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聾兒聽力語言培訓中心康復教師參加全區第十三期聽力語言康復...

2020-12-16 瀟湘晨報

HALLOWEEN

為提升基層康復機構聽力語言康復教師教學技能,進一步規範基層殘聯康復機構開展聽力言語精準康復工作,內蒙古自治區殘疾人康復中心於2020年10月28日在通遼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全區第十三期聽力語言康復骨幹教師培訓班」,科右前旗9名康復教師參加了此次培訓班。

在培訓班上,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教授盧曉月為全區特教教師講授了《小齡聽障兒童家庭指導》、《區角活動和環節創設》課程;內蒙古自治區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教師白淨和曹世峰分別講授了《語言能力評估》和《聽覺能力評估》課程。

通過此次培訓,康復教師掌握了更為先進的語言能力評估方法和聽覺能力評估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康復教師的業務水平,使今後康復教學工作的開展更上新臺階。

素材來源:科右前旗殘聯

美編排版:王瀚苒

素材審核:盟殘聯宣文部

興安盟殘聯

徵稿郵箱

xamclxwb@163.com

你在看就點這裡吧

【來源:興安盟殘疾人聯合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慶「六一」中原區新聯會走進未來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心開展慰問暨...
    聽障兒童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需要更多的關心和幫助,為進一步喚起社會對聽障兒童的關注,傳遞社會公益正能量,使孩子和家長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5月31日,在國際六一兒童節到來之際,鄭州市中原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走進中原區未來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心開展慰問活動
  • 荷蘭母嬰品牌Nuna捐助中國聽力語言康復中心
    2019年10月12日上午,明門(中國)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及旗下高端母嬰品牌Nuna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慈善捐贈活動。此次公益活動,明門集團向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捐贈1000萬現金以支持中國聽力語言康復項目,由Nuna品牌代言人及愛心大使林心如宣讀此項捐贈內容。
  • 清遠市聾兒語言訓練中心 0-6歲聽力障礙兒童義務康復招生簡章
    清遠市聾兒語言訓練中心,是市殘聯直屬事業公益一類單位,聽障兒童康復專門機構。
  • 濟南市聽力語言康復教師培訓班開班
    為提高全市聽力語言康復教師的業務水平,進一步做好殘疾兒童康復工作,更好地推動殘疾兒童康復機構規範化建設,11月11日—13日,濟南市殘聯主辦,濟南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承辦了全市聽力語言康復教師培訓班。市殘聯康復處二級調研員劉振修,市殘疾人康復中心副主任張殿波參加了開班儀式。
  • 面向基層,服務聽障——四川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為甘孜州特教學校師生開展暑期康復訓練
    他們中的18名聽障學生在中心度過為期近1個月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隨隊5名教師也在中心接受1個月的跟崗康復技能培訓。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全國第二大藏區,由於受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制約,聽力語言殘疾人康復工作尚未有效開展。
  • 荷蘭母嬰品牌Nuna攜手林心如公益捐助中國聽力語言康復中心
    2019年10月12日上午,明門(中國)幼童用品有限公司及旗下高端母嬰品牌Nuna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慈善捐贈活動。此次公益活動,明門集團向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捐贈1000萬現金以支持中國聽力語言康復項目,由Nuna品牌代言人及愛心大使林心如女士宣讀此項捐贈內容。
  • 海峽兩岸康復醫學教育資源中心 首屆言語語言病理學專業與聽力康復治療 高階師資培訓班
    海峽兩岸康復醫學教育資源中心首屆言語語言病理學專業與聽力康復治療高階師資培訓班導致言語治療師和聽力康復人員在醫療、特殊教育、殘聯機構服務,無法為患者提供專業的服務,不能滿足康復市場需求。本中心結合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語言治療與聽力學系二十五年的專業辦學經驗、臺灣語言治療師證照制度的專業要求水平舉辦本次培訓班。培訓師資全部由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語言與聽力學系資深教授和相關專業人員承擔,提供語言病理學與聽力康復專業化、系統化、國際化課程。
  • 聽力損失兒童聽力康復的方法?
    為了更好地解決孩子的聽力下降問題,家長們大多都會積極地為其選配助聽器或人工耳蝸;無論是哪一種助聽方式,都不是一勞永逸的;孩子助聽後,不會立即會說話,會交流,而是要進行聽力與言語康復,才能獲得相關的能力。家長們還應懂得現有的對聽障兒童的各種教育選擇和溝通方式。
  • 2019福建省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招聘聽力語言康復教師崗位人員公告
    2019福建省殘疾人康復教育中心招聘聽力語言康復教師崗位人員公告 2019-08-20 09:12:18| 中國海峽人才網
  • 聾兒語言康復教育的具體方法
    言語交往過程:言語編碼——言語產生——言語傳遞——言語接受——言語理解2、言語和思維的關係言語的功能——交往和思維,互相促進,相互發展二、培養言語行為的三大模式:·最大限度地培養和保持孩子學習和運用語言的興趣。首先是讓聾兒產生對語言的需要,那麼就要阻止手勢交流;·提供豐富語言環境。
  • 感恩|致敬聽力語言康復教師
    今年教師節,我們為不一樣的教師——特殊教育教師們打個call。特殊教育教師和普通教師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面對的是一群特別的孩子。這些孩子或者聽力受損、言語欠佳,或者還伴有其他的問題亟待解決……面對這些有聽力障礙的孩子,聽力語言康復教師們能做的,就是在面對孩子的時候以十二分的耐心、細心、恆心、關心,來幫助孩子提升聽力語言水平,同時關注孩子的全面康復,以期能促使孩子全面發展,早日回歸主流社會。
  •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聯合北大醫療腦健康開展《兒童言語語言...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聯合北大醫療腦健康開展《兒童言語語言治療師專業技能培訓》 語言康復行業發展的關鍵標誌之一,就是言語治療師數量與專業化水平的提升。
  • 惠澤中國聾兒 聽覺口語法架兩岸聽障康復交流橋梁
    (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攝) 中國臺灣網1月7日北京消息  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與臺灣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今(7)日在京舉辦「中文聽覺口語師資培訓項目」階段總結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湯小泉、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主任胡向陽、明門集團董事長、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主席鄭欽明等出席會議。
  • 多彩人生因愛不再寂靜——聽力語言康復機構為聽障兒童推開有聲...
    聾兒親子集體康復訓練聾兒個別化訓練聾兒親子訓練  「跟我念,蘋——果——」「香——蕉——」2月29日,省聾兒康復教育研究中心的集體教室裡  ——我最喜歡紅色、黃色、紫色、綠色……  聽到記者的問題,正在語言單訓室做遊戲的辰辰,幾乎把彩色鉛筆上認識的顏色都說了一遍。  今年3歲的辰辰來自代縣,1歲的時候因為腦膜炎導致後天聽覺障礙,一年前通過國家「七彩夢」貧困聾兒康復計劃,免費植入人工耳蝸,進入省聽力語言康復中心進行康復訓練。
  •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德明:培養言語語言治療師,解決...
    「導致兒童出現言語語言障礙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生理因素還是心理因素,只要影響到了言語或語言功能,就需要言語語言治療師的介入。」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副主任孔德明說。「對於言語障礙兒童的康復,言語語言治療師的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孔德明告訴記者,根據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結果,我國單純言語殘疾人有127萬,其中6—14歲的兒童有17萬。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由聽力殘疾導致言語障礙的人群。
  •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聯合北大醫療腦健康開展《兒童言語語言治療師專業技能培訓》
    語言康復行業發展的關鍵標誌之一,就是言語治療師數量與專業化水平的提升。為共同推進國內語言康復專業人員的在職培訓,近期,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簡稱:中語康)聯合北大醫療腦健康開展了關於兒童言語語言治療師的專業技能培訓,旨在藉助雙方專業力量,夯實語言康復的專業建設,探討並建立國內言語治療師的認證和考核標準。  近年來,我國言語障礙患者數量日趨增長。
  • 語言訓練師:讓聾兒「聽到」愛
    在3月3日全國愛耳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來到位於開元大道與金城寨街交叉口附近的市聽力語言康復中心,體驗語言訓練師馬笑梅的一天,傾聽她用愛帶領聾兒尋找聲音的故事。  ■堅守:從事語訓事業已經25年  作為聾兒聽力語言康復中心成立後的首批語言訓練師之一,馬笑梅已經在這個崗位上工作了25年。她自己也記不清到底帶過多少個孩子。一年又一年,她見證了每個孩子的第一次發音、第一次叫媽媽……她也從當年的少女時期悄然步入中年。
  • ...爭當新時代先鋒」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開展系列主題活動...
    在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語康」)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之際,團員青年迎來了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6周年,「五四」愛國主義青年運動99周年。為繼承和發揚「五四」運動光榮傳統,號召團員青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努力開創新時代聽力語言康復事業新局面,增強團員青年責任感、使命感,激發擔當精神和工作熱情,「中語康」黨委組織開展「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爭當新時代先鋒」系列主題活動。
  • 用「電」來啟動聾兒的語言康復訓練
    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其特有的科學性、形象性和交互性,為聽障兒童的康復即缺陷的補償或代償提供了強有力的手段,顯示出獨特的內在魅力。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踐,探討運用多媒體來啟動聾兒的語言康復訓練。一、用「電」激發聾兒學語言的熱情興趣是聾兒開口說話的前提,是調動學習積極性的能源,是學生學習知識、增長智慧的一種動力。
  • 聾兒語言康復訓練方法:聽覺口語法和故事教學法
    提高聾兒的語言能力,解決聾兒的口語問題是聾兒語言康復訓練的重要目標,也是聾兒融入社會的必要條件。對於家長或老師選擇適當有效的訓練方法尤為重要。聽覺口語法是通過助聽器將聽障兒童的殘餘聽力加以擴增,或藉由人工耳蝸的植入幫助聽障兒童獲得聽潛能後,按照聽覺、發音、語言、認知和溝通的自然發展順序,在自然有意義的情境及互動中,讓聽障兒童學習傾聽,學習語言和說話,並使傾聽成為孩子生活方式的一種方法。聽覺口語法強調最大限度的運用聾兒的殘餘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