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個「中國農民豐收節」來臨之際,大理洱源鳳羽鎮起鳳村百畝新品種水稻進入收割季,村民依照白族傳統習俗舉行了水稻開鐮儀式,喜慶豐收年。
豐收節在老年隊表演的白鶴舞中拉開序幕,鳳羽霸王鞭、白族調、歌舞、白語說唱等特色節目精彩上演。秋收是當地人一年中重要的節慶,按照當地的習俗,每年的這一天,大家深入田間,敬天敬地,載歌載舞,舉行傳統的開鐮儀式,歡歡喜喜慶祝豐收。
開割了,割穀子了,開割了!
隨著秧倌的一聲號令,當地群眾手持鐮刀,割下今秋第一把沉甸甸的稻穀,起鳳村種植的新品種水稻正式進入收割季。
起鳳村依山傍水,背靠羅坪山,面臨鳳羽河,結合洱海保護治理的要求,今年該村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發展新路子,引進大理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充分依靠公司開闢的市場,結合大理州農科院的品種資源,實行「企業+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在起鳳村示範種植新品種水稻。
起鳳村農戶王燦輝:今年我們用的肥料是有機肥,用手工一遍一遍除草,種著三畝田,長得相當好,看起來豐收在望,我種出來銷路不愁,全部交給公司。
縣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站站長楊成武:這個品種它是屬於我們高海拔地區的優質粳稻品種,適應在我們鳳羽2300米左右海拔的品種。並且利用了綠色生態有機的種植技術,米質比較好,從目前看產量應該是550公斤以上。
根據公司和農戶籤訂的種植收購合同,只要按照綠色生態有機模式種植,公司全部回收,不但解決了種植戶銷售的後顧之憂,而且提升了經濟效益。
大理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達才:我們按照500公斤的產量來算,就5元一公斤的收購,也就2500元,再加上500元的生態種植補助,合起的來話不會低於3000元,這種是我們通過與農戶合作以後,農戶的實際增收這一塊,就比我們傳統的這個種植產值翻一番。
在金色的稻田裡,村民們收割的收割,打穀的打穀,在稻花香裡迎豐年。
縣農業農村局種子管理站站長楊成武:今年是第一年示範種植,接近100畝,情況表現都比較好,也適合於我們鳳羽區域的氣候、海拔。下一步我們將積極聯繫現代種業公司的市場,結合我們洱源的實際進行大面積的示範推廣。
來源|洱源發布
記者:李雪梅 羅新才 施浩權(實習)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