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6)

2020-12-20 華龍網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明確提出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毛澤東同志曾明確指出:「工、農、商、學、兵、政、黨這七個方面,黨是領導一切的。黨要領導工業、農業、商業、文化教育、軍隊和政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同志進一步指出:「在當今中國,沒有大於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力量或其他什麼力量。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國家治理體系是由眾多子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這個系統的核心是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一重大政治論斷,直截了當而又十分透徹地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這是由我國國家性質和國體政體所決定的,是由國家憲法所確立的,是經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偉大實踐所檢驗的,具有無可置疑的歷史合理性、實踐合理性和價值合理性。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主要體現在引領政治方向、統領政治體系、決斷重大事項、領導社會治理等方面。

一、黨是政治方向的引領者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列寧指出:「政治就是參與國家事務,給國家定方向,確定國家活動的形式、任務和內容」。中國共產黨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指明的政治方向就是社會主義,指明的最終奮鬥目標就是實現共產主義。在革命戰爭年代,黨歷經艱難險阻,克服一個又一個困難,糾正一個又一個偏差,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必然同各民主黨派和政治組織發生聯繫。在所有這些聯繫中,中國共產黨「是領導的力量」,「黨依靠政治來領導」,黨始終把握方向盤。1954年,毛澤東同志在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就提出,領導我們事業的核心力量是中國共產黨。1957年3月,他再次指出,「中國的改革和建設靠我們來領導」。同年5月25日,他在接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時更加鮮明地強調:「中國共產黨是全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沒有這樣一個核心,社會主義事業就不能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期間,儘管黨經歷了這樣那樣的挫折,包括「文化大革命」那樣的曲折和錯誤,但始終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堅持自我糾正錯誤和偏差,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前進方向,最終確立了正確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成功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在中國這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史、14億人口的大國推進改革發展,沒有奉為金科玉律的教科書,也沒有可以對中國人民頤指氣使的教師爺。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前進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市場經濟和全球化背景下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團結各方面力量,匯聚成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磅礴之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把準把好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方向盤。這個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麼道路。今天,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改什麼、怎麼改必須以是否符合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為根本尺度,該改的、能改的我們堅決改,不該改的、不能改的堅決不改。」確保在政治方向上不犯顛覆性錯誤。

二、黨是政治體系的統領者

國家政治體系是一個大系統,其構成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和國家治理各方面具體的體制機制,涵蓋國家機關、政黨組織和各種政治主體。在這個大系統中,中國共產黨處於統領地位。

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黨通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領導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黨領導、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最廣泛地動員和組織人民群眾依法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自身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黨在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體系中發揮統領作用,就是善於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變為國家意志,善於使黨推薦的人選通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政權機關的領導人員,善於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善於運用民主集中制原則維護黨和國家權威、維護全黨全國團結統一,支持和保證國家權力機關依照憲法法律積極主動、獨立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

中國共產黨是領導我國各項事業的核心力量,國家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開展工作。改革開放以來,無論黨對黨政關係進行怎樣的調整,有一條是不變的,就是堅持黨的領導始終是處理黨政關係的根本前提。與世界上許多大國相比,中國的國家治理體系獨具特色。世界上超過1億人口的國家,絕大部分都實行聯邦制,中國14億人口,以單一製作為國家權力的組織原則,而且還很成功,秘訣就是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繼承了中國社會長久以來形成的「一盤棋」國家治理思路,協調、綜合、代表各方面利益,尋找方方面面利益的「最大公約數」,協同各方面力量沿著同一個方向前進,黨的領導成為國家治理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偉大政治創造,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出來的新型政黨制度。」「它不僅符合當代中國實際,而且符合中華民族一貫倡導的天下為公、兼容並蓄、求同存異等優秀傳統文化,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這一政治制度,既不同於許多資本主義國家的多黨制或兩黨制,也不同於一些國家的一黨制,而是植根中國的原創性制度,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這個特色,首先體現在中國共產黨領導。黨的領導是各民主黨派的自覺選擇,也是我國政黨制度的基本前提。中國共產黨同其他民主黨派的關係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各民主黨派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而是同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友黨和參政黨。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不是不要民主了,而是要形成更廣泛、更有效的民主。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國家重大問題上進行民主協商、通力合作,集中力量辦大事。

三、黨是重大決策的決斷者

中國共產黨作為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很重要的是就黨和國家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離開決策權,所謂領導就是一句空話。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每一步都離不開科學有效的決策及周密部署和有效實施。善於抓問題、想辦法、作決策,是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本領的集中體現。

中國共產黨運用科學民主的辦法進行決策。制定路線方針政策和作出重大決策部署,廣泛徵求廣大人民群眾、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黨員幹部、專家學者的意見建議,經由科學論證和民主集中最終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轉變為國家意志。在決策中,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理念和政治立場,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制定切實管用的政策措施。黨制定政策,堅持實事求是態度,科學開展調查研究,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使政策決策、方案舉措既符合中央精神又符合地方實際,既切合民眾需求又切實可行。

中國共產黨既做到科學決策,又注重抓好決策落實。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大黨,中國是一個大國,大黨治理大國,首先需要一個有權威的黨中央,能夠從全局角度觀察問題,能夠「一錘定音」作決策,而且一旦黨中央作出決策部署,黨的各個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人大、政府、政協、監察委、法院、檢察院的黨組織要堅決貫徹落實,事業單位、人民團體等的黨組織也要堅決貫徹落實。

四、黨是社會治理的領導者

社會治理離不開一定的組織形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形態既推進了社會的有序治理,又保證了社會充滿活力。首先,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功能為社會治理提供方向。黨的第一屬性是政治屬性、第一功能是政治功能。政治功能體現為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道路等多個方面,黨的政治功能能夠為社會治理提供方向、標準、價值觀,增強社會治理的內聚力和方向感。其次,中國共產黨以黨的服務功能推進社會有效運轉。鄧小平同志曾經指出:「什麼叫領導?領導就是服務。」堅持走群眾路線是黨領導人民群眾的根本方法。黨通過服務人民群眾,解決人民群眾的利益問題,推進社會有效運轉。最後,中國共產黨以強大的組織體系確保社會治理和諧有序。黨堅持「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黨的組織、哪裡有黨員哪裡就有黨的工作」的原則,大力推進黨的組織覆蓋和黨的工作覆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是世界上社會轉型最為深刻的國家之一,面臨世所罕見的國內外矛盾與風險,然而中國社會始終保持了總體穩定,這離不開中國共產黨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緊緊圍繞共建共治共享這一社會治理主題,不斷完善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不斷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比如,加強預防和化解社會矛盾機制建設,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全面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和覆蓋面,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等。在黨領導社會治理的實踐中,以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成為中國社會的共識,成為中國社會治理的一條成功經驗。

(註:本文系該書第三章第二節內容)

相關焦點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2) 中國...
    人民出版社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一重大政治判斷,有著豐富深厚的思想內涵。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6)黨是最高...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4) 堅持和...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發展中國、穩定中國、富裕中國、強盛中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國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毫不動搖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順利推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不斷開闢中國發展進步的新天地。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4)堅持和...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3)新時代是...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者按:今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體系
    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 判斷一種理論是否成為科學體系,主要看是否包含鮮明的主題,是否系統回答所處時代提出的一系列基本問題,是否具有嚴密的邏輯和完整的結構並且不斷開放發展。
  • 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推向新境界 ——習近平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正在不斷走向縱深,繼續深化研究可以把握好三個層次。一是認真研究十九大報告中高度概括的「八個明確」的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十四個堅持」基本方略的相互關係和具體要求。二是分領域研究。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
    經過長期不懈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發展的時代背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聆聽時代的聲音,回應時代的呼喚,始終與新時代同頻共振,深入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並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網上座談會現場(人民網 蔣建華攝) 人民網北京6月8日電(記者 黃玉琦)近日,中共中央宣部理論局和人民網強國論壇聯合主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十講》網上系列座談會
  • 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原標題: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九大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中國共產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各級領導幹部要把它作為行動指南,帶著信念學、帶著感情學、帶著使命學,深入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品格與精神特質。
  •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闡釋學理化
    編寫出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既是中央黨校的傳統優勢和做法,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問題》《毛澤東思想基本問題》《鄧小平理論基本問題》「三基本」系列教材的接續弘揚,也是深入推進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的紮實舉措,深入推進理論研究和理論武裝,為理論體系向教材體系、教學體系轉化,作出了獨到而重要的貢獻。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原創性貢獻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北京7月21日電 (謝磊 趙晶)日前,2020年中央和國家機關「強素質·作表率」讀書活動舉辦第二講,圍繞「重溫馬克思主義經典,深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這一主題,邀請北京大學哲學系豐子義教授做客講堂,以「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為主題,導讀《德意志意識形態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框架
    在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本人曾提出了一個看法: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所提出的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已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的理論形態。其理由是在這些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中包含著一系列新範疇、新觀點,並蘊含著嚴密的理論新邏輯。[1]在黨的十九大,對這些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又增添了新的思想內容,並把其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劃時代的思想火炬——深刻認識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從當代中國、當今世界和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的時空方位中去把握時代背景   時代是思想之母,思想是時代之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方位無疑是新時代,而這個新時代的基本指向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階段,是中國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的歷史跨越,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進程。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連載(10) 新發展...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編者按:2020年8月下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一書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提綱挈領,以點帶面,深入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內涵、核心要義和鮮明特色。人民網理論頻道節選其中篇章連載,以饗讀者。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新發展理念是對人類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科學總結,順應人類發展大勢和時代潮流,契合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新問題,是引領新時代偉大實踐的科學指引。
  • 冷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要創立者是習近平同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產生的時代背景。正是因為如此,這一思想才稱之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立足新的歷史方位,統攬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偉大鬥爭、黨的建設偉大工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民族復興偉大夢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踐是理論之源。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植根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的偉大實踐,在指導實踐、推動實踐發展中展現出強大真理力量和獨特思想魅力。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 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歷史地位
    黨的十九大在理論上的最大貢獻和創新,就是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極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創新精神,進行了劃時代的理論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新局面。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三次歷史性飛躍。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討會發言
    一是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判斷,確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闡述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二是從新時代中國國情出發,作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新判斷,集中闡述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一系列重大論斷、重大思想、重大理念,有力推動了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三是深刻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總結了過去5年的歷史性成就和歷史性變革
  • 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思想旗幟,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是領導幹部的基本功、必修課、看家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