:

海水海水我問你,你為什麼這麼藍?

海水笑著來回答,海的懷裡抱著天。

作者把海水之所以呈現蔚藍的顏色,說成是因為它懷裡抱著天。這是多麼有趣的想像。再看第二節:

海水海水我問你,你為什麼這麼鹹?

海水笑著來回答,因為漁人流了汗。

作者把海水的鹹味歸之於漁人流了汗,這想像既平凡又出奇。讀來詩意盎然,洋溢著健康的兒童情趣。

五、生動有趣,娛樂性強

最早的兒歌產生並流傳於「母與兒戲,歌以侑之」或「兒童自戲自歌」的遊戲環境之中:母親給嬰兒念搖籃曲,追求的只是愉悅嬰兒,使之恬然入睡,不帶其它目的;孩子邊做遊戲邊誦讀遊戲歌,更是為了尋求玩的樂趣;即使是高聲吟誦那些繞口令、顛倒歌、連鎖調、字頭歌等形式的兒歌,也首先是為了享受音韻節奏上的樂趣、滿足聽覺上的快感,繼而才在不經意間得到思維、語言的訓練。所以周作人在他的《兒歌之研究》中有這樣的論述:「蓋兒歌重在音節,多隨韻接合,義不相貫……兒童聞之,但就一二名物,涉想成趣,自感愉悅,不求會通。」可見,兒歌是最具娛樂性質的,而娛樂性質總是與趣味性緊緊連在一起的。例如傳統兒歌《菊花開》:

板凳,板凳,歪歪,菊花,菊花,開開!

開幾朵? 開三朵。爹一朵, 媽一朵,妹妹頭上戴一朵。

兒歌並非專門的遊戲歌,但在富於變化的節奏中,在和諧流利的韻律中,在自問自答的設想中,在童心可掬的表演動作中,充滿著遊戲的快樂。失去了趣味性與娛樂性的品格,兒歌本真的特性就消失了,兒歌就會變成成人手中的政治工具、教化工具。

總之,兒歌同玩具、遊戲一樣,是幼兒天然的朋友,這個天然的朋友對兒童來說是有趣的、好玩的,他們才樂於聽、喜歡念。


相關焦點

  • 兒歌鑑賞:河北經典兒歌賞析
    本文對其民歌中的三首兒歌的曲式、調試、旋法特徵以及內容表現等方面進行分析,旨在進一步加強對河北民歌的宣傳,讓河北民歌這朵民族民間音樂百花園中的奇葩清香遠溢、源遠流長。   河北民歌按照其風格色彩的不同特點可分為冀西北、冀東、冀中三個不同特徵的色彩區域。
  • 兒歌奏響了課堂的旋律
    圖為荷蘭丹華文化教育中心的學生在做兒歌遊戲   我教授的班級是《中華字經》快速識字班為了舒緩他們的情緒,也為了讓他們彼此儘快熟悉起來,通常在第一堂課上,我會給他們講講小故事、唱唱兒歌。比如,我會講蘇子的繪本《我喜歡上學》,並帶領朗讀裡面的兒歌「學校同學多,畫圖又唱歌,老師講故事,大家笑呵呵」。還會讓孩子們面對面地互相拍著手唱兒歌《找朋友》。   我所教的班級採用兩種教材,一本是《中華字經》,另一本是《中文》。前者的特點是深入,後者的特點是淺出。
  • 淺談幼兒園英語兒歌教學
    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在激發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兒歌是兒童口頭傳唱的歌謠,它們大多是根據幼兒的理解能力、心理特點,以簡明的音韻寫成,也有部分兒歌是幼兒自己在遊戲等場合隨口編唱的。   英語兒歌由於內容豐富生動、語言淺顯、節奏明快,結合了詞的韻律流動感,所以具有可以唱誦的特質。
  • 世界兒歌日 ▏驚嘆!兒歌對寶寶竟有這麼大的影響!
    早在三十一年前的今天,為了倡導「關愛兒童、締造和平、消滅戰爭、建設家園」的主題,「世界兒歌日」就在比利時誕生了!世界兒歌日,屬於全世界擁有童心的人的節日,屬於歡快兒歌的節日。幼時經常在嘴邊響起的兒歌,已經當爸媽的你們。
  • 那些年我們哼過的兒歌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這條潺潺的小溪流,去找尋記憶中的那首兒歌。  30~40年代經典  代表曲目:《賣報歌》《踏雪尋梅》《西北的話》《馬兒真正好》《紅纓槍》《只怕不抵抗》《誰說我們年紀小》《小朋友》  特點:上個世紀30年代之後,由於處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政治大背景中,此時的兒童歌曲被賦予了鮮明的思想性和歷史使命感。
  • 教寶寶學習兒歌的方法
    作者:寶寶知道 CCYYRR兒歌的特點內容淺顯,思想單純兒歌是在乳兒的搖籃旁伴著母親的吟唱而進入兒童生活中的。孩子們隨著年齡的增長,由感知到模仿,最終學會誦唱兒歌,並從中獲得審美感受。但兒歌的內容往往十分淺顯,易為幼兒所理解,或單純集中地描摹、敘述事件,或於簡單有趣的韻語中表明普通的事理。篇幅簡短,結構單一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還比較單純,又限於口耳相傳,因此,兒歌的篇幅應當短小精巧,結構應當單純而不複雜。常見兒歌,一般只有短短的四句、六句、八句,當然也有較長的。就每句組成的字數看,有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雜言。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是基本句式。
  • 喜歡兒歌,是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淺析兒歌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我家的孩子是先會唱歌,後會表達的典型,可以說,是兒歌幫助我和孩子找到了開啟語言世界的鑰匙。本以為,已經具備自我表達能力的孩子會漸漸厭倦兒歌,卻發現,喜歡兒歌這件事情,至今都在不經意中給自己帶來驚喜,它切實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語感啟蒙英文兒歌-Portside Pirates
    語 感 英語兒歌的主要特點是語言淺顯、形象具體可感、音韻自然和諧、富於動作性。 1.語言淺顯。
  • (世界兒歌日)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貼近兒童算成功
    新華社北京3月21日 曾經唱著兒歌長大的「70後」「80後」,卻很少能聽到自己的孩子哼唱新的兒歌。偶爾聽到的,或許是街頭流行的成人歌曲,或者是給篡改得面目全非的傳統兒歌。21日是世界兒歌日,請允許我們憂思一下:如今的孩子在唱什麼兒歌?我們該給孩子們傳唱什麼樣的兒歌,給他們提供怎樣的精神食糧?
  • 喜歡兒歌,是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淺析兒歌對孩子成長的作用
    我家的孩子是先會唱歌,後會表達的典型,可以說,是兒歌幫助我和孩子找到了開啟語言世界的鑰匙。本以為,已經具備自我表達能力的孩子會漸漸厭倦兒歌,卻發現,喜歡兒歌這件事情,至今都在不經意中給自己帶來驚喜,它切實的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 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尤其是在孩子嬰兒時期,兒歌幾乎就成為了孩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對孩子促進孩子的傾聽能力、語言說話、情感和智力開發都有著良好的作用。表姐的女兒菲菲今年4歲了,從小就喜歡兒歌,每次見到我時,都喜歡給我唱她新學習的兒歌。
  • 兒歌對孩子成長的非凡意義:父母選好兒歌,孩子聰明又健康
    ,每次見到我時,都喜歡給我唱她新學習的兒歌。我們不知道這其中有沒有兒歌的作用,畢竟兒歌是一種文學藝術表達,也不是萬能的。兒歌以一種語言淺顯、明快、節奏化、易於吟誦的特點,讓孩子感受到語言的魅力和節奏,更容易接受它的陪伴,在兒歌陪伴的過程中,孩子的知識面擴大,使得孩子在語言形象和描述動作或者事物時有了更具體化的表達,這也說明兒歌可促進孩子語言表達的發展。
  • 怎樣教孩子朗誦「兒歌」
    示範朗讀,選定作品後,要分析兒歌的主題思想、語句特點,遇到發音沒把握的字,最好查字典,注意音韻、節奏,整首兒歌都要用普通話,有感情地朗誦。 兒歌,是兒童詩歌中的一種,它語句精練,結構簡短,韻律優美,節奏分明,易懂易記,讀起來琅琅上口,深為孩子們所喜愛。
  • 語感啟蒙英文兒歌-Creep Crawly Calypso
    語 感 英語兒歌的主要特點是語言淺顯、形象具體可感、音韻自然和諧、富於動作性。 1.語言淺顯。
  • 豫西民間兒歌——豫西的催眠兒歌
    催眠兒歌具有實用價值,是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簡短,旋律舒緩,是甜美的呢喃。  催眠兒歌是撫慰小兒入睡的歌曲,通常都很簡短。在中國,它是旋律舒緩的甜美呢喃;在西方,它是帶有動蕩感覺的搖籃曲。  催眠兒歌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針對的是幼兒,其主要對象往往還不到一歲,並不懂歌詞的具體意義。
  • 兒歌的形成與發展
    三、兒歌的發展到了明代,社會對兒歌的認識有了變化,一些有識之士著手從兒歌世代口耳相傳的實際情形出發,來詮釋兒歌的特點及作用,並出現了由呂坤個人搜集整理的我國第一部兒歌專集《演小兒語》(1593年)。《演小兒語》共收河南、河北、陝西、山西等地民間童謠46首。
  • 拼音口訣兒歌
    百萬幼師關注的幼教資料分享平臺長按可複製公眾號【yjzxz1234】單韻母:6個、發音特點是長而響亮
  • 語感啟蒙英文兒歌- We All Go Traveling By
    語 感 英語兒歌的主要特點是語言淺顯、形象具體可感、音韻自然和諧、富於動作性。 1.語言淺顯。
  • 防甲流兒歌幼兒園傳唱
    防甲流兒歌幼兒園傳唱
  • 兒歌適合用來做胎教嗎
    華龍網6月29日12時訊 從音樂的角度來看,兒歌是民歌的一種,是兒童文學最古老也是最基本的體裁形式之一,具有內容淺顯、思想單純,篇幅簡短、結構簡潔,語言活潑、節奏明快的特點,深受兒童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