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機式家長:大多數的「為你好」,都是以愛之名的綁架

2020-12-19 騰訊網

最近,國產劇中經常出現「家庭教育」的主題。

比如說,《隱秘的角落》中的周春紅,一方面,她是個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兒子,工作單位偏僻,跑遠門才能給兒子做上一餐飯。她為了孩子的未來,忍氣吞聲,自己的苦衷從來不跟別人說,談一個正經的戀愛,都遮遮掩掩。她非常不容易,全心全意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偏執的母親。

在學校不鼓勵兒子社交,怕兒子學壞,影響學習。在家也希望兒子百依百順,一切都以「為你好」的名義對兒子進行綁架。

很多人都認為,這樣對孩子個人生活肆無忌憚的施壓和控制的家長,只在中國常見,因此也贏得了「中國式家長」的稱號。

但其實這樣的父母,在西方影視中,也是存在的。

比如,在《黑鏡》第四季第二集當中刻畫著一位過度保護女兒的母親Marie。她為了保護女兒,在女兒的腦子裡植入了高科技晶片,Marie不僅可以通過電腦知道女兒的位置,而且這個晶片還控制著女兒的視覺。

當女兒在看到會給予她不適感和壓力的時候,晶片就會自動給畫面打上馬賽克。

所謂的「中國式」家長,在美國被稱為直升機式父母「Helicopter Parents」。這類父母總是像直升機一樣在兒女頭上盤旋監視,雖然名義上「幫」孩子們規避了一些所謂成長道路上的「雜音」,卻剝奪了他們發展完整的人格的機會。

從某種角度上,這一類父母沒有錯。生命充滿了苦難與不公。但父母要做的不是過度的讓孩子規避苦難,而是教會他們面對苦難,和摔跤後再爬起來的勇氣。

相關焦點

  • 直升機式家長:大多數的「為你好」,都是以愛之名的綁架
    她為了孩子的未來,忍氣吞聲,自己的苦衷從來不跟別人說,談一個正經的戀愛,都遮遮掩掩。她非常不容易,全心全意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犧牲。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偏執的母親。在學校不鼓勵兒子社交,怕兒子學壞,影響學習。在家也希望兒子百依百順,一切都以「為你好」的名義對兒子進行綁架。
  • 「我都是為了你好」:綁架式家庭教育註定會失敗
    「我都是為了你好!」相信大家對於這句話並不陌生,也是大家在成長道路上聽到的最無可奈何的話了。這句話看似溫柔體貼,關懷備至,實則充斥著壓迫、束縛和控制。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正以這種綁架式的理念去教育子女,甚至自己犧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此換來他們眼中的「最好父母」。
  • 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還是真的為你好?
    微博上這個話題「父母說為你好是道德綁架嗎」很熱,引來網友熱議。其實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並不少,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幟,替你做決定,從小到大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卻不是自己想要的。有個網友,就是因為父母總是以「為你好」的想法,給自己安排,從小到大都是如此,因為自己拒絕了父母這樣的安排,便遭到了全家人的橫眉冷眼,讓他非常壓抑又苦惱。
  • 「我是為你好」,是家庭暴力,也是道德綁架
    如果你在知乎上搜索"你最討厭家長說的哪句話?","我都是為了你好"絕對是高贊答案。由此可見,"我都是為了你好"看似是無私奉獻,實則是以愛之名綁架了孩子。這種讓孩子感到亞歷山大的說教方式,其實是一種家庭暴力,也是一種道德綁架。
  • 「直升機式」育兒正悄悄傷娃,多數父母已中招,幾個危害顯而易見
    「為你好」,都是以愛之名的綁架。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多數父母正在用「直升機式育兒」傷害孩子而不自知,電視劇《隱秘的角落》中的周春紅,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她偏執強硬,全心全意為孩子付出,卻成為兒子朱朝陽變壞的「導火線」之一。
  • 媽媽以愛之名綁架了我
    小雨就像是千千萬萬個被媽媽以愛之名綁架的孩子,不管媽媽做什麼,口頭禪永遠都是我這麼做是為了你好。而就是這一句為了你好,斬斷了很多孩子向前走的路。 認識一個女孩子,學習特別好,長的也特別的漂亮。但是等你了解之後,你會發現她大多數時候總是安靜的,不太會和別人聊天。發現她這個特點之後,我就特別好奇。
  • 請不要以「愛」之名綁架孩子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如果你們看到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你們從小便希望我如同成人一般.現在,又想讓我把早已遺失的東西找回來.老師對我的失望,同學開玩笑般的話語,為你們我早已絕望.現在,我只希望,能多睡會兒對了,忠山公園那幢樓的書房抽屜裡,有些東西要給你們
  • 以愛之名 : 我是為你好,不管你需不需要
    ……………………………分割線…………………………………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最近,《以家人之名》的熱播又一次將「原生家庭」帶入我們的視野。劇中三個孩子的原生家庭都存在著缺陷,他們性格迥異,每一個都深受原生家庭影響。
  • 求求中國式家長,別再說「都是為你好」了
    是陪伴、親情、溫暖,是責任、信賴與愛,還是無法溝通的瞬間、「為你好」的約束和對你的一次次的否定?今天,我們想跟你分享幾個不想回家的孩子的故事,在他們的人生中,父母所意味著的,是無數次想逃離的心情,與摻雜著無奈和失落的嘆息。
  • 以家人之名:父母那句「我都是為了你好」,算不算道德綁架?
    《以家人之名》中,齊明月與媽媽的爆發性爭吵,引爆了熱搜, 這個話題引發近2億人關注。媽媽把否定當做「為你好、關心你」,然後理所當然地發號施令。明月對此表面上言聽計從,實際上慢慢開始陰奉陽違——嗨歌喝酒,明明是最鬧騰的人,卻在父母面前裝成乖乖女。高考故意少填了一張答題卡,這個女孩用最無奈的方式做著最有力的反抗。
  • 「都是為你好」傷害了多少孩子的心!父母的情感綁架毀了孩子未來
    都是為你好,你就報這個興趣班,將來肯定有用處。都是為你好,這專業一看就不好就業,不要選。都是為你好,工作離家近點,我們好幫你。都是為你好,你聽爸媽的話能少走好多彎路,爸媽能害你嗎。家長用這句話很容易就從情感上綁架了娃,娃日子過得好了是他們的功勞,認為自己指揮得當,娃過得不好了就說娃不聽話,自己沒本事。 一句為你好差點要了喬英子的命。
  • 父母老是說我是為你好的的背後隱藏著道德的綁架
    比如有些家長會想孩子結業找到工作就婚姻生子過上自己的小日子,但是孩子有可能想的是要儘量儘量工作嚴肅對待掙錢,在物質生存有了保證以後再思考婚姻問題。實際上稍加大深度說,家長的「為你好」,實際上只是從她們自己角度思想,打著「為你好」的形式來關涉你的生存,以達到自己的希望,稱心了自己欲望卻根本沒想過會損害到到你。
  • 「為你好」這句話,是父母的情感綁架,是在對孩子「耍流氓」!
    家長嘴裡的「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充滿了愛意,實則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控制,會讓孩子整個成長的過程中變得很沉重。有時候,我們自認為是為了孩子好,而對孩子各種嘮叨,過後還會補充一句「我們都是為你好」「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真的是為孩子好嗎?
  • 「直升機式育兒」,是中國式家庭父母的誤區,可有很多家長都踩坑
    直升機式育兒"名詞最早出自於《父母與青少年》一書,在這本書中,作者用這個名詞來形容一些喜歡對孩子的行為加以監視的家長。"直升機式育兒"主要指的是父母就像一輛直升機一樣,一天24小時盤旋在孩子的頭上,嚴格的監控孩子的各種行為。
  • 「都是為你好!」被「情感綁架」的孩子,內心充滿了不安和焦慮
    最近受疫情影響,全國各地紛紛推遲開學,這下可「苦」了家長們,每天不但要照顧寶寶的一日三餐,還得為孩子的學習操心,同時對於孩子來說也不輕鬆,除了上網課,還得面對家長的「碎碎念」。「情感綁架」的背後,是不安和焦慮這不,這就有位寶寶終於無法忍受家長的「思想壓迫」選擇離家出走,原來寶寶平時成績不理想,家長原本打算利用這段時間好好給孩子補補課,結果看到寶寶懶散的樣子,就順口說了幾句「自己每天辛苦工作,而你卻不學無術」,沒想到寶寶聽後當場摔門而出,幸虧家長尋找及時,孩子沒有出現意外
  • 多少家長以愛之名,綁架了自己的孩子
    「這句話,家長如何回答,才能讓孩子接受。看了大多數家長的反應是:憑我是你爹,憑我是你媽,生你,養你,就該管你。是我的義務和職責。換了路人誰願意管你。這讓我想起今年8月14日晚,河南駐馬店新蔡縣,那名33歲的男子,因為不堪忍受父母的職責和否定,選擇了投河自盡。他自盡前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今年一直努力,還是沒有達到一個月賺幾萬,一件事能說上千萬遍,不就是逼著我死嗎?
  • 毀娃代表:直升機式家長
    ,孩子最近進入了叛逆期,你說什麼都不聽,什麼也都不跟你說。我做的都是為他好難道都看不出來嗎?」物極必反可能這位媽媽並不知道,孩子的各種異常表現也許並不是青春期突然出現,而是一直慢慢積累在這個特殊時期爆發了。
  • 「我是為你好」的情感綁架中,透露著三個人性的弱點
    網上流傳過一篇據說是著名作家畢淑敏寫的文章,題目叫《孩子,我為什麼打你》,文章對一個母親打孩子時內心情感的描寫及其細膩入微,文章的最後一句話是「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喜歡對孩子說「我打你罵你,都是為你好」,殊不知這句話對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 「都是為你好」,被情感綁架、軟性控制的孩子有多苦?
    由於孩子愛父母,在乎自己的想法,再加上弱小,孩子很容易被情緒控制。"父母辛苦養育你,就要好好聽話,我們也是為你好啊.....""媽媽為了陪你,沒有工作,你竟然考出這樣的成績,你太忘恩負義了..."父母一遍遍重複著自己對孩子的付出、愛。在它的後面,只有感情牌,要脅小孩照看好。有多少家庭,不斷上演著情感綁架、軟控制的故事。
  • 「為你好」,一份以愛之名的禁錮,把彼此越推越遠
    你聽過我是為你好,這句話嗎?這句話的出處大多是父母長輩,吃飯的時候,放下碗筷,「我跟你說啊,大學的時候學這個專業,畢了業後好找工作。」一方面是父母為了孩子,苦苦堅持,營造表面的和諧,卻從沒想過這份愛是否真的能讓孩子幸福。一方面是孩子承受著這份「為我好」的愛,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