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後,為什麼主動求和的總是你?原來是「討好型人格」在作祟

2020-12-11 圍城圍心

我們都知道,在感情相處中,還沒有走進婚姻的時候,男女之間鬧矛盾,吵架,總會有主動的一方去求和,去緩和關係。這個時候,如果你不想求和,不想主動認錯,你大可瀟灑地擺手,說再見。可是,當這種關係是在婚姻中的時候,你就沒有那麼瀟灑,沒有那麼輕鬆地說出分手了。因為,要牽扯的東西太多,而婚姻也非兒戲,不可能隨便說有就有說放棄就放棄的。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需要呵護我們的感情,維護好婚姻的穩定。

可是,不管是男女交往期間,還是在婚姻中,總會存在這樣一個人,他總是在關係中處於一個討好的角色。不管問題是誰引起,也不管是誰對錯,最終認錯,或者主動求和的總是他/她,他/她也很煩惱,有時候明明知道不是自己的問題,卻偏偏還讓自己去認錯,去討好對方,也是不情不願。但卻控制不住自己,在關係中總顯得被動,總是去主動先討好去求和,去換來關係的暫時改善。

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在矛盾中,吵架後主動求和的總是你?你想過這其中的原因嗎?

相關焦點

  • 如何判斷自己是不是討好型人格?
    當有人找你幫忙的時候,你不敢拒絕別人,感覺自己好像犯了錯一樣;幫其他人做事的時候,總是小心謹慎,如果這件事沒辦好總會責備自己;借給別人錢,不敢和他們要回來,就算說了這件事也感覺自己做錯了一樣……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這幾種情況,那麼,你可能是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情感】「討好型人格」如何在感情中翻身?
    打退堂鼓的小河總是跟朋友們解釋說,她不想吵架,怕傷害感情。但當朋友們反問她,如果不解決問題,一味憋著忍著,這段感情就好了嗎? 事實上,這段感情好不了。他們在一起兩年後,小河的男友出軌了,理由竟然是覺得小河很悶,生活沒有激情。當小河聽到男友這麼概括自己的感情後,她第一次發火了,她說出了自己的付出和委屈,也說出了自己的擔心和害怕,最後流淚不止。
  • 心理學:如何告別「討好型人格」,你最應該學會做這三件事
    這麼多年,我總是努力的討好身邊的人,對父母言聽計從百依百順,對朋友陽光開朗從不拒絕,任何一個人都很難挑出我的毛病,因為我就是在努力的迎合他們,想讓所有人都喜歡我。可是,這種心理是有一定問題的,後來伴隨我對自己的了解,我才知道,原來我是討好型人格。討好型人格就是很害怕拒絕別人,總是考慮別人的想法,從而忽略自己。
  • 「討好型人格」的10個跡象,我們如何改善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如果你總是這麼做,那麼它最終會變成一個令人沮喪,甚至帶有一些破壞性的性格特質:討好型人格。在某個時刻,你可能會發現你把自己的需求和個人時間完全置之事外,壓力也越來越大,僅僅是為了確保你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是開心的。以下是我整理的10個你太想取悅別人的跡象,以及相對應的解決方法。
  • 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從此告別「老好人」標籤
    你是否會有這樣的煩惱:總是太在意他人,甚至討好他人,卻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內心感受?或是總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不被他人所認同?如果你常有這樣的感受,那很大概率就是「討好型人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考慮,這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是需要去糾正和改變的,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何改變討好型人格。認識到錯誤首先就是要自己先認識到討好型人格是不對的、是錯誤的,否則接下來的改變無法繼續。
  • 父母的這個三個行為,導致了孩子的討好型人格
    其實,這種性格的孩子其實討好型人格的孩子,要知道,因為性格的原因,將永遠「低人一等」。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討好型人格並不是很理解,這裡我們來全面解釋一下。第一,總是吼罵孩子。根據相關的調查數據發現,我國家長十個有九個都吼罵過孩子,而孩子長期在父母的吼罵聲中,就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因為孩子會為了避免被罵,會主動選擇妥協,生活變得小心翼翼,甚至於做一些討好家長的事情。
  • 生在這些家庭的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多半活的很累
    生活中,像早早這樣的人不在少數,或許你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人,非常在意他人的評價,也不會拒絕別人,從來不提意見,只會點頭贊同……殊不知,這種不計較和小心翼翼地討好,只會讓別人覺得你是個軟柿子、好欺負,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你還在討好別人嗎?
    為了讓這些人喜歡你,認同你,你可能會主動地去迎合在他們,給他們倒水、買飯,盡力地去維護好交往的關係。對於學生來說,在新的環境中不太適應,面對新同學你也覺得不熟悉,所以,你也不能夠更好地拒絕他們的請求,即便自己並不想這樣做。上面所說的這些,你有沒有遇到過呢?不過,這也只是討好型人格的一部分。
  • 「討好型人格」自救指南:別總是成全了別人,委屈了自己
    、打掃麵館,出國後自己打工賺錢,不願意接受尖尖的幫助……他的懂事真的讓人心疼,也許正是他那悲慘的成長經歷,他逐漸表現出「討好型人格」:心理學上,Braiker(2002)將「總是把他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努力地讓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人高興」的個體稱之為討好者(people-pleaser
  • 不怕討好型人格,勇敢教孩子去「討好」
    老師問:你想不想老師呀?我女兒脫口而出:不想。我沒覺得怎樣,婆婆急了,視頻結束後,教訓女兒說:老師問你想不想她,要說想!記住了沒有?!我反駁:媽,你不要教她這麼說話,她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只要不說髒話就行,這麼大孩子,老師不會介意的。
  • 你是天生討好型人格嗎?我是
    百度百科裡面對於討好型人格的解釋是:討好型人格是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大學時候我才知道自己的這種習慣叫討好型人格,但那個時候我並不覺得這是不健康的心理狀態。直到工作後,我與我的前男友一次又一次地爭吵,他反覆強調我這一點,我才知道自己好像做錯了。因為我總是想取悅別人,總是活得小心翼翼,極度敏感。
  • 質愛情感晨汐:你對他越好,他越看不起你?討好型人格的愛情迷思
    ※ 剛跟他在一起的時候,阿K逼自己去看最害怕的恐怖片,只為在跟他聊天的時候能有共同語言;※ 在他生日的時候,連夜坐12個小時火車到他的城市,只為跟他說一句「生日快樂」;※ 甚至是吵架的時候,也都是阿K先低下頭來求和,生怕男友跟她分手……愛情裡
  • 豆瓣8.8分日劇《凪的新生活》|討好型人格,原來離我們這麼近
    知道真相後,女主暈了過去,在醫院治療期間,沒有一個同事來看她,她的所謂的男友,也不知去向。之後,女主決定改變自己,於是,她辭職、刪了所有的聯繫方式,搬到鄉下一個出租屋裡,開始了一段新的生活。一、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別讓「討好型人格」毀了你一生
    紅是農村來的姑娘,從小鎮奮鬥到二線城市,買車買房一路走來很不容易,她想要多積攢一點人品,努力去營造與所有人都很熟很和氣的假象,她總是有意無意地去讚美別人,而且有時非常刻意,相處久了就會讓人感覺到這種熱情少了點真實。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 你是討好型人格嗎#引發全民熱議 小夥吐槽:我的女友是典型討好型人格
    國內首部女性獨白劇《聽見她說》之《完美女孩》剛一播放完,熱搜就出現了相關話題#你是討好型人格嗎#,網友們表示,在楊冪飾演的機器人小愛身上,看到了很多討好型人格的人群的影子。蔣佑傑說,自己和女友戀愛了近一年,隨著彼此越了解,他越是被女友的「討好型人格」所困擾。 蔣佑傑說,婧婧的「討好型人格」往往不對自己最親近的人,比如自己和家人,而是對朋友、同事、同學等。 蔣佑傑說,婧婧在江北一家新媒體公司從事網絡編輯工作,有時候同事為了早下班,說幾句好話,就把多餘的工作丟給婧婧,而婧婧會欣然接受並完成。
  • 別讓討好型人格,毀了孩子一輩子
    討好型人格,不斷追逐別人對你的認可是非常累的事情,為什麼我們不能高傲理直氣壯的做自己呢?你的孩子現在已經和你一樣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響,害怕衝突,害怕和別人平等的交流,因為害怕否定、批判或是打罵,在與別人相處中,孩子也會和別人站在不對等的位置上不斷的討好別人,你若是不希望繼續影響孩子,那就先改變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 討好型人格的女人,是怎樣一步步毀掉自己的?
    最終卻變成了一個徹底的討好型人格的人,換來了悲劇的人生。她的一生不斷地討好,卻也不斷地被嫌棄。從討好父親的小女孩,到以令人唏噓的方式死去的老太婆,電影用兩個小時展現了松子53年的短暫人生。歸根到底,松子是一個極致的討好型人格,沒有自我。
  • 討好型人格:懂事的你,活得最累
    你會為了討好別人而委屈自己嗎?如果你有,很可能就有「討好型人格」的嫌疑。所謂「討好型人格」,其實,本質是自我價值感不足,渴望被關注,缺乏安全感的一種表現。在生活中,能做到完全不討好他人的人並不多,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有一點討好型人格,不禁有人疑惑,當今的年輕人都是被捧在手裡,作為「小皇帝」成長起來的一代;而且,這樣一代充滿個人主義精神、喊著獨立自主的年輕人,怎麼就集體陷入了「討好型人格」的困擾了呢?「討好型人格」被不同的心理學家表述為不同的心理學術語。
  • 討好型人格,其實是在施暴
    討好型人格對別人的討好其實是階段性的第一階段,試探型討好,隱藏自己的目的和需求,在得到了肯定和回應後,就會進入第二個階段。在這個階段,他們往往會說「我只是單純想對你好,你不要有壓力。」「我忍不住想對你好,只要你接受我的好,我就很開心了。」
  • 討好型人格:為什麼你總喜歡討好別人?
    01、在婚姻中,有兩個大坑:討好和指責。討好是為了得到對方喜歡,能夠讓對方滿意,故意迎合對方的一種行為。哪怕自己不喜歡,也會無底線退讓、付出。比如有些姑娘結婚後只圍著老公轉,她的世界只有老公一個人,每天生活的意義就是為了老公而存在,為老公擠牙膏、做早點、洗襪子、洗內褲,明明受不了老公忽略自己,嘴上還說著沒事,我能理解。最後把老公培養成了巨嬰,把自己活成了守活寡的老媽子。討好的背後是「我認為我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所以我必須要付出足夠多,才能換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