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你好」的家長式管理要不得
「為你好」的家長式管理要不得 發表時間:2015-05-28 來源:西安晚報據5月27日《武漢晚報》報導:北大附中武漢為明高中日前掀起搜查手機的突擊行動,全校大會上,分管主任發話:如果學生私帶手機沒有上交老師保管,一旦搜出,就會被當場砸爛。25日晚自習,該校高二某班,老師搜出3部手機後,在眾目睽睽之下摔碎。對於這一「嚴打」行動,學生們大都覺得有點過頭。家長們支持嚴查,但反對摔壞手機。教育專家及法律人士稱:這是故意損壞私人財物的行為,應當賠償。
-
「我都是為了你好」——中國式家長的自我犧牲
很多中國式的父母,他們的孩子不僅僅是孩子。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精心培養出來的產品,出外交際、家庭聚會等等都是這個產品接受檢驗的時候。很多中國式的父母在對待孩子上面以無限制的「媽媽不吃這個給寶貝吃,寶貝多吃長高高」「媽媽都是為了你好,你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啊」「你看媽媽這麼辛苦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啊」「爸爸媽媽這麼努力工作是幹嘛?
-
直升機式家長:大多數的「為你好」,都是以愛之名的綁架
她為了孩子的未來,忍氣吞聲,自己的苦衷從來不跟別人說,談一個正經的戀愛,都遮遮掩掩。她非常不容易,全心全意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犧牲。 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偏執的母親。 在學校不鼓勵兒子社交,怕兒子學壞,影響學習。在家也希望兒子百依百順,一切都以「為你好」的名義對兒子進行綁架。
-
直升機式家長:大多數的「為你好」,都是以愛之名的綁架
她為了孩子的未來,忍氣吞聲,自己的苦衷從來不跟別人說,談一個正經的戀愛,都遮遮掩掩。她非常不容易,全心全意為孩子做出了巨大的付出和犧牲。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個偏執的母親。在學校不鼓勵兒子社交,怕兒子學壞,影響學習。在家也希望兒子百依百順,一切都以「為你好」的名義對兒子進行綁架。
-
中國式家長教育中的幾句話,對孩子影響多大?這幾句以後別再說了
生下孩子就要為孩子負責,孩子的教育自然也是家長的責任。家庭教育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中國式家長的教育,大部分都有異曲同工之處。有些時候,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本意是為孩子好,但是卻往往達不到我們想要的效果。這就有點中國式家長的味道了,總是想掌控孩子的一切,只讓他學習,別的什麼都不許做。中國式家長教育的殺傷力,對孩子影響多大?17歲男孩被家長批評幾句,衝動之下跳橋身亡;9歲小狼號因為放學晚被父母批評幾句,選擇用上吊結束自己的生命。
-
我都是為你好啊
回去的路上聊著聊著 看著我懷裡的小可愛就跟孩子他爸說道:等孩子上幼兒園了,我就想將孩子送到離我上班近一點兒的幼兒園,這樣就一是我不用每天吹風下雨都騎著摩託車早出晚歸的了。二是不用幫忙做農活,也不用每天七八點才吃晚飯,可以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也好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三是孩子奶奶爺爺也可以放鬆休息休息。。。。。。我還想說什麼來著?
-
中國式打壓教育:我都是為了你好啊
之前朋友圈熱傳一篇文章,《媽媽不打你,社會也會打你的》,不得不說,一切將打壓式教育合理化的行為,都是耍流氓。中國父母的三大利器:「聽媽媽的話。」「你不應該這麼做。」「我都是為了你好。」之前,湖南衛視的一檔節目《少年說》。節目組走進了全國12所中小學,在每個學校搭建了一個特別的「勇氣臺」,鼓勵大家來「喊話」。
-
老師求求你,請你別來家訪了!
一、應付敷衍式家訪家訪作為學校以及老師的工作內容,與教學、德育、後勤、招生、宣傳等等工作一樣,都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理應高度重視。二、突然襲擊式家訪在家訪工作中,有一種家訪最令學生及家長討厭,這就是突然襲擊式家訪。下面這個場景估計很多人都比較熟悉。張老師:喂,請問您是某某學生的家長嗎?我是您孩子的張老師。
-
「中國式家長」到底怎麼了?
「中國式家長」的典型邏輯之一就是:我養你成人就是你一輩子要記住的恩。可笑又可悲的是,這些父母只看到自己滿足了孩子的物質需求,看不到對孩子的精神摧殘。這雖不是他們主觀施加的,但客觀上卻做到了。更要命的是,他們的意識裡很可能壓根就不存在什麼精神世界,這樣的話,最好別把孩子生出來徒受折磨。 2、一言不合就使用暴力。
-
家長最大的謊言:這都是為你好!
如果真的是為你好如果說這句話是為了讓你明白家長的良苦用心,那麼你為什麼不明白?如果你不明白是因為不喜歡,那麼你為什麼不喜歡呢? 既然不喜歡,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對你好」讓你如此不喜歡?家長有一個觀點:我們小時候是這樣做的,我們是過來人,所以你應該聽我的安排。
-
中國式家長怎麼考上清華_中國式家長清華大學攻略
中國式家長是一款模擬養成遊戲,遊戲中玩家可以體驗高考,很多小夥伴都想知道中國式家長怎麼考上清華,下面就和小編來了解下中國式家長清華大學攻略吧。 中國式家長清華大學攻略 1、689,清華大學,三周目,想要高分的攻略很簡單。 2、前期爭取多留天賦點(燈泡)和索取,玩了三把感覺前期只有任天堂遊戲值得用盡索取,後面都憋著別用。
-
「我都是為了你好」:綁架式家庭教育註定會失敗
「我都是為了你好!」相信大家對於這句話並不陌生,也是大家在成長道路上聽到的最無可奈何的話了。這句話看似溫柔體貼,關懷備至,實則充斥著壓迫、束縛和控制。當下社會,越來越多的父母正以這種綁架式的理念去教育子女,甚至自己犧牲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此換來他們眼中的「最好父母」。
-
選擇理論:別再說「我都是為你好」了,對孩子「假裝友好」一下吧
讓人說不出的惱火:我好心提醒你,還不是為你好嗎?你乖乖吃點多好,為什麼要反抗?電視中、電影中,每當孩子和父母起衝突的時候,父母永遠都會有一句臺詞:「我還不是為你好嗎?」這句話本身沒毛病,但可惜永遠是說者有意,聽者無心。
-
家長打著所謂「為你好」的旗號,卻沒想到傷孩子最深
但家長們有沒有想過,你們的錯誤就是「一切都是為你好」?「為你好」為的是自己的權力「為你好」的潛臺詞就是「你要聽我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小到挑食穿衣,大到學習考試或是興趣愛好,父母全部都要幹涉,確保孩子的生活軌道都在自己的控制和掌握之中,美其名曰:「我們做這些都是為了你好」,實際上卻打著「為你好」的名義讓孩子服從自己。
-
中國式婚姻經營的可怕之處:「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
那些愛,那些深情,不過是披著惡魔的面具來道貌岸然地說著所謂的善良,剝奪了她的自由,傷害的她的身心,還美名其曰為她好。這不過是自私地、蠻橫地佔有欲而已,因為真正的「為你好」從來都不是這個樣子。中國式婚姻經營的可怕之處: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01)、「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好」這句話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因為在電視劇中,在生活裡,這句話幾乎隨處可見,而我們也可以看到說這句話人的臉上的那種苦口婆心的表情。
-
「我是為你好!」家長苦口婆心孩子卻不聽?「霍布森效應」在作祟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情上,家長懂得一些教育理念、教育道理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自以為很懂,而後錯誤運用這些道理,去管教孩子。最終的結果顯而易見,就是家長與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我是為你好!」家長苦口婆心孩子卻不聽?
-
求求你,別再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
一個真正關心女兒,愛護女兒的男人,在了解這點後,都應該杜絕「小情人」的說法。-2-一份明明與情人無關的感情,被加上了「情人」的頭銜,會給孩子的性別意識,帶來沒必要的混亂。它都在離間著媽媽和女兒之間的關係。一位媽媽在網上表示:「我就單純想生男孩,因為我不想有個小情人和我搶老公。」底下紛紛附和:「我好怕老公變女兒奴,我怕我會吃醋。」
-
中國式家長什麼都為孩子好,服務區一對母女的就餐照,完美闡釋
尤其是我們中國的家長,格外心疼孩子,哪怕條件有限,吃點苦也總想給孩子最好的。這樣無私奉獻的精神固然值得欽佩,但帶給孩子的卻不一定都是幫助。什麼都為孩子好就是真的好?中國式家長的悲哀,這對母女表現得很徹底之前有一組照片在網上走紅,照片中一對母女正在服務區吃飯,不過不同的是,母親面前的是一桶方便麵,而孩子面前的卻是一大份套餐。
-
為你好,究竟是什麼意思?
我們都知道,在關係中,我們的行為不僅會對自己產生影響,也會對關係中的其他人產生影響,進而又會影響到整個關係。另外,有些影響我們其實還無法預料。這也是很多時候,我們在處理關係中的問題時,所感到糾結,難辦的地方。
-
這4種中國式禮貌,對孩子並無好處,家長別讓他為你的虛榮心買單
中國一直以禮儀之邦著稱,在中國5000年的歷史傳統中,禮儀成為了一代代傳承下來的精髓。至今,中國家長也在以中國禮儀要求著他們的孩子,讓孩子們保持禮貌,那麼這些禮貌是否全都需要全盤繼承?是否對孩子的成長有好處?或者說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了怎樣的影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