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桃園機場第一航廈入境人數歸零 創41年來最慘紀錄

2020-12-20 環球網

【來源:中國臺灣網】

桃園國際機場是受疫情影響的經濟重災區。(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6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產業受到巨大衝擊,尤其是航空、觀光旅遊等相關產業。因各地為了防堵境外輸入個案,嚴格管制入出境旅客措施,更是讓航空業叫苦連天,連帶的國際機場的旅客數也是持續探底。桃園機場14日入出境只有669人次,而且第一航廈入境人數竟然已經歸零,不到去年平均每日13萬3000人次旅運量的0.5%,創41年來史上最慘紀錄。

據報導,臺灣地區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月19日0時起禁止境外旅客入境,桃園機場的旅運量就從當時每天一萬餘人持續下滑,3月29日僅有2474人,打破SARS期間旅客量最低紀錄,4月4日首度跌破千人大關降到961人,14日更降到669人,而且第一航廈入境人數竟然已經歸零。

桃園國際機場產業發展協會常務理事詹成吉表示,桃園機場是受疫情影響的經濟重災區,業者透過法律跟臺當局籤訂合約,每年桃機上繳給臺當局的200多億元(新臺幣,下同)中,業者繳交約108億的權利金跟租金,佔了機場收入的47%,籤了約理當受到保障。這個月開始已經發生一天不到1000次旅運量的情況,但籤約當時預估年旅運量約4800萬人次,每天要有13萬1500人次,現在13萬人不見了,連1500人次都不到,這樣怎麼照顧公司的員工?員工上班看到沒有旅客沒有業績也人心惶惶,不知道工作能持續多久,業者只能先努力撐下去,在不裁員的情況下,把員工移到別的地方服務,希望臺當局能重視。(中國臺灣網 李寧)

相關焦點

  • 臺灣桃園機場第一航站樓入境人數歸零 創41年來最慘紀錄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球經濟產業受到巨大衝擊,尤其是航空、觀光旅遊等相關產業。因各地為了防堵境外輸入個案,嚴格管制入出境旅客措施,更是讓航空業叫苦連天,連帶的國際機場的旅客數也是持續探底。
  • 疫情影響(一)丨創41年來最慘紀錄,臺灣桃園機場這次是「輸」了
    各個國家和地區的航空業苦不堪言各地為了民眾考慮,嚴格禁止境外人員入境,防止輸入型確診病例到處傳播。雖然說這種舉措對於控制疫情有了很大的幫助,但是對於航空業來說真是苦不堪言。我們就來拿臺灣地區的臺灣桃園機場來說,在本月14日,入境人數只有670餘人。
  • 臺灣桃園機場旅運量暴跌 關閉20個登機門減緩壓力
    臺灣桃園機場旅運量暴跌 關閉20個登機門減緩壓力   新冠肺炎衝擊全球旅遊業與航空業,在民進黨當局宣布禁止境外旅客入境後,桃園機場旅運量暴跌,第1航廈甚至出現整日入境量為零的慘況,創下啟用41年來史上最慘紀錄。民進黨當局決定關閉桃園機場20個、超過半數登機門,減輕機場營運壓力,並從今天中午開始實施。
  • 疫情衝擊 全臺1.4萬人放無薪假 桃園機場關閉20個登機門
    疫情衝擊 全臺1.4萬人放無薪假 桃園機場關閉20個登機門 2020年04月17日 15:2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7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全臺已有超過1.4萬人放無薪假,一周暴增6000多人;因旅客量暴跌,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竟然出現入境人數歸零的慘況,今起更將關閉20個登機門,減輕營運壓力。
  • 臺灣桃園機場運量探底 將停用20個登機門
    (抗擊新冠肺炎)臺灣桃園機場運量探底將停用20個登機門  中新社臺北4月
  • 桃園機場旅客「+0」 感覺十分詭異,形同無人島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疫情指揮中心28日成立滿100天,繼續維持新冠肺炎零確診的紀錄,「+0」(網民戲稱「嘉玲」)儼然成為臺灣的全民期待,不過對於桃園機場而言,旅客「+0」恐怕不是樂事,更害怕聽到「龜苓膏」(歸零)。
  • 臺灣桃園機場第三航廈可能提前解凍
    ,自三月臺灣「大選」後,兩岸關係再露曙光,馬英九多次承諾七月一定兌現兩岸周末包機直航,業者預期未來兩岸空中交流會愈來愈頻繁,臺「交通部民航局」也預估,暫停多年的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可望提前解凍。,桃園機場的出入境大廳反而顯得冷清。
  •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陸續展開預計2020年完工
    原標題: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陸續展開 預計2020年完工中新網1月27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當局「行政院發展委員會」26日審查通過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計劃。桃園機場將於5月進行細部設計國際招標,後續設計及興建陸續展開。
  • 大陸遊客縮減 桃園機場第四航廈停建
    圖為亞洲最長的海底隧道」中央社  臺灣桃園機場近年旅客量大增,桃機公司原規劃斥資新臺幣20億元興建第四航廈(智慧航廈),於2018年啟用,以疏解人潮,但如今由於擔心未來幾年陸客縮減,加之機場工程過多,交通主管部門決定今年不蓋了,機場「黑暗期」恐讓服務品質下降、機場評比退步。
  • 臺灣最大機場第一航站樓入境旅客首次為零 關閉20個登機門
    航空圈訊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旅運量雪崩式滑落,4月14日出入境旅客只有669人創新低,其中桃園機場第一航廈(航站樓)入境旅客更是為零,史上第一次。4月16日,桃園機場宣布自17日起,暫時關閉20個登機口。
  • 臺灣桃園機場建設第3航廈 擬2020年底完工
    華夏經緯網3月2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行政院」日前核定桃園國際機場第3航廈建設計劃,臺「交通部次長」曾大仁昨天說,預計明年第4季施工,2020年底完工。    據報導,「行政院長」毛治國昨天上午在「行政院會」聽取「桃園國際機場服務質量提升及設施改善推動情形」報告後表示,目前機場旅客人數不斷成長,在許多方面面臨制度轉換。
  • 臺灣桃園國際機場
    ,簡稱桃園機場,2006年10月以前稱中正國際機場,IATA代碼為TPE,ICAO代碼為RCTP,位於臺灣西北部的桃園縣大園鄉,為臺北市的聯外國際機場與北臺灣主要的國際貨運以及旅客出入吞吐地,也是臺灣最大與最繁忙的機場,其管理及營運單位為當局「交通部」民用航空局桃園國際航空站。
  • 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於2021年完工(圖)
    原標題: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預計於2021年完工(圖)   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相關規劃及工作,近日獲臺灣環保部門通過,T3預計2021年完工。(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圖/桃園機場公司提供)   據臺灣今日新聞報導,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興建相關規劃及工作,已於近日獲臺灣環保部門通過,機場公司預計於2015年第三季完成設計招標作業,展開後續設計與興建工程。   桃園機場公司表示,臺北桃園機場第三航站興建計劃,開發項目包括第三航站區主航廈、登機廊廳、多功能大樓、能源開發中心及第三航站南側、北側與西側機坪,開發區域總面積約72公頃。
  • 臺灣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天花板砸落 所幸無旅客受傷
    華夏經緯網7月16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桃園機場15日晚間9時許,第二航廈一樓入境大廳南側部份天花板突然掉落地面,掉落物砸地的巨響,嚇壞了當時在入境大廳的旅客,所幸無人受傷。有網友分享驚人照片,指出剛剛桃機第二航廈天花板突然掉下來,嚇了一跳。
  • 桃園機場旅客激增 將再建第四航廈(圖)
    原標題:桃園機場旅客激增 將再建第四航廈(圖)   近年進出桃園機場的旅客量大增,目前的第一、第二航廈早已不堪負荷;雖然第三航廈已經開始興建中,「交通部」還是決定先蓋較小型的第四航廈,以應付目前所需。(中時電子報 高興宇攝)   桃園機場第三航廈才剛施工,就已經迫不及待要蓋第四航廈,據中央社報導,臺灣「交通部」已經證實,因為旅客量暴增,且第三航廈要到2020年才能完工,桃園機場公司將規劃利用第1航廈1號停車場建第四航廈,預計可供4架單走道飛機及1架雙走道飛機停靠,年旅客容量約500萬人次。
  • 臺桃園機場第一航廈爆水管 水淹候機樓及電梯(圖)
    機場人員正在搶修復原。臺灣「中央社」/卞金峰 攝  中新網9月13日電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強烈颱風「莫蘭蒂」逼近臺灣,桃園機場先出狀況,第一航廈B1R候機樓女廁13日上午6時餘爆水管,大量自來水直接淹到候機樓及電梯,機場人員獲報立即搶修復原。
  • 鄭文燦:桃園機場第四航廈以兩岸直航班機為主
    原標題:鄭文燦:桃園機場第四航廈以兩岸直航班機為主  據臺媒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在參加南僑桃園觀光工廠「四面佛祈福儀式」時表示,桃園機場第四航廈將以兩岸直航的班機與航空公司為主。   桃園機場旅客爆量,今年出入境旅客將破4000萬人次,遠超過現有容量。
  • 桃園機場一航廈機坪遭雷擊 被打出一個大坑洞
    桃園機場一航廈機坪遭雷擊 被打出一個大坑洞 2012年04月27日 13:27:00  來源:東南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拉皮整建工程持續進行,今年5月20
  • 一場雷雨癱瘓半個臺灣 桃園機場慘變水上機場
    一場雷雨癱瘓半個臺灣 桃園機場慘變水上機場 2016-06-03 09:27:04作為臺灣最重要的機場,桃園機場因在2015年機場服務品質評比中榮獲第二名,被視為「臺灣門面」,昨日的淹水之苦不僅引爆民眾、機場工作人員怨氣,也讓臺當局相當尷尬。
  • 歷時3年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換新裝 馬英九喊贊(圖)
    桃園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昨天舉行落成典禮,一航廈出境大廳變得光鮮亮麗。記者盧振升/攝影(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歷時三年多的桃園國際機場第一航廈改善工程,昨天正式完工舉行落成典禮,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臺「交通部長」葉匡時的陪同下出席這項階段性成果展示,馬英九對改善工程的完成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