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產作家塞繆爾因自己懶惰而得抑鬱,想要戰勝抑鬱就從了解它開始

2020-12-07 桑者閒閒

抑鬱症,這個潛伏在世間的隱形殺手,以悄無聲息的姿態吞噬每一位患者的求生意志。

01 塞繆爾曾因自己的懶惰而得抑鬱

1755年,塞繆爾·詹森創作完鴻篇巨著《英語詞典》,就寫下了《認識自己》這首詩,從此他很難再度投身於另一項事業中,就像是得了產後抑鬱一樣,他苦惱到底該做些什麼才能讓自己沒空胡思亂想,他變得怠惰和愧疚。


詩中寫道:「我的任務全部完成,所有工作已結束,命運為我,又鋪設了怎樣的前路?那最可怕的病魔,會令我無精打採,那好逸惡勞的苦刑臺,只叫人慵懶倦怠。憂慮日漸堆積,我的頭腦陣陣作痛,邪惡的憂鬱症向這其中,傾灑了病態之種。」

於是塞繆爾·詹森想通過社交活動來緩解,他經常出入倫敦的酒館和俱樂部到處玩樂,卻發現這並沒有讓自己得到解脫。他甚至用跑步和接受醫生治療也沒能有所好轉。

他還給自己制定目標,又因為沒有達成目標而愧疚,他讓自己總是陷入內疚的心理循環。他對抗懶惰對抗性慾,可就是無法戰勝和擺脫。


正如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描述主人公桑提亞哥在海上與鯊魚搏鬥的經歷與內心活動中所說的:「你儘可能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這是小說中老人的內心獨白,展現了他矛盾的心態,也是海明威一生的真實寫照。

抑鬱,就像一張掙脫不了的羅網,將這兩位文學巨匠緊緊地纏繞。

海明威於1961年在美國開槍自殺,而塞繆爾直到60歲也沒能走出憂鬱的陰影。

02 別著急戰勝抑鬱,先從認識它開始

從古自今因抑鬱而失去生命的人數不勝數,而文學家和藝術家居多,這是為何呢?抑鬱自古希臘羅馬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又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從《從犯愁到解愁》這本書中了解到:在古希臘羅馬時期,抑鬱症叫憂鬱症,他的來源是由於患者體內的憂鬱體液——黑膽汁分泌過多,會讓人沒有理由的覺得悲傷、恐懼。體液失衡越嚴重就越厲害。到了文藝復興時期,甚至還和天體運動有關。而現代的解釋抑鬱症就是一種病。

書中為我們了解從古希臘時期到現代的人們如何定義和治療抑鬱症提供了一次獨一無二的、富有洞察力的旅程。

目前全球有數億人深受抑鬱症之苦,關於抑鬱症的話題也越來越受關注。抑鬱症是否真的有解愁之法,本書所提到不同時期有不同的解決方案。


《從犯愁到解愁》這本研究深入的書中,諾森比亞大學的克拉克·勞勒漫遊了抑鬱症的歷史和文化,展示了人們對疾病的態度如何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改變。他細緻梳理了從古典時期以來對抑鬱症的理解和認識,並討論了製藥業在對抑鬱症分類以及治療中的作用。

別著急戰勝抑鬱,先從認識它開始。——我覺得這就是本書的意義所在。

03 走出抑鬱便是涅槃重生的鳳凰

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說:生而為人,我很遺憾。而我想說: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次挫折也荒廢不了整個人生。


斯託爾認為,抑鬱症的本質是跟自身的內在做鬥爭,隨之產生的痛苦雖可湮沒患者,但也可能喚醒他們的意識和創造力。

事實上就,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毅力從抑鬱症中走了出來。

當你越過苦難,當你回望,你往往會在當中找到那口非常值得的甘甜,這是歌手鄭秀文走出抑鬱症後的感悟。

主持人崔永元勇於面對自我,「四招」戰勝抑鬱症;曾身患癌症和抑鬱症的作家李蘭妮記錄治療過程,用文字鼓勵自己;搖滾歌手許巍堅持鍛鍊身體,通過閱讀調整情緒……

走出抑鬱症的他們是涅槃後的鳳凰,獲得了重生。


相關焦點

  • 行動——戰勝抑鬱情緒的好方法
    抑鬱情緒不是抑鬱症,它存在時間短,能自我調節,過一段時間就會消失,但如果我們不重視,抑鬱情緒也會深化為抑鬱症。抑鬱情緒有時候來得莫明其妙,可能不知道因為什麼,就突然感到抑鬱了。也可能是因為生活環境的改變,與人相處出現問題,才會變得抑鬱。有一個女孩,她原本是個開朗愛玩,喜歡交友的人,自從嫁了人,做了家庭主婦後,不知因為什麼,就得了抑鬱症,還自殺過一次。
  • 如何戰勝抑鬱?
    感到害怕、疏離,最重要的是令人窒息的焦慮」;理性層面的表現是「疑惑、無法集中精神以及記憶力下降」,而在後期,心理「被反常的扭曲佔據」,「感覺我的思想過程捲入了難以名狀的毒潮,而這股毒潮淹沒了人生的一切歡樂」;生理層面的表現是失眠,冷漠得像行屍走肉,「感覺麻木、衰弱,尤其是莫名其妙的虛弱」,伴隨著「躁動不安」。
  • 戰勝抑鬱的方法那麼多,你卻仍然受困於它?走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
    「抑鬱」這個詞,在各個平臺上也經常是熱詞,足以看出人們對抑鬱症知識的需求程度。最近會收到一些朋友的私信,吐露自己受困於抑鬱症的經歷,非常感謝他們的信任。有的朋友講,現在的書籍太多了,希望我能推薦一些書,幫助他們戰勝抑鬱症。
  • 來訪者如何去戰勝自己的抑鬱症?三種臨床經驗分享,減輕抑鬱症狀
    如何去戰勝自己的抑鬱症狀呢?抑鬱症在當前的社會中是比較普遍存在的,尤其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抑鬱症狀的比例人群會越來越多,在這麼多的比例之中,更讓人感覺到自己的渺小,甚至有時候是一種無助的表現。尤其在抑鬱發作的時候,那種感覺無法言表,那種感覺是自己無法去控制的。
  • 焦慮抑鬱失眠都是一場思維的騙局,把自己抽離出來,你才能戰勝它
    文/阿秋前幾天有一位網友在和我傾訴,聆聽了他「因失眠患上了焦慮抑鬱的經歷之後」,竟然與我如出一轍,我們的情況完全就是一樣的,簡直就是彼此的復刻版吶!至於誰是誰的復刻版,這個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們都已經康復了!希望他的經歷能給你一點啟發。
  • 抑鬱了,就用7個成語輕鬆戰勝它
    只有抑鬱過的人才知道抑鬱的可怕,也只有走出抑鬱的人才能感到抑鬱的可愛。其實要走出抑鬱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只要做好7個方面,就容易走出來。鄭重其事。抑鬱症是一種很特別的心理疾病,與身體疾病不同,抑鬱情緒會吞噬患者的治癒信心,也會阻礙治療行為,抑鬱症狀特別是悲觀厭世讓人持續體驗痛不欲生的感受,容易引發輕生悲劇,如果患者和家人不把抑鬱當回事,那麼抑鬱就把患者的生命不當回事(
  • 走出抑鬱情緒,要學會把自己的思維抽離出來,才好得更快
    ,我要多想些開心的事情,多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把自己當成是一個正常的人。反之,你大腦裡多去裝點積極正能量的思維,那麼你的世界也將由灰變成七彩奪目的世界。抑鬱的思維就是這麼一回事,你被它帶入進去,不去把自己抽離出來,那麼自己就會陷入到萬劫不復的痛苦世界裡,你若能抽離自己、抽離自己的思維,不被其左右,那麼你就不會被它繼續殘害。
  • 針灸推拿,戰勝抑鬱
    抑鬱症多由欲望過高因發病部位、發病時間、程度輕重等的不同而表現各異,大都歸屬於中醫學的鬱症、癲狂等範圍。香港社會由於競爭激烈,人際關係複雜,工作和生活壓力增大,加上生活空間狹小,不確定因素較多等,導致抑鬱症的發病率有逐漸升高的趨勢,且多病情反覆,不易輕易擺脫。
  • 抑鬱嘗試自殺8次,卻用紋身治癒了抑鬱
    臺灣作家林奕含生前在婚禮上說過一段讓無數人沉默的話,多人都知道她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其中描述了被強姦改變的人生為了戰勝抑鬱,他徹底改變今天看ins時發現了一位英國老哥的故事非常勵志分享給大家,這位老哥Paul Matthew 結束了8年戀愛後發現自己患上嚴重抑鬱症。
  • 戰勝抑鬱:3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幫你緩解抑鬱症狀
    任何一種疾病都會有它的發展過程,抑鬱症也是如此。最初也許只是有那麼點抑鬱情緒,甚至沒什麼徵兆,但因為各種內外部因素,會突然在某一天發現自己的狀態一落千丈。但是,從開始到爆發是有過程的,往往在不知不覺中降臨。所以,我們平時要對自己的情緒變化有所覺察,例如自己高興的時候是怎樣的表現、面對壓力的時候是什麼表現、悲傷的時候是什麼表現。
  • 當抑鬱來襲,別認輸、戰勝它
    當今社會,&34;是高頻詞,不時聽到某某高管因抑鬱選擇墜樓結束自己的生命,可悲可嘆。其實,當事人有身份、有地位、財務自由,已經取得了令人豔羨的成功,可如此光鮮,為何還會抑鬱呢?每個人的生活都有許多側面組成,一兩個側面取得成果時,其他側面或許正面臨著問題,諸如:壓力、憂慮、某種損失或夢想破滅,這些都會帶來痛苦和掙扎,當事人愛面子、顧及很多,不願向任何人透露或尋求任何幫助,都悶在心裡,就像暗湧的火山,終有再也控制不住、激烈爆發、甚至毀滅自己的那一天。陷入抑鬱,怎麼辦?
  • 抑鬱了怎麼辦?其實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
    「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邱吉爾抑鬱症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從演員到導演,從作家到主持人,各行各業都有人曾患過抑鬱症。演員張國榮因抑鬱症從酒店高樓躍下▼《實話實說》欄目主持人崔永元曾坦言自己患有嚴重的抑鬱症▼喬任梁被爆因抑鬱症而自殺▼崔雪莉因抑鬱症而自殺家中▼一條條鮮活的生命消逝,我們才意識到
  • 00後已經開始抑鬱了,3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嚴重的抑鬱傾向,抑鬱後...
    當90後的「社會人」們還在為996熬禿了頭的時候,00後大學生已經抑鬱了。7月24號,《中國青年報》做了一個關於大學生抑鬱情況的調查:有將近3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有嚴重的抑鬱傾向,只有不到10%的人覺得自己情緒沒有問題。
  • 【科普】I had a Black Dog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症很多不了解產後抑鬱的人,都會認為是一種「矯情」,是「作」,其實它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疾病。如今,更多的產媽媽主動發聲,其中也不乏知名藝人。這讓普羅大眾對於產後抑鬱這個話題,開始有了認識也更為重視。
  • 被妖魔化的產抑鬱:聊聊我和太太如何度過產後抑鬱
    作為一個準二胎奶爸,我今天也來聊一聊這個話題,有心理學方面的科普,也有我自己作為「過來人」的經驗。同時被忽視和妖魔化的概念關於「產抑鬱」,很多人也問過我「這個概念是不是被過度解讀了」。我的回答是「沒有」,大部分人對於「產後抑鬱」的認知仍然是不足的,對此了解較多的可能只是一些孕產婦而已。
  • 工作再累,也不要讓自己委屈:遠離職場抑鬱,儘早開始
    你是否感覺工作好累,回到家只想發呆,或是躺在沙發上,一動不動地看著電視,嘴裡吃著零食或夜宵,想到明天還要上班就懶惰,對於新的事物,提不起勁,如果你有以上症狀,要小心,你可能已經罹患職場抑鬱。害怕犯錯曾被領導或同事批評,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或是自尊心受傷,工作時,特別擔心做得不好,說話畏畏縮縮,沒有自信,就連自己熟悉的日常工作,都要檢查再檢查,處理後,仍然一直覺得是不是哪裡有問題,老闆一叫,就覺得是不是又是哪裡沒做好,要被挨罵。
  • 抑鬱並不意味著自殺。只要你真正理解,就會知道它是可以戰勝的
    抑鬱並不意味著自殺。只要你真正理解,就會知道它是可以戰勝的  對於大部分抑鬱症患者的家屬來說,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抑鬱症的疾病,一旦他們遇到患有這種精神疾病的親人,他們會感到恐懼。他們可能只在網上看到一些報導,比如:「某某因為抑鬱而選擇了自殘或自殺!」等等,一些可怕的消息。  對於家庭成員,或者一些不知道抑鬱症的人來說,這也許是抑鬱症最大的定義!
  • 微笑抑鬱比普通抑鬱更可怕,原因如下,你該了解
    我們看到抑鬱症後第一反應可能是這個人愁眉苦臉的,但事實上,好多抑鬱症患者為了掩蓋自己糟糕的一面,常常依靠毅力控制情緒,即使內心極度痛苦,也可以表現得「雲淡風輕」,甚至能夠保持比較優秀的社交能力,讓別人誤以為TA「過得很好」。
  • 抑鬱 | 現在的年輕人抑鬱,就是矯情?想多了?
    有可能很多人會說抑鬱,都是一些人在犯矯情,或著只是剛好心情不好在跟風,或著僅僅想尋求到身邊親人的關注。那你就說錯了,抑鬱並不是一些人在矯情,也不是想多了。據統計,超過 70% 的人一生中會經歷抑鬱。也許這時候你會被這個數據震撼到,但事實就是如此。
  • 人,為什麼會抑鬱
    人為什麼會抑鬱,小編認為主要有以下兩種原因。1.心理上的苦心理上的苦有很多。首先我們講講第一種。求不得苦。想要的東西得不到,會痛苦嗎?會。人眾多的煩惱就是所求不得帶來的。我們所求太多,追求完美。不容失去一點,如果得不到,就會難受,抑鬱。面對這種苦,我們要學會放下,不要去追求那麼多,屬於你的其實一直都在,而不屬於你的,就讓它隨風飄去。