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缺點不放,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2020-08-23 搞笑段子錦集

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完美的,正是這樣,成長才有了意義。家長才能在孩子成長中作為主角指引他們。但是有這樣一些嚴格苛刻的家長,太在乎孩子的缺點,矯正過了頭,每天將孩子的缺點放在嘴邊,抓住一個缺點無限放大,這恰恰不利於孩子培養好習慣和改正缺點,反而會因為急功近利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一、孩子心理陰影。有的爸爸媽媽總是強調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如何,然後與自己家孩子的不足做對比,進行批評教育。口頭禪一樣的「別人家孩子」會讓自己的孩子覺得父母對自己不好,不喜歡自己,別人家的孩子才是親生的,然後產生自卑感,增加一系列負面情緒。


二、缺點沒有改正,反而變本加厲了。孩子的缺點並不是多大的毛病,只是在認知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偏差,如果家長每天都揪著孩子的缺點不放,會形成一種負面強化作用,孩子每天只聽到自己的缺點,負面情緒比較多,不知道如何改正這種行為,沒有引導的盲目改正缺點,反而讓缺點更加放大了。

三、孩子進步緩慢。良好的自信心是孩子成長和進步的奠基石,由於家長抓住孩子的缺點不放,嚴重打擊了孩子的自信心,孩子會自卑,覺得自己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創造力和想像力以及自信心都會受到打擊。於是停止進步,還會在原本的基礎上退步。

四、建立很差的親子關係。家長的眼裡孩子充滿缺點,從而孩子的眼裡父母也不都是完美的,當父母一直強調孩子的缺點時候,孩子也對家長的嘮叨和不寬容產生了厭煩,最初的距離感形成,於是孩子開始躲避家長,產生隔閡和代溝,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嚴重影響親子關係。

關於孩子的缺點,家長一定要注意: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孩子的小缺點和優點並存才是一個完整的人,對於孩子的缺點,選擇包容性改正,同時也要看到孩子的優點,學會鼓勵。

孩子的進步離不開父母耐心的指導,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自己在學習成長中發現不足之處,並且改正學會進步,與此同時父母應該給予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樂觀的心態,孩子才能更優秀。

相關焦點

  • 暴脾氣的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不吼不叫才是優良教育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少有父母能夠做到不吼不叫,全程耐心溫和地和孩子講道理。有許多父母都是暴脾氣的父母,認為衝孩子發脾氣才能夠真正讓孩子長記性。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並非最佳的方式,很容易會給孩子帶來無法逆轉的傷害。
  • 你所放不下的,往往是孩子人生路上的絆腳石
    01家長陷阱是阻礙孩子成長的絆腳石①解救陷阱看到孩子陷入困境就心疼,所以家長們常常會急不可耐地為孩子解決問題。曾經在放學的路上,聽到一個兒子對父親說:「爸爸,你昨晚沒檢查我的書包,害我語文書沒有帶,被老師批評了。」聽了兒子的話,這位爸爸很容易就產生了負罪感,為了減輕孩子的不悅和自己的罪惡感,爸爸很可能答應兒子買他喜歡的玩具給他。這樣做會讓父母成為過錯方,只要孩子因為父母而產生不適,父母因為心生愧疚,試圖通過為孩子提供想要的一切來進行彌補。
  • 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 不做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孩子生來都是天才,但往往在他們成長的歲月中,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賦。現在的教育很容易「一刀切」,以分數來評判好與壞的標準,但在學習成績上不突出的孩子你能保證他在別的地方也一樣平庸。不止是學校教育,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容易把自己的一些主觀思想強加到孩子身上,逼著孩子朝自己預期的方向成長,從而忽略孩子本身的一些性格特徵和真實思想。
  • 父母必知,你正在做的10個行為,隱藏著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看了《少年說》節目,覺得終於有個節目,能讓孩子們,說出她們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了解孩子們身上背負的壓力和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她們渴望被父母認可、信任和激勵。有機會聽到她們心裡的話,才會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才會反思做為父母,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一 位女孩,哭訴著對媽媽說:「你們老是在這裡打擊我,我說了我不適合激將法。但你們從來沒有改過。」
  • 不做絆腳石|成為孩子成長曆程中的幫扶者
    重點其實是想向她表達不要給孩子定性和定義,因為在輔導過程中,總是會向孩子抱怨:你為啥這個題不會,為啥這麼簡單的也不會,你咋又忘記了等等.......估計大部分家長都是哈。接受事物的快慢程度,其實多方面因素,本身對這個感興趣不,在不在狀態等等都會影響。
  • 「老人是教育路上的絆腳石」,我就希望有個絆腳石來
    文|糖小糖一朋友吐槽,老人簡直就是教育道路上的絆腳石,每一次父母教育孩子時,總有老人衝出來「護小雞」,每一次父母給孩子訂立規矩時,老人總是第一個破壞規矩。如果是姥姥帶,媽媽尚且好說,如果是爺爺奶奶帶,媽媽只能向爸爸吐槽,矛盾壓根沒解決。
  • 想讓孩子輕鬆成長,就別盯著他的缺點不放
    你的孩子經常犯錯嗎?你能列舉出孩子多少缺點?在看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的腦袋當中瞬間列舉出了孩子的「十宗罪」:愛玩遊戲、做事粗心、拖拉磨蹭、沒有計劃、跟他說話當做沒聽見、上課不專心、生活習慣差、依賴父母、成績差、脾氣暴躁。
  • 讓英語不再是孩子學習路上的「絆腳石」,而是人生路上的「墊腳石」...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然而,提到陪伴孩子,大多數人肯定會說:工作太忙了,哪有時間陪孩子學習、看書。更別說學英語了,自己英語太差,該如何輔導孩子呢?其實,對於英語啟蒙對家長要求並不高,並不要求您去教孩子,而是積極參與進去,和孩子一起體驗英語奇妙的世界。
  • 父母要避免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世界上既勞累又美好的事情,想必就是慢慢等著孩子長大。有不少長輩會說:孩子的命運從出生的時候早已經註定了,這種說法是否有道理呢?這句話在某些條件下有著一定的道理,因為一個孩子將會受到不同的家庭氛圍,父母的教育…..這些細節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
  • 「溺愛」的鍋家長背不起,別讓你的愛,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他會認為別人幫他做是應該的,自己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不知道也是應該的,過分的溺愛只會成為娃成長之路的絆腳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溺愛"這口鍋家長別背也背不起。 過分溺愛會使孩子形成以下幾點? 1.
  • 孩子有缺點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一直盯著不放
    「每個人都有影子,正如每個人都有缺點一樣。」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數父母是很難正視自己孩子的缺點,對待孩子的要求過於高標準和苛刻,企圖通過訓練和刺激,讓孩子逐漸變得更加完美,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直盯著孩子的缺點,卻沒有看到孩子出色的一面。為什麼孩子會有缺點,而不是完美無缺呢?
  • 《逼子成龍》:父母的無知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隱形殺手」
    這部電視真是活生生家庭教育的真實寫照,父母的無知真是孩子成長路上的「隱形殺手」。自以為是的父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噩夢,陶強爸爸教育方法明顯有問題,當別人提出育兒建議之時卻滿口拒絕,認為自己沒有任何問題,反而是別人多管閒事。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請保姆、換房子、換學校、包賓館,卻不知道問題不在於孩子而在於家長本身,自己的無知,把孩子折騰的死去活來。
  • 電子遊戲是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孩子愛玩遊戲的問題,經常讓家長感到頭疼。擔心孩子因為玩遊戲而沉迷,影響視力、健康、學習……和很多家長一樣,我對遊戲的態度一直是排斥的。覺得孩子玩遊戲就是浪費時間,不務正業。認為電子遊戲對於孩子就是洪水猛獸,阻礙孩子的成長!然而,越是禁止孩子做什麼,孩子越想做什麼,即心理學上的「潘多拉效應」:不禁不為,愈禁愈為。
  • 家長教育孩子學會放手,孩子多經歷挫折,成長的路上需要絆腳石
    這樣同齡的孩子已經子啊學校認真上課了,小天還是哭鬧,最後沒有辦法,開學快一個多月了,小天才是正常上課。但是小天上學晚,融入同學就比平常孩子困難,孩子都認為小天太嬌氣了,不喜歡和小天玩。不然別人稍微嚇唬孩子、或者孩子磕到就會哭,孩子顯得很弱小,這樣極度依賴父母。孩子會顯得懦弱,孩子上幼兒園還看不出來,等到小學、中學就會出現很大的弊端。孩子遇到問題就哭,家長不能及時解決,就會對孩子身心受到傷害。
  • 老公是育兒路上的絆腳石?孫儷、袁詠儀重重地點頭
    孫儷也曾面臨相同的情況,她曾發過一條微博——我:妹妹,你今天吃飯不乖,晚上不可以看電視,玩玩具了……我還沒說完,爸爸(鄧超)就衝出來了:可以了,可以了,她已經很怕你了……對此,孫儷說:爸爸在家就是我教育孩子的絆腳石。
  • 「迴避型人格」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家長越早重視越好
    上次,我去朋友家做客,結果遲遲沒有看見她家孩子,我以為她家孩子不在家,可是問了才知道,孩子在知道家裡要來人後,就說要回房睡覺,讓誰也別打擾他。這樣的孩子成年後,在社交和求職的時候,容易碰壁,很難獲得成功。所以,「迴避型人格」是孩子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 繪本故事正確的方式,陪伴孩子成長,愛不要成為孩子成長的絆腳石
    但也因為愛,一些父母及孩子的照顧者經常會遇到的「愛的誤區」,這些誤區,打著愛孩子的口號,實際上卻無益於孩子的發展,甚至成為了孩子成長發展中的絆腳石。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好的繪本故事不僅可以滋養孩子的內心,提升他們的認知能力,同時也是一種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方式。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給孩子挑選繪本故事呢?
  • 養育的三個誤區,父母要重視,別讓愛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絆腳石
    但是我們雖然愛自己的寶寶,卻要注意愛他們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我們陷入了愛的誤區那麼對於寶寶反而容易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利於他們未來的發展成為他們成長過程當中的絆腳石。古語有云:「欲速則不達。」 寶寶長大了,我們卻沒有意識到 在寶寶剛剛出生的時候由於他們個人能力的原因所以對於父母是非常依賴的,但是隨著他們的成長對於父母的依賴會變得越來越少,可是這種情況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是一件非常難以接受的事情,因為我們無法接受我們的寶寶已經不需要我們的事實。
  • 四種高熱量水果,或是減肥路上的「絆腳石」,忍住就是硬道理
    適當吃水果能夠滿足人體營養物質的需求,但是如果僅靠吃水果想要瘦身真的比較困難,尤其是以下這幾類水果屬於熱量較高的食物,希望你趕緊管住嘴,不要讓他們成為減肥路上的「絆腳石」。四種高熱量水果,或是減肥路上的「絆腳石」,忍住就是硬道理第1名:椰子現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了,很多人已經不滿足於空調房裡吃西瓜,而是選擇吃椰子椰子肉,雖然吃起來比較美味,但是含有的熱量也比較高。
  • 手機是親子陪伴路上的絆腳石,你認同嗎?
    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而他正在提出抗議。手機裡有什麼?似乎除了吃喝拉撒睡,手機可以包辦所有事。上面有工作、學習、外賣、健身、金錢往來、社交、遊戲、網購……還有鋪天蓋地的資訊,那些永遠刷不完的劇、看不完的短視頻,不經意間,佔據了我們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