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師,您發現LabVIEW FPGA和軟體設計射頻儀器優勢了麼?

2020-12-27 電子發燒友

工程師,您發現LabVIEW FPGA和軟體設計射頻儀器優勢了麼?

NI公司 發表於 2012-09-18 14:09:05

  概覽

  無線設備的數量、通信標準的多樣性,以及調製方案的複雜度,每一年都在不斷增加。而隨著每一代新技術的誕生,由於使用傳統技術測試無線設備,需要大量更複雜的測試設備,其成本也在不斷提高。

  使用虛擬(軟體)儀器與模塊化I/O相結合是一種最小化硬體成本並減少測試時間的方法。軟體設計儀器的新方法使得射頻測試工程師無需憑藉自定義或特殊標準的儀器,就能以多個數量級的幅度減少測試時間。

  閱讀此文可以幫助您了解如何使用NI LabVIEW FPGA來設計和自定義您的射頻儀器,以及通過軟體設計的儀器能為您的測試系統所帶來的好處。

  軟體設計儀器簡介

  多年來,測試工程師一直在運用諸如LabVIEW的軟體包來實現自定義射頻測量系統,並與傳統封裝儀器相比儘可能地減少成本。使用軟體設計的方法不僅提供了強大的靈活性,更能使測試工程師利用到最新的PC,CPU和總線技術所帶來的性能提升。

  CPU成為了許多高要求射頻測試應用的瓶頸,CPU有限的並行機制和軟體棧將會導致延時,對於有些需要根據測量值或待測設備(DUT)的狀態而動態調整測試激勵的應用,就會影響到測試效果。為了達到最理想的射頻測試系統效果,需要結合使用自定義儀器硬體和多核技術,這也能使測試系統設計人員得以找到低延時和高吞吐量之間的平衡點,從而大幅減少測試時間。

  雖然現成即用的儀器硬體的性能早已被改善,NI仍然致力於運用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技術提供更加開放和靈活的測試設備。簡而言之,FPGA是一種用戶可以自定義的高密度的數字晶片,可以使得測試工程師將他們的自定義信號處理方法和控制算法結合到測試硬體中。因此,即成可用的射頻硬體包含了諸多優點:高質量的測量技術,且在其最新的構件中包含了可靠的,可溯源的測量方法,通過與高度並行的用戶自定義邏輯相結合,可以產生較低的延遲,並且它能夠與I/O直接連接以用於在線處理和嚴格的控制環路。

  關於此類硬體的一個案例是NI PXIe-5644R vector signal transceiver (VST)。該設備融合了矢量信號發生器和矢量信號分析儀的功能,並包含了一個用戶可編程FPGA來用於實時信號處理和控制。由於FPGA賦予其更多的靈活性,VST非常適合用於自定義觸發,待測設備控制,並行測試和實時數位訊號處理(DSP)。

  使用LabVIEW FPGA將LabVIEW的運用擴展至硬體自定義

  雖然FPGA已廣泛用於自定義主板設計或是即成可用設備的一部分,但用戶自定義FPGA迄今為止還未被大量用於即成可用的射頻儀器設備中。這主要是因為對這些設備進行編程需要擁有專業的背景知識。硬體描述語言或HDL,通常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唯有數字電路設計專家才能勝任。

  LabVIEW FPGA模塊可以幫助大量的工程師和科學家接觸到最新的FPGA技術。使用圖形化編程方法,用戶可以在硬體中實現邏輯定義射頻儀器的行為。事實上,LabVIEW的圖形化數據流的特性非常適合用於實現並視覺化呈現那些可在FPGA上進行的並行操作。雖然使用LabVIEW對FPGA編程還是略有區別,也需要進行額外的學習,但其難度將明顯小於學習HDL的難度。

  圖1,使用LabVIEW FPGA模塊,用戶可以使用熟悉的LabVIEW代碼對儀器硬體進行自定義。對於射頻應用,用戶可以以預創建的範例項目為基礎,添加相應修改以實現自定義觸發,待測設備控制,信號處理等功能。

  許多LabVIEW FPGA的範例項目都可以作為您射頻應用的起始點,並且這些項目也能在諸如NI PXIe-5644R VST之類的設備上使用。值得一提的是,用戶可以根據儀器數據移動模式(與矢量信號分析儀或發生器擁有相似的自定義開始,停止和參考觸發顯示界面),或者根據數據流模式(適用於在線信號處理或者錄製和回放應用)對FPGA進行自定義。

  軟體設計儀器與傳統方法的對比

  在射頻測量系統中運用基於FPGA的硬體可以帶來從低延時待測設備的控制到減少CPU負載等諸多好處。在下文中將介紹更多不同應用的詳細情況。

  使用交互式待測設備控制方法,提高測試系統的整合度

  在許多射頻測試系統中,需要使用數位訊號或自定義協議來控制需要被控制的設備和晶片。傳統的自動化測試系統可以通過待測設備的模式進行排序,在每一個不同的階段進行所需的測量工作。有些智能型的自動化測試儀器(ATE)系統可以根據接收到的測量值在待測設備設置之間進行排序。

  對於任意兩種情況,包含了FPGA的軟體設計儀器都可以降低成本並減少測試時間。將測量處理和數字控制整合至一個儀器中可以降低系統對其他數字I/O的需求,並且也無需在儀器間對觸發進行配置。對於有些必須根據接受到的測量數據進行控制的待測設備,軟體設計儀器可以在硬體中關閉循環,以減少因在軟體中進行決策所帶來的高延時。

  使用硬體測量減少測試時間,提高測試可靠性

  雖然當今基於軟體的測試系統只能對有限數量的測量進行並行處理,但只要通過FPGA邏輯,軟體設計儀器可以毫無限制地實現並行處理。通過硬體並行機制可以處理大量的測量任務或數據通道,而無需對指定的測量任務進行挑選。諸如快速傅立葉變換、濾波、調製和解調等計算,可以在硬體中進行,由此可以減少CPU的數據傳送量和處理量。諸如實時頻譜屏蔽之類的功能,使用軟體設計儀器,可以比使用傳統封裝儀器獲得更高的速率。

  此外,在硬體中執行測量任務的低延時意味著在同樣的時間內,標準測試系統可能只能要求完成一個測量任務,但其卻可以同時進行數十個甚至上百個實時測量任務,從而提高測試結果的質量並增加射頻測試的可靠程度。而且,由於測量任務可以在硬體中連續執行,並周期性地從主機測試程序中進行採樣,用戶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遺漏任何重要的數據。

  圖2. 使用軟體設計儀器,用戶可以連續採集數據並執行測試(定期採樣測試結果),而無需停止採集過程來傳輸信息。

  通過閉環反饋快速達到最理想的測試條件

  某些射頻測試要求待測設備設置或環境和生產處理的數量需要根據所接收到的測量任務進行改變;這就需要一個閉環系統,但其常常由於軟體棧的延時而受到限制。在許多情況下,可以在硬體中直接閉環,從而使得CPU無需再計算下一個定位點。這樣可以將閉環測試時間從數十秒減少至零點幾秒。

  通過用戶自定義觸發來處理特定的數據

  使用儀器型硬體已解決了觸發行為的延時問題。然而,通過使用軟體設計的儀器,用戶可以將自定義觸發功能集成到設備中,從而可以在特定情況下快速執行命令。靈活的基於硬體的觸發意味著用戶可以在捕捉重要的測量數據或激活其他的儀器設備時,將自定義頻譜屏蔽或其他複雜的條件設置為標準。並且,通過選擇硬體中特定的數據可以使得用戶解放CPU以用於其他重要的任務。

  在設計過程中合理運用軟體投資

  雖然本文內容主要有關射頻測試,但工程師也越來越多地在設計和測試階段反覆地使用IP,縮短產品上市周期並大幅減少測試總體費用。通過LabVIEW FPGA,可以對數位訊號處理算法進行定義,並可將其視為設備的一部分或元件確認而重複運用,從而無需再從頭開始編寫測試代碼。這能夠加速測試的開發(在設計環節的初期即可開始進行測試),同時也使得測試覆蓋的範圍更加完整。

  

圖3. IP可以在設計和測試階段反覆使用,從而減少測試的開發時間並提供更加完整的測試範圍

  永不過時的軟體設計儀器

  在未來幾年中,廠商定義的儀器和功能固定的即用儀器將毫無疑問地繼續存在。然而,越來越多複雜的射頻設備和產品上市時間的壓力已推動了基於軟體的儀器系統的不斷增加,這些趨勢的延續意味著在不久的將來,軟體設計儀器將逐漸在射頻測試,乃至在所有的測試儀器中,扮演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軟體設計儀器提供了高度的靈活、優質的性能,以及採用即時可用硬體而具備的永不過時性。當系統要求改變時,軟體設計儀器的軟體投資將通過不同的模塊化I/O得以保留,而現有的I/O也可以根據實際應用而隨時改變。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基於labview的示波器控制設計
    由於很多情況下,需要把數字示波器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最終完成遠程的自動測試和分析的需求。因此對示波器進行遠程自動控制,實現對示波器的各項功能的自動操作和對數據的處理已成為很多科研實驗和工程項目必需的環節。最近,我經常接到很多工程師的詢問有關如何控制示波器的電話。下面就來談談計算機控制示波器的步驟和方法,並利用實例進行分析和講解。
  • 天線設計要怎麼學?射頻和天線學哪個好?(附13G+工程師精選資料)
    近段時間,很多學習通信工程的小夥伴問,怎麼學習天線設計,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識,射頻(RF)跟天線有什麼區別,天線好不好學之類的疑惑。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天線設計具體要做什麼,以及如何學習。 其實,天線設計學習歸結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步驟:基礎理論的學習、軟體設計部分的學習。
  • 工程師該如何獲得射頻儀器的最大功效
    概覽現代放大器射頻儀器具有遠遠超過其前代產品的令人印象深刻的測量能力和精度。然而,如果不能提供高品質的信號,這些儀器就不能充分發揮其潛能。完備的測量方法和注意事項可以保證您能夠充分獲取在射頻儀器上投資的收益。
  • 想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射頻工程師 這麼做最有效
    射頻工程師的具體工作內容  現在人力資源領域把有關微波和射頻技術方面的工程師分為幾個名稱,一般可以從名稱看出其需要的射頻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比如,如果一個職位是「微波工程師」或「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通信設備的,那麼其工作內容應該是小信號的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混頻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單元電路和電路系統的設計工作;如果一個職位是「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RFID的,那麼要不就是做微帶天線和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的設計工作(900MHz以上的高頻段),就是僅僅做電場天線和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工作(30MHz以下頻段)
  • 感覺做軟體太累!有網友從IC轉行軟體後,又想轉回來,這個梗怎麼解?
    第二間公司轉做應用級硬體,時間不長,就七個多月吧,因我看上了IC類的工作,所以得和第二家公司說BYE了。進了第三家公司,是一家射頻IC設計公司,但我進去只能當一名射頻工程師(其實就是做測試,老闆怕title掛上"測試"二字招不到人,所以就把"測試"二字去掉了),這樣,公司就形成了模擬IC工程師做晶片設計,射頻工程師做晶片測試。
  • LabVIEW與樂高NXT機器人的入門
    NI公司的labview軟體基礎上開發的。Labview 開始研製出來,定位是虛擬儀器軟體,Labview認為PC機+軟體+採集卡就是一臺多功能儀器,可以替代眾多硬體儀器,如萬用表、示波器、頻譜儀等,而且功能可以隨測試對象的特點而變化,只要重新用labview軟體編制新程序即可。
  • LabVIEW的深入探索---LabVIEW中的時間節點函數
    (NationalInstrument,NI)推出的一門圖形化程式語言,同時也是著名的虛擬儀器開發平臺,它擔當了「軟體即儀器」這一虛擬儀器關鍵理念中的主角。它結合了圖形化編程方式的高性能與靈活性,以及專為測試測量與自動化控制應用設計的高端性能與配置功能,能為數據採集、儀器控制、測量分析與數據顯示等各種應用提供必要的開發工具。LabVIEW的表現形式和功能類似於實際的儀器,但LabVIEW程序很容易改變設置和功能。因此,LabVIEW特別適用於實驗室以及需要經常改變儀器和設備的參數及功能的場合。本設計是基於LabVIEW平臺環境來構建虛擬萬用表。
  • 採用LabVIEW和射頻技術實現性能自動測試臺的設計
    (2) 射頻收發電路 為了解決了數據採集中旋轉部分與靜止部分的接線困難問題,本設計中採用了射頻技術進行數據傳輸,射頻晶片採用nordic公司的射頻收發晶片nRF2401。 nRF2401是一個單片集成接收、發射器的晶片 ,工作頻率範圍為全球開放的 2.4 GHz 頻段。
  • 面向非射頻測試工程師的射頻測量技術基礎
    從蜂窩電話和無線PDA,到支持WiFi的筆記本電腦、藍牙耳機、射頻身份標籤、無線醫療設備和ZigBee傳感器,射頻設備的市場規模在飛速擴大。僅從今年來看,全球製造並銷售的蜂窩電話將高達8.5億多隻。  要想進行全面的生產測試並提高測試產能,測試工程師們必須要理解射頻基本原理,清楚測試的內容,並懂得選用最適合 的儀器完成這些測試工作。
  • 深圳市科立訊數據技術有限公司:通訊工程師/軟體開發工程師等
    職位:無線/射頻通信工程師      1人月薪:10000-15000元地點:深圳     性質:全職     經驗:3-5年     學歷:大專類別:無線/射頻通信工程師崗位要求:1、熟悉接收機前端設計優先,熟悉各類調製(FSK、QPSK、FM、
  • 射頻工程師的前路在哪裡?
    今天我寫的這篇文章,是想和行裡的各位朋友討論一下,射頻工程師的前路在哪裡?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10/393168.htm  大約十來年前,我還是個躊躇滿志的年輕工程師,總覺得做射頻這一行,對經驗要求高,越老越吃香。  然而十來年後,我真的變成一個老工程師了,才發現自己可不是越來越吃香,而是越來越沒人要了。
  • 假如有一次重來的機會,你選擇做一位硬體工程師還是軟體工程師?
    下面是大家分享自身的經歷和感悟,這樣也能給剛參加工作的朋友們一個參考的方向~@黃鵬(滁州惠科光電 TF工程師): 如果有機會重來,出於對個人的發展與長期規劃,軟體工程師相對更適合一些,當然面對的壓力和未來的挑戰也相對多一些,然而作為年輕人,不闖一闖怎麼知道自己能翻出多大的浪花。
  • 談談傳統射頻、微波工程師的轉型與發展
    傳統微波工程師使用的是分立器件為基礎搭建射頻系統,也即做板級設計(相對於IC而言)。未來射頻系統(例如30 GHz以下)的趨勢是在普通的商用射頻系統中,一塊PCB板子上的射頻器件有天線,T/R switch,PA以及SoC(包括LNA,mixer,PA driver等射頻模塊以及PLL,Baseband等數字/模擬模塊)。天線,T/R switch和PA很難集成到一塊晶片上,所以會和SoC分開。
  • 如何成為一名射頻工程師?
    首先,什麼是射頻工程師?射頻工程師是電子工程師的一種,主要處理射頻頻率的器件/系統設計,是無線設備系統工程師,其主要工作範疇是收發信機除了數字之外的所有工作,如下圖所示,包括上下變頻,調製,放大,濾波,天線。從工作範疇上,射頻工程師也包括射頻系統工程師,TRX工程師,PA工程師,濾波器工程師以及天線工程師。
  • 射頻測試工程師,這五大技能你不能不知!
    知識,但是一般射頻測試工程師應該對蜂窩或 Wi-Fi 技術具有深入的了解,包括如何測量和描述各種類型的光譜等等。   二、使用測試設備的經驗   這一點也是最基礎的,因為這份工作的主要內容就是進行射頻測試,因此清楚了解並且能夠輕鬆面對射頻測試設備對於射頻測試工程師來說至關重要。射頻測試工程師經常使用的設備包括頻譜分析儀,信號發生器,矢量網絡分析儀,電源供應器,功率計量計,電池模擬器和脈衝發生器。
  • 淺談電子工程師和軟體工程師差距
    硬體工程師主要負責電路分析、設計;並以電腦軟體為工具進行PCB設計,待工廠PCB製作完畢並且焊接好電子元件之後進行測試、調試。其中硬體工程師需要有良好的手動操作能力,能熟練讀圖,會使用各種電子測量、生產工具。 軟體工程師主要負責單片機、DSP、ARM、FPGA等嵌入式程序的編寫及調試。FPGA程序有時屬硬體工程師工作範疇。
  • 清華大學虛擬儀器實驗室LabVIEW培訓班
    培訓時間:2012-03-16  主講人:黃松嶺  軟體名稱:LabVIEW  培訓價格:3500.00  軟體簡介:  通過NI LabVIEW 平臺完成測控系統的設計、仿真及實現  數百萬工程師和科學家可使用NI LabVIEW圖形化編程環境
  • 基於新型儀器精確測量EVM的射頻放大器性能詳細分析
    隨著各種現有的和新的信號協議與調製方法應用於新興的無線通信標準,新一代射頻測試儀器需要採用包括軟體無限電(SDR)在內的新型數字架構實現方案去測試新的信號傳輸機制。新的儀器必須具有產生和分析多種類型調製信號的靈活性,必須能夠在這些調製類型之間進行快速切換。因此,新的射頻儀器必須能夠快速而精確地測量多種不同調製格式的EVM 指標。
  • 怎樣才能把射頻工作做好
    射頻工程師的具體工作內容  現在人力資源領域把有關微波和射頻技術方面的工程師分為幾個名稱,一般可以從名稱看出其需要的射頻工程師的工作內容。比如,如果一個職位是「微波工程師」或「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通信設備的,那麼其工作內容應該是小信號的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混頻器以及功率放大器等單元電路和電路系統的設計工作;如果一個職位是「射頻工程師」,而這個公司是做RFID的,那麼要不就是做微帶天線和功率放大器、低噪聲放大器、頻率合成器的設計工作(900MHz以上的高頻段),就是僅僅做電場天線和功率放大器的設計工作(30MHz以下頻段)
  • 如何降低主射頻和WIFI的互幹擾!6年射頻工程師經驗分享:有了這3項...
    其實一個RF工程師的工作內容主要有以下幾點: 1、負責射頻相關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和實施; 2、制定和建立開發流程。 3、大量的實際經驗,包括: (1)對器件的熟悉程度; (2)實際電路調試能力; (3)對儀器的熟悉程度; (4)對各種指標例如gsm或者wcdma等等和產品性能的理解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