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最純真無邪的笑臉
前情提要:我的女兒目前34個月,英語啟蒙目前做得比較順利,但是因為國內疫情困在老家兩個月,這也嚴重影響了她的英文輸出習慣。(文章裡有提到這點)。她目前的語感很好,英文對話也不錯,但是中文明顯更強勢。
舉個例子,年前某天我倆的對話如下(加粗的為女兒):
女兒-:where's Daddy?
我---:Daddy's at work.
-Where's Mummy's car?
---Mummy's car is at work too.(她爹開去了)。
-No~~~, it's mine.
---we're family, we share.
-No.
---Daddy, you and me, we are family.
---No, not fa-mi-ly.(第一次引入這個詞)
-No?
---No,然後她就自己笑了。再後來,我說那你自己跟爸爸說你不想讓他開媽媽的車。於是第二天早上爸爸準備上班時,她大聲跟爸爸說,不要開媽媽的車哦!聽到爸爸肯定的回答她才鬆一口氣。
關於英語啟蒙,市面上的書非常多,各種APP滿天飛。家長也不用太焦慮,選定適合自己的並長期堅持最重要。我不喜歡長篇大論廢話一大堆,每個人時間都那麼寶貴,畢竟時間就是你我的命,這是貓叔說的,也是事實-一個我們很容易忽略掉的事實。所以這篇全部是實操乾貨。另外,因為我的女兒三周歲不到,所以分享的內容會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請諒解。
需要再次強調的一點是,我堅定地認為英語啟蒙越早開始越好。如果你不認同,那我們是持不同觀點的人。語言習得遵從的就是「聽-說-讀-寫」這樣的順序,先多聽,然後會說,接下來會讀,最後才會寫,難度也是一步一步升級。
至於英語,我們完全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個方言(我還沒有看到別人有這樣的提法,我是第一個),所以從小努力給孩子創立這樣的環境,誰還學不會個方言了?下面乾貨開始。
01. 最好的開始就是從兒歌入手,其實這個和中文一樣。媽媽把童謠唱出來時小寶寶根本不知道是什麼語言,她們聽的時候多麼專注而美好。孩子非常敏感,她會聽你發出來的音並會觀察你的發音方式,畢竟英文結尾的很多尾音在中文裡根本不存在。我女兒在七八個月的時候曾很專注地看我的嘴巴和牙齒,當時我在說英文。寶寶對旋律和節奏感強的內容天然地感興趣,而且吸收地特別快。帶動作的兒歌是首選,最好的就是和身體部位有關,比如FINGER FAMILY,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等。
02. 兒歌進行的同時,可以並行的就是單個單詞。和中文一樣,一開始說很長的句子孩子也理解不了。這些單詞最好就是孩子每天會接觸到的,能摸到看到的實物,這樣孩子可以在大腦中建立起一種關聯,就是單詞和實物之間的聯繫。同時,我們在將英語融入孩子的生活,習得就自然而然,而且不會有任何違和感。
03. 繪本閱讀時,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精讀為主。泛讀主要為培養孩子的語感,精讀幫助孩子學習理解具體的單詞和使用場景。碰到孩子喜歡的繪本要讀上幾十遍也是可能的,這個時候要特別有耐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提問的問題可以根據孩子的認知和智力發展等作出適當調整。很多繪本在不同年齡段可以讀出不同的內容。而且精讀遍數多之後,很多句子孩子直接就記住了。在中文繪本閱讀中,這樣的情況也會發生。
媽媽和寶寶一起讀繪本是最好的聯結方式之一
04. 繪本,動畫視頻和音頻相結合。繪本讀一讀,如果有相應的視頻就放給孩子看,比如小豬佩奇。而且最好是家長和孩子一起看,這樣你們才有共同話題,孩子模仿視頻裡的任何動作或者話語你才能快速get到,這樣才能給予她想要的回應,而這一點至關重要。如果孩子覺得你不理解他,這樣會大大打擊他的積極性。曾經有一次女兒說了一個詞,我問了三遍,因為沒聽出來,等到第三遍時,她明顯沒了耐心,而且眼神黯淡下來,還好我聽出了她想要說的是小豬佩奇裡面的兔子弟弟Richard, 這個名字對於兩歲多的娃實在有點難。聽到我說出正確答案,她瞬間又開心起來!音頻只要有機會就放給孩子聽,我主要是用牛聽聽給她放小豬佩奇和藍色小考拉的音頻。但我更推薦的還是佩奇,每個角色的發音都非常清晰,而且貼近生活,加上視頻和繪本,孩子吸收的更好。藍色小考拉就當做調劑。
05. 繪本,視頻都讀過和看過後,對於能夠在現實中實際做到的活動,帶孩子一起去實踐,加深印象。比如recycling fun一章,我帶女兒去過很多次回收站,每次她都很興奮,只要走到那裡都會說recycle,這樣可以一起複習有關的單詞,還一起唱裡面的歌,特別歡樂。還有一本MOON GAME,是和月亮捉迷藏,晚上帶她散步,有樹有雲彩,就讓她和書中的小熊一樣和月亮捉迷藏,她玩得特別帶勁。有了這樣的活動做鋪墊,孩子明白她讀的書看的視頻是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她就不會排斥英語,認為英語是生活的一部分。
06. 家裡的環境和人員基本上一成不變,想要和孩子有更多聊的話題,就帶孩子出去散步。路上能看到很多家裡沒有的,各種車輛,比如消防車,救護車,警車,計程車等,天空,雲彩,湖水,草坪,,直升機,螞蚱等等,自己會的全都倒給孩子,他們能帶來的驚喜絕對超出我們的想像。米亞在兩歲半左右對於長詞的發音都感覺非常自然,不像一般大人看到或聽到長詞就發憷。直升機helicopter,螞蚱grasshopper這樣的詞,她聽幾遍之後再說起來她都能正確發音,這個也需要經常複習。
控制好寶寶看視頻的時間就好,另外可以換成投影,對眼睛傷害小很多倍
01. 耐心,信心。孩子學說中文都需要花小兩年的時間,這還是在全中文的環境,所以對於娃的英文啟蒙,父母一定要耐心,同時要有信心自己的孩子肯定在某一個時刻會大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不要中途放棄,若放棄,以後就需要花更多時間和金錢在這個上面,孩子還學得特別特別痛苦,難度也大很多。回憶一下我們自己走過的路,那麼難,學了那麼久,還是圖書館英語。所以,千萬不要讓孩子走我們的老路,讓我們一起做負責任的父母。
02. 環境很重要。這次過年回了老家,因為給她輸入中文的人嚴重大於我的力量而且在老家我本身也很少給她說英語,導致她在假期中跟我說你不要說英文了。而在過年前,她不知道有中文英文這樣的詞,也不知道什麼是中文什麼是英文,怎麼說都是隨她自己高興。這次過年算是清楚了,因為不斷有人問她,蘋果用英語怎麼說,她一開始聽到是懵的。我就跟提問的人說你來個句子,她會回答的。結果證明就是如此。回老家時,飛機上旁邊坐了一個印度人。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老外,她當然不知道老外是要講英文的,人家跟她講英文她還不好意思,想說話的時候反而說的都是中文。而第二段行程高鐵上,旁邊坐的是在美國讀研的一個中國小夥子,她又回歸到自然狀態,中英文一起講,和叔叔玩得特別開心。回了寧波,我努力撿回英語對話,其實做得還是不夠,但是不到一周,她狀態已經回來了不少。雖然有時還是會跟我說Don’t speak English.
03. 不要介意孩子有些單詞發音不準。時間會幫助她改進的,畢竟中文一開始也講不利索。比如小星星那首歌,米亞一開始唱得支離破碎,很多單詞的尾音她可能沒聽出來或者不會發,比如sky,她唱的就是ky,沒有s,但是調子出來我就很開心,慢慢地她聽得多我再和她一起唱後她就慢慢進步。現在還有兩個單詞有問題,above the world so high,這句裡的world so她唱的時候特別放飛自我,給她糾正她哈哈大笑故意不好好唱,我也就隨她去了。有的時候如果實在忍不住也可以糾正,我幹過這事,但是一連幾次,我能看到她的積極性有點被打擊,就不再糾纏某個單詞了,隨緣。
最後,家長不要擔心自己發音不好會耽誤孩子,於是根本不開始做英語啟蒙。有了這份心,請大膽往前走。孩子自己有正版音頻,動畫等等薰陶,經過一段時間自己就會糾正過來的。另外就是不要寄希望於外面一周兩次的課,不管是外教還是非外教,這麼小的年紀外教課就是個坑,最最最重要的是家長給他們創造的英語啟蒙的氛圍和環境。
(我是把英語當做方言來習得的倡議者和踐行者,歡迎關注我,一起討論互相學習,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