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聲音嘶啞三周無好轉 應及時就診,排除喉癌(圖))
名醫簡介
講述人:李真華
李真華,重慶市腫瘤醫院頭頸外科主任助理,主任醫師,
工作近20多年,擅長甲狀腺癌的綜合治療,甲狀腺微創技術,口腔頜面腫瘤根治一期修復功能重建,咽旁顱底腫瘤手術治療。
門診時間:周二全天
個案>
聲音嘶啞沒在意 三個月後確診為喉癌
46歲的王先生身體一向健康,但是有吸菸的習慣,有一天,王先生感到聲音嘶啞,以為是嗓子發炎就沒在意,偶爾會覺得咽痛,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症狀,因此並未重視,但是通過自行治療,三個月過去了卻一直沒有好轉,才決定到醫院進行檢查。
醫生通過查體,體溫、脈搏等體徵正常,然後對鼻咽喉部進行檢查,顯示咽部黏膜無充血,咽後壁見散在淋巴濾泡增生,雙側扁桃體無腫大,喉部黏膜輕充血,右側聲帶、候室、前聯合見新生物生長,表面不光滑,呈菜花狀,左側聲帶光滑,未見新生物生長,懷疑是喉部病變,於是進行喉鏡檢查,診斷為喉癌。
為進一步確定檢查,王先生入院後,在局麻纖維喉鏡下取新生物少許作組織活檢,確診後,醫者為其制定了手術的治療方案,並在術後給予抗炎、止血、消腫、制酸、營養支持、對症治療等,一個月後,王先生出院,在家療養,病情穩定,無復發及轉移徵兆。
檢查>
喉鏡沒有想像中可怕
喉癌的檢查方式有哪些呢?1、頸部查體:檢查喉體的外形、頸部淋巴結,看是否有腫大淋巴結,以確定頸部有無轉移。
2、喉鏡檢查:分間接喉鏡和直接喉鏡。
3、纖維喉鏡檢查:纖維喉鏡鏡體纖細、柔軟、可彎曲,光亮強,有一定的放大功能,並具備取活檢的功能,有利於看清喉腔及臨近結構的全貌,利於早期發現腫瘤並取活檢。
4、影像學檢查:通過CT及磁共振檢查,了解喉癌大小和準確位置。
很多人畏懼喉鏡,覺得從鼻腔放一個軟鏡子進去看很難受。實際上,局部表面麻醉後,並沒想像中難受,且喉鏡的清晰度更高,可同時取活檢,是非常好的檢查方式。
喉是呼吸和發音的器官,也協助吞咽和屏氣動作,而喉癌是指發生在喉腔內的惡性腫瘤,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嚴重危害人類生存和生活質量的一種惡性腫瘤。我國喉癌發病率有日益增多趨勢,我國喉癌的發病率報導約為5.83/10萬,約佔全身腫瘤的1%~2%。我國每年大約有4萬喉癌患者。喉癌主要發生於50-65歲的人群,且發病率男性明顯高於女性,廣東地區為11.2:1。
慢性咽炎和喉癌沒必然聯繫
喉癌的病因至今仍不十分明確,但抽菸已基本上肯定與喉癌發生有關係,在醫院發現的喉癌患者幾乎均為吸菸者,每天吸菸次數多與煙齡長的人患喉癌的機會就大。據統計,吸菸者患喉癌的危險是不吸菸者的3—39倍,重度吸菸者喉癌死亡率是不吸菸者的20倍,而戒菸者的危險度有下降。另外,被動吸菸(即吸「二手菸」)也可能致癌。吸菸時菸草燃燒可產生煙焦油,其中的苯丙芘有致癌作用,可致黏膜水腫、充血、上皮增生及鱗狀化生,使纖毛運動停止。
喉癌與飲酒也有關,但同吸菸相比,飲酒只是較弱的相關因素,排除吸菸的危險度,只飲酒不吸菸的人患喉癌的危險度同不飲酒的人相比,危險度是1.5-4.4倍。吸菸與飲酒在致癌方面有協同作用,長期抽菸加上嗜飲白酒的患喉癌機會更多。
另外,喉癌的發病率還和病毒感染、空氣品質、職業因素、放射線等有關,多種致癌因素協同作用,促使細胞內基因的改變而引發癌。具體而言,人乳頭狀瘤病毒可引起喉乳頭狀瘤,目前認為是喉癌的致病因素之一;工業產生的粉塵、二氧化硫、鉻、砷等長期吸入可能導致呼吸道腫瘤。空氣汙染嚴重的城市喉癌發生率高;另外,喉癌的發病率跟長期接觸有毒化學物質(如芥子氣、石棉、鎳等)有關。
至於慢性咽喉炎會演變成喉癌嗎?慢性咽炎跟空氣汙染、飲食習慣和生活環境相關,但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慢性咽炎跟喉癌存在必然聯繫。
不明原因聲音嘶啞要警惕
喉癌臨床類型分三類:聲門上型、聲門型及聲門下型。其早期表現就是聲音嘶啞、咽喉部異物感、呼吸困難、咳嗽和痰中帶血、吞咽困難等。
1.聲音嘶啞
因腫瘤累及聲帶或因感染而使聲帶水腫,都可引起聲啞或間歇聲啞。聲音嘶啞是咽喉癌的早期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多為持續性,並逐漸加重,易被認為是「咽喉炎」,。患者若發現原因不明的聲音嘶啞,症狀持續三周以上並且沒有逐漸好轉的跡象,應到醫院及時就醫並由耳鼻喉專家做仔細的喉部內窺鏡檢查。否則隨著腫瘤的進展,可出現聲嘶加重,腫瘤體積增大可致呼吸困難。
2.內耳疼痛感
當喉癌發展到一定程度並在咽喉部位產生潰瘍和嚴重炎症時,可引起神經的反射性疼痛。早期的聲帶腫瘤一般不會產生反射性疼痛。反射性疼痛主要出現在中晚期聲門上型腫瘤患者中。症狀最常見的表現為同側的內耳疼痛。
3.咽喉部異常
有異物感、緊迫感或吞咽不適,為聲門上癌的首發症狀。呼吸困難是較晚期的症狀,說明癌已發展到堵塞喉腔了。
4.吞咽困難
下咽腫瘤持續長大阻礙食物通過。這是聲門上型喉癌的早期症狀,但始發於聲帶的腫瘤一旦發展至中後期也會產生咽喉異物感或吞咽疼痛。
5.頸部包塊
為主訴就診,常在上頸部、下頜角後方捫及包塊。早期常是同側轉移腫大的淋巴結,晚期往往累及對側。
6.反射性疼痛感
喉癌合併潰瘍、炎症或喉軟骨骨膜炎時,可引起神經的反射性疼痛,表現為同側頭痛、耳痛。
7.刺激性咳嗽
早期可表現為咽癢,刺激性乾咳,常規治療無效。有時激烈咳嗽後可有少量膿臭痰咳出,晚期可痰中帶血。像聲門下型喉癌,原發部位位於聲帶平面以下,環狀軟骨下緣以上。因位置隱蔽,早期症狀不明顯,易誤診。在腫瘤發展到相當程度時可出現刺激性咳嗽、咳血等。聲門下區堵塞可出現呼吸困難。對於不明原因吸入性呼吸困難、咳血者,應當仔細檢查聲門下區及氣管。
同其他癌症一樣,喉癌早期治療效果很好,中期次之,晚期效果較差而且保留喉的可能性很小。為了早期發現喉癌,建議凡年齡超過40歲,出現以上症狀的患者建議立即到醫院檢查診斷,以免耽誤病情。
縱深>
全喉術後如何重獲語言功能?
喉全切除術後,患者喪失了說話和經鼻呼吸的功能。目前,已有多種重建語音的方法應用於臨床。這些方法歸納起來,大致可分為:手術發音,咽食管發音和配帶人工喉3大類。
手術發音
臨床主要有氣管食管瘻發音重建術。術後說話一般不需特殊訓練,音質音量均可達到近似正常發音的程度。缺點是要定期更換人造發音鈕。
咽食管發音
利用食管儲存一定量空氣,藉助胸內壓力,如同打嗝一樣,將空氣從食管內逼出,衝擊食管上端或咽部黏膜而發音。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這種方法的優點為:音色較好,接近人喉發出的聲音。不需任何設備,工具,張口就能說話。缺點為聲時短,每次發音說話的字數較少,連貫性較差。
配帶人工喉(1)電子喉
用簡單的電子裝置發出持續的蜂鳴音,將此裝置貼於無喉者的頦部或頸上部,使聲音從口腔傳出。優點為,不需特殊訓練即可說話,而且聲時長,聯貫性強,可作長篇發言。缺點是語音和人喉的發音有較大差別。
(2)人工喉
其原理是將呼出的氣流引出,衝擊橡皮膜使之振動而發音。這種聲音從口腔傳出,即可構成語音。
人工喉的優點為聲時長,吐字尚清晰,可作長篇發言,在電話中也很清晰。缺點也和電子喉一樣,是一種與人聲不同的怪聲,聽來很不悅耳。
治療>
部分切除手術 可以保留喉功能
概括來說,目前喉癌的治療包括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等,有時多種方式聯合治療,使喉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得以提高,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患者喉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早期患者可選雷射治療
早期喉癌患者可選擇喉顯微CO2雷射手術、或部分喉切除術、或單純放射治療。
CO2雷射手術主要採用CO2雷射,由於組織吸收雷射能量迅速和完全,數毫秒產生蒸發,從而達到氣化、切割、凝固的作用。CO2雷射止血作用好,術後水腫輕,不必做氣管切開和放置鼻胃管,避免了頸部手術疤痕。其治療效果好,5年生存率達85%~100%。
CO2雷射治療有逐漸取代喉部分切除的趨勢,術後發音接近正常或略嘶啞,手術時間短,術後無需氣管切開,可經口進食,平均住院時間5天,費用比放療及部分喉切除術低。且患者生存質量高。
部分切除手術沒充分利用
而腫瘤範圍廣,伴有頸部淋巴結轉移的中晚期患者,則需行手術加放療的綜合治療:患者常常需要行喉大部分切除或全喉切除,同時行頸淋巴結清掃術,術後還要進行放射治療。
手術治療分幾類,主要分為全喉切除術和部分喉切除術。
1、喉部分切除術:包括喉裂開後,聲帶切除術;額側部分喉切除術;垂直半喉切除術。
2、全喉切除術:適用於晚期喉癌。
喉全切除術已有100餘年歷史。由於喉全切除術後患者要由頸部氣管造口呼吸,口腔沒有氣流,不能發聲語言,對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困難。而保留喉功能的喉部分切除術,治癒率並不低於喉全切除術,易於為患者接受。
不過,對一些晚期喉癌、喉內已全部為腫瘤所佔、並侵至喉外的患者,目前唯一的治療方法仍為喉全切除術。
實際上,在各醫院喉癌部分切除術手術數目差距很大,有的報告喉部分切除術佔全部喉癌手術的75%,但有的只有5%。這由該單位醫師對喉癌的認識和手術技術水平所決定。
根據目前情況,一個省市級醫院的耳鼻咽喉科,喉部分手術應佔全部喉癌手術的50%-70%,5年生存率應達到70%。從生存質量看,沒有長期進食嗆咳;氣管套管的拔管率應在70-80%;大部分患者術後語言應達到應用水平,在社會上交流無困難。這一要求是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
喉部分切除術至今沒有得到醫師們充分應用,國內外不少喉科醫師仍熱衷於做全喉手術。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長期受舊有概念影響,不分場合的應用「腫瘤外科手術要廣泛切除」的原則,怕手術範圍縮小會造成腫瘤復發;二是喉部分切除術在手術技術上要求較高,外科醫師有一個熟悉過程,而且需要足夠病例的支持醫師技術的鍛鍊。
本版由李真華講述 重慶晨報記者何可人整理(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