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爆雷後,我沒了所有的錢卻不敢跟別人說

2020-12-14 央視網

P2P爆雷後,我沒了所有的錢卻不敢跟別人說

社會新聞來源:央視網 2018年09月28日 11:23 A-A+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題記: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曾說「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而非法集資,往往就是從高收益的誘惑開始。今年夏天,P2P平臺在以狂飆的加速度增長後成批倒下,為全力保護相關案件投資人的合法權益,9月10日起公安機關開始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開展集中網上登記。

  我們採訪了三位投資者,聽聽他們背後的故事。 

  央視網消息:摘下了幾乎能遮住整個臉的大簷帽,宋芳浮腫的脖頸上露出了一個光禿的腦袋。

  「正在為您接轉人工客服,請稍等……」每一條消息發送出去後都會收到相同的提示。她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大拇指按在了發出的最後一條消息「我還在期待著」隨後便陷入沉默。

  在其他投資者眼中,她的唯一標籤是「受害的癌症患者」,大家都叫她宋姐。

  以為這就到頭了,沒想到還遠遠不夠

  在某P2P平臺尚未出事前,她只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甚至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病人。而投在該平臺用於治病的全部積蓄有去無回,又註定了她是這個龐大群體中最為特殊的一位。

  今年五月份做完乳腺癌手術後,宋芳請了長期病假準備安心休息治療。「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她反反覆覆碎碎念著。

  年初剛提出來的5萬多塊錢住房公積金原本打算用來做最後的放療,考慮到臨時放在平臺還能有一些利息補貼家用,沒有了收入來源的她猶豫了一下就把手裡所有的錢歸置起來投了進去。總共十二萬,是她的全部身家,也是家裡所有的錢。

  高達12.5%的利率,對於這個不曾了解過半點投資知識,本本分分靠工資生活的女人來說,最終演變成了一場斷崖式的風險,甚至沒有緩衝的餘地。

  今年夏天, P2P平臺在以狂飆的加速度增長後成批倒下。

  還未等宋芳提出第一筆收益,手機頁面上的「贖回」按鍵就已經變成了灰色。起初她以為只是暫時的無法提現,直到警方立案,平臺高管被拘,她才意識到所有的錢沒了。

  不知所措,甚至不敢相信。

  這個有銀行為之背書並且獲得過多個行業榮譽認證的平臺怎麼能說垮就垮了?她不斷問自己。

  幾天之後,精神上的焦慮加劇了化療反應,嘔吐、疼痛、徹夜失眠。不敢告訴家裡人,壓抑讓她在黑暗中喘不上氣來。她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來面對癌症術後的又一場打擊。這個年近五十,大半輩子生活也未曾有過大起大落的中年女人,第一次有了輕生的念頭。

  然而,她不敢。

  上有四位老人需要照顧,下有一個兒子剛上大學。愛人每個月三四千塊錢的工資除去還房貸,餘下的她必須得精打細算。

  剛把錢存進去平臺就出事了,宋芳甚至連第一筆收益都沒有拿到手。

  談起兒子,宋芳的眼淚一顆一顆往下落。她想過了一個媽媽所有能想到的事情,上學,結婚,買房,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未能給兒子留下什麼,始終是她心中的痛。

  一場P2P「爆雷」潮,讓很多素不相識的人站在了同一戰線,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人多就會力量大。抱怨、猜測甚至部分失去理智的行為,在迷茫、無措甚至各種慌亂的生活中不斷上演。抱團取暖和相互指責都成了他們發洩情緒的出口。

  有時她是大家博取關注和同情的籌碼,有時也是大家嫌棄並不怎麼盡心的累贅。她也想去出事的公司討個說法,但是她也並不清楚,這樣的方式到底能不能要回自己的救命錢。

  因為一次意外昏倒撞傷了身旁80多歲的老母親,她不敢再冒險,也沒有了冒險的資本。除了問問有沒有什麼重要進展,她也不輕易地跟別人說話了。

  她說,以為這次大病就到頭了,沒想到還遠遠不夠。如今,無法贖回的化療錢和反覆感染的傷口成了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事實。

  P2P,這個原本以撮合個人對個人借貸的第三方平臺,曾因高收益在短時間內吸引了數以萬億計的資金。然而當它終於成為網際網路理財的代名詞時,不料無限風光後卻轉瞬間神話般湮滅。高管跑路、項目逾期、平臺清盤,體面過後一地雞毛。

  逼得太緊,就只有賤命一條了

  在這場P2P的「爆雷」潮中,遭殃的絕大多數都是以散戶為主的普通工薪階層,有孩子的奶粉錢,有退休養老錢,有辛苦攢下買房的首付錢,還有一些人四處借錢甚至變賣家產拿去投放。少則幾萬,多則百萬。

  不敢請假,不敢生病,一天24小時中有近20個小時都在拼命工作,拿出一塊錢都要好好想一下怎麼花,這是小謝目前的生活狀態。

  今年27歲的小謝,有33萬元放在網貸平臺中無法取回,這其中除了自己和媽媽8.5萬的存款外,有15萬是從親戚那裡借來的,剩下的9.5萬全是來自信用卡。如今所有的錢石沉大海,有去無回。面對信用卡的催帳單,她不得已再走老路,繼續辦新卡套現還帳。

  凌晨十二點半,給孩子餵完奶後,小謝打開電腦開始處理自己從外面接的一些私活。「現在已經很絕望了,只能拼著老命找錢還錢了,逼得太緊只有賤命一條了。」實在無處發洩時,她偶爾也會飈出一兩句狠話。

  曾在情竇初開的年紀,遭遇了未婚先孕。在重男輕女傳統觀念依然很重的廣西,男方答應如果生下的是男孩就結婚。她以為憑藉感情可以跨越現實的阻礙,然而事與願違,女兒的降生並未使她順利走進婚姻的殿堂,加上父親的開顱手術,經濟負擔沉重,男方明確提出不再聯繫後便消失不見。

  她哭過,鬧過,但也最終為了孩子接受了成為單身媽媽的現實。可是這個年輕的單身媽媽在經歷了一次人生冒險後,又一步踏進了另一個險灘。

  2016年,P2P理財廣告撲面而來,高於銀行利息,隨用隨取的便捷成了很多並不擅長理財,卻又渴望資產增值的人的首選。

  從一千、兩千開始,連續兩年的陸續存放曾讓小謝獲得了6萬多元不菲的利息收入。在「穩定」的高回報誘惑下,她鋌而走險不斷借錢,四張信用卡套現,親戚朋友借了個遍。當她期待著能用這筆到期的收入努力付個首付給媽媽和孩子換一個好一點的房子時,現實再次給了她重重一擊。

  理財平臺「爆雷」,她的生活再次跌入黑暗。

  一家五口人,父母奶奶和孩子都需要有人照顧。對於月收入三千五的她來說,二十多萬的債務就像一座大山一樣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當她把家裡所有的積蓄和孩子的奶粉錢都孤注一擲時,或許她並不曾意識到,這本身就是一個賭局,甚至死局。

  「什麼都不靠譜,以後再也不想著怎麼存錢了,該花就花吧」小謝說。

  建於90年代的六層板樓,部分牆皮已經開始脫落,在多風多雨的季節看起來單薄而搖搖欲墜。小謝的家住在50平米的最頂層,屬於危房改造的對象。颱風掃過,雨水穿牆而下,她已數不清多少次走進廁所時被滴答的雨水淋溼。如今換房夢碎,「感覺自己就像一條快要枯死的魚,在竭力掙扎。」她嘆氣到。

  後悔嗎?後悔,但已經於事無補了。

  追尋著大隊伍,她向警方報了警,寄送完相關材料後剩下的除了等待,她不知道還能做些什麼才能快一點把錢要回來。「現在就想趕緊把欠別人的錢還完」 她說。

  不敢想以後,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

  9月10日,公安機關開始對網貸平臺涉嫌非法集資案件開展集中網上登記。首批上線登記的50起網貸平臺案件中,王素琴所投的平臺並未在列。

  在公園跛著腿走了一圈又一圈的王素琴,聽到這個消息雖然稍感安慰,但過了一會兒仍是越想越糟心。自己借來的11萬加上女兒的2萬塊錢至今無法贖回。一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錢的老太太,一直琢磨著怎麼補上這個大窟窿。「我這麼一個有思路的人也想不出來啊。」她語速極快。

  小時候,因為一次打針出了醫療事故,導致左腿比右腿細了整整一圈,走路不太利索使王素琴這一輩子比常人艱辛很多。

  自卑於自身的殘疾,年輕時她嫁給了一個自認為「門當戶對」智力有障礙但長相還算好看的男人。從此,承擔起了這個家庭頂梁柱的角色。夏天賣雪糕,冬天賣苞米,從早上五六點起床到晚上街道空無一人收攤。遇到逢年過節,小偷多的時候,也常常會白忙活一天。一個人撐著這個家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也沒有退縮過,她說這麼多年別人都是在生活,而她還只是為了生存就已經拼盡全力了。

  讓這個天生要強、遇事果敢的老太太沒想到的是,曾遇到入室搶劫都敢反手奪刀的她如今卻沒了主意。「我就想著掙點兒錢給老伴兒補交上養老金,誰想到會這樣。」自認為做足了風險預判的王素琴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從企業的資質信用到高管背景,她都自己上網查過,包括7%的收益率在她看來「也遠比那種承諾20%回報率的要穩妥的多」。存幾百再取回來,每天打開APP籤到還能換取加息券,反覆試探後,她才跟親戚朋友的借錢去投。可是,怎麼就出問題了呢?

  得知平臺出事後,王素琴想提前贖回本金,然而這一次甚至以後連續三個月都沒有成功。

  或許是前半輩子經歷了太多事,平臺公告項目逾期後,她並沒有太慌,第一反應就是找組織。這個60多歲的老太太對於網際網路的輕車熟路一點都不亞於年輕人。找不到組織,她就帶頭建了QQ群,很快就有其他難友陸續加入。「不管怎樣,我們都不會放棄的。」她給自己和群友打氣鼓勁。

  原本一個月兩千塊錢的退休金在小地方還可以讓兩位老人應付日常生活,可如今一大筆外債讓王老太失去了安全感。就像她自己說的,現在這些錢不是靠一個人努力或者吃苦就能立馬換回來的。「整天強裝笑臉怕被人知道,如果朋友催著還錢恐怕是真沒法子了。」語速一直超快的她蔫兒了下來。

  一夜之間一無所有,這不是一個笑話。

  生活遠比戲劇更富張力。這場P2P洗牌大潮考驗著行業的規則和誠信也考驗著人性的認知和脆弱。

  在某第三方論壇上,有一個名為「P2P『爆雷』後,你的生活被整得有多慘?你的內心有多煎熬?」的帖子。

  回帖當中有人在文末附上了妻子懷孕三個多月的B超照。發帖者稱因為之前投的P2P平臺全部「爆雷」,就連最後一個平臺的5萬塊錢也取不出來,無奈之下借了2萬元高利貸用來償付信用卡。高利貸一個月利息就2000塊錢,逾期後果是網上被曝通訊錄。而這一切都不敢告訴自己的妻子和父母,他在最後寫到「再還不上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這條帖子的下方有無數的回覆,有人表示同情,男人養家不易;也有人大罵活該,催著趕緊跳樓。

  不敢聲張,甚至不敢跟最親的家人朋友訴說。在風險變現時,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假裝若無其事的樣子。

  「體面」還能維持多久?不知道。

  或許,在風險來臨前,大部分人都覺得自己不會是最倒黴的那一個。(文/孫曉媛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均為化名)

相關焦點

  • p2p爆雷是什麼意思 看懂這些從此不踩雷
    隨著網際網路的不斷發展,近年來興起了許多的p2p平臺。但是,最近一段時間,隨著監管的嚴格。p2p平臺接連出現了爆雷的情況。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塊看一下p2p平臺爆雷是什麼意思?   p2p爆雷是什麼意思?
  • P2P爆雷潮|那些爆雷的P2P平臺有多少種類型?
    P2P爆雷潮:2018年的P2P爆雷潮,有哪幾種P2P爆雷的類型?首先,食住玩將爆雷的很多平臺,籠統地分成了三個大分類:1、第一種是P2P爆雷之前就已經發生平臺實控人跑路,才造成平臺爆雷的平臺。2018年P2P爆雷潮哪幾種類型?2、第二種是因為大面積P2P爆雷潮的原因,隨後的不久,也跟著爆雷。
  • 汪涵代言的p2p爆雷了,出借人怎麼辦? | 鵝知了
    據21世紀經濟報導,此前公安已對愛錢進立案調查。愛錢進官網披露,截至2020年5月31日,愛錢進借貸餘額本金約227.6億元,當前出借人數量約37.6萬人。 汪涵代言的p2p爆雷了,出借人怎麼辦?p2p到底是怎樣一種存在?為何明星代言屢屢翻車?
  • p2p出借人如何拿回自己的錢!看完資金出借模式沒用的,成本太高
    如果你是p2p的出借人,那麼我很同情你,因為你的錢根本收不回來,即便你不要自己的利息,只想拿回自己的本金,歷史上最高的兌付平臺也只有本金的30%,而且這還是公安部門作為重點立案偵查以及破獲對象才拿到的,現在p2p的整個行業數千家公司都出現了問題,全國警力以及金融犯罪的成本太低,很多地方都急於結案
  • 爆雷的P2P大佬,割韭菜的學霸
    原文標題:《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人人貸終究還是爆雷了。 這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反應不過是,「哦。」 但這次爆雷,還是有著特別之處的——創始人,又是來自北大的。 人人貸的背後,是出自於百年名校北京大學的創始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
  • 又一P2P爆雷:愛錢進已被警方立案 出借人可持相關材料報案
    人話講就是:一個平臺以高額收益為誘餌引導投資人把錢放在平臺,平臺再把錢放貸給需要錢的人,平臺從中撈油水的那麼一個過程。 假如豬油也值錢,賣豬肉的從養殖戶手裡得到的豬以成本價賣給買豬肉的客戶,一分錢不賺每賣一份豬肉都經過屠夫的手,屠夫的手也油膩膩的賺得盆滿缽滿了。
  • 這屆年輕人經歷的第一次爆雷
    但誰能想到,我回來的時候,錢都沒了。那段時間,我的心理也受了一些影響。我當時畢業沒多久,工資也不高,抗風險能力很低。本來以為的保障費用沒有了,我又不想跟家裡再要錢,還先瞞了家裡一段時間。用積蓄、找朋友借了一些,暫時補上窟窿先還上了。接下來的幾個月裡,我都省吃儉用,儘量避免生活中一切不必要的開銷。
  • 繼蛋殼公寓後!又一個平臺「爆雷」了,被騙者數十億說沒就沒了?
    大傢伙都知道,前段時間,網友們爆料出來,蛋殼公寓騙錢的事情,一方面拿著租戶們的錢,一方面騙著房東搞事情,讓用戶們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中,被爆料出來之後還是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直到前幾天才有了蛋殼CEO被限制高消費的消息出來,而被騙者的錢還沒有被退還。
  • 爆雷的P2P大佬,為什麼清華北大的特別多?
    這已不是什麼稀奇的事,對於很多人來說,第一反應不過是,「哦。」但這次爆雷,還是有著特別之處的——創始人,又是來自北大的。人人貸的背後,是出自於百年名校北京大學的創始人,創始人團隊均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作為國內頂級學府出來的,對賺錢的嗅覺都特別敏感。知道P2P有大把大把的錢可以收割。
  • 又一千億網貸平臺「爆雷」!根據諮詢整理P2P五個相關法律問題
    大家好,我是胖乎律師。近日,P2P清退倒計時,又有一家知名網貸——「有利網」涉嫌「爆雷」!藝人楊迪因曾為其錄製過宣傳視頻,也選擇發聲,表示協助用戶追究到底。首先先來談談有利網目前的狀況。 ——「債權轉讓」 簡單說就是轉讓未到期的債權。(p2p債轉是指投資人在提前贖回本金的情況下,需要通過轉讓標的權益,將投資合同轉讓給其他投資人。另外,p2p債券一般不是全價轉讓,一般要折價,投資人的投資本金和收益會有一定的損失。)不過現在問題是到期的債權,如何處理?到期債權那就是還本付息,沒有還本付息,即是已經違約,就沒有轉讓一說。
  • 教育市場「爆雷」:「當所有人被迫學忽悠,優勝教育不會是最後一家」
    北京市安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孫瑞濤曾接手多起網際網路金融「爆雷」案件,在他看來,不同領域的「爆雷」不盡相同,但有一些共同的邏輯。「如果沒有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模式,碰上經濟不景氣,再加上個人消費不很理性,『爆雷』是必然。教育行業也一樣。」孫瑞濤說,他給孩子報輔導班繳費時,律師的職業敏感就讓他感到擔心,因為「測算它的成本跟收費明顯不是很匹配」,也就是說,它的模式「不可持續」。
  • 中科院心理所爆雷後 弱勢群體何去何從
    2020年11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發表《中科院心理所同等學力申碩「爆雷」背後:心理學培訓的熱潮與亂象》專題文章,揭露了中科院心理所同等學歷申碩爆雷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諸多驚人內幕。那麼,此次申碩爆雷事件背後影響的人群可能涉及18、19、20屆的數千人之多。但是18、19級學員並不被中科院心理所納入爆雷退費的維權範圍內。學員武夢梵在《中國新聞周刊》留言申訴道:「我們就是心理所19級的學員,當我們發現被騙要求退學費時,老師要不就裝聾作啞迴避問題,要不就指責我們,說我們本身無法通過考試、沒有資格申碩……總之就一句話:不退費!
  • 曾讓千萬人狂熱的P2P終於歸零 踩雷者親述:至今都在假裝若無其事
    在巨額的「非吸」資金中,除了一部分用於還本付息外,丁寧將相當一部分用於個人揮霍:他送給張敏5.5億現金、一枚1200萬的粉鑽戒指、一塊5000萬的綠色翡翠……在e租寶爆雷之後,起初任超以為只是暫時的無法提現,直到警方立案,平臺高管被拘,他才意識到投入進去的30萬全沒了,不知所措,不敢相信,這個有眾多媒體為之背書並且獲得過多個行業榮譽認證的平臺怎麼能說垮就垮了
  • 又一家「爆雷」了!
    高收低租的經營模式 和此前爆雷的長租公寓一樣 最近,有不少杭州的房東和租客向浙江經視新聞反映,他們和一家名為友客的中介籤了合同,但現在房東籤了合同拿不到租金,租客付了錢卻要被房東趕走。究竟是怎麼回事?
  • 中科院心理所爆雷後 弱勢群體維權該何去何從
    2020年11月10日,中國新聞周刊發表《中科院心理所同等學力申碩「爆雷」背後:心理學培訓的熱潮與亂象》專題文章,揭露了中科院心理所同等學歷申碩爆雷事件背後不為人知的諸多驚人內幕。那麼,此次申碩爆雷事件背後影響的人群可能涉及18、19、20屆的數千人之多。但是18、19級學員並不被中科院心理所納入爆雷退費的維權範圍內。學員武夢梵在《中國新聞周刊》留言申訴道:「我們就是心理所19級的學員,當我們發現被騙要求退學費時,老師要不就裝聾作啞迴避問題,要不就指責我們,說我們本身無法通過考試、沒有資格申碩……總之就一句話:不退費!
  • 愛錢進被調查,汪涵劉國梁曾代言
    一時間,愛錢進爆雷,明星代言為何頻頻踩雷?成為一時話題。&34;的另一代言人劉國梁也表示,自己曾在2018年5月至2019年間擔任&34;的代言人。在雙方合作前,&34;曾經出示過其開展合法經營活動的相關證明材料。
  • P2P「爆雷」事件頻發 防範風險不能忽視金融創新
    繼京東出事之後,小米也被捲入P2P漩渦,一個個「爆雷」(即網貸平臺因經營不善、擠兌等各種原因,逾期無法實現兌付,甚至出現老闆跑路的情況)事件將小米推到風口浪尖。網絡借貸信息中介平臺(P2P網貸)風險事件頻發,引發社會關注。
  • 別踩雷!警方教你識別P2P平臺爆雷前的三大徵兆
    近期平臺爆雷頻發,為避免投資者踏入雷區,平安小新教你幾招來預測平臺爆雷。你被廣告轟炸,但你的錢可不能被轟炸。狂發短標。狂發短標也是平臺要跑之前的徵兆,平臺一時間發布多個短標,甚至是天標。以上種種徵兆都說明了平臺對資金極度渴望。一個平臺經營到很缺錢的時候,才會很需要新的資金來周轉。或者說,平臺已經撐不下去了,想在逃跑前撈最後一筆。另外,監管備案不斷收緊,是在降低整個行業的風險。
  • 蛋殼爆雷後,這家成都公司做出一個重要決定
    多年過去,眼看別人攻城略地,優客逸家卻沒有將業務再擴展到新城市,甚至在疫情之前三個月還把武漢公司轉讓了出去。武漢是優客逸家走出成都布局全國的首座城市,這裡的上萬間房源能為優客逸家提供可觀現金流。沒人能夠預見新冠疫情這種天災,這不禁令人好奇:究竟什麼先見之明,讓劉翔忍痛轉讓武漢公司?
  • 長租公寓頻現「爆雷」背後的龐氏騙局
    「房東上門的話我怕嚇到老人和孩子,這個注我賭不起,如果要起訴搬離這裡,那我這段時間住哪?」 劉曉玲說。做財務工作的劉曉玲每月5000元收入,適享科技的「爆雷」,相當於捲走了她近7個月的工資。怕家裡老人們承受不了這件事的打擊,她一直瞞著他們,希望能繼續住在這裡。她想,很有可能到頭來還要再給房東交一遍房租,等於自己只住一年卻要付兩年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