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簡陽:水稻豐收,讓市民吃上放心本地米

2020-12-22 川觀新聞SCOL

周滎鴻 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

秋高氣爽,雄州大地稻香四溢,金黃的稻穗為綠色的田野增添了一抹豐收的色彩。

今年,簡陽市種植水稻17.2萬畝,預計產量8.53萬噸,目前已收割過半,豐收已成定局。在迎來豐收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不容忽視,目前簡陽市正認真開展新收穫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全面掌握新收穫糧食質量安全情況,嚴把糧食質量安全關,確保百姓吃上「放心糧」。

糧食烘乾中心。

近日,在簡陽青龍鎮白廟村8組,趁著天氣涼爽,簡陽市仁儀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李賢剛組織工人將田間的近200畝水稻收割起來,並送到村裡的糧食烘乾中心。在這裡,只見稻穀從倉鬥進入清選機,青草、秸稈等渣滓隨即從下方分離出來,稻穀被傳送至烘乾機開始低溫循環烘乾,最後再進行風選,將灰塵、癟殼分離出來,留下乾淨飽滿的優質稻穀。李賢剛說:「稻穀收起來後就遇上了連續陰雨天氣,很怕稻穀曬不幹,好在有這個糧食烘乾中心,真是解決了大難題。」

糧食安全要從源頭抓起,李賢剛點讚的糧食烘乾中心正是簡陽市「優質糧油工程」糧食產後服務體系建設項目,於2018年投入省級財政資金110萬元建成,共有5個循環式穀物烘乾機,每個機器可一次性烘乾糧食13噸。時下正是稻穀豐收的季節,陰雨天氣也較頻繁,要是稻穀不及時曬乾就會發芽黴變,產生黃麴黴素,影響糧食質量安全,危害人體健康。而該中心的建設則切實解決了糧食晾曬難題,同時還可設定穀物烘乾水分含量,自動評估烘乾時間,35.1℃循環作業,讓穀物均衡受熱,避免高溫影響穀物品質。

糧食質量安全監測。

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是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一環,為做好今年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工作,簡陽市發改局做好前期工作,深入分析摸排採樣布點,制定《簡陽市2020年糧食質量安全監測和品質測報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玉米在種植過程中有沒有用農藥?用了哪些農藥?」9月17日,簡陽市糧油質量監督檢驗站負責人率隊來到簡陽市新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對新收穫的玉米進行實地扦樣,並詳細詢問管理人員種植過程。「糧食質量安全監測是為糧倉守好收儲質量大門,為百姓守住糧食安全的重要環節,容不得一點馬虎。根據《方案》,我們將隨機對全市250戶農戶進行稻穀、玉米等新收穫糧食扦樣,並將50個綜合樣送至檢測機構進行重金屬含量、真菌黴素含量和農藥殘留量等項目監測,及時向市發改局報送市糧食安全監測分析報告,為我市糧食生產提供決策依據。」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為提升糧食質檢能力,我站正加快實施『優質糧油工程』糧食質量安全檢驗監測體系建設項目,目前已進入設備安裝階段,投用後將大大提升檢驗監測能力。」

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糧」是確保糧食安全的終極目標。「你好,我們想買一點本地米。」在位於簡城街道安西巷的四川軍糧店,市民王女士正帶著朋友前來購買大米,她口中的本地米正是產自鎮金米廠的大米。「這個米吃起來綿軟香糯,細滑爽口,再加上又是家鄉人、家鄉土種出來的,安全放心又不貴,我很喜歡吃。」王女士說。

據了解,四川軍糧簡城街道安西巷店是簡陽市放心糧油工程示範點,商品配送至幼兒園、機關食堂等。「讓百姓吃得放心是我們的責任,在商品採購上我們與有權威質檢報告的商家合作,加強配送安全管理,做好糧食保供、糧食安全。」簡陽市軍糧供應站有關負責人表示。

相關焦點

  • 選好種子才能豐收 成都德源街道「袁隆平的田」試驗水稻品種近4000個
    豐收,都是因為在春天播下的種子。近日,記者從位於成都市郫都區德源街道的「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獲悉:今年「袁爺爺的田」裡進行了近4000個水稻(組合)品種的雜交試驗,預計只有千分之一的組合能夠能成為「種子」,進入生產階段。近日,記者在「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見到了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育種部經理匡應龍。他正在田間選種。
  • 簡陽撤市設區,真的要來了?
    不管怎樣任意組合  以後出入簡陽的方式隨便都有上百種    快速路示意圖丨圖據成都向上  這張強大的交通網一旦形成  簡陽將形成到成都主城區、天府新區  周邊區縣和鄉鎮半小時交通圈  屆時不僅給市民出行帶來便捷
  • 成都市民捐出200年契約稅票 房產證上顯示清代簡陽歸成都管
    成都市民劉德忠想捐出家族字據。  6月7日上午十點,在成都市檔案館的會議室裡,成都市民劉德忠在一份捐贈協議上鄭重籤下自己的名字。「給它們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屬。」劉德忠多次表達了他的感想。劉氏家族傳承200多年、多達420件的契約和稅票,正式由劉德忠無償捐贈給成都市檔案局,用作歷史的存檔和研究。  這些檔案資料裡,有劉氏家族從清代至上世紀80年代在簡陽、龍泉的土地買賣契約、稅票等。
  • 簡陽戶籍可在成都讀高中嗎?以初中在哪就讀為區分
    96111,諮詢成都代管簡陽後,涉及的旅遊、出行、教育等方面的政策問題。記者從中共簡陽市委辦公室等相關部門了解到,今年有三條簡陽至成都快速通道動工,同時簡陽居民以前必須跟團的港澳遊,可辦自由籤注啦。此外,對於眾多家長所關心的孩子升學問題,也有相應解答。  出行更快  今年有三條成簡通道動工  簡陽到成都的路,越來越快,也越來越好啦。
  • 成都簡陽:以三個「十大」評選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8月5日,記者從成都簡陽市委宣傳部獲悉,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簡陽將舉辦新中國成立70周年來簡陽最具影響力的「十大人物」「十大事件」「十大項目」評選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市民的榮譽感和歸屬感,提升城市的顯示度和知名度。
  • 遊水稻迷宮 慶農民豐收 崇明舉辦「多彩水稻節」主題活動
    原標題:遊水稻迷宮 慶農民豐收 崇明舉辦「多彩水稻節」主題活動  在水稻割出的迷宮中探秘「打卡」;體驗甩稻、碾米、吹稻殼;用秸稈等材料製作小手工……今天下午,2018中國農民豐收節暨「多彩水稻節」主題活動在崇明橫沙鄉舉行,繽紛多彩的農事活動,吸引不少親子家庭前來。
  • 四川簡陽:喝過這裡的羊肉湯,四川人的冬至才算完整!
    在民間很多人把冬至稱為「過小年」,不管窮家富戶,這一日都要煮肉吃,並以肉食饋贈親友,也是為了禦寒和養生。在四川,在成都,冬至的首選食物和其他地方不同,而是吃羊肉,吃羊雜,喝羊肉湯。每年天氣變冷,四川各地的菜市場就逐漸開始出現羊肉攤位,馬路邊的各大餐館也陸續推出羊肉系列的菜品。
  • 培育「蜀地好米」 成都104個水稻品種田間「賽表現」
    四川在線記者 張紅霞7月27日,記者從成都市種子管理站了解到:為了培育「蜀地好米」,目前已有來自數十家種業企業提供的104個水稻品種,在新都區清流鎮廣泉村進行種植。省市種子部門及企業代表來到廣泉村,了解這些本土水稻品種的表現。
  • 東來印象大劇院明年底投用 到成都簡陽觀看世界級歌舞劇-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7月9日電 在家門口看一場原汁原味的《圖蘭朵》或《茶花女》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對於成都簡陽的市民來說,這樣的願景最快明年年底就能實現!  新華網9日從簡陽市文體廣新局獲悉,成都「東進」區域最大的文創項目——東來印象正在緊張建設中,其中1號樓大劇院今年8月底就能封頂,明年年底投入使用。
  • 在希望的田野上 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水稻豐收在望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東營報導金秋時節,稻穀飄香,金燦燦的稻田裡呈現出豐收在望的喜人景象10月19日,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水稻正在收割。七村是傳統水稻種植專業村,以前一直是傳統人工種植模式,耗費人力、物力,而且效率低。
  • 掛羊頭賣狗肉:小心「簡陽羊肉」吃的是你家寵物和你救命恩人
    簡陽有全國最多的屠殺貓狗的場地,每天有上千隻貓狗被殺,運到各大餐廳裡!就不知道你們吃的羊肉如何從2000年後就開始販狗、殺狗,簡陽市的屠夫們大有殺盡天下貓狗之野心!每年將屠殺數萬隻來路不明的貓狗,簡陽連續十幾年的濫捕濫殺已是公開的產業了!媒體新聞、大報小報、華西都市報也曾多次連載「《人哭狗也哭》2012年成都一學院教授遛狗時轉眼不見,到處尋狗張貼啟示,最終在簡陽屠狗場找到」!
  • 寶農34等本地優質新米即將...
    寶農34等本地優質新米即將上市~ 2020-10-21 16: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簡陽12個鄉鎮都託管給了成都高新區,知道所謂的託管是啥意思嗎?
    託管就不同了,託管是所有權屬於本地,但是使用權屬於另一個地區。如果託管不好理解,可以用「租借」來理解,就比較容易了。比如題中所說的簡陽的部分鄉鎮由高新區託管,就是說這些被託管的鄉鎮,根本上還是屬於簡陽市管轄的。只是簡陽把這些地方租給了高新區,然後高新區在這裡辦產業,搞基建。
  • 大理洱源村民舉行水稻開鐮儀式,喜慶豐收年
    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大理洱源鳳羽鎮起鳳村百畝新品種水稻進入收割季,村民依照白族傳統習俗舉行了水稻開鐮儀式,喜慶豐收年。秋收是當地人一年中重要的節慶,按照當地的習俗,每年的這一天,大家深入田間,敬天敬地,載歌載舞,舉行傳統的開鐮儀式,歡歡喜喜慶祝豐收。開割了,割穀子了,開割了!隨著秧倌的一聲號令,當地群眾手持鐮刀,割下今秋第一把沉甸甸的稻穀,起鳳村種植的新品種水稻正式進入收割季。
  • 哪種"上海米"吃口最好? 市民打分評出心中最愛
    東方網11月18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本地大米,哪種吃口最好?昨日,上海舉辦了「優質稻米品評會」,市民和專家一起,看外觀、嘗口味,評選出自己喜愛的「上海大米」。  據了解,本次共徵集到本市地產新大米品牌30個,選送新大米樣品45份,涉及水稻品種20個。其中,本市選育品種15個,引進品種5個。
  • 晚稻豐收季 為何超市鮮見本地大米?
    12月4日,編號為「109041」的網友在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群眾留言板上詢問,目前正值寧波本地晚稻粳米豐收季,為啥在超市買不到本地大米?針對網友的問題,近日小e走訪了寧波三江、華潤、歐尚、永輝等主流超市,查看上架大米的情況。12月7日,小e來到三江超市新芝店,看到米架上大多數米的產地為東北三省。
  • 內蒙古優質牛肉將端上成都市民餐桌
    11月27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內蒙古扎賚特旗優質農畜產品展銷暨合作項目推介招商會上獲悉,成都益民集團與扎賚特旗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引進該地優質的農副產品,讓市民吃到優質牛肉等優質農副產品。成都益民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障成都「米袋子」供應,今年6月,集團旗下成糧集團與內蒙古裕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組建合資公司,通過土地流轉返包經營,開展玉米和水稻種植、糧食收儲等,打造了2.5萬畝屬於成都自己的異地農場,已進入全面收割階段。「此次籤約,我們將進一步加強與扎賚特旗之間的合作,特別是在糧源基地建設、農資農具服務等方面加強合作。」
  • 梁平:豐收糧倉亮相曬秋節 成為打卡拍照首選地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9日6時30分訊(通訊員蔣婷)昨(8)日,9個曬秋藝術裝置豐收糧倉亮相第二屆長江三峽(梁平)曬秋節(以下簡稱「三峽曬秋」),筆者在豐收大道上看見,9個大小不一的糧倉矗立在路邊,或稻田中間,引來了市民遊客拍照留戀,豐收糧倉成為了眾多市民打卡拍照的首選地。
  • 墾利區七村糶米市場讓市民買到放心「源頭米」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高汝敏 苟金鈴 東營報導自從墾利區墾利街道七村成立生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以來,七村的水稻產業形成了物資在孫記米行,村民孫金寶開始進行直播帶貨,「通過加入合作社,水稻種植收益提高了,現在進村買大米的人越來越多,直播帶貨勢在必行,除了大米,像村裡原有的燒雞、剪紙和繡花等也可以通過直播來銷售,這樣一來收益也會不斷增加。」
  • 遇見最美的簡陽,在名家著文的字裡行間……
    白塔在外形上具有唐代遺風,高達五米的基座國內罕見;塔身雖為密簷式,但造型仍仿樓閣式;四面精巧秀麗的舍利塔造型,國內僅見。」 在交流活動中,楊易唯登白塔而小雄州,徒步平泉鎮荷橋村而知城鄉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